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小学教育惩罚问题论文报告

关于小学教育惩罚问题论文报告

毕业论文论文题目:关于小学教育惩罚问题研究学生姓名:徐翩翩学号:************* 专业:小学教育指导教师:***填表时间:年月日目录摘要 (1)Abstract (2)1. 绪论 (1)1.1 课题研究背景 (1)1.1.1 国外现状[1] (1)1.1.2 国内现状 (1)1.1.3 存在的问题 (2)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3)2.1. 研究的目的 (3)2.2. 研究意义 (3)3. 小学教育惩罚问题研究内容 (5)3.1 小学教育惩罚的界定 (5)3.2 惩罚原则[4] (5)3.3 奖励原则 (6)3.4 小学生对教育惩罚的感受 (8)3.4.1 对不同惩罚类型的感受 (8)3.4.2 对自身受惩罚的感受 (9)3.4.3 小学生对教育惩罚的理论认识和实际间的差异 (9)4. 小学教育惩罚的技术方法 (10)结束语 (13)致谢 (14)参考文献 (15)摘要教育惩罚作为小学日常教育管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手段,也是小学教育、教学过程中经常使用的教育方法之一。

随着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推进,教育惩罚逐渐体现出教育价值或“教育性”。

教育惩罚的价值,主要反映在惩罚的目的、过程与效果之中。

教育惩罚的根本目的在于育人,使受教育者意识到所犯错误,矫正其不良行为;其实施过程中也处处体现着教育性,其人道主义精神始终贯穿于整个教育惩罚阶段,以促进受教育者身心健康发展为目的。

现在人们对教育惩罚在理论上认识很模糊,在实践中不知如何科学有效的操作。

本研究一共分为四个章节对小学教育中的教育惩罚进行研究。

即首先弄清什么是教育惩罚,目前存在的问题,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最终总结出最佳的惩罚方案。

关键词:小学教育、教育惩罚、问题、策略AbstractEducation as a primary method of education punishment of daily education management process is an important means of teaching in primary education is frequently used. With the advance of the new curriculum and quality education, education gradually reflect the educational value of punishment or "educational." Value education of punishment, mainly reflected in the purpose of punishment, and the effect of the process being. The fundamental purpose of education is to educate people to punish, so educated are aware of the mistakes, correct bad behavior; its implementation process also reflected everywhere educational, humanitarian spirit which runs through the entire punishment phase of education for the promotion of education by physical and mental development for the purpose. It is now recognized that education punishment in theory very vague, I do not know how scientific and effective operation in practice. This study is divided into three sections for primary education in educational research punishment. Those first understand what the punishment of education, current problems is, analyze the causes of problems, and ultimately summed up best punishment scheme.Keywords: Primary education, education punishment, problems, strategies1. 绪论1.1 课题研究背景惩罚是教育实践中普遍存在的现象,由于不当教育惩罚而引起的伤害事件经常引起公众和媒体的广泛关注。

因此,国内外有许多学者、专家、关注研究教育惩罚。

国内学者大多重视分析教育惩罚的概念、原则、惩罚的心理因素等方面。

注重思想、观念的辨析,思辨成分居主要地位;国外学者大多重视研究怎样矫正学生过错行为,注重方法和程序,重视外在行为的改造,具有浓厚的实证主义气息。

下面我们对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

1.1.1 国外现状【1】长期以来,教育惩罚作为教育手段中的一种,被用于对学生学习失误、不端行为以及问题行为等的教育和矫正。

教育惩罚权的行使本身就是一种教育权力的行使过程,它可以根据不同地情境灵活实施,因而它行使的方式也就自然多种多样。

然而,《教育法》不可能采用列举方式将所有的教育惩罚方式逐一列出,而只能做出比较原则性的规定,列出一些主要的方式,这样,教师在选用惩罚方式时就有较多的自由裁量余地。

但是教育惩罚权毕竟是立足于帮助学生改变不良行为的教育性权力,教师所采用的惩戒方式必须具有教育性,能切实改变学生的越轨行为,终止或消除教师所采用的惩戒方式必须具有教育性,能切实改变学生的越轨行为,终止或消除其行为的不良影响。

《关于教师惩罚行为的心理学研究综述》一文对教师的教育惩罚行为进行了研究,将惩罚界定为某种行为出现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或不愉快刺激,以期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的过程。

同时,国外许多研究人员对惩罚教育带来的负面影响也作了相应的研究。

Sammons等人的研究也认为,程序化的教育惩罚不仅没有什么效果,而且过于频繁地使用会引起学生的紧张情绪,进而会使班级形成一种消极的气氛,使学生产生退缩行为。

专家Lipsey对500名受过教育惩罚的学生进行了访谈,结果表明,学校对学生暴力行为进行纠正的最无效的方式有三种,惩罚即是其中之一。

学者Noguera的研究也表明,对学校中的学生暴力问题采取严厉惩治的措施,对于塑造安全的校园环境来说效果并不明显。

教育家Heitzman指出,教育惩罚有三个方面的好处:终止学生不良行为;帮助学生形成好的行为习惯;阻止其他学生模仿不好的行为。

教育惩罚也有四个方面的不足容易使学生产生退缩情绪或具有侵犯的倾向性;导致对一切指导都产生敌对情绪鼓励对惩罚行为本身的模仿;导致同学的嘲笑和疏远,两者相比较,教育惩罚的缺点多于优点,所以还是少用为好。

1.1.2 国内现状国内近年来对教育惩罚问题日益关注,因此多教育惩罚的研究也急剧增多。

在进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等以“教育惩罚”和“教育惩戒”检索到的研究教育惩罚问题的论文有数千篇。

由此可见,教育惩罚问题已近收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对惩罚教育的态度和看法;对惩罚方式的研究;关于教师和学生对教育惩罚的感受的实证研究;关于适度教育惩罚的原则和政策研究。

我国现阶段,一些人极力推崇赏识教育、快乐教育,而对教育惩罚是口诛笔伐。

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一些人(包括一些专家学者)错误地认为,西方国家崇尚民主、自由,在学校里,学生也享有充分的民主和自由,老师主要是鼓励和赞扬,肯定是不会批评学生的,更别说惩罚学生了;“西方国家学生上课时想怎么坐就怎么坐,想怎么说就怎么说”的传闻更是加剧了一些人的这种想法。

这是一种极端错误的、非常有害的观点。

事实上,世界其它国家(包括西方发达国家)并没有全盘否定教育惩罚,不仅如此,一些曾经废除过体罚的国家,如英、德、泰等国,甚至又“回到从前”。

而像日、韩等国,教师仍保有体罚权,只是有更量化、细化的法律条文。

对美、英、韩日等国教育惩罚制度、方式进行分析,可以为我国的教育惩罚提供很好的借鉴。

1.1.3 存在的问题以上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为教育惩罚问题研究提供了非常丰富、宝贵的资料,使本文的研究有了坚实的理论根基,使我能够在其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继续进行深入研究。

与此同时,学者们的研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目前的研究大多是教育工作者从自己的经验出发,对教育惩罚进行了经验式的总结,缺乏深刻的理论研究和细致的对策分析,表现在:一方面,缺乏形而上的教育学、心理学层面的研究;另一方面,缺乏从不同主体出发的,具体细致的,可以实行的方案。

(2)过于注重对教师滥用教育惩罚的研究,对当前教育惩罚日渐淡化的问题关注较少,对教师“不敢惩罚”或“惩度不够”的问题只是作了简单描述,对其形成的原因缺乏深入的分析,提出的解决措施也缺乏针对性。

(3)在研究教育惩罚的合理性、合法性、必要性方面,学者们采取了历史、教育学、法律、哲学、心理学等多种视角,比较全面,但是研究中的不足之处是,从当今世界其他国家教育惩罚的现状来研究教育惩罚合理性的不多。

教育惩罚不为人们认可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一些人认为世界上许多国家,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推行的是赏识教育,在这些国家没有教育惩罚,我国还存在教育惩罚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毒流”。

这是一种非常错误的观点,有必要澄清。

(4)对教师惩罚权研究不够。

在对教育惩罚的研究中,学者们大多数站在保护学生权益的角度上展开研究,对教师有没有权利进行教育惩罚却没有进行深入研究。

教师有没有惩罚学生的权利?如果有,其依据是什么?等众多问题必须要得到确切的回答,才能释放教育惩罚的教育价值。

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2.1. 研究的目的从古代教育到现代教育,从外国教育到中国教育,“慈罚”一直是教育的一种手段。

历史的经验证明:惩罚是有教育效果的,如中国古代私塾的先生准备一把戒尺,哪个学生犯错误,就要打手板,甚至认为“严师出高徒”。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素质教育的兴起和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以及“尊重学生、善待学生、赏识学生”的思想已成为共识。

施教过程中,教师有意或无意地实施体罚和变相体罚,都是一种对教育事业极端不负责任的态度,都是对“人民教师”称号的亵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