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二同步学典:3.2DNA的结构

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二同步学典:3.2DNA的结构

3.2DNA的结构1、在DNA分子的一条单链中相邻的碱基A与T是通过下列哪种结构连接起来的( )A.氢键B.—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C.肽键D.—磷酸—脱氧核糖—磷酸—2、DNA分子的稳定性与碱基对之间的氢键数目有关。

下列关于生物体内DNA分子中(A+T)/(G+C)与(A+C)/(G+T)两个比值的叙述,正确的是( )A.碱基序列不同的双链DNA分子,后一比值不同B.前一个比值越大,双链DNA分子的稳定性越高C.当两个比值相同时,可判断这个DNA分子是双链D.经半保留复制得到的双链DNA分子,后一比值等于13、在含有4 种碱基的某DNA片段中,有腺嘌呤a 个,占全部碱基的比例为b,则( )A.b≤0.5B.b≥0.5C.胞嘧啶为a•(1/2b-1)个D.胞嘧啶为b•(1/2b-1)个4、某真核生物DNA片段的结构示意图如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DNA分子一条链中相邻碱基依靠①连接B.②表示腺嘌呤脱氧核苷酸C.③的形成只能发生在细胞核D.若α链中A+T占48%,则DNA分子中G占26%5、已知一个DNA 分子中有1000 个碱基对,其中鸟嘌呤有600 个,这个DNA 分子中脱氧核苷酸数目和腺嘌呤的数目依次是( )A.2 000 个和200 个B.2 000 个和400 个C.1 000 个和400 个D.1 000 个和600 个6、下列有关DNA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DNA的骨架由磷酸和核糖交替连接而成B.DNA中的含氮碱基数目与磷酸数目相等C.双链DNA分子中,氢键的数目与碱基的数量有关而与种类无关D.双链DNA分子中,在每条单链中(A+C)/ (T+G)的值相同且等于17、DNA指纹技术是法医物证学上进行个人认定的主要方法,DNA “指纹”是指DNA分子的( )A.双螺旋结构B.磷酸和脱氧核糖的排列顺序C.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D.碱基互补配对方式8、现有4种DNA样品,根据样品中碱基的含量判断,最有可能来自嗜热菌(生活在高温环境中)的是( )A.含腺嘌呤17%的样品B.含腺嘌呤22%的样品C.含腺嘌呤30%的样品D.含腺嘌呤38%的样品9、下列对双链DNA分子的叙述是不正确的( )A.若一条链A和T的数目相等,则另一条链A和T的数目也相等B.若一条链G的数目为C的2倍,则另一条链G的数目为C的0.5倍C.若一条链的A︰T︰G︰C=1︰2︰3︰4,则另一条链相应碱基比为2︰1︰4︰3D.若一条链的G︰T=1︰2,则另一条链的C︰A=2︰110、用卡片构建DNA平面结构模型,所提供的卡片类型和数量如表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最多可构建4种脱氧核苷酸,5个脱氧核苷酸对B.构成的双链DNA 片段最多有10个氢键C.DNA 中每个脱氧核糖只与1分子磷酸相连D.最多可构建44种具有不同碱基序列的DNA 片段11、已知DNA 分子中,碱基对A 与T 之间形成两个氢键,C 与G 之间形成三个氢键。

在一个双链DNA 分子片段中有200个碱基对,其中腺嘌呤有90个。

则该DNA 片段中含有游离的磷酸基团的数目和氢键的数目依次为( ) A.200个和400个 B.44个和510个 C.2个和400个D.2个和510个12、下列有关 DNA 分子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双链 DNA 分子中含有两个游离的磷酸基团B.DNA 的一条单链上相邻的碱基 A 与 T 之间通过氢键连接C.嘌呤碱基与嘧啶碱基的结合保证了 DNA 分子空间结构的相对稳定D.DNA 分子两条链反向平行13、DNA 的一条单链中()()/0.4A G T C ++=,上述比例在其互补单链和整个DNA 分子中分别是( ) A.0.4和0.6B.2.5和1.0C.0.4和0.4D.0.6和1.014、在DNA 分子的一条脱氧核苷酸链中,相邻的碱基A 与T 之间的连接结构是( ) A.氢键 B.磷酸——脱氧核糖——磷酸 C.肽键 D.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 15、下列各图中,图形,,分别代表磷酸、脱氧核糖和碱基, 在制作脱氧核糖核昔酸模型时,各部件之间需要连接。

下列连接中正确的是( )A.B. C. D.16、如图是DNA 片段的结构图,请据图回答:(1)图甲是DNA片段的__________结构,图乙是DNA片段的__________结构。

(2)从图甲可以看出组成DNA分子的两条链的方向是__________的,从图乙可以看出组成DNA分子的两条链相互缠绕成规则的__________结构。

(3)从图中可以看出DNA分子中的两条长链是由__________和__________交替连接的。

(4)连接碱基对的化学键是__________, 碱基配对的方式为:__________与__________配对;__________与__________配对。

(5)填出图中部分结构的名称:[2]__________、[5]__________。

17、某科研机构发现了一新型病毒,并对该病毒的遗传物质做了进一步研究。

请思考并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据研究人员介绍,该病毒的遗传物质比HIV的遗传物质更加稳定。

据此可初步推测,该病毒的遗传物质是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

(2)通过化学分析的方法对该病毒的遗传物质种类进行研究,分析其五碳糖或碱基种类均可作出判断,如果__________,则为DNA,如果__________,则为RNA。

(3)也可以用同位素标记技术研究其遗传物质种类,将宿主细胞在含有放射性标记的核苷酸的培养基中培养,再用该病毒感染宿主细胞,一段时间后收集病毒并检测其放射性。

培养基中的各种核苷酸是否都需要标记?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

(4)若该DNA分子中A有P个,占全部碱基数的20%,则该DNA分子中的G有__________个。

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及解析:解析:在DNA分子的一条单链中,相邻碱基之间的连接是脱氧核苷酸之间的连接,故相邻的碱基A与T之间是通过“一脱氧核糖一磷酸一脱氧核糖一”彼此连接起来的,B正确。

2答案及解析:答案:D解析:双链DNA分子中基A=T,G=C,故任何双链DNA分子中(A+C)/(G+T)相同,均等于1,但不同DNA分子的(A+T)/(G+C)不同,A错误、D正确;A、T之间有两个氢键,G、C之间有三个氢键,G+C所占比例越大,DNA分子的稳定性越高,B错误;单链DNA分子中(A+T)/(G+C)与(A+C)/(G+T)两个比值也可能相同,C错误。

3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由题意可知,该DNA分子含有4 种碱基,腺嘌呤所占的比例是b,因此胸腺嘧啶所占的比例也是b,b<0.5,A、B错误;腺嘌呤有a 个,占该片段全部碱基的比例为b,所以该DNA 片段的碱基总数是a/b,故胞嘧啶的数目为a/2b-a,C正确,D错误。

4答案及解析:答案:D解析:由图可知,DNA分子一条链中相邻碱基依靠“一脱氧核糖—磷酸一脱氧核糖一”连接在一起,A错误;②表示腺嘌呤,B错误;③为磷酸二酯键,是在DNA复制过程中形成的,DNA复制可以发生在真核细胞中的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中,C错误;若α链中A+T占48%,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该DNA分子中A+T占48%,则G +C占52%,G占26%,D正确。

5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1)一个脱氧核苷酸含有1 个碱基,因此DNA分子中碱基数目与脱氧核苷酸数目相同。

已知1 个DNA分子中有1 000 个碱基对,则这个DNA中含有2 000 个脱氧核苷酸;(2)双链DNA中,非互补配对的碱基之和占碱基总数的一半。

已知一个DNA中有1 000 个碱基对,其中鸟嘌呤有600 个,则这DNA 中数目为1 000-60=400个;故选B。

6答案及解析:解析:DNA的骨架由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而成,A 项错误;DNA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1分子脱氧核苷酸是由1分子磷酸、1分子脱氧核糖和1分子含氮碱基组成的,因此DNA中的含氮碱基数目与磷酸数目相等,B项正确;双链DNA分子中,A与T之间有2个氢键.G与C之间有3个氢键,所以氢键的数目与碱基的数量和种类都有关,C项错误;由于双链DNA分子中A与T配对、G与C配对,因此—条单链中(A+C)/ (T+G)的值与其互补链中的(A+C)/ (T+G )的值互为倒数,D项错误。

7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一般情况下,不同生物的DNA都具有双螺旋结构,A项错误;不同生物的DNA中.磷酸和脱氧核糖的排列顺序相同,B项错误;DNA “指纹”是指DNA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不同的DNA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不同,储存的遗传信息不同,具有特异性,C 项正确;不同生物的DNA中.碱基互补配对方式都相同.D项错误。

8答案及解析:答案:A解析:DNA的内侧是碱基通过氢键连接形成的碱基对,碱基之间的配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且腺嘌呤与胸腺嘧啶之间有2个氢键,胞嘧啶与鸟嘌呤之间有3个氢键,所以胞嘧啶与鸟嘌呤含量越高,DNA分子就越稳定,也越能耐高温。

含腺嘌呤17%的样品,其胞嘧啶含量为33%,则胞嘧啶和鸟嘌呤含量为33% ×2=66% ;含腺嘌呤22%的样品,其胞嘧啶含量为28%,则胞嘧啶和鸟嘌呤含量为28% ×2=56% ;含腺嘌呤30%的样品,其胞嘧啶含量为20%,则胞嘧啶和鸟嘌呤含量为20% ×2=40% ;含腺嘌呤38%的样品,其胞嘧啶含量为12%,则胞嘧啶和鸟嘌呤含量为12%×2=24%。

综上所述,A项符合题意。

9答案及解析:答案:D解析:双链DNA分子中,A与T碱基互补配对,一条链上的A1=T1,则另一条链上A2=T1、T2=A1,即A2=T2,A正确;若一条链中G1=2C1,则另一条链中G2=C1、C2=G1,即G2=0.5C2,B正确;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与T配对、G与C配对,A︰T︰G︰C=1︰2︰3︰4,则A2︰T2︰G2︰C2=2︰1︰4︰3,C正确;若一条链中G︰T=1︰2,则另一条链中C2︰A2=G ︰T=1︰2,D错误。

10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双链DNA分子中,碱基之间的配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即A—T、C—G,且互相配对的两种碱基数目彼此相等,结合表中数据可知,这些卡片最多可形成2个A—T碱基对,2个C—G碱基对,即共形成4个脱氧核苷酸对,A错误;这些卡片最多可形成2个A—T碱基对,2个C—G碱基对,而A和T之间有2个氢键,C和G之间有3个氢键,因此构成的双链DNA片段最多有10个氢键,B正确;DNA中绝大多数脱氧核糖与2分子磷酸相连,只有末端的脱氧核糖与1分子磷酸相连,C错误;这些卡片可形成2个A—T碱基对,2个C —G碱基对,且碱基对种类和数目确定,因此可构建的DNA种类数少于44种,D错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