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规范化管理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全面推进农机试验鉴定和质量监督工作科学发展——刘敏站长在全国农机试验鉴定站长会上的讲话(2012年1月8日北京)同志们:今天,我们齐聚北京召开全国农机试验鉴定站长会议,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全国农业工作会议、全国农业机械化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落实《农业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机试验鉴定工作的意见》,总结交流2011年农机试验鉴定和质量监督工作,分析当前农机试验鉴定和质量监督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研究部署2012年农机试验鉴定工作的目标任务。
农业部张桃林副部长和农机化管理司宗锦耀司长、胡乐鸣副司长对这次会议非常重视。
今天上午,宗锦耀司长亲临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张桃林副部长明天上午专程来看望大家并作重要讲话。
宗锦耀司长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农机试验鉴定和质量监督工作取得的成绩,并对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农机试验鉴定和质量监督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我们要认真学习宗锦耀司长的讲话,深刻领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
下面,讲三点意见。
一、围绕中心,扎实工作,2011年农机试验鉴定和质量监督工作取得显著成绩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全国农机试验鉴定系统紧紧围绕“两个千方百计、两个努力确保”的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目标和农业机械化工作大局,团结协作、开拓创新、扎实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全年各项任务,农机试验鉴定和质量监督工作呈现全面发展势头,为农业机械化科学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一)农机试验鉴定规章制度更加完善。
2011年,农业部高度重视农机试验鉴定工作,制定出台了《农业机械试验鉴定“十二五”发展规划》、《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机试验鉴定工作的意见》、《农业机械试验鉴定大纲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扶持、规范农机试验鉴定工作的规章制度和技术规范,地方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制度和技术规范,共同完善了农机试验鉴定工作制度,强化了试验鉴定工作规范化管理。
全系统积极配合部农机化司调研起草了《农业机械安全鉴定办法》,为下一步开展安全鉴定工作奠定了基础。
修订了《推广鉴定项目管理实施细则》,制定了《推广鉴定受理审查作业指导书》等6个作业指导书,开通了部级推广鉴定申请网上申报审查系统,提高了推广鉴定项目运行的规范性。
各单位都编制了廉政风险防控手册,并在实际工作中认真贯彻,推进行业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
(二)农机试验鉴定能力结构进一步优化。
农机化的快速发展对试验鉴定机构能力、试验鉴定范围和数量都提出更高更多的要求。
2011年,总站发挥鉴定检测机构的专业优势,成立了“海洋捕捞与养殖机械专业站”;部分省站对相关检测工作进行了规范,加强实验室管理和质量运行情况监督;组织制修订了《农业轮式和履带拖拉机》等38项农业机械推广鉴定大纲和《挤奶机械》等11项选型鉴定大纲,为进一步满足不断增长的部级推广鉴定任务打下基础。
农机化司全面开展了第三批部级鉴定能力认定工作,全国能够承担部级鉴定任务的机构数量达到了30个,可以承担66个产品的部级推广鉴定任务。
2011年,农机鉴定系统共同承担部级推广鉴定761项(总站承担202项,各省站、专业站承担559项),共同保障了部级鉴定工作顺利开展。
据不完全统计,各省级鉴定机构还承担省级推广鉴定4500余项,选型鉴定、定型鉴定、产品鉴定及其他委托检测项目5400余项,与2010年相比增长29%。
(三)试验鉴定基础建设进一步加强。
2011年,各省鉴定站以自身能力建设为基础,保持和提高鉴定检测能力,取得了显著成效。
据不完全统计,各省(区、市)鉴定站2011年共新增固定资产3100多万元,投资1900万元新购置仪器设备600多台套;新增占地面积22万多平米,其中新增试验场面积18万多平米。
江苏站抢抓机遇,争取和落实各类资金1500万元,征用土地230亩,其中建设拖拉机试验检测用房1.5万平方米,拖拉机检测能力从100马力提升到180马力。
同时,农机试验鉴定系统加强人员岗位培训工作,开展了第三期部级推广鉴定审查员培训,全年组织了8个审查员培训班,共培训推广鉴定审查员近500名。
分别召开了两次站长会及行业推广鉴定检测技术研讨会,促进了行业基础工作交流。
(四)认真参与制定《国家支持推广的农机产品目录》相关工作。
2011年是第三轮暨《2012-2014年国家支持推广的农业机械产品目录》的制定年,农机鉴定系统积极配合农机主管部门,认真开展《目录》编制工作。
总站配合农机化司认真拟定了《目录》申报范围,提出了《<2012-2014年国家支持推广的农机产品目录>申报指南》,优化升级了《目录》网上申报管理系统。
各省站及时做好企业申报和审核推荐工作,30个省(区、市)推荐了1606家企业的9964份申报材料,与2010年相比,企业数量和申报产品数量有所回落。
总站对申报材料进行了科学分类、整理,并配合农机化司做好初审和综合审议工作,严格评审要求和程序,确保了目录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公正性。
在国家推广目录的基础上,各省站配合农机主管部门,结合本区域农机化发展需要,积极做好省级推广目录的编制管理工作,为有关工作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五)农机质量监督工作稳步推进。
2011年,全系统按照农机化司要求,进一步贯彻落实全国农业机械化质量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开展补贴机具质量督导、重点检查、质量监督抽查、质量投诉、维修能力评价等工作。
总站和各省站共同开展了补贴机具质量保障督导和国家支持推广目录中部分企业和产品的监督检查,对企业产品质量提出了改进建议;承担了微型谷物加工组合机产品安全重点检查和微灌设备质量安全普查工作;各省级鉴定机构还开展地方产品质量监督抽查1800余项次,为政府决策提供了技术依据和参考。
据2011年前三季度统计,全年各级农机产品质量投诉监督机构共受理农机质量投诉1154件,为农民挽回直接经济损失1235万元。
总站组织开展了《农机生产企业维修能力评价》,促进企业落实“三包”责任、提升维修服务能力。
农机质量认证工作稳步发展,完成初次认证、监督认证等各类认证615项。
(六)农机化标准化水平显著提高。
2011年,全国农机标委会农机化分会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农业部有关标准化方面的方针政策,继续加强标准制修订和复审、宣贯和实施,规范管理和标准化人才队伍建设,农机化标准化水平显著提高。
组织召开了两次标准审定会,审定通过了4项国家标准和14项农业行业标准。
举办了农机化标准项目管理和标准编写培训班,促进提高农机化标准的编写质量和标准编写人员的水平。
配合农机化司开展主要农机安全运行标准执行情况专项治理工作,保障农机化安全生产。
开展农机化标准调查研究,起草了农机化标准工作调查报告,为制定农机化标准和完善农机化标准体系提供了依据。
加强农机化行业标准项目管理,召开了2012年行业标准制修订项目立项评审会议,推进标准制修订工作进度。
各省站在2011年承担了200余项次农业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制修订工作,为农机化的科学发展提供了基础技术支撑。
(七)农机试验鉴定机构公益性地位得到加强。
农机试验鉴定系统在各级农机化主管部门的领导和支持下,大力发展试验鉴定、质量认证和质量监督等农机化公共服务事业,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农机鉴定系统公益性事业地位不断加强。
去年印发的《农业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机试验鉴定工作的意见》,明确农机试验鉴定工作“要按照立足公益、依法鉴定、科学高效、公正廉洁的基本原则开展农机试验鉴定工作”。
要求“坚持公益性职能定位,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充分发挥技术支撑和保障作用,满足农业机械化发展需求”。
总站积极配合部人事劳动司事业单位改革调研工作,把深化改革同加强管理有机结合,积极争取公益性一类事业单位;广西鉴定站积极主动与人事厅等部门沟通联系,全面完成单位参公转制登记工作,并于2012年1月正式纳入参公管理;湖南、内蒙古鉴定站也已纳入参公管理单位;北京、上海、山东等鉴定站实现阳光工资,进一步确立了农机试验鉴定和质量监督工作的公益性地位。
与此同时,总站和各省站还结合自身职能和相关规定,发挥技术优势,开拓服务领域,在维修管理服务、农机职业技能开发、农机化信息等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一年来,全国农机试验鉴定系统在要求高、任务重、时间紧的情况下,各项工作取得显著的成绩,来之不易。
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农业部和各级农机化主管部门的重视和支持,离不开全系统干部职工团结协作、奋力拼搏的辛勤劳动,离不开广大农机企业的大力配合。
在此,我代表总站,向关心农机试验鉴定和质量监督工作的领导、农机试验鉴定系统的广大干部职工以及农机企业,表示衷心的感谢!二、领会精神,明确要求,切实增强做好农机试验鉴定和质量监督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年,我国农机化发展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刚结束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农业工作会议和全国农业机械化工作会议,近日下发的中央1号文件,都对发展农业机械化提出新的要求。
这将大力推动农机新产品新技术的广泛应用。
农机试验鉴定和质量监督工作作为农机化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国家支持推广的农机装备的适用性、安全性、可靠性和先进性,关系到农机装备结构改善和优化,关系到农机企业技术进步,是提升农业机械化质量、促进农机化科学发展的重要基础。
随着农机化的快速推进,农机试验鉴定系统将在支持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应用、引导农民正确选购和使用农业机械、提高农机产品质量安全、促进企业技术进步、维护保障农民利益等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张桃林副部长在全国农业机械化工作会议上讲话指出:要完善标准与严格把关相结合,扎实推进农机质量监督管理。
“以农机作业质量评价、安全使用规程为重点,加快农机化标准的制修订步伐,做好标准的宣传与实施工作。
继续推进农机质量投诉监督体系建设,建立完善农机质量投诉信息管理系统,及时受理和认真处理各类农机投诉。
要严格规范农业机械推广鉴定工作,加强对承担推广鉴定任务机构的工作考评,维护鉴定科学性、权威性、严肃性。
加强农机职业技能开发工作。
做好补贴机具质量源头管理,加大对推广鉴定获证产品的质量跟踪,对质量问题突出、投诉集中的产品坚决取消推广目录资格。
继续组织开展补贴机具质量调查、重点检查和质量保障督导等工作,督促农机生产企业、经销商落实“三包”责任,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质量。
”宗锦耀司长在今天上午的讲话中明确指出,全国农机试验鉴定机构要增强推进科技创新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牢固树立依靠科技创新发展农机试验鉴定和质量监督工作的理念,不断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推动农机试验鉴定和质量监督工作科学发展。
要进一步立足大局,开拓创新,以推进科技进步为主线,加强政策激励机制、联合协作机制、考核监督机制、人才培养机制、廉政风险防控机制等“五个”机制建设。
同时,我们要清醒地看到,随着农业机械化新形势、新情况的发展变化,目前农机试验鉴定和质量监督工作还存在着一些不适应农机化发展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一是鉴定工作统一规范性有待进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