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材料工艺学第2篇第3章 混凝土

材料工艺学第2篇第3章 混凝土


(1)轻骨料混凝土(lightweight aggregate concrete),其表观密度800~1900kg/ m3,由轻骨 料如浮石、火山渣、陶粒、膨胀珍珠岩、膨胀 矿渣、煤渣等制成。 (2)多孔混凝土(porous concrete)(泡沫混凝 土、加气混凝土),其表观密度300~1200kg/ m3。 泡沫混凝土由水泥浆或水泥浆与泡沫制成。如
坍落度的不同将混凝土拌合物分为: 流态的(坍落度大于80mm), 流动性的(坍落度为30~80mm),
五、混凝土拌和及养护用水 能饮用的自来水和清洁的天然水,都能用来 拌制和养护混凝土。污水、PH值小于4的酸性水、 含硫酸盐(按SO3计)超过水量1%的水、有害杂 质如油脂、糖类等均不得使用。 对水质有疑问可将该水与洁净水分别制成混 凝土试块,然后进行强度对比试验。海水中含有 硫酸盐、镁盐和氧化物,对水泥石有侵蚀作用, 对钢筋也会造成锈蚀,因此,工级配
的方法来改善。
最简单的措施是将粗、细砂按适当比例
进行试配,掺合使用。 为调整级配,也可将砂过筛,筛除过粗 或过细的颗粒。 配制混凝土用砂一般选用级配符合要求
的粗砂和中砂较理想。
三、粗骨料(coarse aggregate)
粗骨料有碎石和卵石。应是经破碎、筛分而得 到的粒径大于5mm的天然岩石或卵石。 大粒径所需的水泥浆或砂浆的数量相应少,粗 骨料的最大粒径应条件许可下尽量大。 骨料的最大粒径不得超过结构截面最小尺寸的 1/4,不得大于钢筋最小净距的3/4。 混凝土实心板,允许采用最大粒径达1/2板厚 的骨料,但最大粒径不得超过50mm。
第二节 普通混凝土的主要技术性质
■ 具有良好的和易性便于施工,以保证能获
得良好浇灌质量;
■ 凝结硬化以后,强度是安全地承受设计荷
载的保证。
■应具有必要的耐久性。
一、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workability) 和易性是指混凝土拌合物易于施工操 作(拌和、运输、浇灌、捣实),并能获得 质量均匀、成型密实的混凝土的性能。
第三章
混 凝 土(concrete)
由胶凝材料、水和粗、细骨料按适当比例配合、 拌制,经一定时间硬化而成的人造石材。 按表观密度的大小分类,可分为: 1.重混凝土 干表观密度大于2600 kg/ m3,由特 别密实和特别重的骨料制成,如重晶石混凝土、 钢屑混凝土等。不透X射线和γ射线的性能。 2.普通混凝土 干表观密度为1900~2500kg/ m3, 由天然的砂石作骨料。在建工程中最常用。 3.轻混凝土 干表观密度小于1900 kg/ m3,它可 以分为三类:
(二)颗粒形状及表面积特征
山砂的颗粒多具有棱角,表面粗糙, 与水泥粘结较好;河砂、海砂,其颗粒多
呈圆形,表面光滑,与水泥的粘结较差。
在水泥用量、水用量相同的情况下,
前者拌制的混凝土流动性较差,但强度较
高;而后者则反之。
(三)砂的颗粒级配及粗细程度 砂的颗粒级配表示砂大小颗粒的搭配情况。 在混凝土中砂粒之间的空隙水泥浆填充,为节约 水泥和提高强度,应尽量减小砂粒之间的空隙。 砂的空隙率与级配、颗粒形状及排列方式有关。
二、细骨料(fine aggregate) 粒径在 0.16~5mm 之间的骨料为细骨料。一般采 用天然砂,有河砂、海砂及山砂。 砂中常含有有害杂质如云母、粘土、淤砂等, 粘附在砂的表面有碍水泥与砂的粘结,降低强度, 还增加用水量,加大收缩,降低抗冻性和抗渗性。 海砂由于含盐量较大,对钢筋有锈蚀作用,海 砂含盐量(氯化钠的总含量)不宜超过0.1%,必 要时就进行淋洗。
混凝土的技术性质是由原材料的性质及其含量决 定。也与施工工艺(搅拌、成型、养护)有关。
一、水泥:根据混凝土工程的特点和所处的环境 条件选用水泥。 水泥标号选择与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相适应。 水泥标号(以MPa为单位)为混凝土强度等级的 1.5~2.0倍为宜。 如用高标号水泥配制低强度等级混凝土时, 水泥用量偏少,影响和易性及密实度,应掺入一 定数量的混合材料。 如用低标号水泥配制高强度等级混凝土时, 会使水泥用量过多,不经济,影响混凝土的其他 技术性质。
和易性是一项综合的技术性质,包括流
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等三方面的含义。
(二)和易性的指标 目前,尚没有能够全面反 映混凝土拌和物和易性的测 定方法。在试验室,通常测 定拌合物的流动性,并辅以 直观经验评定粘聚性和保水 性。 方法:量出混凝土拌合物向 下坍的尺寸(mm),就叫做 坍落度(slump)。坍落度愈 大表示流动性愈大。
加气混凝土。
(3)大孔混凝土,其组成中常不加细骨料。
混凝土在国家基本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 对混凝土质量的要求:具有符合设计要求的强 度;具有与施工条件相适应的施工和易性;具有 与工程环境相适应的耐久性。 第一节 普通混凝土的组成材料 是由水泥、砂、石和水组成。在混凝土中砂、 石起骨架作用,称为骨料;水泥浆包裹在骨料表 面并填充其空隙。 硬化前,水泥浆起润滑作用,赋予拌合物一定 的和易性以便于施工。 硬化后,将骨料胶结成一个坚实的整体。
(四)强度
将岩石制成 5cm × 5cm × 5cm 的立方体(或直径与高
均匀为 5cm的圆柱体)试件,在水饱和状态下,其抗压
强度应小于45 M Pa,其极限抗压强度与所浇注混凝土 强度之比不应小于1.5。 用压碎指标值表示粗骨料强度时,是将一定质量干 状态下10~20mm的石子装入一定规格圆筒内,在压力机
上施加荷载到 200KN,卸荷后称取试样的质量( G),
用孔径为2.5mm的筛筛除被压的细粒,称取试样的筛余
量(G1)。
压碎指标值= (G-G1)/G×100% 表示石子抵抗压碎的能力,以间接地推测其 相反的强度。应符合 GB/T14685 — 93 《建筑用 卵石、碎石》标准的规定。 (五)坚固性: 有抗冻要求的混凝土所用的粗 骨料,要求测定其坚固性,见国标。 四、骨料的饱和面干吸水率 当拌制混凝土时,骨料含水量的不同,将影 响混凝土的用水量和骨料用量。当骨料的颗粒 表面干燥,而颗粒内部的孔隙含水饱和时,称 为饱和面干状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