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润滑油再生项目建议书目录第一章总论.........................................................................................................3...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必要性 ...................................................................................... 7.. 第三章市场分析............................................................................................... 1..2.第四章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 1..5第五章项目选址和建设条件................................................................................1 7 第六章工程技术方案...........................................................................................1 9.第七章总图布臵与公用工程................................................................................. 3..0第八章原料及燃料动力供应................................................................................3 6 第九章节能节水...................................................................................................3 8.第十章环境影响评价........................................................................................ 4..2.第十一章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 ......................................................................... 5..2 第十二章劳动定员及管理....................................................................................5 8 第十四章经济效益测算........................................................................................6 1 第十五章社会效益分析..........................................................................................6 2 第十六章风险分析.................................................................................................6 3.第一章总论1.1 项目概况1.1.1 项目名称废润滑油再生利用项目。
1.1.2 项目承办单位项目承办单位:某某集团综合工业有限公司某某集团综合工业有限公司由原某某集团实业开发总公司演变而来。
公司于2004 年12 月顺利通过IS09001—2008 质量体系认证,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贸易为一体的综合型企业。
公司同时控股攀西地区唯一合同能源管理专业化公司-利源节能技术有限公司。
公司坚持“依靠科技树核心,发挥优势建集群,外塑形象作贸易,内强管理降成本,综合利用促发展”的经营方针,注重原始创新、集成创新、消化吸收再创新。
主要从事废旧物资综合利用、油脂(含废润滑油)经营、有色金属制品、矿石贸易等经营业务,节能灯、金属结构件等加工生产。
1.1.3 拟建地点东区小某某集团综合工业有限公司原炼油厂内。
1.1.4 建设规模与目标项目拟建规模为年处理1 万吨废润滑油,实现资源再生循环利用。
达产后年生产5500 吨润滑油成品,基础油料4000 吨,500 吨重质燃料油。
1.1.5 主要建设条件⑴项目选址位于东区小某某集团综合工业有限公司原炼油厂内,属某某集团公司工业用地红线内。
现有基础设施条件、地理区位条件满足项目建设要求。
⑵项目建成后,可以减少废润滑油对环境的影响,同时还能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符合国家资源循环利用的相关政策。
⑶项目建设地地质条件好,工程地质、水文条件可以满足项目要求。
因此项目建设的主要建设条件是具备的。
1.1.6 项目投入总资金及效益情况项目总投资2400万元,资金全部自筹。
项目建成达产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7030万元,新增利税477.375 万元。
1.1.7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⑴《“十三五”资源综合利用指导意见》;⑵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十二五”规划的通知(国经贸资源[2012]9号);⑶废润滑油回收与再生利用技术导则(GB/T 17145-1997)(国家技术监督局1997年12 月12 日批准1998 年7 月1 日实施);⑷遵照《中国石油炼油化工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定》(2011年版)有关规定进行编制;⑸《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1.1.8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下表。
表1-1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序号项目单位数值备注1 产量吨10000 达产后正常年份1.1 润滑油吨5500 达产后正常年份1.2 基础油料吨4000 达产后正常年份1.3 重质燃料油吨500 达产后正常年份2 销售收入万元7030 达产后正常年份3 总成本费用万元6393.5 达产后正常年份4 利润总额万元636.5 达产后正常年份5 所得税万元159.125 达产后正常年份6 税后利润万元477.375 达产后正常年份7 新增职工岗位人数人46 达产后正常年份8 项目总投资万元24008.1 固定资产投资万元17608.2 流动资金万元6409 新增建筑面积m2 改造旧生产线10 总占地面积亩16.361.2 结论与建议1.2.1 结论通过对1 万吨/年废润滑油再生加工利用项目的技术、经济的全面研究和论证,得出以下结论:⑴项目具有良好的市场和稳定的原料来源,并可通过实施该项目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双重效益。
⑵项目技术工艺成熟,生产工艺组合了成熟可靠的传统润滑油精制工艺技术和自创的废润滑油脱水脱杂质的独特技术,优化了废润滑油再炼制再生工艺,既保证了生产过程得以连续稳定进行并使得到的产品的质量达到相应的产品标准。
⑶项目选址交通条件、供水条件、供电条件良好,具备开工条件。
⑷项目的财务分析表明项目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⑸项目的设计、建设,充分考虑了环境保护和工厂的三废治理措施。
工厂建成投产后,对周围环境和生态平衡无不良影响。
本项目不论从市场和企业发展需要来看,还是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来看,是必要的、可能的和可行的。
项目在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
1.2.2 建议本项目的建设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但是由于项目规模较大,时间较紧,开发过程中各方面工作协调难度较大。
建议强化项目进程中的投资、质量、进度计划,注重对可能发生的不利条件及变化因素的预测与防范对策,以保证项目按期完成。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必要性2.1 背景随着经济的发展,各行业对润滑油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每年换下来的废旧润滑油品量也越来越大。
这些废油如丢弃到环境中去,将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产和生活过程中产生的能够回收利用的各种再生资源日益增多。
大力开展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护环境,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重要途径之一。
事实上,废润滑油的组成中,除了含有2%-10%的变质物外,其余的90%~98%都未变质,完全可以再利用。
选择合理的工艺,规模化、专业化进行废润滑油的再生利用,可以解决废润滑油再生难于脱水脱杂质、难于分馏、加工单位费用大等一系列技术问题。
废润滑油的规模化、专业化的再生利用,是保护环境的需要,也是节约能源的需要。
同时,废润滑油的规模化、专业化的再生利用也是废润滑油加工生产企业获得良好经济效益的需要。
只有规模化、专业化地再生利用废润滑油才能获得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良好统一。
根据市场调查研究的结果,攀西地区工业经济正在飞跃发展,有更大的润滑油需求市场,同时产生更多的废旧润滑油,更需要以环保的形式利用废旧再生润滑油。
综合工业有限公司一直从事废润滑油的回收和润滑油的经营,是钢城集团和某某集团的废润滑油定点回收单位,长期以来与这些单位保持了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形成了稳定的供销网络。
多年来,综合工业分公司与同国内知名专家和相关的废润滑油再生利用企业进行接触,对国内润滑油市场,国内、国际废润滑油再生利用技术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
针对不同行业、不同种类、不同组成的废润滑油进行了大量的再生利用试验,积累了丰富的技术经验。
因此,我公司决定在原有废旧润滑油再生项目厂址上,新建10000 吨/ 年废润滑油再生生产线,利用好攀西地区废润滑油资源,以赢得更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2.2 必要性⑴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提出,面对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必须增强危机意识,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健全激励与约束机制,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生态文明水平。
《“十三五”资源综合利用指导意见》中的重点领域中指出:“要进一步提高工业废水循环利用和城镇污水再生利用水平;继续推进矿井水资源化利用;鼓励重点行业开展废旧机油、采油废水、废植物油、废酸、废碱、废液等回收和资源化利用”。
在商务部2011 年召开的全国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现场会议上指出:“力争在“十三五”期末,初步建立拥有现代回收方式、先进的技术设备、完善的回收网络、良好的分拣与处理、规范化管理的废旧商品回收体系,使得全国主要品种再生资源回收率达到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