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医筋伤学(六版)---第九章 胸背部筋伤

中医筋伤学(六版)---第九章 胸背部筋伤

第九章胸背部筋伤
胸背部位于颈以下、腰以上的躯干部位,清代吴谦在《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中述:“背者,自身后大椎以下,腰以上通称也。


胸背损伤在临床上常见,损伤程度不一。

轻者常伤及胸廓部的软组织、骨骼,重者伤及胸腔内的呼吸、循环系统等重要脏器,甚至有生命危险。

骨折及胸腔内脏器损伤的内容在其他教材中讨论,本章讨论胸背部筋伤,即该部的软组织损伤。

但临床上出现胸背部软组织损伤时,一定应注意是否合并有骨折或胸腔内脏器的损伤。

骨性胸廓是由12对肋、12个胸椎和胸骨借关节、韧带连结而构成。

上7对肋骨通过肋软骨直接附着于胸骨,为真肋。

下5对为假肋,第8~10肋借助第7肋软骨形成肋弓后再连接于胸骨,第11-12对肋骨前缘游离,为浮肋。

肋间神经、血管位于肋骨的下缘。

胸骨由上而下,分为柄部、体部和剑突部。

脊柱骨背部正中段为胸椎,构成略向背侧的生理弯曲。

各椎骨之间由上、下关节突相互构成胸椎关节突关节。

胸椎体两侧接近上缘和下缘处各有一个半圆形的肋凹,与肋骨头互相构成胸肋关节。

横突末端有横突肋凹与肋骨的肋结节形成肋横突关节。

肋骨间软组织有两种肌束方向互为相反的肋间内、外肌。

胸椎间有软薄的椎间盘位于两椎体之间,前后有前纵韧带和后纵韧带;椎管内容纳胸段脊髓。

背部肌肉分三层:浅层上部为斜方肌,下部为背阔肌;中层为大、小菱形肌及肩胛提肌,上、下后锯肌;深层为竖脊肌。

胸背部筋伤,就是指以上关节、肌肉、筋膜和韧带的损伤。

第一节胸部扭挫伤
胸部扭挫伤或受自身扭转、牵拉所致,或因外来暴力直接作用于胸壁导致局部筋伤和气血、经络功能紊乱,胸部疼痛为其主要症状。

【病因病机】
胸壁扭挫伤常见于因屏气搬抬重物、用力举重等致胸部肌肉过度牵拉、扭转而产生损伤,导致气机运行失常,经络阻滞,不通则痛。

扭伤可以伤气为主,亦可由气及血造成气血两伤。

暴力直接损伤,如胸部被打、踢、碰撞、挤压及跌仆等,而致胸部皮肤、筋肉受挫,经脉受
损,血溢于外,瘀血停滞,产生伤血的证候,此较为多见。

故胸壁直接挫伤以伤血为主,但血瘀亦可导致气滞,血伤及气而成气血两伤。

【诊断】
(一)临床表现
有明显胸部外伤史。

有时受伤后数小时或一二日后才出现症状。

胸肋部疼痛可牵涉肩背部,以直接暴力伤的损伤局部疼痛较明显。

伤气为主者呈闷痛,且走窜不定,深呼吸或大声说话可使疼痛加剧,甚至不能平卧,转侧困难。

如果由气及血,可出现咳血、咯血。

直接伤血者,则疼痛固定不移,呈刺痛;由血伤气者伴有窜痛、胸闷等。

(二)检查
伤气者可无明显肿胀、瘀斑,局部无压痛点。

伤血者可见肿胀、瘀斑,压痛明显。

无骨折者,胸廓挤压试验阳性,有骨擦音。

(三)鉴别诊断
严重损伤者应注意鉴别有无骨折、气胸、血胸等并发症出现,X线摄片对诊断或排除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辨证论治】
(一)手法治疗
患者坐位,医者一手自患者腋下插入,上提患者肩臂、展胸,另一手沿肋间隙反复按摩,捋揉舒筋。

然后,在患者背部以空掌适度拍击,同时令患者行深呼气,反复数次。

再用两手掌在疼痛部位前后侧旋转按摩。

手法之后多能使患者疼痛减轻,甚至消失。

(二)药物治疗
1.伤气型治宜调理气机、行气止痛,用金铃子散、柴胡疏肝饮加减。

2.伤血型治宜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用血府逐瘀汤、复元活血汤加减。

3.气血型治宜调理气血、行气活血,用顺气活血汤加减。

(三)功能锻炼
嘱患者尽量下地行走活动,可作扩胸、肢体伸展运动,加强深呼吸,鼓励患者咳嗽等。

(四)其他疗法
敷贴或理疗可用狗皮膏、麝香止痛膏外贴,亦可用跌打膏外敷。

陈伤可用热敷或理疗等。

第二节项背筋膜炎
项背筋膜炎又称项背纤维织炎。

由于项背部软组织的病变,常致局部疼痛、僵硬、运动障碍或软弱无力等,常累及斜方肌、胸锁乳突肌和肩胛提肌等。

【病因病机】
确切病因尚不明了,临床观察可能与外伤、劳损、受寒湿等因素有关。

急性外伤或慢性劳损致项背部经络气血损伤,气血运行不畅而致疼痛。

久处湿地,贪凉受冷或劳累汗出复感风寒,项背部之经脉凝滞阻遏,久之则血脉不通,气机受阻,肌肉酸痛,故阴雨夫常使疼痛加剧或诱发疼痛。

本病属慢性疾病。

此外,可因感冒、麻疹等邪毒感染,邪毒入经络,侵至肌筋膜,亦可至项背部疼痛。

【诊断】
(一)临床表现
本病可能有外伤史,也可无明显诱因。

多发于中年女性,多见于伏案工作者。

表现为颈后基底部疼痛、酸胀,或向一侧或两侧肩背部放射。

疼痛并非经常性,其严重程度常随气候的变化而改变。

晨起或受凉后加重,逢阴雨天气则感项背部明显不适,而活动或遇暖后则疼痛可缓解。

局部无红肿现象,用力压迫或用手指提捏、挤压受累肌肉时,可出现触痛。

胸锁乳突肌、斜方肌和肩胛提肌最常受累。

严重者局部肌肉紧张,有广泛性压痛,项背部功能受限,有时累及交感神经而出现相应症状。

(二)检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