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语文中考模拟试题

语文中考模拟试题

2011.6中 考 适 应 性 调 研 题本试卷共8页,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28分)语言积累与运用1.请用正楷将下面的文字抄写在田字格中,要求规范、端正、整洁。

(2分)参差不齐为民请命2. 在横线上给加点的字注音,并改正别字。

(4分)(1)凛冽. (2)拆.散 (3)引经居典 ( 4) 微不足到 3.在有语病的分句下画横线,并写出修改意见。

(2分)世博园区将成为世界各族文化百花竟放的舞台,全球不同种族、不同肤色、不同信仰的人将欢聚在一起,在文化交流中推进友谊。

( )4.阅读下面一条消息,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2011国际田联钻石联赛上海站比赛的看点。

(2分)北京时间5月15日消息, 2011国际田联钻石联赛上海站比赛即将鸣枪,中国飞人刘翔即将迎来今年室外赛首演,这同时也是刘翔采用7步上栏新技术之后的首站比赛,所以这次比赛对于刘翔而言意义重大。

本次上海赛另一大看点就是刘翔对战劲敌奥利弗,后者自去年以来状态彪悍。

答:5.任选一题回答(多答按第(1)题记分)。

(2分)(1)任选下面词语中的两个,写一句连贯的话。

(2分)月明风清具体而微怡然自得历历在目(2)下列关于作者、作品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2分)()A.《大自然的语言》和《奇妙的克隆》所说明的事物事理虽有所不同,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则是一致的。

B.“落红不是无情物”中的“落红”指落花,“城春草木深”中的“城”指长安城。

C. 《枣儿》全剧重在写情,“枣儿”是亲情、故乡、传统生活、精神家园的象征。

D. 《海燕》是高尔基“幻想曲”《春天的旋律》的结尾部分,其中“海鸥”含有“暴风雨的预言者”之意。

6.默写填空。

(10分)(1)登斯楼也,,,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范仲淹《岳阳楼记》)(2)—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我爱这土地》)(3)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

(李白《月下独酌》)(4),。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李白《渡荆门送别》)(5)宋朝有很多风流人物,文能赋诗词,武能杀敌立功。

他们描写了很多战斗的场面,如辛弃疾“,。

”7.名著阅读。

(6分)(1)在罗沃德学校,对简爱影响最大的人是,后因结婚和简爱分开了;简爱最好的朋友是,后因为,她们再也不能见面了。

(2)《水浒传》中有勇者的代表,请按要求回答下面问题。

绰号“行者”: (人物)勇敢行为过程概括:(30个字以内)二、古诗文阅读(16分)(一)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8.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3分)(1)又何间.焉间:(2)民弗从.也从:(3)公问其故.故:9.翻译文中画直线的句子。

(2分)原句: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译句:10.有人认为鲁庄公“鄙”,有人认为他并不“鄙”,请写出你的看法和理由。

(1分)答:(二)郗超不以爱憎匿善刘义庆郗超与谢玄不善。

苻坚将问①晋鼎②,既已狼噬梁、岐,又虎视淮阴矣。

于是朝议,遣玄北讨。

朝间颇有异同之论。

唯超曰:“是必济事吾昔尝与之共在桓宣武府见其使才皆尽虽履屐③之间亦得其任。

以此推之,其必能立勋。

”大功既举,人咸叹超之先觉,又重其不以爱憎匿善。

(选自《世说新语》)11.请选出意思和用法和“苻坚将问晋鼎”中“将”字相同的一项。

(2分)()A. 出郭相扶将.B. 齐师伐我,公将.战。

C.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

D.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

12.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2分)是必济事吾昔尝与之共在桓宣武府见其使才皆尽虽履屐之间亦得其任1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2分)原句:人咸叹超之先觉,又重其不以爱憎匿善。

译句:14.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短文中郗超的形象。

(2分)答:(三)南溪早春【宋】杨万里还家五度见春容,长被春容恼病翁。

高柳下来垂处绿,小桃上去末梢红。

卷帘亭馆酣酣日,放杖溪山款款风。

更入新年足新雨,去年未当好时丰。

注释:本篇编在《退休集》,是作者晚年退职家居期间所作。

15.这首诗的颔联写得精妙,请抓住具体的词语对其进行赏析。

(2分)答:答:三、现代文阅读。

(36分)(一)天才就是非凡的傻劲柯登地①关于天才,大小词典有相仿的释义:有天赋的才能的人,超过一般人的聪明才智的人。

不知从何时开始,我渐渐质疑甚至厌烦起这种说法来。

②古今中外无数事例几乎都与词典上的释义相左:李时珍写《本草纲目》用了30年时间;托尔斯泰写《战争与和平》用了37年时间;歌德写《浮士德》用了60年时间;诺贝尔研制无烟炸药,屡败屡试,煎熬8年才出成果;陈景润为证明歌德巴赫猜想,拖着病体,顶着压力,于斗室之中、油灯之下埋头演算……真令人感叹!③以上的人物,都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按通常的理解,他们都有卓越的聪明才智,都属于天才。

然而,我读他们,非但没有读出他们的聪明才智,反而读出了他们的傻劲。

写一部书,有的几乎用了毕生精力,能说不傻?有的除了疯狂地埋头于自己的选择,简直不知世上还有其他可爱的事物,能说不傻?我们的世界丰富多彩,人生可享受的美妙也数不胜数。

许多聪明的人,有条件享受的,就去享受;没有条件享受的,也挖空心思创造条件享受。

哪像他们,糊涂到这般地步,不仅连常人最基本的享受都随便放弃了,而且千方百计自找苦头来吃。

④这些人物取得杰出的成就,究竟是凭傻劲还是靠聪明?⑤一生拥有1300多项发明专利的天才发明家爱迪生肯定地说,天才是1%的灵感加99%的汗水!现代人才学家也开始关注这一问题,他们研究得出:一个人事业上的成功,其专业知识或技术只起15%的作用,而其他方面要起85%的作用。

这其他方面都与“傻劲”有关:执著、正义感、责任感……这个结论同样把聪明才智放在第二位。

⑥如此看来,词典里的天才释义有些偏颇,建议对“天才”的释义重写,尽量强调有益于人类的成就,尽量突出“傻劲”的意义,淡化聪明才智的作用。

16.作者在文中阐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3分)答:17.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③段的论证过程。

(4分)答:18.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③段画线句。

(3分)答:19.在我们的初中教材中,还有很多有“非凡的傻劲”的正面事例,请选取一例加以概述。

(30个字以内)(4分)答:(二)钟鼓悲鸣高昌①很早以前,北京城里最好的建筑,大都是摆在城市中轴线上面的。

它们就像是极有规矩地组合起来的队伍,其和谐,其郑重,其矜持,使整个北京城也跟着威严和典雅了起来。

这条中轴线最北端的两座建筑,是古代的报时中心,彼此相距大约100米,就是钟楼和鼓楼。

想当年,钟鼓的轰鸣之声,可以传播到京城内外方圆十余里范围。

它们简单的声音,或许太短暂了,但即使短暂的一瞬,却也构成了静夜京华中最值得炫耀的一笔华彩。

②钟和鼓的性格都是线条的。

钟鼓楼的歌喉,好像显得粗糙有余而细腻不足。

然而所谓细腻,是音乐中的贵重物品,是只给伯牙子期那样的“高山流水”们听的。

而钟鼓楼的钟和鼓,是为百姓而敲响的。

过日子,倘若费尽心机来搞抑扬顿挫、宫商角徵羽,不是太过扭捏了吗?所以,钟鼓楼,才能够成为京城百姓们心中的亲切回忆啊。

钟声悠扬,鼓声震荡,光阴流逝,沧桑变幻。

摇滚歌手何勇的《钟鼓楼》中唱道:“钟鼓楼吸着那尘烟/任你们画着他的脸/你的声音我听不见/现在是太吵太乱/你已经看了这么长的时间/你怎么还不发言/是谁出的题这么难/到处全都是正确答案……”的确,喧嚣的红尘,太吵太乱了。

每逢唱这首歌的时候,何勇还有一句念白:“今天的钟鼓楼和以前不一样了!”这样的声音,只有“我的家就在二环路的里面,我的家就在钟鼓楼的下面”的歌手,才能唱了出那份悲凉和感慨。

后海边的荷花叶子也已经沾染..上了太多“现代派”的风情,一串串儿的酒吧灯红酒绿,浸在半生不熟的洋泾浜里,成了这钟鼓楼下的新景观。

③2006年的“超级女声”比赛,有个女孩也在唱《钟鼓楼》,她唱得单纯而轻松,却没有丝毫的胡同味儿。

她说“今天的钟鼓楼和以前不一样了”时,语调中是满含着欢快和欣喜的。

我们有什么理由挑剔她呢?她们这一代,怎么能够理解钟鼓楼心中的这份沉重呢?④据说现在流行“妖建筑...”,流行那种千奇百怪的“创”和莫名其妙的“新”。

古都的记忆,现在似乎越来越远离了,那份传统的厚重,变得简单而直白。

雕梁画栋的古典美丽,正被蛮横的霓虹幕墙和钢筋水泥所剥蚀和侵凌。

改变着那份优雅端庄的浓酽诗意的,正是那一双双看不见的却又极其有力的所谓现代文明的大手……钟鼓楼似乎只有忍耐,像那一块块无声的古老的砖,默默负重,静默无声。

寂寞的阳光,静静地抚摸着钟鼓楼的额头。

⑤但这绝不是一座红尘中的孤岛。

因为有万千的根须,将它们与足下的这片热土紧紧相连。

尽管“钟鼓楼吸着那尘烟,任你们画着它的脸”,但是钟鼓楼坚持高昂着的头颅,总是让我高高地仰望。

钟鼓楼是有感觉的。

我们的歌声和微笑,就是它们的感觉。

“明天明天这歌声,传遍海角天涯。

明天明天这歌声,将是遍地春花。

”祝福钟鼓楼,青春常在。

祝福钟鼓楼下的岁月。

温馨如旧。

⑥现在当然已经不再需要钟鼓来报时了,但有时一想起那钟鼓的古老的声音,我就辗转反侧,无法入眠。

在我的想象之中,那声音仍然回响着,洪亮极了,也奇异极了。

我的心也随着那艰难而执著的声音,颤栗起来,像有一只木棒,敲着我的胸膛,发出钟鼓的悲壮轰鸣。

⑦钟鼓楼在梳理着沧桑的记忆啊。

虽然那钟鼓声在好多地方,确实已经听不到了。

那声音,还是滚烫的。

并没有变成冰凉。

20.简析文章标题的妙处。

(4分)21.第②段已经写了何勇唱《钟鼓楼》,第③段又写了“超级女声”唱《钟鼓楼》,这样写有何用意?(4分)22.联系上下文,品味加点词语的作用。

(4分)(1)后海边的荷花叶子也已经沾染..上了太多“现代派”的风情,一串串儿的酒吧灯红酒绿,浸在半生不熟的洋泾浜里,成了这钟鼓楼下的新景观。

(2)据说现在流行“妖建筑...”,流行那种千奇百怪的“创”和莫名其妙的“新”。

23.如何理解第⑦段画线句的含意:(3分)24.第①段中说“想当年,钟鼓的轰鸣之声,可以传播到京城内外方圆十余里范围。

!”请依据上下文,展开联想,把“想当年,钟鼓轰鸣”的画面补写出来。

(不超出所给字格)(7分)四、作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