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方案工程名称:曝光室编制:郑春路审核:张纬批准:牛长治北京城通建筑工程管理有限公司2011年08月25日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方案1. 编制依据1.1. 施工蓝图1.2. 砼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结构详图03G101-11.3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1.4. 砼结构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1.5. 砼结构工程施工工艺标准DBJ/T61-31-20051.6. 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962 工程概况及项目管理目标2.1. 综合办公楼、食堂工程位于沈阳市虎石台欧盟工业开发区,工程设计为一〜五层,局部三层框架结构,建筑耐久年限为50年,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七度,建筑总面积为17439m 2,建筑高度21.6m 和14.4m 。
本工程分为综合办公楼三区和食堂一区四个区,综合办公楼一区建筑层数为5 层,二区为3 层,三区为3 层,食堂为3 层。
工程设计框架抗震等级为三级,地面以上结构环境类别为丙类。
地基处理采用CFG 桩,基础采用独立基础。
一区、二去、三区设计一层地面标高为± 0.00m ,食堂一层地面标高为-0.5m ,其中综合办公楼一层层高为4.2m ,其它层为3.9m 食堂为4.65M ,其它层层高为3.9m 。
本工程钢筋采用HPB235 、HRB335 和HRB400 ,按照设计要求,对于钢筋直径20 及以上者应采用机械连接或焊接。
设计砼强度等级:基础及框架柱、梁、板均为C30 ,经设计院同意同主体一起浇筑。
电梯井底坑砼采用抗渗砼C30S6。
框架柱设计截面尺寸以600 X600 为主,顶板设计厚度除注明外均为100-120mm 。
2.2. 项目管理目标我项目部将通过严格、科学的管理和文明施工,充分发挥我司的管理技术、装备的优势,遵循设计,恪守合同,精心组织,精心施工,创建省、市级文明工地,如期优质地完成本工程的施工任务。
2.2.1. 质量目标确保工程质量达到合格标准。
2.2.2. 工期目标本工程投标工期200日历天,确保如期交付使用。
2.2.3. 现场管理目标认真贯彻《文明工地标准化管理规定》,以质量为中心,以安全为突破口,加快新技术的应用与推广,全面提高施工管理水平,确保建成“市、省级文明工地”。
2.2.4. 安全管理目标施工现场杜绝死亡、重伤及重大机械设备、火灾事故,轻伤事故频率控制在1%0以内。
按照部颁《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检查,合格率达到100%3、施工组织部署3.1管理分工:为了保证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确保质量目标、工期目标的实现,给业主一项满意的工程,在项目经理的全面领导下,分别由工长、负责人员各自施工质量安全及进度工作,落实岗位责任,全面负责各自施工段质量、安全及进度工作。
3.2.劳动力计划33施工段划分331. —段施工段划分:该段划分为4-12/A-G 轴;二段施工段划分:1-4 轴/A-N 轴;三段施工段划分:12-15/B-M 轴;四段施工段划分:A-E/1-8 轴。
3.3.2. 各施工段总体流水按此进行划分,但各分项工程在各施工段亦应进行流水作业,保证各班组、各作业人员每日均有施工面可供作业,不致出现窝工现象。
3.3.4. 每施工段施工时,框架柱与框梁及顶板整层同时进行砼浇筑作业,以保证每层不出现施工缝,接槎良好。
34主要机械、设备布置为保证工程施工各项工作的正常进行,从工程开始应先做好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尤其是钢筋棚、木工棚及塔吊的布置,减少现场材料的二次倒运,并满足生产需要。
塔吊布置位置项目部经过多次商讨拟采用2台塔吊进行施工作业。
设置QTZ80型塔吊2台,二台塔吊基本能够覆盖整个工程,无盲区,具体塔吊的布置位置见塔吊安全方案。
钢筋操作场地及钢筋堆放详见施工总平面图,内设弯曲机2台、切断机3 台、调直机1台、电焊机3台、直螺纹套丝机2台。
由布置在QTZ80型塔吊进行原材料卸车,钢筋半成品加工完成后,四段材料分别堆放至塔吊吊运范围内以便能够及时起吊。
木工棚位置见施工总平面图,内设压刨1台、电锯3台、平刨2台进行木模板制作。
本工程层数较少,单层建筑面积较大,现场采用商品混凝土,混凝土泵车进行浇筑。
4、施工工艺流程:柱钢筋绑扎-检查验收-梁支模-梁钢筋绑扎-梁模板加固、校正-现浇板支模-钢筋绑扎-检查验收-砼浇筑。
由一区至四区逐段施工,分层分段进行。
5、施工方法5.1钢筋分项工程5.1.1钢筋加工制作:受力钢筋的弯钩和弯折HPB235级钢筋末端应作180 °弯钩其弯弧内径应不小于钢筋直径的2.5倍,HRB400级钢筋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4倍,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钢筋弯钩作不大于90 °的弯折时,弯折处的弯弧内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5倍,检查要求每工作班同一加工设备抽查不应少于3件。
箍筋弯钩的弯折角度为135 °,箍筋弯后平直部分长度,对抗震的要求结构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且大于等于75mm,检查数每班同设备不应小于3件。
盘圆钢筋采用卷扬机调直,调直后的钢筋不得雨淋,存放期一般不超过二个月。
5.1.2钢筋机械连接接头:按设计要求直径》18以上的框架柱、梁受力钢筋采用滚轧直螺纹连接。
5.1.2.1工艺流程:施工准备一-设备检查——钢筋下料——冈筋接头处理——工艺验收―钢筋卡夹——钢筋直螺纹加工——螺纹检查——套筒连接一连接检验。
5.1.2.2操作要求:(1 )、钢筋下料钢筋应先调直再下料,切口断面应与轴线垂直,不得有马蹄形或绕曲,不得用气焊下料,应采用砂轮切割机进行下料。
(2 )、钢筋螺纹加工及丝头检验a、加工钢筋螺纹的丝头、牙型、螺距等必须与连接套牙型、螺距一致,且经配套的量规检查合格。
b、加工钢筋螺纹时,应采用水溶性切削润滑液,气温低于0 C时应掺入15 % -20 %亚硝酸钠,不得用机油作润滑液或不加润滑液套丝。
C、操作人员应逐个检查钢筋丝头的外观质量并做出操作者标志。
D、经自检合格的钢筋丝头,应对每种规格加工批量随机抽检10 % ,且不少于10个,如有一个丝头不合格,即应对该加工批全数检查,不合格丝头应重加工,经再次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
E、已检验合格的丝头,应加以保护,带上保护帽,并按规格分类堆放整齐待用。
f 、钢筋同经连接的加工要求及同经连接左右旋加工要求应符合规范规定。
(3)钢筋连接a 连接钢筋时,钢筋规格和连接套筒的规格应一致,钢筋螺纹的形式、螺距、螺纹外径应予连接套匹配,并确保钢筋和连接套的丝扣干净完好无损。
b 连接钢筋时应对准轴线将钢筋拧入连接套。
c 接头拼接完成后,应使两个丝头在套筒中央,位置相互顶紧,套筒每端不得有一扣以上的完整丝扣外露,加长型接头的外露丝扣数不受限制,但应有明显标记,以检查进入套筒的丝头长度是否满足要求。
d 采用预埋接头时,连接套筒的位置,规格和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带连接套的外露端应有保护盖,接头连接时需用力矩扳手拧紧。
5.1.2.3 质量控制(1)主控项目a 钢筋连接工程开始前及施工过程中,应对每批进场钢筋和接头进行工艺检验。
b 每种规格钢筋接头试件不应少于3 根。
c 钢筋母材抗拉强度试件不应少于3 根,且应取自接头试件的同一根钢筋。
d接头试件应达到现行行业标准《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中相应等级强度的要求,计算钢筋实际抗拉强度时,应采用钢筋的实际横截面积计算。
e 接头的现场检验按验收批进行,同一施工条件下采用同一批材料的同等级、同型式、同规格接头,以500 个为一个验收批进行检验与验收,不足500 个也作为一个验收批。
(2 )一般项目a 加工质量检验螺纹丝头牙型检验:牙型饱满、无断牙、秃牙缺陷,且与牙型规的牙型吻合,牙型表面光洁的为合格品。
b 套筒专用塞规检验随机抽取同规格接头数的10 %进行外观检验,应予钢筋连接套筒的规格匹配,接头丝扣无完整丝扣外在工程开工正式焊接、连接之前,参与本项目的焊、直螺纹操作工,应进行现场条件下的焊接工艺试验和直螺纹加工连接试验,合格后方可正式投入施工。
5.13钢筋绑扎接头:当采用绑扎搭接接头时,位置应相互错开,从任意接头中心至 1.3倍钢筋搭接长度区段内,受力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对梁类、板类、墙类构件不易大于25 %,受力钢筋的接头应设置在受力较小处,上部钢筋在跨中附近,下部钢筋在支座处搭接,在纵向受力钢筋搭接长度范围内应配置箍筋,箍筋间距不应大于搭接钢筋较小直径的5倍,且不应大于100mm。
5.1.4、受力筋保护层厚度:纵向受力钢筋砼保护层厚度(钢筋外边缘至混凝土表面的距离)不应小于钢筋的公称直径,一般应符合下列数值:5.1.6、钢筋绑扎:受力钢筋的品种、级别、规格和数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全数检查。
钢筋安装位置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按国家标准GB5024-2002验收规范表5.5.2要求检验,合格点率应达到90 %以上,且不得有超过表中数值1.5倍的尺寸偏差。
钢筋安装位置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1)柱钢筋绑扎:◎工艺流程:竖向钢筋电渣压力焊连接—运送箍筋—绑扎起步箍筋―U箍筋间距线一绑扎箍筋一安插塑料垫块—质量验收。
0、操作要求:绑扎第一道箍筋以距地面50mm起步,以划线为准套绑其余箍筋。
箍筋活口不能在同一条直线上,应错开绑扎,交错布置在四角纵向钢筋上。
扎筋丝头应弯折在柱内,为保证柱结构断面尺寸准确,在柱内增设柱模撑筋,间距400(详见示图)。
(2)梁钢筋绑扎◎工艺流程:校核梁底标高(底板标高) --------- 放下层主筋 --------- 箍筋------ 绑扎上层主筋一绑扎下层主筋------------ 绑扎构造筋或抗扭筋-------- 安插塑料垫块---- 检查验收钢筋。
◎操作技术要求:梁第一道箍筋距柱主筋50mm处开始起步,其余箍筋以设计间距排列。
梁箍筋应与主筋垂直,箍筋的接头应交错布置在四角纵向筋上。
梁上、下层钢筋为两排时,两排钢筋之间应垫以直径25mm以上短钢筋,以保持其设计间距正确。
板、次梁与主梁钢筋交叉处,板的钢筋在上,次梁钢筋居中、主梁钢筋在下,当有圈梁时,主梁的钢筋应放在圈梁上。
梁牛腿及柱帽等钢筋应放在柱的纵向钢筋内侧,同时要注意梁顶面主筋的净距要有30mm,以利浇筑混凝土。
梁钢筋绑扎完后,安插塑料垫块,间距均以1m为宜。
为保证梁断面尺寸,在梁内增设模板撑筋,间距600 (详见示图)。
(3)楼板钢筋绑扎◎艺流程:核验模板标高一弹钢筋位置线一定预留洞木盒一绑扎底层钢筋—安放花岗石垫块一敷设专业管线一安放铁马凳一标注上层钢筋网间距一L上层钢筋一申报隐检一隐检验收签证一转入下道工序。
◎绑扎技术要求:楼板钢筋直径较小,加设马蹬间距为600mm (详见示图),梅花形摆放, 确保上层钢筋不产生绕度,上、下层钢筋网钢筋相交处均应绑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