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全国仓储物流市场现状汇编

全国仓储物流市场现状汇编

全国仓储物流行业市场现状十一、中国物流产业发展的现状和主要特征1、企业物流仍然是全社会物流活动的重点,专业化物流服务需求已初露端倪随着买方市场的形成,企业对物流领域中存在的“第三利润源泉”开始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优化企业内部物流管理,降低物流成本成为目前多数国内企业最为强烈的愿望和要求,并成为当前全社会物流活动的重点。

与此同时,专业化的物流服务需求已经出现且发展势头极为迅速。

其中,在中国从事生产、销售及采购活动的跨国公司和国内优势企业对专业化物流服务的需求发展迅速,成为带动我国物流产业发展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市场基础。

此外,一些新兴的经济领域,如私营企业、快递服务行业以及电子商务领域等,也产生和存在着一定规模的物流服务需求。

2、专业化物流企业开始涌现,多样化物流服务有一定程度的发展近年来,我国经济中出现的许多物流企业,主要由三部分构成:一是国际物流企业。

这些国际物流公司一方面为其原有的客户--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提供延伸物流服务。

另一方面,针对中国市场正在生成和发展的专业化物流服务需求提供服务。

二是由传统的运输、储运及批发贸易企业转变形成的物流企业。

它们依托原有的物流业务基础和在客户、设施、经营网络等方面的优势,通过不断拓展和延伸其物流服务,逐步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化。

例如中外运集团等。

三是新兴的专业化物流企业,如广州的宝供物流公司、北京华运通物流公司等。

这些企业依靠灵活的竞争策略和对专业化物流的认识,在市场竞争中发展较快,成为我国物流产业发展中一个不容忽视的力量。

在物流企业不断涌现并快速发展的同时,多样化的物流服务形式也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一方面围绕货运代理、商业配送、多式联运、社会化储运服务、流通加工等物流职能和环节的专业化物流服务发展比较迅速;另一方面是正在起步的系统化物流服务或全程物流服务,即由物流企业为生产、流通企业提供从物流方案设计到全程物流的组织与实施的物流服务。

3、物流基础设施和装备发展初具规模经过多年发展,目前我国已经在交通运输、仓储设施、信息通讯、货物包装与搬运等物流基础设施和装备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为物流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在储运设施方面,我国目前已经建成了由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和管道运输5个部分组成的综合运输体系,运输线路和场站建设方面以及运输车辆及装备方面都有较大的发展。

在仓储设施方面,除运输部门的货运枢纽和场站等仓储设施外,我国商业、物资、外贸、粮食等行业及军队中的仓储设施相对集中,近年来发展比较迅速,年投资规模出现了快速增长趋势。

在信息通讯方面,目前我国已拥有电信网络干线光缆超过30万千米,并已基本形成以光缆为主体,以数字微波和卫星通讯为辅助手段的大容量数字干线传输网络,其覆盖范围包括全国地市以上城市和90%的县级市及大部分乡镇,并与世界主要国际信息网络连通。

此外EDI、ERP、MRP、GPS等一些围绕物流信息交流、管理和控制的技术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国物流信息管理水平,促进了物流效率的提高。

在包装与搬运设施方面,现代包装技术和货物搬运技术在我国已拥有广泛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我国物流活动中的货物运输的散乱状况和传统的手工搬运方式,并带动了包装、搬运等机械设备制造业的发展。

4、物流产业发展正在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目前深圳、北京、天津、上海、广州、山东等地政府极为重视本地区物流产业发展,并已开始着手研究和制定地区物流发展的规划和有关促进政策。

其中,深圳市已明确将物流产业作为支持深圳市21世纪经济发展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并初步制定了物流产业发展的策略;北京市就物流产业发展所需要的物流设施系统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研究和规划。

国家经贸委、国家计委、交通部、外经贸部等国家有关部门,也从不同角度关注着我国物流产业的发展,并积极地研究促进物流产业发展的有关政策。

5、中国物流产业的发展前景及其对国民经济的主要贡献物流产业的发展已成为21世纪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产业部门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物流产业发展的历史和国际绝对化经验表明,物流产业作为新兴的服务部门,已经进入全面、快速发展阶段。

相比较而言,中国的物流产业仍然处在起步发展阶段,但在相当一些领域和地区已经表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和潜力。

从物流需求情况来看,发展迅速的领域主要集中在:一是以三资企业、私营企业等非国有经济为服务对象,第三方物流将继续呈现快速发展势头;二是一些优势国有企业在优化内部物流管理的基础上,逐步产生和发展的物流服务需求;三是以消费者为对象的物流服务,如商品快运服务、配送服务等。

从专业物流企业的发展来看,一是随着中国加入WTO,我国在公路货运、商品分销、仓储设施等领域的开放,将有更多的外资物流企业进入中国;二是民营企业、多元化股权结构的新兴物流企业发展迅速,这类企业的优势在于经营观念、机制、管理方式能够适应市场快速发展的要求,将成为中国物流产业发展进程中最为活跃的部分;三是部分传统工业的运输、仓储、批发企业,在其原有业务领域的基础上,通过向物流服务领域延伸,成为物流产业中强有力的竞争者。

从物流的区域市场发展来看,经济发展迅速和比较活跃的地区,物流产业发展将快于其他地区,特别是沿海开放城市、重要的枢纽城市和中心城市等将成为区域物流市场快速发展的主要基地。

中国物流产业的发展将从整体上改善国民经济的运行效率,直接提高全社会的经济效益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物流总成本约相当于GDP的16.7%。

这说明,目前中国经济运行的物流成本远高于欧美发达国家,物流领域的管理水平和效率还比较低,但同时也说明我国物流成本的节约空间还非常大。

据世界银行估计,通过发展物流服务业,提高运输效率,加快商品周转与减少资金占用及其利息支出,可以在相当程度上提高全社会的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在“十五”期间,如果中国物流成本占GDP的比例降低到15%,每年将直接节省约2400亿元,为企业和社会带来极为可观的经济效益。

1998年以来,山东等地开始了以优化企业物流管理为切入点的试点工作,通过整合物流资源、完善产品配送服务系统、采用第三方物流服务等,使一批优势企业取得了降低物流成本、减少资金占用、降低库存水平等显著成效。

7、物流产业发展将促进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的健康发展首先,物流产业的发展将促进制造业降低产品成本,调整传统的“大而全、小而全”的经营组织形式,提高制造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其次,物流产业的发展能够促进新型商业企业和业态形式的发展。

第三,物流产业能够促进运输服务方式的创新和传统运输企业的发展。

这主要表现在:一是物流服务将促进我国新型运输服务方式的发展,特别是多式联运的快速发展;二是专业化物流服务的发展将改变运输企业以运力为中心的经营观念,进而促进运输企业经营方式的改变;三是促进运输企业大力引入现代化管理手段和技术手段,通过提高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获得新的发展空间。

另外,物流产业的发展还会带动和促进许多相关领域的发展,如物流设备制造行业、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的电子商务的发展等。

8、中国物流产业发展对提高我国的国际化竞争能力有极其重要的影响一方面,发达的物流产业和基础设施有助于改善投资环境,吸引更多的外国企业和国际资本进入中国市场;另一方面,也是最为重要的方面是,在中国加入WTO后,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无论是在国际市场还是在国内市场,我国企业都面临着巨大的、全方位的国际竞争压力。

加快中国物流产业的发展已经不仅仅是强化物流领域的竞争能力问题,更重要的是,为所有的中国企业和整个国民经济创造一个高效的物流环境,提供高水平的物流服务,从整体上提高中国企业和中国经济的竞争能力,这对促进中国经济发展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十二、中国物流产业发展现状分析随着国家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现代物流的发展逐渐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的一个“热点”。

所谓现代物流业,是指产品从生产地到消费地之间的整个供应链,运用先进的组织方式和管理技术,进行高效率计划、管理、配送的新型服务业。

它通过对物流的各个环节,包括运输、储存、包装、装卸、加工、配送和信息处理等相关活动,进行一体化管理,以达到降低流通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增加企业利润的目的。

现代物流业的主要组织形式是“第三方物流”。

所谓“第三方物流”,是根据供应商或销售商的委托,由供应商和销售商以外的第三方负责对物流的中间环节进行有效管理,提供从原材料供应到最终产品销售之间全方位物流服务,是一种综合性物流中心。

在美国和欧洲使用“第三方物流”服务的工商企业分别占57%和76%。

今年,美国和加拿大两国的物流业产值预计可增加到9000亿美元。

美国“第三方物流”服务的收入,1994年为150亿美元,预计今年可突破500亿美元。

发展现代物流业,对上海优化经济结构,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发达国家物流成本一般占GDP的10%,而次发达国家物流成本大多超过30%。

按此测算,如通过发展现代物流业,经过努力使上海物流总成本占GDP的比重降低十个百分点,则可增加收入400亿元左右,相当上海目前一年的地方财政收入。

跨国物流企业进入中国,国内物流企业和企业物流的实践深入进行;不少省市特别是经济中心城市着手制定相关的规划和政策,宏观层面的推动工作也有实质性进展;有关物流研究、物流教育、物流新闻报道等都出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

但是,作为新兴的服务行业,现代物流在中国还处于起步阶段,还面临许多重大而紧迫的问题。

1996年10月11日,原国内贸易部颁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国有商业改革和发展的意见》,特别特别强调要“发展建设以商品代理和配送为主要特征,物流、商流、信息流要有机结合的社会化物流配送中心”。

在我国加速物流配送中心的建设符合世界目前物流信息化、社会化、现代化、国际化的发展方向,它使流通过程里的物流、商流和信息流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原来,物流、商流和信息流是“三流分立”的,而信息化、社会化和现代化的物流配送中心把三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从事配送业务离不开“三流”,其中信息流最为重要。

实际上,商流和物流都是在信息流的指令下运作的。

畅通、准确、及时的信息从根本上保证了商流和物流的高质量与高效率。

我国目前的商品经济比较发达,但物流配送明显滞后。

长期以来,商流与物流分割,严重影响了商品经营和规模效益。

实践证明,市场经济需要更高程度的组织化、规模化和系统化,迫切需要尽快加强建设具有信息功能的物流配送中心。

发展信息化、现代化、社会化的新型物流配送中心是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流通体系的重要内容。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要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和利用现代化的设施,但目前还不可能达到发达国家物流配送中心的现代化程度,只能从国情、地区情况、企业情况出发,发展有中国特色的新型物流配送中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