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性阻抗标准
衰减
f/ 0 . 11 0 d / 0. B 10
dc . .
1 - 0 ^ 1 0 1
见 Y T 8 2 Y T 8 4 D/ 8 . 或 D/ 8 . 3 3
04 . c 06 . c
0 6 . c 0 6 . c
0 6c . 5 0 6c . 5
0 6 c . 5
24 .
标称传播相速度韵
主
干
电
缆
水
平
电
缆
导体直径u
绝 缘 外 径幻
0 5- . 0
0 6- . 5
0 4 mm ^ 0 6 mm . 0 - . 5
镇1 4 . mm
2
簇14 . mm
2
13 . 14 . 15 .
1 6 . 1 7 .
线对导体数 线 对屏蔽”
不适 用
可选 2或 4 镇2 5 可选 可选 簇 2 mm 0
Y / 9 62 2 . 1 9 D T 一 97
nq /E 18119 e IO I C 0 :95 S 1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综合布线中的水平布线子系统和主干布线子系统用电缆、 光缆的主要技术要求、 试验 方法和检验规则以及工作区和接插软线用对称软电缆的附加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综合布线用对称电缆、 光缆的设计、 生产与选用。 本标准不包括某些应用对综合布线用电缆、 光缆的特殊要求 。 本标准中各类电缆的最高传输频率分别为:
3类 4类 5类 1MHz 6 ; 2MHz 0 ; 10 0MHz ,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 , 通过在本标准 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 出版时 , 所示版本均
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 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单位中线对数
电缆线对数 单位屏蔽幻
)4
>8 可选 可选 镇9 - m 0
18 . 19 .
电缆屏蔽3 )
电缆外径们
1 1 . 0
无机械损伤的温度范围1 1
安装 0 : C-5 C 0
安装 0 :℃一+5 ' 0 C
一2 ` C-t6 " 0 C 运行 : 0 一2 ℃一+6 C 运行 : 0 0
1 0
10 0
25 .
近端串音衰减或近端 申音衰减功率和3 ) 最大电阻不平衡
最 小 纵 向变换 损 耗
d / 0. B 10 或更 长
1 1 0 ^ 0
见 Y / 88 2或 Y T 8 4 D T . 3 D/ 8 . 3
26 .
%
d. c .
2 5 .
25 .
25 .
2 7 .
5( 0暂定)
10 暂定 ) 0(
在 考虑 中
2s .
最大转 移阻抗
( 仅适用于屏蔽电缆)
绝 缘 电阻 介 电强 度
mn/ m
1 0
1 0 0
21 .0 21 .1
n M
・k m
dc . .
见 YD T 8 2 Y / 8 8 4 / 8 . 或 D T . 3 3
d c 或 ac . . . .
2^10 0-0
2-O l(/0 3I X gf 2
பைடு நூலகம்
1 )如果能滴足其他所有指标要求 , 其直流电阻允许增大到 1. 10 4 8 /0.. n 2‘ ) 为电磁波在真空 中的传播速度,=29 48 s c 9 72 m/o 9 5
5 )在一定条件下( 例如 在寒冷季节布线)可能要求具有一3 ℃低温弯曲性能的电缆 。 , 0 6d ) — 电缆直径
7S ) 电缆中所有铜导体模截面积, — 单位为 m ' mo
4 12 0 4 对称 电缆电气 特性 . . 1 02
在测量对称电缆的衰减、 近端串音衰减、 特性阻抗和结构回波损耗时应使用扫频测量。使用线性或
别品种系列未被本标准采纳。本标准同时参考了美国A S/ I / I 58 19《 N IEA T A A:95商务建筑电信布线 6
标 准》 。
符合本标准的综合布线用电缆和光缆也符合国际标准化组织/ 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 IO IC S /E
18 1 1 9 , 1 0 :9 5
本标准在下列几点与 IO IC 8 1 S / 1 0 不同: E 1 a )未列人星纹结构与特性阻抗为 10I 2S 的电缆品种;
见 Y / 8 82 D T . 3
11 .5
1 1 . 6
见 Y / 882 D T . 3
见 YD/ 8 8 2 T . 3
1 导线直径小于 。5 m时, ) .- 可能与某些型式的接头尺寸不兼容. 2 )当满足所有其他要求时, 绝缘外径可以到 16 m,这种电缆可能与某些型式的接头尺寸不兼容 . . 3 如果使用带屏蔽的电缆, ) 需要专门设计终端屏蔽的连接硬件。屏蔽要求见 Y / 961 D T . , 2 4 宜尽量减小电缆外径, ) 以便能充分利用管道和配线架( Y / 961。这些参数对毯下电缆不适用。 见 D T .) 2
G / 25.-19 14 94 电线电缆机械性能试验方法 外径测量 B T 9 G / 40.-18 92 95 裸电线试验方法尺寸测量 B T 9 G 52. 8 2 95 额定电压到 4070 B 3 -1 0 5/5V的聚氯乙烯绝缘电缆 第 2 部分: 试验方法 G / 69-8 5 6 电线电缆识别标志 B T 9 G / 72-8 5 7 光缆的机械性能试验方法 B T 4 G / 80-8 1 7 光纤的传输特性和光学特性测试方法 B T 4 G / 80-8 2 7 光纤的( B T 4 几何) 尺寸参数测量方法 G / 80-8 5 7 光缆的环境性能试验方法 B T 4 G / 97-18 1 98 通信用单模光纤系列 B T 7 G / 1 5-19 3 7 90 通信用多模光纤系列 B T 2 Y / 8 -19 7 96 铜芯聚烯烃绝缘铝塑综合护套市内通信电缆试验方法 D T 3 Y / 8 .-19 81 96 数字通信用对纹/ D T 3 星绞对称电缆 第 1 部分: 总规范 Y / 8 .-19 8 2 97 数字通信用对纹/ D T 3 星绞对称电缆 第 2 部分 : 水平对绞电缆 Y / 8 .-19 83 97 数字通信用对绞/ D T 3 星绞对称电缆 第 3 部分: 工作区对绞电缆 Y / 8 .-19 84 97 数字通信用对绞/ D T 3 星绞对称电缆 第 4 部分: 主干对绞电缆 Y / 961 97 .-19 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 第 1 D T 2 部分: 总规范 IC 9 119 -:95 射频电缆 第 1 E 1 6 1 部分: 总规范— 总则、 定义、 要求和试验方法
4 要求
本章规定了对称电缆和光缆的主要性能要求。光电综合缆中的电缆或光缆应分别符合本章的有关 要求, 工作区光缆与设备光缆的传输特性也应符合本章的有关要求。 4 1 on对称电缆 . lo lo 电缆的主要 电气特性和机械物理性能分别见 4 1 1 4 12 lo on对称 . . 和 . . , n对称 软电缆的电气 o
11 .1 11 .2 11 .3
1 4 .1
安装牵引时的最小弯曲半径。 安装后的最小弯 曲半径
8 d
8 d
6( d 暂定)
5S 0
4( d 暂定 )
5S 0
可承受张力” 单位 N ( )
燃烧等级
色谱 电缆 标 记
见 Y / 884 D T . 3
见 Y T 84 D/ 8 . 3 见 Y T 8 4 D/ 8 . 3
序号
电气特性
特 性 阻抗
单位
频率
M H名 0 0 4 . 6
电 3类
缆
类
别 5类
4类
2 .1
n
15 5 暂定 ) 2 士2 (
10 1 0士 5
95 .
15 5暂定) 2士2(
10 1 0士 5
95 .
1 5 5 暂定) 2 士2 (
10 1 0士 5
9 5 .
)1
22 .
2. 3
最大直 流 电阻1 ”
1 1 - 0 1-1 0 6
1 2
见 Y / 882 Y / 8 84 D T . 或 D T . 3 3
2 1 2 3 2 3
2 3
21 .2
最小结构回波损耗
1-1XI(/0 2 0 gf 1
1-1XI(/0 2 O gf 1 2-O I(/0 1IX 9f 1
d / 0. B 10
1 - 2 6 0
d B
0 0 4 . 6 1 1 0 - 0
在考虑 中
在考虑 中
30 3
4( 3 暂定)
在考 虑 中
3 0 3
4( 3暂定)
在 考虑中
3 0 3
2 8 .
最大线对对地
电容 不 平 衡
p /0m F 10
000 .08
或 00 1 .0
1
5( 0暂定)
1 0 暂定) 0(
5( 0哲定)
1 0 暂定) 0(
Y T 2 . 1 9 D/ 9 6 2 一 9 7
前
言
本标准非等效采用国际标准化组织/ 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 IO IC 8119 《 S /E 1 0 :95 信息技术一一用 1 户房屋综合布线》 。本标准对 IO IC 8 1 S /E 1 0 中收录的品种系列进行了优选 , O/E 18 1 1 I IC 0 包含的个 S 1
I U T以 :98 918 确定对地不平衡度的测量装置 T -
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 1 9 一 9 0 批准 9 70 -9
1 9 一 1 0 实施 9 80 一1
Y / 9 62 1 9 D T . 9 7 2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