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EQ情商-4采场矿山压力显现基本规律 精品

EQ情商-4采场矿山压力显现基本规律 精品


五、分层开采时矿山压力显现
留煤皮 人工假顶 第一层的矿压显现 下分层矿压显现特点
老顶来压步距小 支 局部来压,工作面与开切眼斜交
第四节 顶板压力的估算
实测法 估算法 经验估算法 华北矿区 p=(4 — 8)Mγ 结构平衡关系角度计算 威尔逊估算法
第五节 回采工作面前后支承压力的分布
4.大采深并影响到地表
1.刀柱法 2.全部垮洛法或充填法 3.大采高或坚硬顶板
工作面前后支承压力分布
初次来 压前采 场周围 支承压 力的分 布状态 拱或梁 结构 保 护着回
老顶初次来压前的表现:
顶板压力不大 煤壁前的压力达到最大(发 生剪切破坏),煤壁片帮是来压的重要标 志
来压跨距大,强度大,影响范围广,易出 现事故
举例,西山矿务局 开滦某矿 持续2-3d
应采取的对策 掌握步距大小 加强支护及 其稳定性
三、开采深度的影响
积聚的能量与深度的平方成正比 开采深度直接影响着原岩应力的大小,同
时对开采后巷道或工作面周围的支承压力 值。 对矿压的影响可能比较明显。 采场顶板下沉量与采深没有直接关系
四 煤层倾角度影响
煤层倾角对开采工作面矿压显现的影响很 大
力学分析图 与分层厚和采高也有一定的关系 工作面支架受力不均匀
另外:煤壁片帮、支柱插入底板、底板鼓 起等
回采工作面→小结构 ↓↑
上覆岩层(围岩)→大结构
4.2 老顶的初次来压
老顶断裂成岩块后的失稳转动
回转失稳(变形失稳) 滑落失稳(台阶下沉) 老顶失稳对工作面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老顶初次来压的力学模型
老顶稳定的条件
P≥Q1+Q2
但,老顶的破断不可避免,破断后 支架的载荷可能减轻。
二、工作面推进度的影响
顶板下沉量是时间的函数,但加快推进速 度能否必然使顶板下沉量减小,并甩开矿 压?
工序对顶板下沉量影响的实质:结构、前 后支承压力 不断推移
(76)从S-t曲线看出:加快推进速度缩短了 落煤与放顶的时间间隔,虽然减小下沉量, 改善顶板状况,但增加了工序的影响次数, 即缩短了工序的时间间隔,同时加剧了顶 板的下沉速度
一、回采工作面推进对岩体结构的影响
A稳定
A断裂
AB相向翻转
回到初始位 置,周而复 始
A BC
AB
A
B
A BC
二、采场的周期来压 周而复始 稳定-失稳-再稳定 周期来压
一线天
周期来压特征表
步距差异:坚硬岩层有多层,破断后造成 来压不一致,一大一小
直接顶稳定性对老顶稳定性有重要的影响 冐落矸石充填采空区的程度 例子
老顶来压步距的影响因素:力学性质 厚度 互相咬合的条件 地质构造
来压步距统计情况:10-30m 54%
30-55m 37.5% 其余 大于55m (大 同坚硬顶板160m)
来压步距↑矿压显现↑ 动压系数↑
浅埋厚煤层的特殊情况 ,来压步距小,但 矿压显现强烈,东胜-神府矿区
第三节 老顶的周期来压
第四章 采场矿山压力显现规律
概述 老顶的初次来压 老顶的周期来压 顶板压力的估算 回采工作面前后支承压力的分布 影响采场矿山压力显现的主要因素
4.1 概述
一、顶板下沉 二、顶板下沉速度 三、支柱的变形与折损 四、顶板破碎情况 五、局部冒顶
六、工作面沿顶板沿煤壁切落
顶板下沉速度
第六节 影响采场矿压显现的主要因素
一、采高与控顶距 一定地质条件下:采高是上覆岩层破坏状况 最严重的因素之一。一些矿区二者成正比 关系。
小结构适应大结构,顶板下沉亦如此
结论:
Sl=ηmL 采高、控顶距的大小成正比关系 举例说明 采高↑老顶平衡↓,煤帮稳定性↓矿压显现↑ 顶板控制≤顶板估算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