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成品出货抽检检验制度

成品出货抽检检验制度

品质部
规章制度
第一节成品出货抽检检验制度
1.0目的:提供客户良好的品质保证,对内提供生产及工程改进品质的数据资料.
2.0范围:适合于本公司所有在库在线产品的抽样检验作业.
3.0依据:
3.1ISO9001:2008《品质管理体系——要求》第8.2.4条;
4.0职责:
4.1销售部:提供出货计划;
4.2仓储部:计划出货之产品备送到出货中心,成品之搬运及运输工作;
4.3生产部:负责将在线待检产品放置于待检区域;
4.4品管部:执行在线在库产品的检验作业,以确保出厂前产品之品质能满足顾
客之需求;
5.0定义:库检:在库品的品质控制;
6.0流程图:无
7.0作业内容:
7.1确定抽样检验标准:
7.1.1抽样水准
7.1.1.1库检在执行抽样检验时依照MIL-STD-105EⅡ正常检验单次抽样计划
进行,正常情况下,彩盒AQL值:CR=0,MAJ=0.65,MIN=1.5,纸箱
AQL值:CR=0,MAJ=2.5,MIN=4.0,特殊情况依客户要求而定.
7.1.2产品检验标准:工程单、样办及客户要求的环境监测基准。

7.1.3不良缺陷的界定CR:致命性缺陷,如刀片、尖角利器,昆虫尸体类,血迹,
头发及环境禁用物质超标。

MAJ:主要缺陷,影响产品功能结构,导致无
法使用,如材质、尺寸、内容、颜色等与客户要求不符的现象。

MIN:次要缺陷,致命性和主要缺陷以外的不良现象。

7.2出货检验作业方法:
7.2.1 库检依据仓管员提供的出货明细表找到工单和样办,确认需检验的产品是
否要求环保产品,并确认其原辅材料和成品有无《SGS(或CTI)检测报
告》、《环境保证协议书》。

角线确定抽样点,也可进行随机抽样。

7.2.3对抽检样品进行全检。

先确认标签填写的客户、品名、数量等与实物是否
相符,再从抽取的样品中取出1PCS产品进行首检(检验项目为材质、尺
寸、内容、颜色、外观、位置、功能结构、物理特性、化学特性、环境物
质),最后对所有的样品进行全检。

7.2.4对不良品进行统计。

对CR、MAJ、MIN的不良数量进行统计。

7.2.5对产品的品质进行判定。

将统计的不良品数量与抽样水准进行比较,确定
该批产品是否合格。

7.2.6标识。

合格的产品在其标签上盖上合格章(或签名)和环保标识“GP”, 不
合格的产品盖不合格品章,产品品质不合格盖红色不合格品章,环保品质
不合格盖黄色不合格品章。

7.2.7记录。

将检验状况、结果记录于《成品出货检验日报表》中,若不合格则
还需填写《品质异常反馈单》.
7.2.8反馈。

不合格时,必须附上不合格品样、客签样办与《品质异常反馈单》
一起交组长反馈给品质主管进行MRB评审。

7.2.9处理。

产品品质不合格允许特采、选别、返工、返修;环保品质不合格不
允许特采、选别、返工、返修,应标识清楚,醒目地标识“环境品质不
合格品”分开隔离于“环境品质不合格品区”,知会管理者代表和客户,
并立即追溯,采取应急处理防范措施。

8.0相关表单、文件:
8.1《成品出货检验日报表》
8.2《品质异常反馈单》
批准:审核:制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