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第16卷第12期简述我国临床药学的发展药业纵横胡建英(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药剂科。
福建福州350001)摘要:简述国际临床药学发展状况,详述我国临床药学的发展历史、取得的成果、存在的问题.指出我国临床药学的发展挑战与机遇并存。
发展前景看好。
关键词:临床药学;发展历史:挑战;机遇中图分类号:R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931(2007)12—0015—02临床药学是运用现代药学知识.结合临床.研究各种药物在患’者体内作用及代谢等方面的规律.并使药物发挥最大的疗效.以保障患者用药的合理、安全、有效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研究内容涉及到临床药动学、临床药效学、药物相互作用、药物不良反应监测、治疗药物监测和给药方案设计等。
l临床药学是现代药学与临床相结合的产物,以患者为对象。
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
研究合理、有效、安全使用药物,实现用药的个体化.以提高用药水平。
临床药学也是一项应用性研究工作.药师在临床治疗上运用药学知识.提出用药方案,监控用药过程.追踪用药结果,作出用药评价.计算用药成本,全面服务于患者。
1国外临床药学的发展20世纪50~60年代.美国首先建立了临床药学这一新兴学科。
把过去传统的药学教育重点从药转向人。
医院药学工作者除了完成药品的供应分发等工作外.还要到临床去参与医师用药.协助临床选药,以提高疗效、降低毒副反应发生率。
与此同时.临床药学教育也得到飞速发展。
由于美国药学界的成功实践.许多国家纷纷仿效,以患者为中心开展药学服务.提高医院整体药学水平成为医院药学发展的必然趋势[2]。
如今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医院临床药学已发展至药学服务这一更高阶段.药师参与临床实践,协助医师、制订药物治疗方案、接受用药咨询、给予患者用药指导和服务等已成为日常工作。
在药师的配合下,临床合理应用药物、重视药物的相互作用、尽量减少药物的毒副作用以及正确掌握药物剂量等问题也得以较好地解决.从而保证了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经济性。
药学服务(pharmaceuticalcare)由美国药学家于1988年提出.并于1993年在国际药学会议得到了正式肯定。
临床药师直接面向患者提供药学技术服务是时代的呼唤、患者的需要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临床药学强调的是“临床”,以合理用药为核心。
药学服务突出的是“患者利益第一”。
药师走入临床并成为临床医疗团队中的一员.面对患者直接提供药学技术服务。
药学服务要求药师与医师、护士和其他医技人员密切配合,共同以患者为中心,是与用药相关的医疗服务全过程。
未来临床药学的研究重点将包括借助药物基因组学研究个体化用药、研究生物药物及基因药物的体内分析方法、体内代谢动力学研究、PK—PD结合模型研究、药物相互作用的代谢机理研究、手性药物的体内分析方法及药代动力学研究以及新药安全性的评价等。
2我国临床药学的发展2.1简要发展历程我国临床药学工作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其中70年代主要侧重于处方分析,80年代开始涉及合理用药.但也只是检测药物的血药浓度.90年代后才逐渐出现药师参与临床实践。
卫生部出台的《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明确提出:“医疗机构的药学部门要建立以患者为中心的药学管理工作模式.开展以合理用药为核心的临床药学工作.参与临床疾病诊断、治疗,提供药学技术服务,提高医疗质量”。
近10年来,临床药学的发展在我国Et益受到重视。
积极发展临床药学事业、推行临床药师制、开展以患者为中心的药学服务和药师参与用药决策,已成为药学界的共识。
但是,由于多种原因,国内临床药学进展缓慢,地区和地区之间、医院和医院之间的发展也不平衡。
2.2已取得的进展近20年里.我国临床药学发展获得了长足的进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3].1)医疗机构开展临床药学工作已获得国家卫生行政部门政策和管理上的支持。
1991年。
国家卫生部在医院分级管理文件中首次规定了三级医院必须开展临床药学工作.并作为医院考核指标之一。
2002年1月,国家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了《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明确“临床药学工作应面向患者,在临床诊疗活动中实行医药结合。
临床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应参与临床药物治疗方案设计。
建立重点患者药历.实施治疗药物监测.逐步建立临床药师制……”.从而在政策法规上明确了临床药学和临床药师工作的职责、内容和目标。
同年.上海市卫生局在10家大型综合性医院推行了临床药师制试点工作.制定了临床药学工作的考核标准.对全国医院开展临床药学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初步建立了适合临床药学工作的药学人才教育及培养模式。
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
我国已陆续开展了多种形式的临床药师教育。
在学历教育方面。
原华西医科大学药学院和大连医学院分别试办了5年制本科临床药学专业。
尽管有些工作未能延续.但为后来临床药学专业课程设置和临床药师的培养提供了探索性的经验。
1999年,国家卫生部颁布了《医院药师规范化培训大纲》(试行)。
规定在两阶段共5年的最后1年培训中.须进行临床知识培训,参加临床科室实习,包括查房、会诊和药物治疗。
2006年5月’''',',●,l’’'''',,,l,l’’’'l''',',,l,,l’','''',ll'l'’'’l',''l,ll,'''''',ll,,’'',,l','’',',,l,,'’,,l,,专家建议取消保健晶I虽然国家有规定.但实际上保健品和药品二者是无法完全区别开的。
有专家认为,既然国家无法完全区别保健品和药品.保健品就不应该再存在.即除非国家重新定义保健品和药品.否则就应该取消保健品。
专家认为,消费者病了就吃药.没病也不用靠保健品来养生,保健品本身并不是养生、保健的首选。
传统医学历来主张“药补不如食补”,合理、平衡的日常饮食足以供给人体所必需的各种营养,是人生长发育、延年益寿之本。
按营养、科学、全面、平衡的原则选择各式各样的食物.精心调配一日三餐.才是人们养生保健的最佳途径。
(原载《首都医药》,本刊略有删改)・15・ 万方数据药业纵横中旬至7月底.卫生部科教司建立了19家第一批临床药师培训试点基地。
通过岗位培训,重点培养学员的临床思维、临床技能,帮助学员找到可行的学习方法.初步掌握如何参与临床药物治疗工作等,为将来逐步成长为合格的临床药师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掌内容的课程体系改革项目《临床药学课程体系与内容的研究》已完成并组建了临床药学课程群,教材《临床药学各论》也已出版发行。
此外.多项改革药学教育、培养临床药师的计划也正在紧锣密鼓开展之中.上海复旦大学药学院、第二军医大学、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都准备开办临床药学硕士研究生班。
在继续教育方面.各种临床药师的培训班和临床药学新知识学习班如雨后春笋.并逐步规范化和制度化.为大批药学技术人员传授了临床药学的新知识和新技能.对医院在职药师从事临床药学工作起到了积极作用。
迄今.国内已初步建立了学历教育与在职药师继续教育双轨并行的教育及培养模式.特别是临床药师的学历教育正处于突破阶段。
3)临床合理用药工作获得普遍重视.药学服务理念正被国内同行普遍接受和实践。
近年来.合理用药的观念得到了药学界内外的普遍认可.不论是药学专业期刊还是公众媒体.都对合理用药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热情。
以“合理用药”或“临床药学”为主题词的文献检索量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为例.年增长率在20%左右。
从近年发表的文献内容看.国内临床药师已逐步参与临床的药物治疗工作,包括提供药学信息服务、开展治疗药物监测、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和药师下临床等工作.特别是在药师下临床方面.国内临床药师总结并实践了多种参与临床的模式。
如参加临床查房、会诊和治疗药物监测结果的评价,开展信息咨询工作以及病区用药检查、静脉配制中心审核以及药品不良反应的收集等工作.2.3存在的不足最近几年,国内不少药学工作者通过对美国、加拿大、德国、法国等国家进行学术访问和交流.发现在临床药学的具体实践方面国内与国外总体上还存在较大差距.但理论差距并不明显.特别是近年来国内对“药学服务”理念的深入探讨和研究.缩小了与国外I临床药学服务理论的差距。
事实上.即使在美国,临床药学的发展也并不平衡.仅仅是一些大型综合性医院有较深入的药学服务实践,而我国部分医院临床药师的工作也相当出色。
相对而言.国外临床药师的实践和工作内容更具体、更规范,体制也更健全。
而国内临床药学工作主要以探索性实践为主.系统化、理论化的实践指南亟待加强。
目前我国的临床药学工作与国外的主要差距在于.国2007年第16卷第12期内多数大型医院临床药学工作的重点多偏重于药学研究、实验室监测、一般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以及合理用药咨询等.药师深入临床参与个体化合理用药决策则很少.治疗药物的监测工作也大多局限于实验室,与临床治疗联系不紧密。
致使其效能不能充分发挥,这与国外情况有很大的差别。
目前国内临床药师的医学基础知识比较薄弱,缺乏临床实践经验,虽然部分药师历经多年努力,在临床药师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一定的成绩.但就全国范围而言这样的药师人数还很少。
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全社会和医院对临床药学工作的支持和重视不足.临床药师的工作往往不被理解和尊重,得不列相关部门的正式认可与支持、扶助。
临床药学教育上。
我国现有的药学教育以化学为主,缺乏解剖学、医学药理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和临床药物治疗学等知识。
另外.根据我国国情.开展具有中医药特色的中药临床药学工作势在必行[5]。
如何运用中医学理论。
密切结合临床,用现代科学方法探讨中药的作用机理,开展中药情报、中药配方调剂、剂型与疗效、中药材的质量控制以及配合中医的临床研究等工作,来开创和发展我国独特的中药临床药学.这是我国临床药学发展的重大课题.也是当前我国临床药学发展的薄弱环节。
2.4挑战与机遇随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展开。
医疗保险改革的全面启动,医疗机构间引入公平竞争、医疗保险费用与患者和医院挂钩的做法逐步推广.使临床药学工作成为医疗机构和患者的共同需要,而优化资源配置、建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促进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为临床药学的发展提供了绝好的机遇。
因此,我国的临床药学工作者应抓住机遇,加强国际交流和学习.在迎接国际挑战中大力发展我国的临床药学事业.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和人民。
参考文献:[1]肖秋平.论临床药学的异同关系[J].中华综合临床医学杂志,2003,5(4):21.[2]赵刚,李建青.临床药学的兴起与展望[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1996,17(2):60—63.[3]向明,张程亮,杨蓓.我国・临床药学的现状及发展[J].药学教育,2004,20(1):10—11.『4]朱珠,李大魁,叶敏.我国临床药学发展的机遇与挑战[J].中国药学杂志,2000,35(4):217—220.[5]杨桂生,张伟华.做好中药的临床药学工作[J].中华临床医药杂志,2003,68:321—322.(收稿日期:2006—12—20)喷雾干燥技术在我国的应用曾凡明.李刚(武汉远大制药集团有限公司.湖北武汉430035)摘要:目的综述喷雾干燥技术在我国制药行业中应用的现状及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