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复习专用第一节食物中含有的六类营养物质食物中含有的六类营养物质为: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维生素⒈既能构成细胞:主要功能供能:主要功能备能蛋白质:主要功能构成细胞⒉可以构成细胞,但不能提供能量的营养:水和无机盐⑴水:约占体重的60~70 %作用:构成细胞的主要成分(而蛋白质为重要成分)、参与各项生命活动⑵无机盐:如钙、磷、铁、碘、锌等,缺乏容易得一些疾病①缺钙:儿童易得佝偻病,老人或妇女易得骨质疏松症②缺铁易得:缺铁性贫血③缺碘:成年人易得地方性甲状腺肿,儿童易得呆小症④缺锌:生长发育不良,味觉发生障碍⑤缺钙和磷:骨骼和牙齿发育不良⒊既不能构成细胞又不能提供能量:维生素。
人体每日需要量很少,但作用重要。
维生素A:来源:肝脏、鱼肝油、胡萝卜( 不含维生素A,但含胡萝卜素可转化为维生素A)缺乏症:皮肤干燥、夜盲症、干眼症维生素B1:来源:豆类、谷物、糙米(既粗粮) 缺乏症:神经炎、脚气病、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维生素C:来源:新鲜的蔬菜和水果缺乏症:坏血病(既:皮下、牙龈出血)维生素D:来源:肝脏、鱼肝油、鸡蛋缺乏症:佝偻病(儿童易得)、骨质疏松症(老人妇女)⒋膳食纤维(第七类营养素):不能消化。
利排便,预防肠癌、高血脂。
来源:粗粮、蔬菜、水果问:1、健康食品:① 豆类、牛奶 含蛋白质、脂肪、铁、钙均比较多;②动物肝脏 含维生素A 、维生素D 、铁和锌都比较多。
2、补钙同时应同时补充点 维生素D (可以促进对 钙 的吸收)可增加疗效。
第二节 消化和吸收一、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7个器官)和消化腺(5个器官)㈠消化道:包括 口、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㈡消化腺:⑴位于消化道外的大腺体(有导管):唾液腺(分泌 唾液 消化 淀粉 )、肝脏(分泌 胆汁 消化 脂肪 )、胰腺(分泌 胰液 消化 糖类、脂肪、蛋白质)⑵位于消化道内的小腺体(无导管):胃腺(分泌 胃液 消化 蛋白质 )、㈠消化道部分: 肠腺(分泌 肠液 消化 糖类、脂肪、蛋白质 )①口腔内有:牙齿(咀嚼食物)和舌(搅拌食物) ②咽、食道:食物的通路③胃(主要作用: 暂存 食物 、也可 消化和吸收 )④小肠(起始部分称为 十二指肠):(作用:进行 消化和吸收 的主要场所)⑤大肠(上有盲肠,其上又有阑尾):形成 粪便 ,也可 吸收 ⑥肛门(排出粪便)二、消化方式 ① 物理性 消化→牙齿 咀嚼 、舌的 搅拌 、胃肠的 蠕动 、 胆汁 的消化等② 化学性 消化→分泌 消化酶 把 大分子 物质→ 小分子 物质三、消化过程:①淀粉 −−−−→口腔唾液淀粉酶麦芽糖 −−−−→小肠肠液 胰液 葡萄糖 ②蛋白质−−−→胃胃液 多肽 −−−−→小肠肠液 胰液 氨基酸 ③脂肪 −−−→肝脏胆汁 脂肪微粒 −−−−→小肠肠液 胰液甘油 + 脂肪酸 ④水、无机盐、维生素为小分子物质不用消化,直接吸收到血液四、营养物质的吸收:概念:营养物质通过 消化道壁 进入 循环 系统的过程。
主要在 小肠 中进行问:1、直接开口于消化道(既无导管)的消化腺为 胃腺 、 肠腺 。
2、最大的消化腺为肝脏3、能消化的器官:①口腔(淀粉→麦芽糖)②胃(蛋白质→多肽)③小肠(各种食物)4、淀粉最初被消化是在口腔(如乙图)蛋白质最初被消化是在胃(如丙图)脂肪最初被消化是在小肠(如甲图)5、特殊的消化液:含有多种消化酶消化液是肠液、胰液;不含消化酶的消化液是胆汁6、小肠适于吸收的特点:①面积大:长、内表面有皱襞和绒毛增大了面积②壁薄(3种)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壁、绒毛壁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小肠适于消化的特点:①面积大②消化液多(3种)(肠液、胰液、胆汁)7、消化器官中,既能消化又能吸收的是胃、小肠;只能消化不能吸收的是口腔;只能吸收不能消化的是大肠;既不消化又不吸收的是咽、食道。
8、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化学性消化。
利用的是淀粉遇碘液变蓝的原理来检验:⑴1号试管可作为2号试管的对照,其中变蓝的试管是1号。
原因:淀粉遇碘液变蓝不变蓝的试管是2 号。
原因:唾液淀粉酶把淀粉分解了⑵把试管放在37 ℃温水中,是模拟的人体的温度。
此时酶的活性最强高温会破坏酶的活性,低温会抑制酶的活性。
⑶若在1号试管中加入馒头碎屑,2号加入馒头块,都加入唾液后放入37℃水中10分钟后,冷却后都滴加2滴碘液,则1 号试管不变蓝,说明碎屑比较容易消化。
碎屑模拟的是牙齿的咀嚼和舌头搅拌,为物理性消化。
9、肝炎病人不能吃油腻的食物,否则会消化不良。
原因:肝脏分泌的胆汁较少,不能把脂肪分解为脂肪微粒,使得脂肪在体内难于消化。
10、有些药物带有胶囊(淀粉囊),这样可以减少对胃的刺激,原因:淀粉不能被胃消化,只有到达小肠后才能被消化吸收。
第三节关注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1、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显示,五类食物从多到少的顺序为:谷类、蔬菜水果类、肉蛋水产类、奶豆类、脂肪类2、每日摄入热量中早、午、晚饭热量比为3 :4 :33、青少年应食用足够的糖类(为各项生命活动提供充足的能量);适量的蛋白质(满足人体生长发育的需要);一定量的无机盐、维生素、纤维素(保证身体正常发育)4、购买食品时,应注意查看食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
第3章人体的呼吸第一节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1、人体的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组成。
主要结构是肺(作用: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肺的基本单位是肺泡2、呼吸道不仅仅是气体的通道,还能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到达肺部的气体温暖(毛细血管)、清洁(鼻毛)、湿润(黏膜),但是能力是有限的。
3、⑴痰的产生:是在气管和支气管内的腺细胞分泌的黏液和表面的纤毛吸附和阻挡吸入气体中的尘粒、细菌等物质而形成的。
所以很脏。
⑵痰的排出:在纤毛不停地向咽喉方向摆动下,把痰送到咽部,通过咳嗽排出体外。
由于痰里带有大量细菌,可传染呼吸道疾病。
4、人第一次呼吸:在出生前胎儿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氧气并排出二氧化碳,故不用肺呼吸。
出生后的第一次啼哭,使得空气进入肺里,开始了用呼吸系统进行呼吸。
5、吃饭说笑可能会窒息:原因:咽是食物和空气进入的共同通道,由会厌软骨调节。
呼吸时会厌软骨抬起,使空气进入前面的食道;吞咽时会厌软骨盖住喉口,食物进入后面的气管。
若吃饭时说笑,会厌软骨来不及盖下,使食物进入气管,引发危险。
6、发声的秘密:在喉部有发声的器官声带。
呼吸时声带打开(打开或关闭)。
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1、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呼吸运动(既:呼气和吸气)完成的。
过程如下:吸气:呼吸肌收缩→胸廓容积增大→胸廓气压↘→肺扩张→肺内气压减小→气体入肺呼气:呼吸肌舒张→胸廓容积减小→胸廓气压↗→肺回缩→肺内气压增大→气体出肺2、呼吸时胸廓容积的变化可通过测量胸围差来进行。
公式如下:胸围差=深吸气的值-深呼气的值。
测三次,取平均值4、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肺泡血液血液与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血液组织细胞3、呼吸肌有两种:分别简称为肋间肌和膈肌。
4、吸气时呼吸肌都收缩(此时膈顶下降,胸廓容积增大)呼气时呼吸肌都舒张(此时膈顶上升,胸廓容积减小)5、肺泡适合进行气体交换的特点:①数量多②外包毛细血管网③壁薄:肺泡壁、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6、人呼出的气体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说明: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7、气体交换的原理:气体扩散作用——气体总是由多的地方向少的地方扩散,直到平衡为止。
8、人体O2最多的部位是肺泡,CO2最多的部位是组织细胞(产生CO2的源头)。
9、常见的大气污染源有:工业生产的排放、车辆、船舶尾气、秸秆焚烧、地面扬尘10、控制污染物排放,是防治大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的根本措施,植树造林是有效措施。
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第一节血液的成分:1、在新鲜的人的血液中放入抗凝剂,静置一段时间后,血液出现分层现象。
上层淡黄色液体为血浆(占55%),下层暗红色物质为红细胞(占45%)中间的很薄的一层白色物质为白细胞和血小板。
血液中成分最多的物质为血浆2、组成:①血浆(主要是水);②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液①运输(①血浆: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②红细胞:运输O2)功能②防御、保护(①白细胞:吞噬病菌、②血小板:促进止血,加速血液凝固)3、血液为什么是红的?什么是动脉血、静脉血?①与氧结合形成鲜红色的动脉血红细胞中含有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血红蛋白②与氧分离形成暗红色的静脉血4、血细胞比较表:数量体积细胞核功能常见病红细胞(3.5~5.5)×1012个/L 无运输O2少时(营养不良性贫血) 白细胞( 5~10)×109个/L 最大有吞噬病菌多时(急性炎症)血小板 (1.5~3.5)×1011个/L 最小 无 止血、凝血 少时(流血不止) 血红蛋白 (110~160)g/L 运输O 2 少时患(缺铁性贫血)4、贫血分为两种:缺 红细胞 和缺 血红蛋白 。
贫血时应该补充含 铁质 、 蛋白质 丰富的食物。
5、血浆:血液 未凝固 时的淡黄色液体 血清:血液 凝固 时的淡黄色液体第二节 血管(分为 动脉 、 静脉 、 毛细血管)1、人皮肤下的“青筋”是 静脉 ,可进 行静脉注射(即输液)。
中医上“切脉”所摸血管为 动脉2、毛细血管适于物质交换的特点:①细 ②薄 ③慢 ④多①管腔 极细 (只允许红细胞 单行 通过)→导致管内血液流动速度 最慢 。
②管壁 极薄 (只一层 上皮细胞 构成) ③数量 多 ,分布 广3、血液在血管中的流动方向是 动脉 → 毛细血管 → 静脉(毛细血管前面是动脉后面是静脉)4、分析下列情况是哪种血管受损: ⑴血液少量渗出—— 毛细血管 受损⑵喷射出鲜红色的血液—— 动脉 受损 ⑶缓缓地流出暗红色血液—— 静脉 受损5、如图为在四肢 静 脉的内表面的 静脉瓣 ,有防止 血液倒流 的作用第三节 心脏1、心脏位于 胸 部的 左 侧,形状象桃子,大小和你的拳头相似。
2、心脏内有四个腔,分为两房:① 左心房 、③ 右心房 两室:② 左心室 、④ 右心室3、心脏上连着五种血管,分为两动脉:⑤ 主动脉 、⑥ 肺动脉4、心脏的结构部分: 三静脉:⑦ 肺静脉 (4条)、⑧ 上腔静脉 、⑨ 下腔静脉 类型示意图 管壁 管腔 弹性 血液流速 动脉厚 小 大 快 静脉薄 大 小 慢 毛细血管 极薄 极细 无 极慢⑴如何分清心脏的左右?方法:手捏法捏下部的心室,厚而硬的为左侧,另一侧为右侧,与我们的左右方向相反规律1:上房下室,左右颠倒⑵由此可知:①②侧为左侧,③④侧为右侧。
⑶从图中可以看出心室壁比心房壁厚,左心室壁比右心室壁厚,心脏中壁最厚的地方是左心室的壁。
⑷心脏四个腔之间的关系:左右两侧腔不通,同侧的腔相通⑸心脏所连的血管:最粗大的血管为⑤主动脉它与心壁最厚的腔②左心室相连;⑥肺动脉与④右心室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