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法国代议制

法国代议制

人民版选修二
高考必考内容
法国共和制的建立
2013年广东高考历史大纲 近代世界: (1)以法国大革命中波旁王朝被推翻、共和国建立的基本史实为例,认识民主 3 .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力量与专制势力斗争的深刻性和艰巨性。 (2 1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 )概述《人权宣言》中有关“自然权利”和“最高权力属于人民”的基本思 想,理解它对法国和世界民主化进程的意义。 ① 大抗议书 ② 内战 ③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2)知道拿破仑帝国建立和波旁王朝复辟的基本经过,体会民主力量反对封建 ( 2)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专制势力斗争的长期性、曲折性。 ( 3 )法国共和制的确立 (3 )说出法兰西第二帝国建立和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确立共和制度等基本史实, 认识民主制度的建立是进步力量进行殊死斗争的结果,而不是专制势力恩赐的产 ① 法国大革命 ② 19世纪法国政体的变迁 物。 (4)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5)民主政治的重要文献 ①《独立宣言》 ②《人权宣言》
• (二)、共和政体确立过程: • 1、正式确立:1875年宪法。 • 2、最终确立:1879年总统选举。共和派终于掌握 了参众两院、内阁和总统等关键职位。
五、法国1875年宪法内容
• • • • • • • •
(一)议会(立法权)---权利中心 1、议会由参、众两院组成(称国民议会) 2、两院选举规则 参议员:间接选举 众议员:普选(即公民直接选举,具有一定的民主性)。 3、两院权力:共同行使立法权 (1)参议院有权否决众议院的决议案 (2)众议院可以提出并通过法案,但受总统和参议院 控制
• (三)司法权:独立(参议院组成最高法院)
• 六、《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意义
①共和派掌握实权,共和政体最终确立。 ②促进法国工业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德意志代议制专题——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 • • • • • • 一、德意志的统一 1、根本原因: 德国的分裂严重阻碍了德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过程: 普鲁士邦统一德国。通过三次王朝战争: 3、普鲁士统一方式: 铁血政策(其实质:武力统一德国。)
压在农民前半身的是 教士,后半身的是贵 族。老农拄着一把破 镐,气喘吁吁地挣扎 向前行走。旁边地主 饲养的鸽子飞到他的 田里啄食谷物,免子 在吃青菜,他却无权 轰赶。老农的裤兜里 露出催缴王粮的通知 单,而教士的衣袋里 塞满了逼缴各项从奉 教会的损税单。
层层压迫下的法国农民
说明:专制统治下, 社会等级对立严重。
(四)波旁王朝两度复辟,与拿破仑复出的斗争(1814—1830)
1814:波旁王朝复辟 1815:拿破仑复出
1815年6月:波旁王朝再次复辟
1、波旁王朝两度复辟(统治长达15年) 政体:君主立宪制(不是君主专制)。 经济:采取发展资本主义的措施。 2、拿破仑最终失败:滑铁卢战役(1815、6比利时的滑铁卢)
(1)内容:P56 ①政体——君主立宪制 ②原则——三权分立 (2)影响: 积极:以宪法的形式巩固反专制制度成果
(二)法兰西第一共和国(1792—1799) 1、共和国的建立:吉伦特派(代表工商业资产阶级利益) (1)背景: ①第二次巴黎人民起义推翻波旁王朝和君主立宪派的统治。 ②英普奥武装干涉。? 英国:保持欧洲平衡,维持霸主地位。 (2)革命措施 ①1792建立; ②1793处死路易十六。 (标志:法国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被废除。中国?。)
(3)影响: ①否定封建制度,制定了法国资′制度的政治原则。(即资产阶级 制度的诞生,没有规定君主立宪制) ②以法律形式固定了启蒙思想。 ③对欧美资产阶级革命、亚洲和中国革命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影响到美国1790年《权利法案》制定、中国的新文化运动) ④有阶级局限性和历史局限性(仅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
5、法兰西第一帝国统治政策
(1)政治(倒退):中央集权制
实行军事独裁;称帝;拿破仑统治后期向封建王朝看齐。 (2)经济(进步):财政改革等,采取促进资本主义发展措施。
(3)教育与法律改革:
①建较完整的教育体系 ②颁布《民法典》 内容:保护私有财产;自由平等原则;对婚姻财产继承的规定等。 【未体现:主权在民原则】 作用: 对法国:打击封建复辟势力,巩固资产阶级统治。 拿破仑:“我真正的光荣并非是打了四十多次的胜
(三)法兰西第一帝国(1804—1814):拿破仑.波拿巴建立 (代表大资产阶级利益) 1、背景: 督政府腐败无能,资产阶级要求铁腕人物稳定秩序。
2、建立过程:
夺权:1799年雾月政变 建立:1804、12
3、实质:资产阶级军事独裁统治。
4、政体:由共和政体变为资产阶级君主专制政体(或资产阶级 帝制)。
时间
三、19世纪法国政体变迁
(一)君主立宪制国家(1789——1792) ----君主立宪制 (二)法兰西第一共和国(1792——1799)---共和制 (三)法兰西第一帝国(1804—1814)--资产阶级帝制 (四)波旁王朝两度复辟(1814、3——1830、7)君主立宪制 (五)、七月王朝(1830—1848):君主立宪制
法国大革命
(1789至1830年)
课标要求
• 以法国大革命中波旁王朝被推翻、共和国 建立的基本史实为例,认识民主力量与专 制势力斗争的深刻性和艰巨性。 • 概述《人权宣言》的基本思想,理解它对 法国和世界民主化进程的意义。
一、革命的背景
1、(根源)波旁王朝的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
2、法国启蒙思想的影响 3、直接原因:三级会议重新召开(导火线)
爆发标志: 1789年7月14日, 巴黎人民发动 起义,攻占了 一向被视为专 制统治象征的 巴士底监狱, 法国大革命由 此爆发。
二、革命的经过
(一) 1789.7—1792.8 1、政体:君主立宪制 2、掌权派别:君主立宪派(大资产阶级和自由派贵族) 3、革命措施: A: 1789年8月的八月法令:废封建特权。 B:1789年8月《人权宣言》-革命性纲领文件 C:1791年宪法——将……固定
三级会议:是法国中世纪的等级代表会议,大
约始于十四世纪。不是立法机构,而是咨议机构。 所谓“三级”是指会议的参加者教士、贵族和第 三等级。第三等级包括工人、农民、城市平民和 资产阶级。特权等级占有1/3土地,不纳税。三个 等级各有一票表决权,第三等级处于非常不利的 境地。占全国人口90%的农民,承受着沉重的地租 和其他贡赋,艰难度日,工人、农民、城市平民, 要求改变现状。资产阶级要求分享政治权利。
(六)、法兰西第二共和国(1848—1852):共和制
(七)、法兰西第二帝国(1853—1870):资产阶级帝制
(八)、法兰西第三共和国(1870——1940):共和制
四、法国共和制确立(必修1)
(重点: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 (一)、1875年宪法颁布背景:
• ①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建。
三、评价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 • • • • • • 1、统一后德国性质: 资本主义国家。但保留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传统。 专制主义:皇帝集权于一身。形式上三权分立。 军国主义:对外侵略扩张。一战、二战。 2、评价: 进步性: 国家统一、君主立宪政体确立,促进德国资本主义发展,跻身资 本主义强国之列。 局限性: (1)不彻底、不完善的代议制。 史实:议会没有真正的立法权。 (2)保留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的传统。
四、法国大革命影响
1、对法国:
政治:推翻法国封建制度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经济:促进法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思想:把启蒙思想发扬光大。
2、对欧洲:打击欧大陆封建势力,传播法国大革命精神。 【大革命精神:指建立资本主义制度和《民法典》】 3、对世界:法国大革命精神激励世界各国人民。
(五)、七月王朝:(1830--1848)君主立宪制
二、《德意志帝国宪法》(1871—1918)
• (一)国体和政体: • 联邦制的君主立宪制的国家 • (二)皇帝:权力巨大。
• • • • 1、集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和军权于一身。 2、任免官吏。特别是:宰相由皇帝任命,只对皇帝负责。 3、召集和解散议会。 4、外交权。
• (三)宰相:
• 1、联邦议会的议长、是内阁的首脑。 • 2、宰相由皇帝任命,宰相及其内阁对皇帝负责。
大革命爆发、君主立宪派当权、启蒙思想影响、美国独立宣言影响等。 (1)背景: (2)制定: 1789年 制宪会议 旧制度的死亡 (3)内容: 证书,新制度 ′ 的诞生证书。 ①自由平等 ②天赋人权—反封 特权、等级 ③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④提倡法治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⑤主权在民—— 人权与法制取代君权和特权 ★没体现三权分立原则
(1)三个等级:教士--贵族---资产阶级、农、工 (2)资产阶级:属第三等级。(政治:被统治;经济:剥削)
4、外部原因:美国独立战争的推动作用 5、开始标志:1789年7月14日攻占巴士底狱
波旁王朝的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
表现:
1)法国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迅速。 2)农民穷,购买力小,使国内市场狭小。 3)封建等级制度森严,阶级矛盾尖锐。
路易十六上断头台
思考:大革命爆发之后,巴黎人民是怎样通过武装起义把革 命推向前进的? 1792年8月10日,巴黎人民发动第二次武装起义,攻占王宫, 在此基础上法国废除王政,成立共和国,1793年5月,巴黎 人民发动第三次武装起义,推翻吉伦特派统治,更激进的雅 各宾派掌握了政权。
• (四)议会:形式上拥有立法权。
• 1、联邦议会:权力巨大。 • (1)代表不经选举产生。 • (2)立法权:能决定法律是否生效。 • • • • 2、帝国议会:权力较小。 (1)议员:选举产生,但不领薪俸。 (2)立法权:只负责制定法律,不能决定法律是否生效。 (3)不拥有行政监督权。
• (五)司法权:皇帝拥有。
1、背景:1830年七月革命推翻复辟波旁王朝。 2、代表阶级利益:金融派资利益。 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工商业资产阶级被排除在政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