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利得与损失的确认与计量

论利得与损失的确认与计量

中文摘要由于国际趋势的需要,我国在2006年2月15日出台了《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该准则重新对六大会计要素进行定义,并且将国际准则的“损失”和“利得”两大概念引入所有者权益和利润中。

然而,新会计准则并没有把它们作为独立的会计要素,而是把它们作为所有者权益和利润要素的组成部分,仅仅是对两者的定义进行了阐述,尚存在许多问题有待解决与改进。

本文在深刻理解利得与损失含义和归属的基础上,首先对利得与损失进行了国际比较,然后阐述了我国利得与损失的会计处理,对其有了全面的认识,并系统地研究了我国利得与损失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与措施。

关键词:利得损失会计处理AbstractDue to the need of the international trend, China promulgated the "enterprise accounting standards -- basic standard" in February 15, 2006, mainly to the six accounting elements of the definition, the owner's equity and profit are introduced in the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loss" and "the concept of the two '' gains. However, the new accounting standards and did not treat them as independent accounting elements, but part of them as owner's equity and profit element, is only the definition of both are described,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to be solved and improved.Based on the deep understanding of the meaning and attribution of gains and losses, the losses and gains of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and then elaborated China's accounting treatment of gains and losses, have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system, and to study the existence of our country of gains and losses, and finally puts forward suggestions and measures corresponding to these problems.Keywords:Accounting Profits Losses目录第一章绪论 (1)1.1研究背景 (1)1.2研究目的及意义 (1)1.3国内外研究现状 (2)第二章相关理论概述 (4)2.1 利得、损失与收入、费用 (4)2.2 基于我国新会计准则下利得与损失的分类 (4)第三章利得与损失的会计处理 (6)3.1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 (6)3.2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和损失 (8)第四章对于利得和损失的确认和计量存在的问题 (10)4.1 在利得和损失概念界定及地位方面存在的问题 (10)4.1.1 中外利得与损失的比较 (11)4.1.2 关于我国利得与损失的分析 (13)4.2 在利得和损失会计处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13)4.3 在利得和损失列报方面存在的问题 (14)第五章对于利得和损失确认和计量的建议 (16)参考文献 (18)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

论利得与损失的确认与计量第一章绪论1.1研究背景利得和损失作为国际公认的概念,在2006年2月15日,被引入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

这是我国首次将利得与损失正式引入基本会计准则。

虽然该准则提及利得和损失的定义,但在具体细节中,如利得、损失的内容、在财务报告中的列报等方面还存在疏漏。

在基本准则对于“利润”的定义仅提及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损失”,“所有者权益”的定义也只是包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损失”,利得和损失并未在具体准则中得到独立,尤其是在未实现的利得与损失这方面,基本准则与具体准则的衔接不够明确,虽然我们也能够就行合理的会计处理,但是如果政策能够更加明确的话,那么将更能便于我们做好会计工作。

在现行会计准则中,将利得与损失分为两大类,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以及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和损失,这就使得利得与损失一部分化为了所有者权益,一部分计入利润,使我们在对利得和损失进行会计处理时,由于概念的不明确和复杂的分类,容易出现各种错误。

因此,对利得与损失的研究就必不可少了。

1.2研究目的及意义研究目的:我国于2006年推行的新会计准则,不仅使用国际通行的会计要素,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并将利得和损失两子要素引入利润和所有者权益的定义中。

虽然新会计准则对一些原有问题能进行有效处理,但伴随其推行又引发了利得和损失的部分相关问题。

本文的目的就是在使我们能够在现行会计准则下熟练准确的进行利得和损失的会计处理的同时,提出一些有效的建议,使我们对于利得和损失的认识更明确,对于利得与损失的确认与计量更加简单直观。

研究意义:(1)理论意义:有利于丰富利得和损失的相关理论,补充我国新会计准则下利得和损失的一些问题,同时提高我们对利得和损失的认识。

当前,我国会计工作者虽然已经掌握新会计准则中的利得和损失子要素,但是仍会在两者的处理过程中出现问题。

通过本文的研究,使人们对利得和损失的归属有一个比较明确的认知,在进行会计处理时更准确。

(2)现实意义:针对新会计准则引入的利得和损失子要素,进行进一步规定,使其得到确认,更好地发挥对我国会计的重大作用。

虽然新会计准则中提出了一些相关性的规定,但是依然不便于我们进行会计工作。

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在当前会计准则下,做好关于利得与损失的会计处理,并一步步完善关于利得和损失的相关规定。

通过对利得和损失确认与计量的探讨,着重分析利得和损失存在的相关问题,尤其是对于未实现利得和损失的确认问题,同时提出切实有效的措施和一些建议,希望能为利得和损失确认的明晰和计量的简便尽一份力。

1.3国内外研究现状利得和损失被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认定为收益要素和费用要素下的子要素,而非单独作为财务报表的要素。

而在1985年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发布的《财务会计概念公告第6号——财务报表的要素》中,则被作为基本的财务报表要素,并得到重新定义。

1999年12月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AsB)发布的财务报告原则公告中,将利得与损失作为财务报表要素七项中的两项要素。

就我国而言,2006年的《企业会计准则》主要针对当前企业的利得和损失占净利润的比重过大的现象,将利得和损失列入我国基本会计准则,以期获取企业盈利能力的真实信息。

但由于缺乏明确定位,利得和损失在我国尚未得到足够重视。

随着利得与损失在经济业务中的地位逐渐加强,国内外研究者针对利得与损失的特点,对利得与损失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主要从利得与损失本身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在会计处理和列报等方面进行探讨。

这些研究大部分都存在一个问题,仅仅注重其中一个方面的研究,我们要全面系统的对利得与损失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从各个方面完善,相互结合,互相补充,而不是仅对其中一个方面的研究。

第二章相关理论概述2.1 利得、损失与收入、费用企业新会计基本准则第27条规定:利得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损失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同时,基本准则第30条和33条分别规定: 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对比收入、费用和利得、损失的概念,相同点体现在:收入与利得都会增加所有者权益,而且是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损失与费用都会减少所有者权益,是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收入和费用是单独的财务报表要素,而利得和损失则不是,其中部分作为利润要素,另一部分是作为所有者权益要素。

而两组概念的区别则是:利得和损失来自于企业的非日常活动,而收入和费用来源于日常活动,两者以因果关系存在,企业为获得收入必定产生一定费用,而收入产生的基础是企业支出费用以投资和生产。

形成收入和费用的日常活动具有主动性、经常性、惯性、可预见性和可盈利性。

而利得和损失是在企业的非日常活动中形成的,由于两者都是不可预见的业务活动所导致,具有被动性、不可预见性、非盈利性,不存在因果关系。

2.2 基于我国新会计准则下利得与损失的分类企业新会计准则规定,利得和损失分为直接计人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和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

换言之,利得和损失会分别反映在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中。

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是指不应当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增加或减少投入资本的所有者权益的变化,包括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改变采用权益法,存货和自用房地产的投资性房地产计量长期股权投资的公允价值房地产的账面价值小于改造部分的公允价值,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换取职工或其他方提供服务项目和计入所有者权益相关的所得税影响的会计处理等。

与之相反的是,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是指应当计入当期损益、最终会引起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者损失。

会计准则上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包括:1.资产的减值损失。

包含了存货、长期股权投资、应收账款、持有至到期投资、在建工程、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用成本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等资产发生减值的损失。

2.公允价值的变动损益。

包含了:(1)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的变动;(2)存货、自用房地产转换成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时转换当日公允价值小于账面价值的部分;(3)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衍生工具等公允价值变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