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PPP项目合同关键条款分析

PPP项目合同关键条款分析

PPP项目合同关键条款分析标签:PPP项目合同条款工程合同[ 添加标签]<img src="" source_src="" novip="0"title="3.jpg" style="width: 460px; height: 320px;"//onerror="this.src=''">PPP项目合同由政府方与社会资本方共同签订,是PPP项目的核心合同,用于约定政府与社会资本双方的项目合作内容和基本权利义务。

虽然不同行业、不同付费机制、不同运作方式的具体PPP项目合同可能千差万别,但也包括一些具有共性的关键条款和机制。

本节参考财政部与发改委发布的合同指南,对PPP项目合同的关键条款进行介绍。

一、项目的合作范围与期限1.项目的合作范围项目的范围条款,用以明确约定在项目合作期限内政府与项目公司的合作范围和主要合作内容,是PPP项目合同的核心条款。

根据项目运作方式和具体情况的不同,政府与项目公司的合作范围可能包括设计、融资、建设、运营、维护某个基础设施或提供某项公共服务等。

通常上述合作范围是排他的,即政府在项目合作期限内不会就该PPP项目合同项下的全部或部分内容与其他任何一方合作。

以BOT 运作方式为例,项目的范围一般包括项目公司在项目合作期限内建设(和设计)、运营(和维护)项目并在项目合作期限结束时将项目移交给政府。

2.项目合作期限根据项目运作方式和付费机制的不同,项目合作期限的规定方式也不同。

常见的项目合作期限规定方式包括以下两种:(1)自合同生效之日起一个固定的期限(例如,25年);(2)分别设置独立的设计建设期间和运营期间,并规定运营期间为自项目开始运营之日起的一个固定期限。

上述两种合作期限规定方式的最主要区别在于:在分别设置建设期间和运营期间的情况下,如建设期出现任何延误,不论是否属于可延长建设期的情形,均不会影响项目运营期限,项目公司仍然可以按照合同约定的运营期运营项目并获得收益;而在规定单一固定期限的情况下,如项目公司未按照约定的时间开始运营且不属于可以延长期限的情形,则会直接导致项目运营期缩短,从而影响项目公司的收益情况。

此外,由于PPP项目的实施周期通常较长,为了确保项目实施的灵活性,PPP项目合同中还可能包括关于延长项目合作期限、提前终止的合作期限调整机制条款。

二、合同生效的前提条件一般情况下,PPP 项目合同条款并不会在合同签署时全部生效,其中部分特定条款的生效会有一定的前提条件。

只有这些前提条件被满足或者被豁免的情况下,PPP项目合同的全部条款才会生效。

实践中常见的前提条件包括:1.完成融资交割——通常由项目公司负责满足完成融资交割是PPP项目合同中最重要的前提条件,只有确定项目公司及融资方能够为项目的建设运营提供足够资金的情况下,项目的顺利实施才有一定保障。

完成融资交割通常是指,项目公司已为项目建设融资的目的签署并向融资方提交所有融资文件,并且融资文件要求的就本项目获得资金的所有前提条件得到满足或被豁免。

2.获得项目相关审批——由项目公司或政府方负责满足根据我国法律规定,项目公司实施PPP项目可能需要履行相关行政审批程序,只有获得相应的批准或备案,才能保证PPP项目的合法合规实施。

在遵守我国法律法规的前提下,按照一般的风险分配原则,该项条件通常应由对履行相关审批程序最有控制力且最有效率的一方负责满足。

例如,(1)如果项目公司可以自行且快捷地获得相关审批,则该义务可由项目公司承担;(2)如果无政府协助项目公司无法获得相关审批,则政府方有义务协助项目公司获得审批;(3)如果相关审批属于政府方的审批权限,则应由政府方负责获得。

如项目的立项、可研、环评、规划等审批手续的办理。

在PPP项目合同中双方还可能约定其他的前提条件,例如,项目公司提交建设期履约保函等担保、项目公司已取得足额的保险等。

上述前提条件可以被豁免,但只有负责满足该前提条件的一方的相对方拥有该豁免权利。

如果双方约定的上述任一前提条件在规定的时间内未满足,并且另一合同方也未同意豁免或延长期限,则该合同方有权终止项目合同。

三、项目融资条款实践中PPP项目融资一般由社会资本方主导,并且项目融资也是社会资本的重要义务之一,通常社会资本通过项目公司进行融资。

1.项目公司的融资权利和义务项目公司作为社会资本履行义务、行使权利的载体,PPP项目合同中通常约定项目公司有权并且有义务获得项目的融资。

如果项目公司未能在约定的期限内进行融资并满足项目建设的需求,则需要项目公司股东(社会资本)提供融资支持,或直接进行出资。

2.项目公司资产作为融资支持在采用无追索的项目融资方式时,银行一般会要求对项目资产及预期收益权进行质押,以保障资金安全。

为实现项目融资,PPP项目合同中通常会明确约定项目全生命周期内相关资产和权益的归属,以确定项目公司是否有权通过在相关资产和权益上设定抵质押担保等方式获得项目融资。

3.再融资为了调动项目公司的积极性并保障融资的灵活性,在一些PPP项目合同中,还会包括允许项目公司在一定条件下对项目进行再融资的规定。

再融资的条件通常包括:再融资应增加项目收益且不影响项目的实施、签署再融资协议前须经过政府的批准等。

4.社会资本进行资本金融资权利在社会资本拟对项目资本金进行融资时,则有必要在PPP项目合同中对拟进行项目资本金的融资方式、融资期限等进行约定。

一方面以合同形式取得政府方的书面同意,另一方面避免后续资本金融资造成项目合同的变更。

四、项目用地条款PPP项目合同中的项目用地条款,是在项目实施中涉及的土地方面的权利义务规定,通常包括土地权利的取得、相关费用的承担以及土地使用的权利及限制等内容。

大部分的PPP项目,尤其是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或其他涉及建设的项目,均会涉及项目用地问题,由哪一方负责取得土地对于这类项目而言非常关键。

1.项目用地责任主体实践中,根据PPP项目的签约主体和具体情况不同,土地使用权的取得通常有以下两种选择:(1)由政府方负责提供土地使用权。

如果签署PPP项目合同的政府方是对土地使用权拥有一定控制权和管辖权的政府或政府部门(例如,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在PPP项目实施中,该政府方负责取得土地使用权对于项目的实施一般更为经济和效率。

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在我国的法律框架下,土地所有权一般归国家或集体所有,由对土地使用权有一定控制力的政府方负责取得土地使用权更为便利。

另一方面,根据《土地管理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对于城市基础设施用地和公益事业用地以及国家重点扶持的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用地,大多采用划拨的方式,项目公司一般无法自行取得该土地使用权。

例如,政府方以土地划拨或出让等方式向项目公司提供项目建设用地的土地使用权及相关进入场地的道路使用权,并根据项目建设需要为项目公司提供临时用地。

项目的用地预审手续和土地使用权证均由政府方办理,项目公司主要予以配合。

上述土地如涉及征地、拆迁和安置,通常由政府方负责完成该土地的征用补偿、拆迁、场地平整、人员安置等工作,并向项目公司提供没有设定他项权利、满足开工条件的净地作为项目用地。

(2)由政府方协助项目公司获得土地使用权。

如果项目公司完全有权、有能力根据我国法律规定自行取得土地使用权的,则可以考虑由项目公司自行取得土地使用权,但政府方应提供必要的协助。

2.费用的承担实践中,负责取得土地使用权与支付相关费用的有可能不是同一主体。

通常来讲,即使由政府方负责取得土地权利以及完成相关土地征用和平整工作,也可以要求项目公司支付一定的相关费用。

具体项目公司应当承担哪些费用和承担多少,需要根据费用的性质、项目公司的承担能力、项目的投资回报等进行综合评估。

例如,实践中项目公司和政府方可能会约定一个暂定价,项目公司在暂定价的范围内承担土地使用权取得的费用,如实际费用超过该暂定价,对于超出的部分双方可以协商约定由政府方承担或由双方分担。

3.项目公司土地使用权的限制由于土地是为专门实施特定的PPP项目而划拨或出让给项目公司的,无论项目公司是无偿取得还是有偿取得,基于PPP的公益属性,政府方一般都会对土地使用权对外抵押进行限制。

因此在PPP项目合同中通常还会明确规定,未经政府批准,项目公司不得将该项目涉及的土地使用权转让给第三方或用于该项目以外的其他用途。

五、项目建设条款目前,市场上的PPP项目大多都涉及工程建设内容,因此项目建设条款通常也属于PPP项目合同的核心条款。

有关项目建设的条款通常会包括设计和建设两部分内容。

1.项目设计根据项目的规模和复杂程度,一般来讲设计可以分为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或初始设计)和施工图设计(或施工设计)三个阶段。

(1)项目设计责任主体与分工。

对于项目设计的责任主体,属于双方在PPP项目合同中约定的内容,根据项目具体情况的不同,PPP项目合同中对于设计工作的分工往往会有不同。

常见的设计工作分工为:一是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产出说明由政府或社会资本方完成。

如果PPP项目由政府发起,则应由政府自行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和项目产出说明的编制工作;如果PPP项目由社会资本发起,则由社会资本方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和项目产出说明。

二是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由项目公司完成。

在PPP项目合同签署后,项目公司负责编制或最终确定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并完成全部的设计工作。

(2)项目设计标准。

在不违背强制性技术标准的前提下,由政府与社会资本约定项目设计标准,并在PPP项目合同中具体列明。

(3)设计审查。

对于项目公司负责的设计工作,政府方享有一定期限内审查设计文件并提出修改意见的权利。

但政府方的检查与建议并不减轻或者免除社会资本应承担的设计责任。

2.项目建设项目建设由项目公司负责具体实施。

通常,PPP项目合同会对项目的工期、质量标准等要求进行明确规定。

(1)建设标准。

与项目设计类似,在PPP项目合同签订之前,双方应协商确定具体的项目建设标准,并规定在PPP项目合同中。

(2)建设时间要求。

在PPP项目合同中,通常会明确约定项目的建设工期及进度安排。

在完工时间对于项目具有重大影响的项目中,还会在合同中进一步明确具体的完工日期或开始运营日。

(3)政府方的介入与监督。

为了能够及时了解项目建设情况,确保项目能够按时开始运营并满足合同约定的全部要求,政府方往往希望对项目建设进行必要的监督或介入,并且通常会在PPP项目合同中约定一些保障政府方在建设期的监督和介入权利的条款。

但是,项目公司是PPP项目的具体实施单位,政府方对项目的介入应当保持在一定限度内,并且政府方介入的事由、采取的措施等均应在合同中明确规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