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施工组织设计第一章、工程概况2.1质量目标确保该工程达到“合格”.2.2工期目标确保150日历天完工。
2.3安全目标按照《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保证项目达标,汇总表得分值达到85分及其以上,杜绝死亡、重伤事故,轻伤频率控制在5‰以下,创“安全达标工地”。
2.4文明目标按照《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中的文明施工检查评分表逐项检查,保证项目得分40分以上且基本达到各项要求,总分达到85分以上,减少施工噪音和环境污染。
3.1施工指导思想鉴于本工程的重要性和影响力,我们施工的指导思想是:以质量为中心,采用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完善的工程质量保证体系,编制切实可行的工程项目质量保证计划,选配素质高的项目经理、项目工程师及工程技术管理人员,按项目法组织施工,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精心组织,科学管理,优质、高速、安全地建成本工程。
3.2施工总体安排根据本工程特点和工期要求,将其总体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地基处理及施工准备阶段,包括设备进场、临时设施搭设、道路修建,临水、临电施工等。
第二阶段:本工程及附属设施的全面施工阶段。
第三阶段:竣工验收。
第四阶段:工程回访及保修。
3.3施工段划分根据该工程的具体情况,由于建筑物为单体,在土建结构、安装和装饰工程中,按照设计后浇带组织模板、钢筋两工种流水作业;砼夜间施工,不占正常施工工期。
3.4施工顺序工程施工遵循先地下、后地上,先结构、后装修的原则进行。
其工顺序为:施工组织应抓住关键环节,突出重点,土建、安装密切配合,互创条件,充分利用各类资源,搞好平行立体交叉施工,确保总体目标的实现。
3.5施工现场平面规划见施工总平面布置3.6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分地下基础、主体结构施工和装饰、装修施工三个阶段。
在各阶段施工平面布置图中,将分别布置:甲方及监理办公及生活区、施工人员办公、生活设施、主要施工机械、材料堆放、安全保卫、临时施工道路、施工用水、电及排污系统等。
3.7项目经理部及劳动力配置见劳动力配置计划表3.8主要施工机械、设备供应计划见主要施工机械计划表。
3.9主要材料供应工程材料供应的及时与否和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工程施工进度和工程质量。
为此必须加强材料采购、供应的管理工作,严格执行有关的制度和规定,确保工程进度和质量总目标的实现。
3.9.1主要材料的采购供应1、采购供应计划主要材料的采购供应必须按照工程施工进度要求和施工图纸提前编制材料需要计划。
该计划的内容包括:材料的品种、规格、型号、质量标准、分批供应量和进场日期。
2、协商定价主要材料进场前,除业主指定的供应厂家和价格外,我们首先对拟采购其材料供应商的商业信誉、产品质量、供应能力、价格等进行综合评价,然后向业主提出采购意见,经业主同意签认后,方可与选定的材料供应单位订立购货合同或直接购进材料。
主要材料的采购必须从业主已确定的合格供应商处组织进货,不允许任何部门或个人随意订购,以保证购进材料的质量,在主要材料的采购工作中要积极听取、采纲业主的意见。
3、材料的验收材料进场后必须先会同监理组织验收。
首先进行外观检验,需做复试检测的还必须进行复试检测。
检测结果未出来之前,该批材料应悬挂“待验”标识;检验合格后悬挂有材料名称、规格、型号及合格状态的标牌,方准使用。
经验收不合格的材料应立即悬挂“不合格”标牌并及时组织退货,运出场外。
4、材料的使用材料的使用实行材料领料单制度,禁止乱拿乱用,同时对各种材料各批次的使用部位应记录清楚,保持材料使用的可追溯性。
没有产品质量合格证、未经检验或试验不合格的材料严禁在工程上使用。
3.9.2 安装设备的采购供应业主提供的安装设备,我方在得到业主提供的产品质量证明和有关技术文件后,与业主及时办理验收手续。
我方自行采购的设备,采购前应将采购价格、技术文件、质量证明、供应厂家情况等向业主通报,经业主确认后,方可采购进场。
安装设备进场后安装前必须采取可靠的防雨、防晒、防盗等保护措施,以防设备损坏。
第四章、投入的主要物资计划4.1施工准备本工程施工准备工作内容一览表4.1.1现场准备根据施工总平面布置图的要求和料具需要量计划,搭设临建、修建临时道路、安装施工机械、设置料具堆场等,为正式开工做好准备。
4.1.1.1根据业主提供的供水水源、供电电源,按施工现场用水、用电布置图布设临时用水、用电管线。
现场的废水、污水排放应符合新乡市规定的排污标准,现场临时用电设施符合《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46-88)的要求。
4.1.1.2建立施工现场测量控制网根据业主提供的永久性坐标和高程,按照建筑总平面要求建立适合本工程的坐标和高程控制网,在场区内设置永久性控制测量标准,并采取可靠的保护措施。
4.1.1.3做好“三通一平”,设置消火栓确保现场水通、电通、路通和场地平整,按消防要求设置足够数量的消防栓。
配齐各种消防器具。
4.1.2组织施工机具进场根据施工机具需要量计划,按施工平面布置图要求,组织施工机械、设备、工具进场,按规定地点和方式存放,并应进行相应的保养和试运转。
4.1.3 组织物资材料进场根据物资材料、构(配)件和制品的需用量计划,组织其进场,按规定地点和方式储存或堆放。
4.1.4 拟定有关试验、制定项目计划物资材料进场后,应进行各项材料的试验、检验。
对于新技术、新材料项目应拟定相应试制和试验计划,并均应在开工前实施。
4.1.5 做好季节性施工准备按照施工组织设计要求认真落实冬施、雨施项目的施工设施和技术组织措施。
4.1.6 物资的准备4.1.6.1 物资准备工作内容1、根据施工进度计划要求和施工图预算的材料分析编制工程材料需用量计划,为施工备料、确定仓库和材料堆场面积以及为组织运输提供依据,需业主提供的材料提前15天将材料分批需用量计划报送业主,使业主能有充分的时间进行市场调查和采购。
施工现场至少应储备二层的材料用量。
2、(配)件和制品的加工准备:根据施工预算所提供的构(配)件和缺口加工要求,编制构(配)件加工计划,为组织运输和确定堆场面积提供依据。
3、我方自行采购的材料,材料部门应根据材料品种建立采购主渠道,然后根据材料供应计划分批组织进场。
4.1.6.2 物资准备工作程序1、编制各种物资需要量计划2、签订物资采购合同3、确定物资运输方案和计划4、组织物资按计划进场和保管4.1.7 技术准备4.1.7.1图纸会审与深化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图是施工的主要依据,图纸收到后,我们将分专业安排相关技术人员认真阅读图纸,并尽快组织图纸会审工作。
在此基础上根据工程规模、结构特点和建设单位要求做好指导本工程施工全过程的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各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案。
4.1.7.2复核本工程基础设计同建造地点的工程地质条件是否一致,弄清本工程与地下构筑物、管线间相互关系,并制定出相应的处理方案。
4.1.7.3做好各类原材料的检验和砼、砂浆的配比试配工作。
4.1.7.4为了将各项技术要求真正落到实处,我们根据以往的贯例认真做好对作业层的技术交底工作,对于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使用前还应做好岗前培训工作,使作业层真正知道其所干工序的操作要求及质量标准。
4.1.8机具准备如我单位中标,将按本工程施工方案和进度计划的要求编制施工机械需用计划和料具需用并组织准备,同时根据现场需要及时组织进场。
4.1.9劳动力组织准备4.1.9.1建立施工承包项目领导机构根据本工程的规模、结构特点和复杂程度,遵循合理分工与密切协作,因事设职与因职选人的原则,选定具有同类工程施工经验,有开拓精神和施工管理水平高的施工承包项目领导机构。
4.1.9.2组建精干的施工队伍根据施工组织设计采用三部分施工,各部分流水的施工组织方式,确定各施工作业队编制和劳动力配备。
按照开工日期和劳动力需用量计划,组织工作进场,安排好职工生活。
开工前期首先各组织一支60人的施工队伍进驻现场进行现场的各种施工准备工作。
4.1.9.3做好职工入场教育工作为落实施工计划和技术责任制,应按管理系统逐级进行交底。
交底内容包括:工程施工进度计划和月旬作业计划;各项安全技术措施、降低成本技术措施和质量保证措施;施工质量标准和验收规范。
同时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加强遵纪守法教育。
第五章、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5.1施工顺序5.1.1施工顺序及施工流向安排本工程施工遵循先地下、后地上,先结构、后装修的原则进行。
施工组织指挥应抓住关键环节,突出重点,土建、安装、砖混三层密切配合,互创条件、充分利用种类资源,搞好平行立体交叉施工,确保总体目标的实现。
根据本工程特点及平面布局,将工程为二段施工部分,每段按照施工缝划分流水段。
安装与装修施工在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工期的前提下,可进行上下立体交叉作业,以达到最佳组合施工效果。
5.1.2.3装饰工程施工顺序装饰工程施工可根据主体结构施工进度分阶段验收,提前进入装修工程的施工,并在不影响施工质量和现场文明施工的条件下,可采用上下立体交叉作业的形式进行,具体详见装饰工程施工程序图。
5.2分部分项工程主要施工方法5.2.1工程测量及垂直度的控制措施施工测量直接关系到整体建筑的建设速度和工程质量,因此,对施工测量提出了严格要求,包括:组建测量小组,建立健全测量管理制度,精密仪器的选用,建立施工控制网,沉降观测,轴线传递,建筑定位放线等一系列项目都要按施工测量规范规定进行测量。
5.2.1.1建立施工测量小组建立施工测量小组负责工程的测量定位放线、高程控制、抄平、沉降观测等贯穿施工全过程,人员有2人组成。
5.2.1.2建立测量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施工测量管理制度,是搞好该工程的施工测量和提高施工质量的前提和保障,特制定如下:1)设置施工测量管理机构;2)测量成果及资料管理制度;3)自检复线及验线制度;4)交接桩及护桩管理制度;5)仪器操作及安全作业制度;6)仪器检校及安全维护管理制度;5.2.1.3对施工测量内业计算的要求施工测量的各项计算,依据红线图、轴线关系图、轴线尺寸图、总平面图进行推算,步步校核、结果可靠。
5.2.2钢筋工程该工程使用钢材有Ⅰ至Ⅲ级钢,钢筋接头连接形式为:墙柱底部加强区底部纵筋采用机械连接,其它部位墙柱内直径大于22的纵盘采用机械连接,梁、柱采用机械连接。
其它部位采用焊接的搭接连接。
5.2.2.1施工工艺流程5.2.2.2钢筋验收钢筋自身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结构的质量及安全性。
因此每批钢筋进场后,首先查验质量证明书或试验报告单及标志牌,然后严格按规定进行复试。
对用于墙梁等受力结构的纵向受力钢筋对检测的强度实测值应进行验算①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小于 1.25;②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钢筋的强度标准值的比值墙梁等受力不大于 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