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管理规定

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管理规定

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管理规定2015.05.04(修订稿)毕业设计(论文)是高职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最后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学生运用已学过知识的一次全面总结和综合训练;是学生素质与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效果的全面检验;是学生毕业资格论证的重要依据。

为了加强管理,提高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特制订本规定。

一、毕业设计(论文)的目的1、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专业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的能力,提高分析和解决本专业实际问题的能力;2、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和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3、培养学生调查研究、利用文献、综合分析、设计计算、试验研究、数据处理、计算机应用、技术经济分析、绘图、撰写论文或设计说明书等方面的能力。

二、毕业设计(论文)的安排1、根据各专业的性质和特点,毕业设计(论文)一般安排在毕业实习前进行;2、各专业系应在规定毕业实习的前一学期确定毕业设计(论文)的具体课题安排和指导教师。

3、各专业系应在毕业前二个月做好答辩工作方案,做好毕业论文答辩工作。

三、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组织与管理毕业设计(论文)的教学工作在主管校长的领导下,由教学管理处负责统一管理。

各专业部成立毕业设计(论文)领导小组,负责本部的毕业设计(论文)工作。

学校、专业系、专业团队三级分工负责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管理、指导、检查、考核和总结。

(一)教学管理处的职责1、制定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有关政策、制度及规定;2、组织对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检查和监督;3、审核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名单;4、协调校内有关部门,为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保证;5、组织评审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工作;6、组织对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考核、总结、评估等。

(二)专业系的职责1、组织有关专业团队根据学校的统一部署,拟定本专业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计划和具体实施措施(开学初报工作方案、答辩前两周报答辩工作方案);2、负责审核本专业部毕业设计(论文)的题目及指导教师资格;3、负责确定本专业部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名单;4、组织本专业部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监控及中期检查工作;5、组织本专业部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工作;6、归档毕业设计(论文)资料,总结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推荐优秀毕业设计(论文)7、负责本专业部毕业设计(论文)经费的管理。

(三)专业团队的职责1、贯彻执行校、系两级对毕业设计(论文)管理的规定;2、制订毕业设计(论文)大纲、毕业设计(论文)指导书等文件;3、根据选题原则组织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并报专业部审核;4、按照指导教师的条件,提出指导教师名单并报专业部审核;5、组织指导教师向学生下达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检查任务书填写情况;6、检查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进度和质量,组织对学生的日常管理;7、检查指导教师对学生的指导情况,进行工作考核,并记载工作量。

对于不履行指导教师职责,或有其他违规行为的教师,报专业系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8、组织审查学生的答辩资格及进行毕业设计(论文)的评阅、答辩工作;四、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要求(一)对指导教师的要求1、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教师必须具有一定的学术水平、较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技术知识,一般应由中级职称以上的人员担任。

聘请外单位工程师以上技术人员指导时,专业系要派专人联系并协助指导,掌握教学进度及要求。

2、指导教师负责提出毕业设计(论文)的课题,经专业系批准后,要及时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按时向学生下达毕业设计(论文)任务。

3、指导教师负责指导学生进行文献查阅、开题报告、调研实习、方案制定、实验研究、上机运算、论文撰写、毕业答辩等各项工作,要严格掌握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标准。

4、指导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定期按进度计划对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进行检查,检查中发现问题要及时解决。

对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不认真和违反纪律的学生,要及时帮助和教育。

5、指导教师应为人师表,在进行业务指导的同时,坚持教书育人,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6、指导教师必须保证指导时间,与学生面谈不少于2次(4学时)。

7、指导教师在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进行期间,要严格控制出差,确因工作需要必须出差须经专业部同意,教学管理处批准,并应委托其他教师代为指导。

8、为保证毕业设计(论文)质量,一般情况下,高级职称以上的指导教师指导的学生不超过10人,中级职称以上的指导教师指导的学生不超过8人。

(二)对学生的要求1、具有毕业设计(论文)资格的学生方能进入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环节。

2、学生要独立完成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严禁抄袭他人毕业设计(论文)和已发表的成果,不得弄虚作假,否则按作弊处理。

4、学生要尊敬指导教师,虚心向指导教师请教,主动并定期(至少2次)向指导教师汇报工作情况,主动接受指导教师的检查和指导。

5、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中,要严格遵守纪律,服从领导,爱护仪器设备,遵守操作规程。

6、严格遵守校纪校规。

毕业设计(论文)期间学生应遵守作息时间,在校外进行毕业设计(论文)的学生还要注意遵守所在单位和当地的规章制度。

7、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期间,要认真填写毕业设计(论文)的有关材料,材料不全者不能参加答辩,如果丢失,要及时办理补发手续。

毕业论文一式三份,其中专业系存档一份,指导教师留存一份、学生本人留存一份。

8、除进行毕业设计(论文)的实验、教学设备、教师指导等经费由学校负担外,有关文具、用纸(包括论文、文摘卡片、稿纸等)、复印、文稿打印、调研交通费等一般由学生自理。

其他未涉及的费用以学校有关文件为准。

9、毕业设计(论文)结束,学生应完成不少于4千字的毕业设计论文。

五、答辩委员会1、答辩委员会的任务是组织领导整个专业的答辩工作,统一答辩要求和评分标准,对有争议的成绩进行裁决,最终决定每个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成绩,推荐优秀毕业论文。

各专业系成立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主任一般由部主任担任,也可请指定的高级以上职称的教师担任;委员一般为5~7人,由中级职称以上的教师担任,除本系委员外,根据答辩小组安排,每组外系的其他委员不少于一人。

各系答辩委员会成员一般应由本校在职教师担任,特殊情况经学校批准后也可以聘请校外高级以上职称的教师担任。

2、答辩委员会可下设若干答辩小组。

答辩小组在答辩委员会领导下具体开展工作。

每组由3人组成,设组长1人。

每组须设秘书1人,负责答辩记录。

秘书由答辩小组成员兼任。

3、各专业系答辩委员会及答辩小组名单,应在答辩前十五天报教学管理处审核。

4、答辩小组负责评定学生答辩成绩。

答辩工作全部完毕后,将评定的答辩成绩及相关报表在两天内报专业系答辩委员会,经专业系答辩委员会审议通过后,汇总报教学管理处,作为学生毕业资格审查的依据之一。

六、毕业设计(论文)选题1、选题应遵循的原则:①符合专业培养目标及基本业务要求;②难度适中;③能反映专业主干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④结合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和学校的教学要求;2、选题确定程序:选题工作于毕业设计(论文)的前一个学期进行,报题一律填写由教学管理处统一制定的毕业设计(论文)题目选题审题表,经教研组长签署意见后报专业部毕业设计(论文)领导小组审查批准。

学生在学校选题计划之外自选课题,须经专业系毕业设计(论文)领导小组审查,并报系主任批准。

选题确定后原则上不得更改,如必须更改时,须重新履行审批手续。

以专业系为单位填好选题计划表报送教学管理处备案。

3、当多名学生合作完成同一课题时,每位学生应有相对独立的任务和相应单独完成的部分,应有各自撰写的毕业设计(论文)。

七、课题任务书1、毕业论文课题任务书是学生进行毕业论文的重要指导性文件,每个学生都必须有自己的课题任务书。

2、课题任务书由指导教师负责填写,经教研组长审核并报系主任审批同意后,于毕业设计(论文)开始前下达给每个学生。

学生以课题任务书为指导进行课题研究。

八、毕业设计(论文)过程的教学检查(一)开题检查毕业设计(论文)题目一经确定,指导教师给学生下达任务书,学生根据任务书的要求进行开题。

开题通过后才能正式获得毕业设计(论文)的资格。

开题检查不合格者,必须在一周内重做。

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正式开始的第二至三周进行开题。

开题由各专业负责人主持,开题检查的要求为:1、学生是否充分理解了课题的内容和要求。

2、学生是否按任务书的要求进行了文献资料的搜集与查阅。

3、学生的工作计划是否可行。

4、是否具备课题要求的试验(实习)条件。

(二)中期检查在毕业设计(论文)进行的过程中,各专业系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本部的中期检查工作。

对不符合要求的学生给予警告并帮助其采取补救措施;及时纠正指导教师在指导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教学管理处组织有关专家对全校毕业设计(论文)教学与管理工作进行抽查。

中期检查的要求为:1、学生是否按计划完成规定工作,能否克服所遇到的困难。

2、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期间的表现。

3、教师工作是否负责,指导是否到位。

九、答辩资格审查1、答辩前两周,学生应将整理装订成册的毕业设计(论文)成果送指导教师审阅。

指导教师审阅并写出评语后交答辩小组,由组长召集小组人员或其他专家评阅,并给出评审意见和成绩,交答辩小组后方可进行答辩。

2、属下列情况的学生不得参加答辩:①未完成毕业论文教学规定最低要求者;②成果有较大错误,经指导教师指出而未修改者;③成果在文字部分或设计部分不满足任务书所规定的最低要求者;④旷课时间累计达两周及以上者;⑤有其他严重违纪违规行为者。

3、答辩前,专业部答辩委员会应公布参加答辩学生名单、出场次序、时间及地点。

十、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及成绩评定1、每个学生答辩时间一般为20分钟,除了对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内容提出质询外,还应考核有关的基本理论、计算方法、实验方法等。

2、毕业设计(论文)成绩由指导教师评分、答辩评分两部分组成,各部分评分所占的比例为40%、60%。

分项评定成绩时,按百分制记分,单项评分一般不得超过95分。

总成绩记入学生成绩档案时,折合成五级记分制(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

获得优秀成绩的人数不超过15%,获得及格和不及格成绩的人数不少于15%(占进入毕业设计的人数)。

3、对答辩不及格的学生需要进行第二次答辩。

十一、毕业设计(论文) 工作总结、资料保管及知识产权管理1、毕业设计(论文)的发明属于职务发明,其知识产权属于学校。

毕业设计(论文)资料(图纸、文档资料、试验记载、原始数据、计算数据、调研记录、程序、音像磁带、磁盘、图片、设计手稿、打印本及其他有保存价值的资料等等)学生均不得带走,由指导教师收回,统一由专业系指定单位保管或销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