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7年国培——乡村教师访名校简报

2017年国培——乡村教师访名校简报

伴随着国培的
脚步,我们忙碌而充实,寒冬虽冷,我们却温暖如春,是国培让我们牵手相聚,
我们在研磨中
积累,研讨中成长,正所谓国培春意浓,研修快乐行。

研修简报
安徽省乡村教学点、村小数学教师访名校高级研修班刘定春
2017年12月14日编
相约北师大
安徽省“村小访名校”国培计划于2017年12月5日在京开班,北京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这里更是聚集了国内外有名的学者,专家,教育者,北师大更是师范生梦想中的圣殿。

专家讲座
我们聆听了曹艳老师的《基于“标准”的小学数学教学》,让我们明白今天的教育要由“知识为本”到“教育为本”的转变,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在实际教学中把握住课堂的灵魂。

如果说曹老师的课精神导向,那特级教师郭立军的讲座就是行为指导,郭老师通过“一碗米”的价值引申到教育的价值,让老师的思考得出自我定位,到底是要做教书匠还是“灵魂的工程师”?教学方法多样化,从实践中得
出心得体会,而这一点和中关村三小孙老师的讲座有异曲同工之妙,
孙老师把他教学中所涉及的教学方法毫无保留的告诉大家,而这不是死板教育,而是启发式的,动手动脑性的!并且关注到每个学生,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这点让大家深受启发!我们是他们的“解惑者”
的同时更是他们的朋
友,知心人。

“上医治
未病,中医治欲病,下
医治已病”,让我们明
白对待未错,欲错,已
错的采取什么措施;人
生自古谁无错,早错晚
错都得错,对待学生的
错要抱有豁达的心态,
包容的心。

而错若化
开,精彩自来!坚持不
懈的变化,教化,孩子
自然“闻过则喜,不贰过”。

“用心做好老师”是张渝鸿教授的课题,教书育人,教授知识的同时更要“育人”,学生是“未来佛”,我们更要有仁爱之心,在培养儿童的核心素养的同时我们怎样做好一名孩子眼中的好老师?怎样做好一个幸福的自己?原来,我们不仅仅是在做一个简单的工作,我们是在做塑造人的工作,感染孩子的同时,提升的也是我们自己。

跟岗实践
在跟岗实践的学校——北京市中关村第一小学,我们听了一线教师的常规课,教师都是经过精心的准备设计,语言平实、扎实。

每堂课看似宽松、随意,实则掌握严谨,抓住一点一点的关键问题分散开去,围绕主旨问题展开全面分析,最后归结,水到渠成,完成教学任务。

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我们在对比中找到了自己的差距,认识到自己
在教学中需要改进和提高的地方,
并决心把这种先进的教学理念带
回自己的学校,引领自己的课堂。

在听完名师的课程后,我们小
组在课后各抒己见,智慧的火花在
讨论和交流中迸发,我们像海绵一
样吸收这次培训课带给我们的养分。

对自己将来的工作,接下来要走的路,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在这次北师大之行中,
最大的收益是适逢2017年
“儿童与学科素养”研讨会
在北师大召开。

我们十一小
组跟岗学校恰好是该研讨
会承办学校之一,所以很幸
运,我们有幸参加了研究
会。

在研讨会上多位专家学
者围绕“儿童核心素养”发
表了自己的真知灼见,探讨
核心素养在学校课程与教学变革中的热点问题,虽然专家报告中提到的都是前沿,上位、高深的东西,但是对我来说,这些信息无疑开阔了我的视野;让我知道未来教育发展的方向,了解一些教育上专业术语和教育的高级目标;明白自己应该树立什么样的学习理念。

研讨会上专家高瞻远瞩眼光以及专心钻研学术的精神,让我受益无穷。

跟岗学校
中关村第一小学——校园如诗,校园如画!
热情活泼,可爱善思的孩子们!
是国培让我们走入名师的心灵世界,聆听着名师的教诲,品味名师的成长历程;是国培让我们在聆听中开阔了视野,在交流中共享了经验,在互动中引发了思考。

在这里我们不仅收获了知识理念,也收获了友谊和温暖。

感谢国培,让我们如沐春风,品味知识的甘露。

国培虽然结束,但不是终点,而是全新的起点,我们将继续快乐前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