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高考120个文言实词例句和翻译大全(1—12)
高考120个文言实词例句和翻译大全(1—12)
1.爱
推导提示: “爱”在古代常有“吝啬,舍不得”
的意义,“舍不得”自然就会“喜欢” 并加以“爱护”。由“喜欢”可推出 “亲爱的,心爱的”(如“爱女”)
敬时爱日:指珍惜时间。出处:《吕氏春秋·上 农》:“故敬时爱日,非老不休,非疾不息, 非死不舍。” 爱毛反裘:为了怕裘衣上的毛受损害,把裘衣 反穿起来。比喻不重视根本,轻重倒置。
②喜爱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韩愈《师说》)
喜爱他的儿子,选择良师教他们。
③吝惜,舍不得
④爱护 向 使 六 国 各 爱 其 人 。
(《六国论》) 如果六国都爱它自己的人民。 ⑤爱慕,欣赏 予 独 爱 莲 之 出 淤 泥 而 不 染 。
(《爱莲说》) 可是我独独喜欣赏莲花的出
自于淤泥而不沾染污秽的 高洁。 (3)形容词,吝啬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过秦论》) 不吝惜珍奇贵重的器物和肥 沃富饶的土地。
成语例举
习焉不察:习,习惯;察,仔细看,觉察。指
经常接触某种事物,反而觉察不到其中存在的问 题。
北鄙之音: 指殷纣时的音乐。后世视为亡国 之声。亦作“北鄙之声”。
鄙吝复萌:鄙吝,庸俗;萌,发生。庸俗的 念 头 又 发 生 了 。 【 出 自 】《 后 汉 书 ·黄 宪 传》:“时月之间,不见黄生,则鄙吝之 萌复存于心。”
鄙夷不屑: 指轻视;看不起。 叶圣陶《倪焕之》 九:“难得笑的平板的脸上却浮着鄙夷不屑的笑 意。”
—生—的平风安险无。事意的思时是要候有不居要安忘思记危可的能思会想发。— 定— 下来使。他 们 到 来 之 后 , 就 要 使 他 们 安
③安定
(3)疑问代词,怎么,哪里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季氏将伐颛臾》)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史记• 鸿门宴》)
——不担忧(东西)少而担忧分配得不 均匀,不担忧贫穷而担忧社会不安定。
译文:不如舜,不如周公,这是我的缺点。
(2)动词
①生病
今而后我将再病,教从何处呼汝耶?(《祭妹文》)
——今后我如果再次生病,让我从哪里去叫你呢?
③使……成病态 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病梅馆记》 —把梅弄成奇形怪状,弄成病态作为职业来求取钱财。 ④责备,羞辱 古人以俭为美德,今人乃以俭相诟病.(《训俭示康》) —人家古。人把俭朴认为是美德,今人却因为俭朴而讥笑羞辱 (3)形容词 ①困苦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 ——如果我不做这个差使,早就困苦不堪了. ②疲劳 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揠苗助长》) ——今天我太累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
6.兵
推导提示: “兵”的本义为“兵器、武器”。引申为
“持兵器的人,士兵、军队”“军事、战争” 当然跟兵器武器有关。由“战争、军事”义 引申出“侵略”“战略,战术”等义。
成语例举
穷兵黩武:穷,竭尽;黩:随便,任意。
随意使用武力,不断发动侵略战争。形容 极其好战。
厉兵秣马:磨好兵器,喂饱战马。形容准备战
5.本
推导提示: “本”是指草木的根,(今有词语“根本”)
比喻为“基础、本原”之义;事物的“本原” 不容易弄清楚,所以需要“推究”;“本原” 虚化而为“本来、原来”之义。
成语例举
变本加厉:本,本来,原先;加,更加;厉,厉害,
猛烈。指比 原来更加发展。现形容变得比 本来更加严重。
正本清源 :正,使之正,引申为整顿;本,树根,引申为根
——秦王执剑反复砍荆轲,(荆轲)身受多处创伤。 ——屈原来到江边,披散着头发,
(2)介词,表示被动
在水边一边走一边吟咏诗句。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史记•屈
CHACE制作
3.被
推导提示:
“被”的本义就是“被子”。“被子” 不正是“覆盖”在身上取暖的吗?由“覆 盖”义引申出“遭受”等义,“穿”不也 是把衣服“覆盖”在身上吗?
(1)动词
9.察
①明察,了解,弄清楚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了解清楚,也一定 按照情理去办。
②考察后加以推荐
前太守逵察臣孝廉。(《陈情表》)
——先前一个叫逵的太守考查并推荐我为孝廉。
(2)形容词,精明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东方朔《答客 难》)
——我对死尚且不躲避,一杯酒哪里 值得推辞呢?
(2)动词
2.安
推导提示: “安”的本义即“安全、安定”;
“安全”了就会感到“舒服、安逸”; 后又用于使动义“使安”,由此又可 推出“奉养”“安抚、安慰”等义。
安贫乐道:安贫,安于贫困;道,原指儒家所信奉的 道德,后引申为人生的理想、信念、准则。形容 为了信仰或理想,宁愿处于贫困恶劣环境。
爱重:❶喜爱看重;❷爱惜尊重。
2.安,ān
(1)形容词
②安心
①安稳,舒适 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 歌》) ——在风雨中像大山一样安稳。
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琵琶 行》) ——我调出京城做官二年来,感到坦 然安心.
②安全
③使……安定
故平不肆险,安不忘危。(《长杨赋》)既来之,则安之(《季氏将伐颛臾》)
寝不安席:寝,睡觉; 不,不能 ;安,安于; 席,枕席。睡 觉不能安于枕席,形容心事重重。
舍安就危:就,靠;舍弃安逸而去接近危险。指为某 种目的,甘愿面临危险。
复合词例举
安步:缓步徐行。
安危:❶平安与危难;❷扶助危难。
3.被
读音一:bèi
读音二:pī,动词,通“披”
(1)动词
①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
(4)复合词 ①自称的谦词 唐谢曰:“鄙人不知忌讳。”《史记•冯唐列传》 —— 冯 唐 谢 罪 说 : “ 我 这 个 鄙 陋 之 人 不 懂 得 忌 讳。” ②鄙俗,不开化的人 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荆轲刺秦 王》 ——北方蛮夷地区的粗陋人,没有见过天子,所 以害怕 。
③乡下人 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史记•李将军 列传》 ——我见李将军,朴朴实实象个乡下人,口不善于言辞。 ④鄙贱:粗野而又地位低微 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我这个粗野卑贱的人,不知道将军您宽容我到这个 地步啊 ⑤卑鄙:身份低微,见识短浅 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先帝(刘备)不认为我身份低微、见识浅陋
复合词
被酒:中酒,即喝醉了。 被练:身着用熟丝连缀的铠甲。比喻步兵。例
句:“邓廖帅组甲三百,被练三千”。
扇枕温被:形容对父母十分尽心。汉朝时期,孝子黄香的母亲
早逝,他知书达理,在炎热的夏天,他用扇子扇凉席子让父亲 睡。冬天则先钻进被窝温热被子让父亲睡。人们称他:“天下
无双,江夏黄香。”
布被瓦器:布缝的被子,瓦制的器皿。形容生 活检朴。
(2)动词,推究本源,考查 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伶官传序》 ——或者说推究他成功与失败的事迹,都是由于 人事呢? (3)副词,本来 臣本布衣,躬耕南阳。(《出师表》) ——我本来是平民百姓,在南阳种地为生. (4)复合词,本心,指心的自然状态,天性 此之谓失其本心。(《孟子》) ——这就叫做丧失了本性。
①覆盖
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 秦。(《史记•陈涉世家》)
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答韦中立论师 道书》)
——大雪飘过岭南,覆盖了南越一带好几个州.
——将军您亲身穿着坚固的铠甲, 拿着锐利的兵器,攻打无道暴虐 的秦王朝.
②遭受
②披散
秦王复击轲,被八创。(《荆轲刺秦王》)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 (《史记•屈原列传》)
——水清澈到了极点,就没有鱼了;人精明到了 极点,就没有朋友。
(3)复合词,察察 ,洁净的样子
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屈原列传》
——怎么能用清净洁白的身体,去受脏物的污染 呢?
9.察
推导提示: “察”本义为“观察、仔细观看”,这样
便能“看清楚”;“看清楚”便能“了解、 理解”事物,使事物变得“清楚、明白”。
利市三倍:利市,利润;三倍,几倍。形容买 卖得到的利润极多。
5.本,běn (1)名词 ①本章,臣子给皇帝的奏章或书信 是无难,别具本章,狱词无易。(《狱中杂记》) ——这没有什么困难的,另外准备一份奏章,审 判书的内容并不改换. ②草木的根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我听说希望树木长得高的,一定要使它的根 扎的稳固。 ③根本 父母者,人之本也。 (《屈原列传》)
6.鄙
推导提示: “鄙”原义为“边邑”,边境自然环
境“鄙陋”,故有“鄙陋”之义,“鄙 陋”自然会受到“轻视”;后也常用作 自谦之词,如“鄙人”。
复合词
鄙夫:❶人品鄙陋、见识浅薄的人。孔子对过于重 视身外之物的得失称之为鄙夫。 ❷第一人称的谦 称。
鄙见:谦辞,称自己的见解粗俗浅薄。
贵远鄙近::以为与当世相隔久远的就珍 贵,相隔近的就低贱。同“贵远贱近”。
4.倍,bèi (1)动词 通“背”,违背,背叛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史记•鸿门宴》) ——希望您详细的(对项王)说明我是不敢背弃 他的恩德的。 (2)副词,更加,倍加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九月九 日忆山东兄弟》) ——独自一人在异地客居,每到佳节更加思念亲 人。 3、焉用亡郑以倍邻。(增加) 翻译:怎么能用灭亡郑国来增加邻国(土地的方
长枕大被:比喻兄弟友爱。出处,“玄宗为太子, 尝制大衾长枕,将与诸王共之。”
被褐怀珠:身穿粗布衣服而怀抱宝珠。比喻怀抱美 才而深藏不漏或虽是贫寒出身,但有真才实学。 出处:“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而 怀玉”。(理解我的人甚少,以我为法则的人就 难能可贵。这就好像圣人披着褐布的衣服,而怀 揣宝玉,人们很难相信他怀里有宝贝一样。)
8.病
推导提示: “病”原义为“重病”,取其比
喻义为“缺点、毛病”;得了重病 就会感到“困苦”并为之“担心、 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