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重要)武夷山地带性土壤与植被关系的探讨

(重要)武夷山地带性土壤与植被关系的探讨


入修正值 R I, 运用 CR 对计算结果进行
一致性检验。修正公式为: CR = CI/ R I
表1
维数
1 2 3 4 5 6 7 8 9
修正值 RI
RI 0.00 0.00 0.58 0.90 1.12 1.24 1.32 1.41 1.45
当 CI≤0.10 时, 或者 CR < 0.10 或在 0.10 左右时, 认为判断矩 阵的一 致性是可 以接受的, 否则应该进行适当的修正。
5、层 次 总 排 序 虽然上面得到一组元素对其上一层 中某元素的权重向量, 但是最终要得到各 元素, 尤其是最低层中各个方案对于总目 标的排序权重, 从而进行方案的选择。总 排序权重要自上而下地将单准则下的权 重进行合成。 设上一层次( A 层) 包含 A1, A2, …Am 共 m 个因 素 , 其 归 一 化 权 重 分 别 为 a1, a2, …, am。其中 Aj 的下一层次( B 层) 包含 n 个 因 素 , 分 别 为 B1, B2, … , Bn, 关 于 Aj 的 权重 分 别 为 b1j, b2j, … , bnj。要 求 B 层 中 各 因素关于总评价目标的权重, 则要根据以 下公式计算:
千米以上, 呈 NE- SW 走向, 纵贯江西、福 的 作 用 中 又 包 含 了 植 物 、动 物 、微 生 物 的 的 成 土 条 件 见 表 1, 气 候 及 植 被 状 况 见
建两省 的 交 界 处 , 通 常 称 之 为 “大 武 夷 不同作用。其中高等绿色植物是土壤有机 表 2。 从 表 2 中 可 以 看 出 气 候 随 着 海 拔
2 普通山地黄壤性草甸土 黄岗山山顶 2100 中山坡地 火山凝灰岩坡积残积物
下 发 育 了 棕 化 黄 红 壤 。棕 化 是 指 土 壤 中 的

普通山地黄壤
二十五公里处 1890 中山坡地 火山凝灰岩坡积残积物
植物根系或其他器官发达, 土壤土层的物

普通山地黄壤
桐木关
1040 中山坡地 火山凝灰岩坡积残积物
关键词: 垂直地带性; 土壤; 植被; 武 地中有一定的代表性。
的作用。
夷山
( 一) 土壤与植被的关系
二、武夷山各垂直带上土壤的成土条件
一 、研 究 区 概 况
土壤是在母质、气候、生物、地形 和时
本次研究主要选取 7 个具有代表性
武夷山脉长五百余公里, 平均 海拔一 间五个主要因子作用下形成的。而在生物 的 剖 面 , 从 高 海 拔 至 低 海 拔 的 各 个 剖 面
中国集体经济

■ 晏彩霞
摘要: 植被因子是土壤形成过程中的 山深谷, 东坡缓, 西坡陡。主峰黄岗山, 位 力, 是土壤形成和演化的主要推动者。
重要因子, 在武夷山垂直性较强的背景 于闽赣交界处, 是我国东南第一峰, 海拔
( 二) 武夷山地带性土壤与植被的关系
下, 植被与土壤的关系则更加突出。文 章 2158 米 , 素 称“华 南 屋 脊 ”。 黄 岗 山 属 于
质可以沿着根系等转移到下层, 使下层土

普通山地黄红壤
庙湾
890 中山坡地 粗晶花岗岩坡积残积物
壤带有上层土壤的性质, 如颜色加深有机

棕化黄红壤
坳头
980 中山坡地 粗晶花岗岩坡积残积物
质含量增加等等。

普通山地红壤
黄坑镇
390 丘陵坡地 粗晶花岗岩坡积残积物
在毛竹林下面有一层较厚的枯枝落
表 2 武夷山代表性土壤剖面的气候条件及植被状况
叶层, 给土壤发育提供了丰富的有机质
剖面号 年均温( ℃) 年降水量( mm) 湿度( %) 干湿交替( 是/ 否)
主要植被
来源。毛竹的竹鞭穿插对土壤形成的影

8。5
3000
> 85

中山草甸
响主要有: 第一, 根系发达可延伸至土壤

8。5
3000
> 85

中山草甸
的 B 层, 增加 B 层的有机质含量; 第二,

11- 13
2200
75

山地矮林
许多上层物质可沿着竹鞭向下移动, 改

11- 15
2150
> 75

杉木林
变 下 层 土 壤 的 性 状 , 造 成 A、B 层 间 的 界

13- 18
2000
75

衫茶毛竹芒萁等
限模糊, 增加 B 根系的含量。这些特殊

13- 18
2000
75

单一毛竹林
的成土过程导致形成棕化黄红壤, 而不
植被与土壤的关系, 并通过选取几 个典型 多、湿度最大的地区。黄岗山 及其周边 地 点 分 析 在 同 一 海 拔 上 两 个 剖 面 的 土 壤 因
的物理的和化学的指标来阐述植被对土 区位于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 其土 植被的不同而发育了两种不同的土壤,
壤的影响过程。
壤垂直分布在武夷山和我国中亚热带山 从而更加突出了植被在土壤发育过程中
为 1000- 1310 米。区内地势高低 悬殊, 高 内 , 死 亡 后 又 返 还 到 土 壤 中 , 增 加 土 壤 肥 多 、湿 度 加 大 , 植 被 由 常 绿 阔 叶 林 过 渡 到
################################################
W 为 对 应 于 λmax 的 正 规 化 特 征 向 量 , W
BC 50- 78
Ah 0- 28

B 28- 59
BC >59
Ah 0- 10

B 10- 29
BC >29
Ah 0- 27
6 Bs 27- 66
BC >66
Ah 0- 14.5

B 14.5- 80
BC >80
浅淡黄 2.5Y8/4 灰黄 2.5Y6/2
浅淡黄 2.5Y8/4 浅淡黄 2.5Y8/3 浊黄棕 10YR5/4 浊黄棕 10YR5/4 黄橙 10YR8/8 浊黄棕 10YR5/3 黄棕 10YR5/6 黄棕 10YR5.5/6
表3
剖面号 层次 深度( cm)
武夷山各剖面土壤基本性状
土壤颜色
干态
湿态
Ah 0- 31.5
黑 5Y2.5/1
黑 2.5Y2/1

B 31.5- 61
淡灰 2.5Y7.5/1
暗灰黄 2.5Y4/2

>61
浅淡黄 5Y8/2.5
淡黄 5Y7/3.5
A 0- 23
黄灰 2.5Y4.5/1
黑棕 2.5Y3/1
武夷山由于海拔高, 在不同的地带
在武夷山几个代表剖面的实地采样及室 华中亚热带湿润区, 又具有明显山地气候 上发育了不同的植被类型, 从而发育了
内分析的基础上, 分析了不同垂直带上 的 特 点 , 是 江 西 省 日 照 时 间 最 少 、降 雨 量 最 相 应 的 具 有 垂 直 地 带 性 的 土 壤 。 本 文 重
山 ”。 位 于 北 纬 24°48′ , 东 经 115° 质的主要来源, 在土壤形成过程中的作 用 高 度 的 变 化 而 呈 现 有 规 律 的 变 化 , 即 随
118′。东西宽 54- 78 千米。平均海拔高度 最显著。它能够利用光能将养分储存在体 着 海 拔 高 度 的 升 高 , 温 度 降 低 、降 水 量 增

! bi= bija(i i= 1, 2, …, n) j= 1
项目管理人员可以根据各权重以及 对各层次评价指标打分情况, 对成本管理 的绩效做出综合评价, 并依次作为成本控 制的标准。
三 、根 据 成 本 控 制 绩 效 评 价 进 行 施 工
过程诊断 运用对各个环节的评价得分就可以
对 施 工 绩 效 做 出 一 个 比 较 客 观 的 评 价 。如 果数据都比较平稳, 则继续按以前的施工 设 计 和 施 工 过 程 进 行 。如 果 出 现 了 异 常 数 据, 则应针对该异常数据对该环节进行过 程诊断。找出成本失控的原因, 避免在今 后的施工中继续犯同样的错误, 有必要的 话, 还可以修改施工设计, 以保证项目的 顺利进行。
从整体上分析, 各个剖面的土 壤大致 植 被 覆 盖 的 不 同 导 致 出 现 了 两 种 黄 红 壤 的 。第 34 号 剖 面 属 于 这 种 类 型 。由 于 这
可 以 分 为 脱 硅 富 铝 化 过 程 和 生 物 累 积 过 亚类。第 5 号剖面的植被主要有杉木、茶、 里 温 度 低 , 湿 度 大( 雾 日 多 ) , 脱 硅 富 铝

17- 19
1700- 2000
70- 75

衫马尾松芒萁等
同于地带性土壤 - 普通山地黄红壤的
各种特征。
针阔混交林直至山地草甸。在人为干扰 因此, 成土过程也表现出介于二者之间的
( 三) 普通山地黄壤
作用下的 W5 和 W6 由于分布不同的植 状态, 体现了黄红壤的特性。
黄 壤 大 约 分 布 在 1000 米 至 山 顶 , 黄

B 23- 48
浅淡黄 5Y7.5/3
浊黄 2.5Y6/4

>48
浅淡黄 5Y8/3.5
黄棕 2.5Y5.5/4
A 0- 12
黄棕色 2.5Y5.5/3.5
暗橄榄棕 2.5Y3/3
OM( g/kg) pH
112
4.37
18
4.17

4.63
120
5.03
27
5.04
24
5.05
80
4.51
的气候条件下, 土壤的脱硅富铝化程度很
程, 其规律是随着海拔的升高脱硅富铝化 程度减弱, 生物累积程度加强。同时, 在特 殊的成土条件下还会有特殊的成土过程。 由于人类长期在此居住, 大片的人工植被 取代了地 带性的植 被, 大致在 1200 米以 下为人工植被, 因此土壤的形成都留下了 人类活动的痕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