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散居族裔理论下《喜福会》中的“他者”

散居族裔理论下《喜福会》中的“他者”


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美国的华裔文学研究和国内的研究有几乎不一样的角度和努力方向。自20世纪80 年代后期起,美国华裔文学无论是从作家作品的数量或质量上看,还是从受关注 程度或影响上看,都开始呈现出一种新的繁荣景象。尤其是近些年来,随着中国 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在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影响力的不断扩大,海外华裔 的生存状态也倍加引起关注。谭恩美是美国华裔新生代作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其 文学创作始于1989年出版的长篇小说《喜福会》,因此对其作品的研究出现较晚。 对谭恩美的评价最早也是始于1992年,比较多的专门研究谭恩美的论著则是从二 十世纪九十年代末期开始出现的。她的作品被多位学者认为是探索中美文化关系 的一个重要文本。然而目前,国内外的华裔文学研究中还没有研究谭恩美的专著, 多数是单篇论文,博士、硕士论文。在国内大小期刊、学报上,以谭恩美为主要 研究对象的论文可检索到近五十篇,其中核心期刊上有近二十篇左右。这些研究 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以美国华裔文学研究为大背景,将谭恩美作为代表人物 提出来;另一类是以谭恩美作品为具体讨论对象,展开各种专题各种角度的研究。 第一种研究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于作家的总体评价,在这类研究中最具代表性 的是张子清的《美国华裔小说初探》。张子清的文章以总体性介绍二十世纪三十 年代以来的美国华裔文学为主线,他提到谭恩美的部分实际上是国内对这位作家 的最早介绍。文中他肯定了谭恩美创作风格,并认为谭恩美的贡献在于引出了美 国文坛华裔文学的新局面。二是对于美国华裔文学研究中的谭恩美的研究,陈爱 敏的《饮食文化上的“他者"——当代华裔美国女作家的东方主义色彩》这篇文 章将美国华裔女作家作为一个被双重边缘化的群体看待,把作品中的吒}乙苦思甜"、 “饮食文化’’与迎合主流联系起来。第二种研究主要是文化分析,由程爱民主编 的《美国华裔文学研究》。这本书分析谭恩美的5篇文章,多以《喜福会》为主 要对象,以文化解读为主要方式。程爱民在《中美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对<喜福会 >的文化解读》中表明了《喜福会》中母女的对立与融合代表了中美文化的冲突与 融合。在陈蕾蕾的《对美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彰显与消解——重读谭恩美》中,作 者认为两代人的关系与美国主流意识形态中支配与从属的权力关系是相联系的。 国内对谭恩美的研究从方法上来讲比较单一,主要是文化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华
黑龙江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散居族裔理论下《喜福会》中的“他者” 姓名:苏研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英语语言文学 指导教师:徐文培
20090428
中文摘要
中文摘要
散居族裔批评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一种文 化、社会和经济的跨学科理论,主要研究身份政治、归化、双重意识等问题。本 文拟通过对谭恩美的小说《喜福会》中母女两代人之间错综复杂的情感的分析, 探寻第一代华裔及其后代在美国主流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之间所处的两难境地, 即无可避免的“他者"身份,剖析两代人在中西两种文化的碰撞和交流中对自己 文化身份的认识。华裔后代从最初的对母亲的不理解和对母爱的不接受,到最终 的幡然悔悟和对母爱的延续,体现出她们身份的最终认同与文化的融合。中西文 化并非互相对立、水火不容的两种意识形态,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两者 实则呈现出交汇继而相互认同的趋势。
。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新华出版社.1999年.第126页
·l一
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作品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体现。然而国内学术界对于古典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 的关注远远达于处于边缘地位的美国华裔文学。即使评论家开始关注移民文化, 但也只是针对个别作家作品的研究。点击中国期刊网,键入“散居族裔批评”,只 可检阅到81篇相关的文章,而在外文资料中,研究对象侧重于英文为创作语言的 作家作品,极少关注用中文创作的华人文学。在相关的资料中,中国戏剧出版社 出版的《文化的乡愁…美国华裔文学的文化认同》是一本关于华裔移民后代的论 文专著,然而却很少有相关的专著了。华裔移民的评论则多见于《世界文学史》, 《美国文学史》等书籍,评论专著也是为数不多。散居族裔批评的书籍也遭遇类 似的情况,罗宾柯亨(Robin Cohen)的《全球散居导论》是研究散居族裔的主要 专著,很多涉及散居族裔的评论都只是作为文学研究的一部分出现在相关书籍中。
绪论
妙的家庭关系中透析华裔移民和他们的子女们对待中西两种文化的不同态度以及 他们文化心态的发展变化过程。谭恩美的创作灵感和素材很大程度上来源于自己 的家庭。她的母亲是解放前移民到美国的中国老一代移民,她总是希望自己的女 儿能够继承传统的中国文化,做一个中国人,而在美国出生的谭恩美希望能够更 快地融入到美国社会中,对中国文化抱着抗拒和蔑视的态度。因此母女之间必然 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和矛盾,这也是促使谭恩美进行写作的主要原因之二。在她的 作品中,女性是中心,母女关系是主题,她通过一件件看似平淡的家庭琐事,向 我们展示生活在美国的新老两代华裔女性形象以及她们在中西两种文化的碰撞与 交流中对自己的生存状态的思考和探索。谭恩美及其作品虽然在美国评论界引起 了广泛的关注,但是在国内学术界,更多的目光则被投注了和她同期的美国华裔 作家汤亭亭的身上,对谭恩美的研究并不多。但本来看来,谭恩美的小说由于其 女性形象的巨大感染力,受到更多大众读者的喜爱,所以本文选择谭恩美为研究 对象。在对散居族裔批评理论的浅显的研究下,’分析谭恩美小说中的华裔两代人 之间由于中西文化的迥异而造成诸多矛盾和冲突,围绕母女两代人的爱的体现和 伟大力量的展开,最终在文化的碰撞和交流中寻求中西文化由冲突走向融合的途 径。
generations identify their cultural identity in the collision and communication between Chinese culture and western culture.The dmisunderstanding of mother and denying mother’S love to final regrets and lasting of
学位论文作者躲名咋
签字眺叫年莎月∥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人完全了解墨蕴堑太堂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 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
人授权墨蕴江太堂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 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汇编本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名翔
新虢名照
签字日期:々力?年占月∥Et 签字日期:≯劬尹年 多月∥El
学位论文作者毕业后去向:
工作单位: 通讯地址:
电话:◇峪|一8 r o s9《9{’
邮编:
绪论
绪论
二十世纪是个民族交往的世纪,由于交通的日益便利,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也 就越来越多,各民族都要求在世界的格局中占有一席之地。政治学家认为随着两 次世界大战和冷战的结束,二十世纪是一个以民族文化和文明为标准重新划分世 界格局的世纪。例如美国政治学家亨廷顿认为:“全球政治正沿着文化的界限重构。 文化相似的民族和国家走到一起,文化不同的民族和国家则分道扬镳。以意识形 态和超级大国关系确定的联盟让位于以文化和文明的结盟,重新划分的政治界限 越来越与种族、宗教、文明等文化的界限趋向一致,文化共同体正在取代冷战阵 营,文化间的断层线正在成为全球政治冲突的中心界限。90年代爆发了全球认同 危机。"①进入N--十一世纪,以文化差异为基本的差异将会更加激烈。中国做为 发展中国家,正在崛起的文化大国,文化建设是摆在首位的问题。在走向现代化 的进程中,如何改造我们的民族文化,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与世界文化接轨是无 可避免的问题。移居美国的华裔作家生活于西方国家,文化氛围也是西方文化。 在她们的作品中,总是自觉不自觉的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反思,在西方文化和中 国传统文化中举棋不定,而在世界的文化格局中,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并不是处 于平等的地位,中国文化总是处于被动的位置。这样的局面对于几代华裔移民来 说也是十分尴尬的情境。出于主动抑或被动的意愿,一些中国人移居国外。这些 华裔散居在世界各个国家,作为第一代华裔移民,他们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仍然 挥之不去,在西方的主流文化的冲击下,他们希翼保留故国文化在自身的延续, 使自己在异国文化的激流中保持着传统的文化之根,并将这份对传统文化的坚持 传袭给下一代。与他们的父母不同,第二代华裔并不希望在他们身上找到中国文 化的影子,他们认为在西方文化的环境中体现出中国文化是一种耻辱,所以他们 尽量摒弃传统文化,同时向西方文化靠拢,努力成为一个地道真正的美国人。他 们游离于两种互不相让,迥然不同的文化之间。这种尴尬情境在美国华裔作家的
the love.This embodies that they identify their identity eventually and the universal
mixture of cultures.Chinese culture and westem culture area’t incompatible as fire and water.With the expansion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they tend to communicate谢t11 each other and to be harmonious.
在美国,谭恩美被列入美国文学史的重选经典。其小说不仅销量可观,而且 在大学里也是众多研究者的讨论对象。就目前看到的资料来讲,在这些研究者中, 有华裔学者,也有美国白人学者和其他族裔的研究者,他们讨论的重心大多不同, 但总的来讲有两个方面:一是种族研究,包括历史、文学、跨文化等层面的分析, 所探讨的问题也涉及到美国社会的族群关系和生活状况。二是社会性别研究。基 于美国少数族裔女作家的不断崛起,针对此类女作家的研究也随之而起。女性研 究、女性主义研究中都将少数族裔女作家作为一个群体来单独分析。Narrative Beginnings in Amy Tan’S?The Joy Luck Club?:a Feminist Study。这篇文 章即是从女性主义的角度进入文本,分析小说的叙事风格。特别以作家开始进入 叙事的姿态、话语为主要对象,从而进一步探讨了少数族裔女作家的叙事策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