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输经济学》期末试卷B卷
一、填空题(每空一份,共30分)
1. 有效的运输需求一般具备两个条件:第一,;第二,。
2. 成本就是在指多生产一单位的商品所要比原先多付出的生产成本。
3.在单位运输成本中,发到作业成本随着运输距离的变化成(正比例/反比例)变化,中转和运行作业成本。
4.商品在交换中发生的价值形态的变化和所有权的转移,称为。
5.运输成本是指投资运输项目所耗费的全部费用。
6. 运输外部成本由外部成本和外部成本构成。
7.当设备的主要零部件磨耗过限,即使经过大修也难以恢复原有的物理性能,或者在经济上不宜继续修理,或者在效率上不宜继续使用,就需要用新的设备去替换旧的设备,这种现象称为。
8. 运载设备在报告期内平均每定额吨位或客位在一昼夜内完成的周转量,称为。
9.收益是指每增加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销售收入。
10. 提高实载率的方法,一方面要;另一方面要。
11. 无调中转作业时间包括货物的、、等作业时间,其中含等待时间;有调中转作业时间除无调车的作业时间外,还包括、集结、等时间。
12. 固定资产损耗包括有形损耗和两种情况,其中有形损耗的主要原因是,第二个原因是。
13. 运输价格是由、和
三部分构成。
14. 运输价值形成的特点中,运输价值是以的形式追加到所运产品中去的,其货币形式表现为。
15. 政策具有、原则性和指导性、、和系统性等特点。
二、选择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 运输经济学是探讨与运输有关的各种问题的一门学科。
作为一个学科的分支,它隶属于()
A.管理学
B.经济学
C.社会学
D.地理学
︱<1时,表示()
2. 运输需求价格弹性的五种情况中,当0<︱
p
A. 缺乏弹性
B. 完全无弹性
C. 富有弹性
D. 单位弹性
3. 在运输成本中,运输经营者及运输使用者不用直接支付的成本,称为()
A.总成本
B.外部成本
C.内部成本
D.边际成本
4. 西方运输经济学家曾形象地比喻某种权力是“使荒野变为城市或使城市变为荒野的权力”。
该权力是指()
A.管理的权力
B.制定政策的权力
C.制定法律的权力
D.制定运价的权力
5. ()就是资金原额或初始投资的利息,而产生的利息不再计息。
A.利润
B.单利
C.复利
D.利率
6. 运输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初步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1935年美国经济学家()出版的《运输经济学》一书,标志着运输经济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A.亚当.斯密
B.马克思
C.杜比特
D.洛克林
7. 运输需求在时效性上具有( )。
A.即时性
B.不一致性
C.波动性
D.实体性
8. 货物或旅客发生空间位移时从起始地到目的地之间单位时间内位移的距离,称为()。
A.技术速度
B.送达速度
C.运送时间
D.运输距离
9.()是指厂商销售一定产品所得的全部收入。
即价格与销售量的乘积。
A. 收益
B. 平均收益
C.边际收益 D. 总收益
10. 在韦伯的工业区位理论中,韦伯认为对工业的基本区位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
A.运输费用
B.劳动力费用
C.原材料费用
D.生产集聚力
三、名词解析(每小题3分,共15分)
1.派生性需求
2. 边际成本
3. 固定资产净残值
4. 运输供给的规模经济
5. 运输企业的收入
四、简单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运输供给的特点有哪些?
2.简要概述如何降低运输成本?
3.分别从货物运载设备和旅客运载设备两个方面归纳提高运输效率的途径有哪些?
4. 简要概括运价及其构成的特点有哪些?
五、计算题(共15分)
1. 某铁路局上年度完成的货物发送量600万t,接运到达量200万t,接运通过量250万t,货物平均运程300km,运行吨公里比计费吨公里多1﹪,平均重车动载重为35t,空载率为25﹪,货车平均自重为20t,列车平均总重2000t,机车辅助走行率20﹪。
计算该铁路局全年货车公里、总重吨公里、列车公里和沿线机车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