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5课古代的非洲与美洲检测(wd无答案)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5课古代的非洲与美洲检测(wd无答案)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5课古代的非洲与美洲检测(wd无答案)一、单选题(★) 1 . 古代黑非洲也是人类文明重要的发源地之一。

其中地处地中海与印度洋水路要冲,对外贸易高度发达是指()A.库施文明B.麦罗埃文明C.阿克苏姆文明D.埃及文明(★) 2 . 有人认为,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由于三面环海,一面为撒哈拉大沙漠,因此“对于世界各部,始终没有任何联系,始终是在闭关之中”。

下列最能反驳这一观点片面性的是A.古代两河流域文明B.古代埃及文明C.古代阿克苏姆文明D.古代大津巴布韦文明(★) 3 . 下列对阿克苏姆王国描述准确的是①生活在今埃塞俄比亚地区②公元4世纪达到鼎盛时期③10—15世纪信仰伊斯兰教④对外贸易发达,出口黄金、奴隶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 4 . 10—15世纪,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与世界的贸易与交流主要集中在A.东非沿海B.南非沿海C.西非沿海D.整个非洲沿海(★) 5 . 由于地形地貌的限制,黑非洲大多数地区发展缓慢,但东北非地区较早形成了高度繁荣的古代文明。

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A.古代埃及文明和古代西亚文明B.古代埃及文明和古代印度文明C.古代西亚文明和古代希腊文明D.古代中国文明和古代印度文明(★) 6 . 在古代文明兴起的过程中,自然环境的影响十分突出。

下列选项中,自然环境特征明显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A.古代两河流域文明B.古代埃及文明C.古代印度文明D.美洲印第安文明(★)7 . “印第安人培植了一百多种植物,即与整个欧亚大陆所培植的植物一样多,这的确是一个非凡的成就。

”下列植物属于印第安人培植出来的有()①玉米②水稻③马铃薯④可可⑤小麦⑥西红柿⑦烟草A.①②③④⑤B.①③④⑤⑦C.②③④⑤⑥D.①③④⑥⑦(★) 8 . 14世纪阿兹特克人在今墨西哥地区兴起,他们以农业为经济基础,发明了“浮动园地”。

对“浮动园地”评价正确的是①扩大了耕地面积②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③破坏了生态环境④扩大了中心城区的面积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 9 . 非洲文明中有许多千百年流传下来的格言,例如“等牲口可以被继承,人应该自己选择”、“你有了自己的主意,再去请教别人”……上述两条格言可以说明()A.非洲人历来注重财产继承问题B.非洲文明强调个人在社会中的价值C.非洲人善于思考哲学问题D.非洲文明存在财产私有和个体主义的概念(★★) 10 . —位考古学家说:“从美洲印第安文明的形成时期到西班牙人入侵这一漫长的时期内,没有一件实物或一篇记录足以证明秘鲁和中美洲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和接触。

”这段话表明,古代美洲文明与其他文明是A.相互联系,不断交往B.各自独立,相对隔绝C.战争不断,冲突激烈D.文明多元,相互交融(★★) 11 . 拜占庭帝国、奥斯曼帝国、桑海帝国、阿兹特克帝国分别是欧、亚、非、美四大地区的重要国家。

下列有关四大帝国共同之处的论述正确的是()A.四大帝国在15世纪初均达到鼎盛时期B.四大帝国都很重视对外贸易C.四大帝国的最高统治者掌握大权D.四大帝国都受到伊斯兰教文化的影响(★) 12 . 西亚、东亚和中美洲是人类早期农业发生的中心地区。

其主要判断依据是()A.古代神话传说B.古代史籍的记载C.古代居民的体质特征D.考古发掘的古代遗物(★) 13 . 下列各物种均起源于美洲的是( )A.玉米,茶叶,番茄,大豆,烟草B.玉米,棉花,水稻,马铃薯,花生C.玉米,花生,水稻,小麦,番茄D.玉米,马铃薯,烟草,番茄,可可(★) 14 . 1891年古文物专家詹姆斯·狄奥多尔·本特写道:“我对这地区(古津巴布韦)的废墟古物没有多少信心。

我认为,它们都是本地的。

”可在挖出四只皂石鸟后写道:“(这些艺术品)似乎弹奏着古代地中海文明的弦音……一句话绝不是非洲的。

”本特观点本质上反映了( )A.古津巴布韦文化与外来文化没有联系B.认可外来文明对古津巴布韦文化的影响C.对非洲文明存在种族歧视的错误倾向D.时代和阶级局限性无法作出正确的判断(★) 15 . 西方学者认为:“非洲本土不是一个历史的大陆”;“非洲人从来就没有发展过自己的文明。

”这一观点( )A.对非洲文明的评价坚持辩证的观点B.正确评价了非洲文明的历史C.对非洲文明存在歧视与偏见D.目的是为在非洲殖民扩张寻找借口(★★)16 . “15世纪桑给巴尔强盛起来,以首都基瓦尔为中心,和印度洋各国建立了广泛的贸易联系,除首都基瓦尔外,蒙巴萨、布拉伐、摩加迪沙等都是著名的商业城市。

”这体现了东非文明发展的哪一重要条件A.农业的进步B.环印度洋贸易的发展C.伊斯兰教的传入D.文明间的政治团结(★★) 17 . 西非有句谚语流传至今,“盐从北方来,金子从南方来,知识和学问,都得从廷巴克图来”。

这句谚语体现了A.廷巴克图是西非重要的文化中心B.西非黄金资源稀缺C.西非兴建学校,鼓励文化发展D.奴隶是西非重要的生产力量(★★) 18 . 印加帝国采取的措施:土地、矿产和牲畜归国家所有;编制详细的人口普查表;废除世袭的地方首领;为同化被征服的民族,强迫他们迁至新地区定居;在国家的主持下,举行集体婚礼。

这些措施( )A.目的在于军事征服需要B.缓和了民族和阶级矛盾C.巩固了帝国的统治D.颇具极权主义色彩(★★) 19 . 阿兹特克历为大多数中美洲民族所习用,由一个365天的太阳年及一个260天的神圣年所组成;两个年度周期平行运转,产生一个52年的大周期。

阿兹特克祭司所掌管的繁缛的祭祀和庆典的周期,即以历法为据。

这表明( )A.太阳神在国家中地位极其重要B.历法因其精确而为多数地区使用C.历法与政治宗教生活密切相连D.阿兹特克历主要是用于祭祀活动(★★) 20 . 7世纪,阿拉伯人崛起,他们征服了埃及,使原来从地中海经红海至印度的商路被阻。

从此以后,阿克苏姆国家赖以兴旺的红海贸易逐渐削弱,阿克苏姆国家也日渐衰落。

这反映了A.阿拉伯人征服了阿克苏姆国家B.外贸事关阿克苏姆国运C.阿克苏姆国家依赖埃及的发展D.阿克苏姆国家农业落后(★★) 21 . 在加纳,国王死后用奴隶殉葬,祭司杀奴隶祭奠,金矿广泛使用奴隶劳动,存在奴隶买卖。

这反映了在加纳A.国王的权力至高无上B.宗教祭祀活动频繁C.手工业发达D.奴隶制广泛存在(★★) 22 . 曼萨·穆萨是马里最为知名的国王。

1324年,他带领一支庞大的商队前往麦加,其中100头骆驼驮着黄金。

到开罗后,他分发黄金,导致当地市场金价下降了1/4。

这反映了马里A.经济繁荣B.军事强大C.文化发达D.国王专制集权(★★) 23 . 玛雅人社会组织以农村公社为基本单位,土地为公社所有,定期分给各家族使用,产品归用户所有。

贵族则占有较多和较好的土地,尤其果园、可可园,已成为他们的固定财产。

农民必须负担贡赋和徭役,为贵族耕作,向国家纳税并负担军队的开支。

这反映了玛雅A.已经出现阶级分化B.土地为贵族所有C.农民无须负担贡赋和徭役D.农民与贵族完全平等(★★) 24 . 印加人通过观察月亮圆缺,编制了太阳历;同时通过观察太阳,确定农业季节。

他们将一年分为12个月,每月30天,每年另加5天,共365天。

每4年另加6天。

每月都有名称,表示相应的宗教活动。

这反映了印加历法A.完全服务于农业生产B.完全服务于宗教活动C.完全服务于军事活动D.兼顾了农业和宗教的需要(★★) 25 . 在玛雅,当自由农民负债无力偿还时,将变为债务奴隶;有的军事贵族甚至把处于依附地位的公社成员,卖给外国商人当奴隶。

这反映了玛雅社会A.注重维护农民的利益B.奴隶占有制得到发展C.建立了君主专制制度D.奴隶的反抗斗争激烈(★★) 26 . 玛雅各城邦都很重视自己的历史,习惯把国家的重大事件用象形文字刻在石碑或石柱上,一般每隔20年就立石记事一次,现已发现石碑或石柱就有数百个。

这些历史碑铭A.使人们全面了解玛雅文化B.主要记载了玛雅的政治事件C.有助于人们了解玛雅文明D.客观的记载了玛雅的历史(★) 27 . 关于阿兹特克人的太阳金字塔与埃及的胡夫金字塔的相同点正确的是A.都是规模宏大的庙宇B.都是国王的陵墓C.都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D.都体现了国王的至上权威(★★) 28 . 印第安文明大多起源于峡谷盆地和高原地区,因为交通不便,印第安文明内部之间基本没有交流,印第安文明发展相对缓慢。

这反映了,印第安文明A.内部之间没有任何交流B.内部之间的战争频繁C.发展受地理环境的影响D.因地理环境导致衰落(★) 29 . 印加帝国政府编制了详细的人口调查表,其目的是A.限制人口流动B.征税和征兵C.发展手工业生产D.发展农业生产(★★) 30 . 在印加帝国首都蒂瓦纳库城遗址中,还保存着一座卡拉萨亚神庙,庙中有巨石砌成的太阳门,每年9月22日正午的阳光必径直穿过;门上刻有花纹,上一排为完整的金星历,预算50年的运转值与实际情况只差7秒钟。

这主要反映了印加人A.虔诚的宗教信仰B.掌握了丰富的科学知识C.天文学知识领先世界D.已经建立了近代科学体系二、材料分析题(★★) 3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史料一如图是位于墨西哥尤卡坦半岛上的玛雅文化道址——奇琴伊查城邦的一角,这座占地约3000平方米的金字塔神庙,名叫库库尔坎神庙,大约建于公元1世纪。

“库库尔坎”就是羽蛇神,在玛雅文明中,它是太阳神的化身。

传说中它在春分时降临,秋分时归天。

于是人们便在神庙朝北的台阶上精心雕刻了一条带羽毛的巨蛇,蛇身藏在阶梯的断面上。

每年春分和秋分的下午,太阳缓缓西坠,北墙的光照部分,棱角渐次分明。

这时那些笔直的线条,也从上到下变成了波浪形,宛如飞动的巨蛇逶迤游走,故称“光影蛇形”。

被誉为世界新七大奇迹之一。

史料二 1519年,西班牙殖民者赫尔南多,科尔特斯受黄金等利益驱使,为西班牙国王“开疆辟土”,将使其信奉基督教作为己任。

1521年,科尔特斯征服了特诺奇提特兰,神庙被毁,西班牙人在其原址上立起了基督教教堂。

西班牙殖民者夺取了特诺奇提特兰,却无法应对特斯科科湖的洪水威胁,决意把湖水排干,特斯科科湖系的大部分消失不见。

直到1679年,最后一个玛雅城邦也在西班牙人的炮火中消失了。

请回答:(1)根据史料一,概括说明美洲文明的特点,并简述玛雅文化遗址的历史价值(2)根据史料二,指出美洲古代文明是怎样消失的。

(★★) 32 . 非洲东海岸的斯瓦希里文化魅力非凡,在人类文化发展史上占有特殊位置。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世界文化史上,东非沿海的斯瓦希里文化,是由环西北印度洋周边地区的文化在长期交往中融合形成的,其地域包括非洲大陆、阿拉伯、波斯、印度西海岸、东南亚,甚至中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