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混凝土及其制品工艺学

混凝土及其制品工艺学

复习材料1. 混凝土:凡由凝胶材料、集料和水按适当的比例配合、拌制成混合物,经一定时间后硬化而成的人造石材。

2. 混凝土特点:优点:(1)材料来源丰富,配置灵活、造价低廉。

(2)混凝土拌合物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和流动性、,易于浇注成型。

(3)混凝土组成材料之间的匹配性好。

(4)抗压强度高配制合理既有良好的耐久性。

(5)耐火性好,且可代替刚、木结构,能节省大量刚才和木材。

(6)环保性好,可利用各种工业废渣,是一种较好的环境协调材料。

缺点:自重大比强度小;抗拉强度低,脆性大易开裂;导热系数大,保温性差;硬化较慢,生产周期长。

3. 集料按粒径分为:粗集料:粒径大于4.75mm 细集料:粒径小于4.75mm4. 含泥量:集料中粒径小于0.075mm颗粒的含量。

5. 集料的级配:集料中不同粒径颗粒的分布情况。

6. 再生集料混凝土:简称再生混凝土,只将废弃混凝土块经过破碎、清洗、分级后,按一定比例配成的再生混凝土集料,部分或全部代替沙石等天然集料配制而成的混凝土。

7. 混凝土外加剂:在拌制混凝土过程中掺入的,并能按要求改善混凝土性能的,一般掺量不超过水泥质量5%的物质。

8. 常用混凝土掺合料:粉煤灰、矿渣微分、硅灰、沸石粉、偏高岭土。

前三种主要9. 拌合物的工作性:包括流动性、黏聚性、保水性。

10. 拌合物工作性的检测方法:坍落度与坍落扩展度试验、维勃稠度试验。

11. 水泥混凝土抗压强度:按标准方法制作的150mm*150mm*150mm立方体试件,在标准条件下(温度20℃±2℃,相对湿度95%以上)下,养护到28d 龄期,测得的抗压强度值为混凝土立方体试件抗压强度(简称立方体抗压强度)。

表示方法:C和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两项表示。

12. 混凝土的破坏情况:集料破坏,水泥石破坏,集料与水泥石的粘结界面破坏(最常见)。

13. 混凝土碳化:混凝土内水化产物Ca(OH)2 与空气中的CO2定湿度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产生CaCO3和水的过程。

碳化使混凝土的碱度下降,故也称混凝土中性化。

14. 碱-集料反应:硬化混凝土中所含的碱与集料中的活性成分发生反应,生成具有吸水膨胀性的产物,导致混凝土开裂的现象。

15. 抑制碱-集料反应:(1)选择无碱活性的集料。

(2)在不得不采用具有碱活性的集料时,应严格控制混凝土中的碱量。

(3)掺用活性掺合料,如硅灰、矿渣、粉煤灰。

(4)控制进入混凝土的水分16. 按照振动器的工作方式可分为:内部振动器、外部振动器、振动台。

17. 离心过程分为三个转速阶段:慢速:布料,形成结构。

中速:过渡阶段,进行调整。

快速:离心脱水,密实成型。

目的:形成壁厚均匀的管状制品。

18. 离心脱水密实成型主要参数:离心速度、离心时间。

19. 混凝土养护:标准养护、自然养护、快速养护。

20. 标准养护:在温度20℃±3℃,相对湿度90%以上的潮湿环境或水中的条件下进行的养护称为标准养护。

21. 自然养护是通常采用:覆盖浇水、保温防冻、喷膜保水等措施。

22.在寒冷环境下,混凝土养护方法主要有:热混凝土发、蓄热法、掺用外加剂法。

23. 热养护方法:常压湿热养护、干-湿热养护、高压湿热养护。

24. 热养护过程中的体积变形:升温阶段体积膨胀、恒温阶段体积基本不变、降温阶段体积收缩。

25.混凝土制品的生产组织方法分为:台座法、机组流水法、流水传送法。

26. 机组流水改良措施:解决运输问题,采用空中运输和地面运输相结合的方式。

27. 流水传送法生产线是按工艺流程分为若干工位的闭式流水线,工艺设备及工人均固定在有关工位上,而制品及模型则按照规定的流水节拍,强制由一个工位移至下一工位,并在每一节拍内完成各工位的规定操作。

28. 先张法张拉:将定长的钢筋一端先固定在锚固盘上,另一端张拉至规定的应力值后,也锚固在盘上,然后浇注成型,待混凝土达到规定强度是放松预应力钢筋,使混凝土产生预应力。

后张拉法:先制作混凝土制品并预留孔道,带混凝土强度达到要求强度时将预应力钢筋传入预留孔道,张拉钢筋并锚固制品两端。

29. 蒸压加气混凝土:以硅质材料和钙质材料为主要原料,掺和发气剂,通过配料、搅拌、浇筑、预养、切割、蒸压、养护等工艺过程制成的轻质多空人工石材。

30. 蒸压加气混凝土优点:(1)轻质(2)保温(3)隔热防火(4)隔音(5)弹性模量低(6)绿色环保(7)可加工性。

31.坯体的切割:(1)预埋式切割(2)压入式切割(3)牵拉式切割32. 特殊性能混凝土:采用特殊施工方法或具有特殊性能的混凝土。

主要有:高性能混凝土、纤维混凝土、聚合物混凝土、轻质混凝土、大体积混凝土、道路混凝土、喷射混凝土、水下浇筑混凝土、碾压混凝土、膨胀混凝土、重混凝土、防辐射混凝土、耐腐蚀混凝土、耐热混凝土、装饰混凝土。

33. 几种增强纤维:聚丙烯纤维、碳纤维、钢纤维、玻璃纤维。

34. 聚合物混凝土:由有机聚合物、无机胶凝材料、集料有效结合而形成的一种新型混凝土材料的总称。

35. 聚合物混凝土分为:(1)聚合物浸渍混凝土PIC(2)聚合物混凝土或称树脂混凝土PC(3)聚合物水泥混凝土PCC/PMC36. 道路混凝土:主要指用作交通道路面层用的混凝土,也称混凝土路面。

37. 地沟堆场的设计要求:(1)适用于地下水位较低的地区(2)汽车进料,采用推土机辅助作业,将集料归堆。

(3)堆场内设置分料隔墙,避免混料。

(4)地沟盖板留有1m*1m的下料口,中距3m(5)地沟内设置小容量下料斗,出料口设置下料闸门。

(6)地沟内皮带输送机每隔10-20m设置制动开关(7)地沟内地面有0.2%坡度,以便排水38. 抓斗门式起重机堆场的设计要求:(1)抓斗起重机堆场跨度大于18m,设置带悬臂的门式起重机(2)运输来料的车道应布置在起重机跨度内或一侧(3)起重机行走轨道高出地面0.5m(4)中间受料斗不知在起重机悬臂工作范围内,兵于长度方向的中部(5)应设置分料隔墙,避免混料(6)抓斗距料堆最高点距离不小于500mm(7)抓斗距运输车最高点距离不小于1000mm39. 搅拌机工艺原理:(1)重力原理:物料投入搅拌机后,随搅拌筒旋转,将物料提升至一定高度,然后物料在自重的作用下自由落下,相互翻拌、穿插而相互混合,达到均匀目的。

设备:自落式搅拌机:应用:塑性混凝土。

(2)剪切机理:物料投入搅拌机后,其不同位置和不同角度的叶片,强制物料产生环向、径向、竖向运动,强制材料滑移而产生剪切位移,达到混合均匀。

设备:强制式搅拌机:应用:干硬性混凝土。

(3)环流原理:浆体物料投入搅拌机中,料浆在搅拌机叶片作用下,产生环向、径向、竖向对流,达到混合均匀。

设备:料浆搅拌机:应用:料浆。

40. 保护层制作方法:喷浆法、辊射法、振动抹浆法。

41. 纤维混凝土:又称纤维增强混凝土,是以水泥净浆、砂浆或混凝土作为基材,以非连续的短纤维或连续的长纤维作为增强材料,均匀的掺合在混凝土中而形成的一种新型水泥基复合材料的总称。

42. 混凝土配合比三个基本参数:水胶比;用水量;砂率。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基本要求:强度;工作性;耐久性;经济性。

43. 抗冻性能试验方法:快冻法;慢冻法;单面冻融法(盐冻法)。

44. 混凝土掺合料:配制混凝土拌合物过程中,直接加入的能够改变新拌混凝土和硬化混凝土性能的矿物细粉材料。

45. 混凝土质量控制的目的就是及时发现和排除异常波动,使混凝土的质量处于正常波动状态46. 混凝土强度的质量控制包括初步控制、生产控制和合格控制。

47. 真空脱水密实成型就是将成型后的混凝土拌合物的某一部分形成负压(真空),而另一部分为大气压作用,混凝土内部形成压力差,部分水分和空气在压力差作用下被排出,形成密实结构。

48. 悬辊密实成型是将管模套在悬轴上,悬辊在旋转时带动管模旋转。

管模内的混凝土拌合物在离心力和辊压力作用密实成型。

49. 热养护过程中的体积变形影响因素:(1)含气量升高,体积变形增大。

(2)含水量:水胶比增大,用水量增多,体积变形增大。

(3)混凝土的初始结构强度,比值升高,体积变形减小。

(4)升温速度:升温速度增大,体积变形增大。

50. 其工艺措施:(1)加速混凝土的硬化速度,加速混凝土结构的形成。

(2)减少混凝土的体积变形,降低混凝土的结构损伤。

51. 常温常压热养护的影响因素:(1)混凝土的强度越低,降温速度越要慢。

(2)制品厚度愈大,降温速度减慢。

(3)配筋小降温要慢。

52. 台座法的工艺特点是制品在台座的一个固定台位上完成成型和养护的全部工序,而人工、材料、工艺设备顺次由一个台位移至下一个台位。

53. 典型机组流水法是将生产线划分为若干工位,主要工艺设备组成若干机组并与操作工人分别固定在相应工位上。

模型与制品按工艺流程依次由一个工位移至下一个工位,并在各工位上完成相应的操作。

54. 蒸压加气混凝土按基本组成材料的不同,可分为:水泥—石灰—砂加气混凝土、水泥-粉煤灰加气混凝土、水泥—矿渣-砂加气混凝土等。

55. 所谓的高性能混凝土就是指混凝土具有高强度、高耐久性、高工作性等多方面(如体积稳定性等)的优越性能。

按其孔结构类型,高性能混凝土可以进一步划分为超密实高性能混凝土、中密实高性能混凝土和引气型高性能混凝土三类。

56. 轻集料混凝土:用轻集料配制而成的、表观密度不大于1900Kg/m3的轻混凝土也称多孔集料轻混凝土。

57. 轻集料混凝土按轻集料种类分为:天然轻集料混凝土、人造轻集料混凝土、工业废料混凝土。

58. 轻集料按颗粒形状分为:圆球形、普通型、碎石型。

59. 目前使用最广泛的人造轻集料是膨胀粘土陶粒、膨胀页岩陶粒、膨胀粉煤灰陶粒。

60. 轻集料混凝土具有自重轻、保温隔热、耐火性好等特点。

61. 按细集料种类分为全轻混凝土和砂轻混凝土。

按其用途分为保温轻集料混凝土、结构保温轻集料混凝土、结构轻集料混凝土。

62. 大体积混凝土:一次性浇筑量大于1000M3或混凝土结构实体最小尺寸等于或大于2M且混凝土浇筑需要研究温度控制措施的混凝土。

63. 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原因:水泥水化热、内外约束条件、外界气温变化影响。

64. 喷射混凝土施工工艺分为干事喷射法和湿式喷射法。

65. 造壳喷射法优点:回弹率小、粉尘少、混凝土强度稳定、可远距离输送、生产能力高、一次喷射厚度大、可喷射钢纤维混凝土、可在受喷面涌水的情况下施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