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安宁夏枸杞植保技术

三安宁夏枸杞植保技术

三安中药篇(宁夏中宁枸杞基地)
制定单位:北京三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摘要
2015年北京三安农业科技公司与宁夏中宁县众生源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合作,在中宁县红柳沟枸杞生产中,应用三安菌剂防治病虫害,取得了圆满的成功!生产的枸杞产品达到了优质安全的目标。

经过国际权威检测机构SGS的467项检测,全部达到未检出的结果。

经6月份对红柳沟的枸杞1号果实进行测定,生物防治茨园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平均为25.5%,化学防治茨园果实平均为22.5%,处理比对照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高了3度;观察测量秋梢情况,处理茨园的秋梢粗壮、节间短(平均1.1厘米),对照茨园的秋梢纤细、节间长(平均1.5厘米),处理比对照秋梢平均节间短0.4厘米;处理比对照秋梢每节花朵数多且发育快。

关键词:中宁枸杞三安生物技术生物防治
1、合作基地概况及实施规程
1.1基地的基本状况
宁夏枸杞栽培有600多年的悠久历史,宁夏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气侯条件。

宁夏是枸杞栽培的原创地,素有“世界枸杞在中国,中国枸杞在宁夏”的美誉。

枸杞是喜阳光、耐干旱、耐盐碱、抗逆性极强的多年生灌木。

产地昼夜温差大、日照充足,灌溉用水含矿质元素丰富。

独特的光、热、水、土条件为宁夏枸杞生产创造了最佳的生态条件。

造就了宁夏枸杞的特有品质,其多种药用和保健有效成份高于其他产区,使宁夏枸杞在市场竞争中独占优势。

枸杞果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药用历史, 枸杞是珍贵的中药材
和高级滋补品,在宁夏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是宁夏久负盛名的特产。

宁夏枸杞是汲蕴天地灵气的天赐瑰宝,深受中外消费者的青睐,被誉为“红宝”。

枸杞是宁夏的第一大经济林果业,2003 年获得国家原产地域保护,现已形成以中宁县为核心,清水河流域、贺兰山东麓为两翼的枸杞产业带。

宁夏枸杞栽培的核心种植区在中宁,中宁县具有“中国枸杞之乡”的美名。

中宁枸杞已是全国最具影响力的地理标志产品之一,并享有“天下枸杞出宁夏,中宁枸杞甲天下”的美誉。

国人对枸杞药用功能和营养保健功能的认知已久,历史上曾作为朝廷贡品而加以推崇。

枸杞的花、果、叶、枝梢营养丰富,易遭受多种病虫的危害, 病虫防治中的农药残留, 已成为规范化生产的难点,枸杞产品的安全问题极待解决。

1.2实施方法
1.2.1休眠期:
防治对象
主要虫害:红瘿蚊、瘿螨、蚜虫、木虱、负泥虫、实蝇等。

主要病害:炭疽病、白粉病、灰斑病。

具体措施:
1)、清园,结合冬剪把树上的病虫枝、僵果去掉,与果园落叶、杂草等一起清除,在果园外销毁或深埋。

2)、冬前灌水后至土壤上冻前,浅翻树行内土壤10厘米,要求将翻掘的土扣立晒垡,使红瘿蚊、实蝇、负泥虫等入土化蛹害虫暴露,借冬季低温及鸟类杀死害虫并起到松土保墒的作用。

3)、早春灌水应安排在4月上旬前,防止在4月中旬红瘿蚊羽化期灌水。

1.2.2、花蕾期至初花前:
防治对象
主要虫害:红瘿蚊、瘿螨、蚜虫、木虱、负泥虫等。

具体措施:
1)、在红瘿蚊羽化高峰前不灌水(羽化期后再灌水),通过降低土壤含水量和强化表土板结层,降低红瘿蚊羽化率。

2)、4月下旬根据天气预报的升温时段,开始发酵三安植物保护剂。

根据虫情测报,5月上旬连续喷2次保护剂+有机硅,其间隔期为5天,覆盖红瘿蚊主要产卵期。

1.2.3老枝落花后(1周左右):
防治对象
主要病害:炭疽病、灰斑病、白粉病。

主要虫害:木虱、瘿螨、蚜虫。

防治措施:
1)、喷植物保护剂+有机硅,根据虫情10-15天喷1次。

2)、红瘿蚊羽化期控制浇水。

1.2.4夏果采摘期:
防治对象
主要病害:炭疽病、白粉病、灰斑病。

主要虫害:红瘿蚊、瘿螨、蚜虫、木虱、负泥虫、实蝇等。

防治措施:
1)、喷植物保护剂+有机硅+磷酸二氢钾。

根据虫情10天左右喷1次。

若红瘿蚊发生严重,在其产卵期连喷2次,间隔期5天。

2)、红瘿蚊羽化期控制浇水。

1.2.5秋果采摘期:
防治对象
主要病害:炭疽病、白粉病、灰斑病。

主要虫害:红瘿蚊、瘿螨、蚜虫、木虱、负泥虫、实蝇等。

防治措施:
1)、喷三安植物保护剂+有机硅,每15-20天喷1次,防治叶面、枝干上的病虫害,增加树体抗性。

对某些虫害的发生,提倡点片发生
局部控制的方法,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

2)、红瘿蚊羽化期控制灌水。

2、结果与讨论
应用三安菌剂防治病虫害,取得了圆满的成功!生产的枸杞产品达到了优质安全的目标。

经过国际权威检测机构SGS的467项检测,全部达到“未检出”的结果,同时达到了《超有机食品安全标准限量》的要求。

三安生物防治技术,不但解决了枸杞产品安全问题,而且提高了产品质量。

经6月份对红柳沟的枸杞1号果实进行测定,生物防治茨园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平均为25.5%,化学防治茨园果实平均为22.5%,处理比对照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高了3度;观察测量秋梢情况,处理茨园的秋梢粗壮、节间短(平均1.1厘米),对照茨园的秋梢纤细、节间长(平均1.5厘米),处理比对照秋梢平均节间短0.4厘米;处理比对照秋梢每节花朵数多且发育快。

三安生物防治技术,应用植物保护菌剂防治病虫害,生产中不使用化学农药,具有生态安全,环境友好,性能稳定,生物多样性恢复快等优势。

充分发挥农业技术措施和生态调控等技术优势,对枸杞生长期的病虫害进行综合防控,保障了枸杞生产的环境安全和产品质量安全。

形成全新的枸杞病虫害防控技术体系。

利用三安植物保护剂防治枸杞病虫害,经济、安全、有效,且提高果实品质,可生产出优质安全的“零农残”果品,逐步修复茨园生态和对生物信息的传输调控。

全面实施三安成套技术或根据生产条件选配三安单项技术生产,
可当年修复农药残留和除草剂污染的土壤,用三安植保剂代替所有化学农药,生产出优质安全的“超有机果品”。

为枸杞产业技术升级和创新产品价值,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开辟出一条新途径。

三安技术遵循生态和谐发展的理念,基于健康、生态、公平和可持续的原则,致力于恢复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保护生态环境,增进环境质量,维护生物多样性,促进人类健康。

在生产中不使用化学农药和化肥,以系列化生物菌剂,集成规范应用,生产出超有机零农残的农产品,刷新了世界食用农产品安全标准。

三安公司以技术创新改造化学农业,实现自主创新的高科技跨越,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生态和谐型现代生态农业开辟了新途径。

众多的实验结果及论述证明,我国环境污染与化学生产方式,是农产品不安全的根源。

环境和农产品的农药残留是造成人类不健康的主要因素。

建设生态文明是引领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发展生态农业是保障农产品安全的根本途径。

三安技术将重新定义安全农产品的内涵,创新农产品价值和改善生态环境。

三安技术的推广,对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保障农产品安全具有积极作用。

附件:检测报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