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模拟测试卷(一)(解析版)(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一、本大题11小题,共26分(1~10题每题2分,11题6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庄严的南湖书院,书香弥漫,静谧安然。
书院正门有一副遒劲.有力的楹联()“细嚼梅花读汉赋,漫研竹露裁唐诗。
”历经悠远的岁月,隽.永的联句仍似甘霖点点,滋润着人们的心田。
徽州学子在这里开启人生的智慧,幼小的生命被书墨之香慢慢滋养,如一颗颗莲子,绽放成一朵朵璀璨的莲花。
饱读诗书、□古通今的学子们走出徽州,展翅高飞,擎天地日月,度人世沧桑。
1.“遒劲.”“隽.永”中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jìn jùn B.jìn juànC.jìng juàn D.jìng jùn答案:C2.文中“□”处用字正确的一项是()A.搏B.溥C.缚D.博答案:D3.文中“()”处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B.:C.无标点D.,答案:B4.在下列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正是初夏时节,阳光有些摇摆,它穿行于山野巷陌间,________出对盛夏的一丝憧憬。
远山与青青田园构成富有层次感的画卷。
绿,由高及低,错落有致。
远山是梦里的黛绿,禾苗是青翠欲滴的新鲜。
溪畔的马鞭草、向日葵、矢车菊、金盏菊尽情绽放,________绚烂。
乡村戏台边,怒放的蔷薇________着一种自由和热烈的气氛,没有人可以阻挡它倾诉。
A.透露随意渲染B.透露肆意浸染C.流露肆意渲染D.流露随意浸染解析:透露:显露。
流露:是指(意思、感情)不自觉地表现出来。
随意:任凭自己的意思。
肆意:不顾一切由着自己的性子(去做)。
渲染:指对事物铺张、夸大。
浸染:逐渐沾染。
答案:C5.下列各句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危难之时,绿色的迷彩撑起了生命的希望,人民解放军无愧为共和国的中流砥柱....。
B.在雷鸣般的掌声与欢呼中,李睿同学首当其冲....,率先冲到终点,为我班赢得了荣誉。
C.不管走到哪里,她总是穿金戴银,珠圆玉润....一身珠光宝气,令人感到十分庸俗。
D.你应该与朋友合作搞这个新课题,要知道三人成虎....,众志成城。
解析:中流砥柱:比喻坚强独立的人能在动荡艰难的环境中起支柱作用。
此处使用正确。
首当其冲: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到灾难。
珠圆玉润:比喻歌声婉转优美,或文字流畅明快。
三人成虎:比喻说的人多了,就能使人们把谣言当作事实。
答案:A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事业成果显著,这些成绩靠的是文物工作者的努力取得的。
B.就非法经营疫苗案,相关部门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案件调查处置的情况。
C.曹文轩的作品是独特的,虽然发生在中国,但它的主题关乎全人类。
D.面对猛烈的反腐风暴,许多官员心里自然不会无动于衷。
解析:A项,“靠的是……取得的”杂糅。
C项“发生”的主语不能是“作品”。
D项“心里”与“衷”重复。
答案:B7.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分析正确..的一组是()①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②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劳动群众。
③阳光不喜欢峡谷,峡谷莫非不知道?④沉默呵,沉默!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A.反复设问设问对偶B.对比反问设问排比C.对偶设问反问反复D.对偶反问设问反复答案:C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A.接受师长邀请:感谢您的美意,定去舍下..候教!B.称赞对方作品:拜读..您的大作,鄙人获益匪浅!C.祝贺开张大吉:祝贵公..司.生意兴隆,财源广进!D.初见单位同事:这是我的手机号码,请您惠存..!解析:“舍下”为谦辞。
答案:A9.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更要用人生的尺度。
②因为所受教育的不同,人生的面貌也会不同。
③在一定意义上,人是教育的产物。
④衡量一种教育的优劣,不但要用社会的尺度,看它能否为社会培养有用的人。
⑤看它是拓展了还是缩减了受教育者的人生可能性。
⑥当然,这里说的教育是广义的,不限于学习教育。
A.③②⑥④①⑤B.④①⑤⑥②③C.④⑤②③①⑥D.③②④⑤⑥①答案:A10.下列各项中,作家、作品、人物的对应关系错误的一项是()A.吴承恩—《西游记》—沙僧B.施耐庵—《水浒传》—宋江C.罗贯中—《三国演义》—诸葛亮D.曹雪芹—《红楼梦》—林冲解析:林冲是《水浒传》里的人物。
答案:D11. 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6分)(1)是故圣益圣,愚益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皆出于此乎?(韩愈《师说》)(2)一肌一容,尽态极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杜牧《阿房宫赋》)(3)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蜀道难》)(4)骐骥一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功在不舍。
(荀子《劝学》)答案:(1)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2)缦立远视而望幸焉(3)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4)不能十步驽马十驾二、本大题6小题,共18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15题。
宋清,长安西部药市①人也,居.善药。
有自山泽来者,必归宋清氏,清优主之。
长安医工得清药辅其方,辄易雠②,咸誉清。
疾病疕疡者,亦皆乐就清求药,冀速已。
清皆乐然响应,虽不持钱者,皆与善药,积券.如山,未尝诣.取直③。
或不识,遥与券,清不为辞。
岁终度不能报辄焚券终不复.言。
..市人以其异,皆笑之曰:“清,蚩④妄人也。
”或曰:“清其有道者欤?”清闻之曰:“清逐利以活妻子耳,非有道也。
然谓我蚩妄者,亦谬。
”清居药四十年,所焚券者百数十人,或至大官,或连数州,受俸博,其馈遗清者相属于户。
虽不能立报而以赊死者千百,不害清之为富也。
清之取利远,远故大。
岂若小市人哉?一不得直,则怫然怒,再则骂而仇耳。
彼之为利不亦翦翦乎?吾见蚩之有在也。
清诚是以得大利,又不为妄,执其道不废,卒以富。
求者益众,其应益广。
或斥弃沉废,亲与交;视之落然者,清不以怠遇其人,必与善药如故。
一旦复柄用,益厚报清。
其远取利皆类此。
吾观今之交乎人者,炎而附,寒而弃,鲜有能类清之为者。
呜呼!清,市人也,今之交有能望报,如清之远者乎?幸而庶几,则天下之穷困废辱得不死者众矣。
柳先生曰:“清居市不为市之道,然而居朝廷、居官府、居庠塾乡党以士大夫自名者,反争为之不已,悲夫!然则清非独异于市人也。
”(节选于柳宗元《宋清传》) 注:①市:买卖场所,后文也指经商、交易。
②雠:这里指售出、成交。
③直:价值、价钱。
④蚩:痴呆、愚蠢。
1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居.善药居:聚积,搜集B.积券.如山券:借据,欠条C.未尝诣.取直诣:前往D.终不复.言复:回答解析:复:再。
答案:D1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岁终/度不能报/辄焚/券终/不复言B.岁终度/不能报/辄焚券/终不复言C.岁终度不能/报辄焚券/终不复言D.岁终/度不能报/辄焚券/终不复言答案:D14.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2分) A.生意场上的交往也不一定都是斤斤计较的,宋清就是一个例证。
B.宋清认为做生意不是为了赚钱,而是追求高尚的做人的境界。
C.计较蝇头小利不仅是一般商人的本性,也是某些士大夫的通病。
D.宋清与人交往不仅异于普通商人,也高于某些以士大夫自居的人。
解析:见原文“清逐利以活妻子耳,非有道也。
”答案:B1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1)然谓我蚩妄者,亦谬。
(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清不以怠遇其人,必与善药如故。
(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然而说我愚蠢荒唐,也是错误的。
(“谓、蚩妄、谬”各1分)(2)宋清也并不怠慢那些人,(遇到他们有病)一定像过去一样给好药。
(“怠、与、故”各1分)【参考译文】宋清是长安西部药材市场上的人,他搜集出卖好药。
有从深山大泽来的采药人,一定把药卖给宋清,宋清对他们很是优厚。
长安的医生用宋清的药配制他们的药方,便容易出卖,都称誉宋清。
生疮害病的人,也都愿意到宋清处买药,希望迅速治愈。
宋清总是乐于满足他们的要求,即便是没有带钱的人,都给予好药,积累下来的债券堆积如山,也从未前去讨取药钱。
有素不相识的人从远地来写债券购药,宋清也不推辞。
到了年底,估计人们无力偿还,便把债券烧掉,始终不再提起。
市场上的人因为他的行为与众不同,都笑他,说:“宋清是个愚蠢荒唐的人。
”也有的人说:“宋清大概是个有道德的人吧!”宋清听到这些议论,说:“我不过追求利润以养活妻子儿女罢了,并不是有道德,然而说我愚蠢荒唐,也是错误的。
”宋清卖药四十年,烧掉的药债债券有一百几十人的,有的人后来做了朝廷的大官,有的人成了管领几个州郡的封疆大吏,享有很高的薪俸,他们一个接一个地上门馈赠宋清财物。
即使有不能立刻报答,而且赊账以后即死去的人成百上千,这也并不妨害宋清发财致富。
宋清求利的目光远,目光远所以收益大。
哪里像那些小商人啊!一次讨不到货款,就勃然大怒,两次就詈骂并与之结仇了。
他们求利的方法,岂不是太狭隘了吗!我发现愚蠢的人倒是有的啊。
宋清的确是用上述方法获得大利,行为又不荒唐,坚持他的做法不改变,终于致富。
来求他的人更多,他接待的范围更广。
有遭贬谪的官员,他也同样热情相待;有生活极贫困的,宋清也并不怠慢那些人,(遇到他们有病,)一定像过去一样给好药。
一旦他们重新当权,就更加厚重地报答宋清。
他从长远考虑来求利,都类似这样。
我看现在这些和人交往的人们,得势时便攀附,失意时便抛弃,很少有能像宋清的行为的。
唉!宋清是个买卖人,现在的朋友有能期望别人报答像宋清那样目光长远的么?假使能有,那么天下穷困潦倒、废黜受辱的人得免于死亡的就多了!柳宗元先生说:“宋清身在市场却不用市场的道理,可是身在朝廷、在官府、在学校乡里自称为士大夫的人,反倒争着不停地做买卖,可悲啊!这样说来宋清就不仅仅不同于一般的买卖人了。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16~17题。
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①岑参闻说轮台路②,连年见雪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