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下水利用题(考题)

地下水利用题(考题)

地下水利用题一、名词解释1、潜水含水层:降落漏斗在含水层内部扩展,即随着漏斗的扩展,其渗流过水断面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2、承压含水层:承压水井的水位下降不低于含水层层顶板,其降落漏斗不在含水层内部发展,即不会产生含水层被疏干,只能形成承压水头的下降区,就是说承压含水层随着漏斗的扩展,只发生水压的变化,其渗流过水断面则是不变的。

3、降落漏斗:是水井中水位下降较大,离井越远水位下降越小,形成漏斗状的下降区,称为降落漏斗。

4、土壤的盐渍化:——是指各种易溶性盐类在土壤表层逐渐积累的过程。

5、土壤的碱化——是指土壤胶体上交换性钠离子的饱和度逐渐增高的过程。

二、填空1、地下水按其埋藏条件可分为潜水含水层和承压含水层。

2、由于水井凿入含水层的深度不同,可分为完整井和非完整井。

3、水文地质参数是表征含水层水理特性的定量指标。

4、在地下水开发利用中,常用的水文地质参数有渗透系数K、导水系数T、给水度μ、贮水系数μ*、压力(水位)传导系数a、隔水系数B等。

5、水文地质参数的确定方法主要有野外抽水试验、开采资料和动态观测资料、室内试验。

6、以水均衡法为基础,地下水资源可分为补给量、排泄量、储存量。

7、储存量是储存在含水层内的重力水体积,该量可分为容积储存量和弹性储存量。

8、以分析补给资源为主,一般把地下水资源分为补给资源和开采资源。

9、H.A普洛特尼可夫将地下水储量分为:静储量、动储量、调节储量和开采储量四种。

10、地下水资源评价主要任务是水质评价和水量评价。

11、总矿化度的表示方法有电导率、g/L、ppm。

12、地下水资源水质评价参数主要有SAR(钠吸附比)、pHc、SAR*(准确的钠吸附比)、K (综合危害系数)、Ka(灌溉系数)、RSC(残余碳酸钠)、SSP(钠化率)。

13、国内外常用的地下水资源水质评价的主要方法有碱度、盐度、矿化度法,综合危害系数法,灌溉系数法,水土综合评价法,判别公式法。

14、地下水资源的数量计算与评价包括补给量计算、排泄量计算和允许开采量计算三个方面,其中允许开采量计算最重要。

15、地下水资源允许开采量的计算方法主要为单井抽水试验法、开采试验法、水均衡法、相关分析法、开采系数法及实际开采量调查法。

16、地下水流计算常用的数值方法有有限差分法(FDM)、有限单元法(FEM)、边界元法(BEM)、配置法(COM)、特征线法(CHM)。

17、用以集取地下水的工程建筑物的型式,综合归纳可概括为垂直系统、水平系统、联合系统和引泉工程。

18、坎儿井的供水系统一般由竖井、廊道、明渠、涝坝四大部分组成。

19、管井结构形式分为井头、井身、进水部分、沉砂管四部分。

20、管井接近地表的一部分称为井头。

21、管井中将井头以下至进水部分的一段井柱称为井身。

22、管井的进水部分是管井的心脏部分,也是管井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23、井管联接方式多种多样,因管材不同而异,分为管箍丝扣联接、焊接、粘接。

24、滤水管的透水性可分为原始透水性、工作透水性、粘化透水性、剩余透水性四种。

25、井孔钻进方法因施工机械不同而分为冲击钻进、回转钻进、冲击回转钻进以及反循环钻进、空气钻进等,在农用管井施工中,目前国内普遍使用的方法为冲击钻进和回转钻进。

26、井管安装下管的方法主要有钻杆托盘下管法、悬吊下管法。

27、最常见的洗井方法有活塞洗井、空压机洗井、二氧化碳洗井。

28、水井验收的主要项目有井斜、滤水管位置、滤料及封闭材料围填、出水量、含砂量、含盐量。

29、水井验收的主要文件资料为水井竣工说明书、水井使用说明书。

30、大口井由井台、井筒、进水部分组成。

31、辐射井是由垂直向的集水井和水平向的进水管(孔)联合构成的一种井型。

32、截潜流工程由进水部分、输水部分、集水井、检查井和截水墙等几部分组成。

33、人工回补地下水的方法主要有面补法、线补法和点补法。

33、井管联接方式因管材不同可分为管箍丝扣联接、焊接、粘接。

34、井灌区主要采用的灌水方法有:地面灌水法(即畦灌和沟灌)、喷灌及滴灌。

35、地下水资源最基本的三个特点是可恢复性、调蓄性、转化性。

四、简答题:1、与地表水灌溉相比,地下水灌溉有哪些特点?答:1)分布普遍,取水较易;2)水源稳定,灌溉保证率高;3)能适时适量灌溉,增产效果显著;4)地下水含沙量极少,是实施节水灌溉措施的理想水源;5)在易涝易碱地区能起到一定的除涝治碱作用;6)工程小、用工少、投资不多,适于群众筹资自办;7)在不能自流的条件下,提水需要动力,因此与自流灌溉相比,一般成本较高。

2、水跃产生的原因是什么?答:当潜水流入井中时,出现井壁上的水位h高于井中水位h0,此差值称为水跃。

产生原因为:第一,井附近的流线是曲线,等水头面为曲线,只有当井壁和井中存在水头差时,水才能进入井内;第二,水跃的存在保持了适当高度的过水断面,以保证把流量输入井内。

3、抽水井所测得的水位降深值,实际上是由哪些因素造成的水头损失的叠加?答:1)地下水在含水层中向井汇流时所产生的水头损失,按裘布公式计算出来的降深值,就是指这一部分的水头损失。

2)由于水井施工时泥浆堵塞井周围的含水层,增加了水流阻力所造成的水头损失。

3)水流通过滤水管孔眼时而受阻造成的水头损失。

4)水流在滤水管内流动时的水头损失。

5)水流在井管中向上运动至水泵吸水口的沿程水头损失。

4、地下水资源的特点有哪些?并加说明?答:地下水资源最基本的三个特点:1、可恢复性,在漫长的地质年代中形成的固体矿产资源,开采一点就少一点;而地下水资源却能得到补给,具有可恢复性。

2、调蓄性。

如果在某流域内没有湖泊、水库,则地表水难于调蓄,汛期可能洪水漫溢,旱季也许河道断流。

而地下水可利用含水层进行调蓄,在补给季节(或丰水年)把多余的水储存在含水层中,在非补给季节(或枯水年)动用储存量以满足生产与生活的需要。

3、转化性,地下水与地表水在一定条件眄可相互转化。

5、单井抽水试验法计算允许开采量时的理论依据有哪些?答:(1)由观测工作的实际出发,单井抽水不论稳定与否,均有肯定的影响(补给)范围。

(2)单井抽水持续时间(t )较长时,抽水井附近的降落漏斗曲面几乎平行下降;即抽水井与观测井的水位几乎等幅下降。

(3)同一时刻,实际上无干扰(或恰好无干扰)的井群抽水流量等于组成井群各单井抽水流量之和;同一时刻,用各单井抽水试验确定的允许开采流量之和等于由各单井组成的井群允许开采流量。

(4)在含水层比较均匀的条件下,与单井允许开采流量相应的单井影响(补给)面积(f)除井灌区总面积F,得总井数n;总井数乘单井允许开采流量(q p),得该井灌区的允许开采总流量(Q p)。

6、单井抽水试验法计算允许开采量建立的四个理论支柱是什么?答:假定抽水时各单井实际上无干扰(或恰好无干扰);不论抽水是否稳定,由观测工作的实际出发,均有肯定的影响(补给)范围;当抽水持续时间长时,抽水井与观测孔的水位等幅下降,抽水流量的改变对uf的影响有限;含水层比较均匀。

7、管井井头设计时应考虑哪些因素?答:应考虑以下因素:1、井口要与水泵或泵管联接紧密并且完善,以防污水或杂物进入井内,同时,又要便于安装和拆卸。

2、井头要有足够的坚固性和稳定性,以防因承受电机和水泵等的重量和震动而沉陷。

3、在井管的封盖法兰盘上或在泵座一侧应预留有直径30~50mm的孔眼,以备观测井水水位变化。

4、井管要高出泵房地板,以便于安装水泵和密封联接。

8、设计滤水管的一般要求有哪些?答:1、有效地防止涌砂产生;2、具有与含水层透水性相适应的尽可能大的进水面积和最小的进水阻力,进水孔眼尽可能均匀分布;3、具有有效防止机械堵塞的优良结构;4、具有抗腐蚀、抗锈结的能力;5、具有合理的强度和耐久性,以防在运输、施工和管理中损坏;6、在满足上述要求的情况下,其结构要简单、易制作,造价尽可能低廉。

9、滤水管的透水性有哪些种类?答:滤水管的透水性可分为以下四种:1、原始透水性,即滤水管本身在清水中的透水性;2、工作透水性。

即滤水管与其相适应的含水层的接触,并正常工作时的透不性。

3、粘化透水性,即滤水管下入井孔内,因受钻进泥浆粘化和洗井乇底与否影响后的透水性。

4、剩余透水性,滤水管在井中工作了一定时间后,或堵塞平衡后,取出再置于清水中所测定的透不性。

10、井管安装中,钻杆托盘下管法的方法步骤有哪些?答:方法步骤如下:(1)将第一根带反丝扣接箍的钻杆与托盘中心的反丝锥形接头在井口连接好,然后将井管吊起套于钻杆上,徐徐落下,使托盘与井管端正连接在一起。

(2)把装好井管的第一根钻杆吊起后放入井内,用垫叉在井口枕木或垫轨上将钻杆上端卡住,摘下提引器准备起吊另一根钻杆。

(3)将第二根钻杆穿入第二次应下的井管内,并在其下端插一圆形垫叉,准备起吊。

(4)将套有井管的第二根钻杆吊起对准第一根钻杆上端接头,然后用另一套起重设备,单独将套在第二根钻杆上的井管提高一段距离,拿去圆形垫叉,对接好两根钻杆。

再将两根钻杆提起一段高度,拔去垫叉,并使两根井管在井口接好之后,即将接好的井管全部下入井内。

第二根钻杆上端接头再用垫叉卡在井口枕木上,去掉提引器,准备提吊第三根钻杆上的井管,如此循环直至下完井管。

11、活塞洗井的原理是什么?答:是当活塞上提时,活塞下部形成负压,含水层中的地下水急速向井内流动,可冲破泥皮并将在含水层中的细颗料带入井内。

当活塞下降时,又可将井中水从滤水管处压出,以冲击泥皮和含水层。

12、空压机洗井的原理是什么?答:空压机洗井的基本原理是利用风管把压缩空气送入井水中后,使之与空气混和成为水气二相体,故使其体积增大,重度减少。

由于不断向井内送进压缩空气,水气混和体便会沿出水管涌出井外,此时井内压力亦随之减小,水井周围含水层中的地下水就会通过滤水管急速流入井内,从而冲掉泥皮,并携含水层中的细颗粒进入井内。

如此连续不断即可达到洗井的目的。

13、二氧化碳洗井的原理是什么?答:二氧化碳洗井的原理为利用二氧化碳物理状态的变化,以引起井水压力变化,可使强力水流喷出井外。

14、井灌排工程规划的一般原则是什么?答:规划时应统筹兼顾,旱、涝、碱综合治理;规划时应作出不同方案,进行经济效益分析后,选定最优方案;优先开采浅层水,严格控制深层承压水开采;灌溉用水,在质上要符合标准,在量上要供需平衡;地下水动态监网的布设应纳入井灌工程规划。

15、井灌区管理的主要任务是什么?答:加强机井的运行管理,保障正常抽水,开展地下水动态观测研究,及时掌握水情变化,正确制定抽水量,合理调配灌溉水量,并采取经济措施,搞好经营管理,以充分发挥井灌工程效益。

16、地下水资源管理地目的是什么?答:在合理有效开发地下水资源的同时,把开采地下水后可能造成的危害减少到最低程度,使用水者在经济上获得最大的效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