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 地理模拟试题及答案

高中 地理模拟试题及答案

高三地理模拟试题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计4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图,完成第1~2题。

1.有关两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比例尺甲大于乙 B.甲为地图,乙为景观图 C.比例尺均为数字式 D.乙图中的动物形象属于注记2.关于甲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沿公路从火车站到农业实验区,其方向是先向正北后向正东B.火车站与学校相距约375千米,与农业实验区相距约580千米C.火车站位于科技园的西南方向D.若比例尺放大l倍,则图幅面积将增大2倍读下面经纬网图,回答3~4题。

3.从B地到C地,若不考虑地形因素,最近的走法是 ( )A.一直向东走 B.一直向西走C.先向东南,再向东,最后向东北走 D.先向东北,再向东,最后向东南走4.读经纬网图,纬线AB约是DE长度的()A.一半 B.等长 C.1.5倍 D.2倍5.读图,判断下列等值线图中正确的是( )【2012·上海地理卷】等高线地形图可以帮助人们正确认识地形地貌。

读下图,完成6~7题。

6. 右图所示地区地形地势的基本特点是( )①以丘陵、平原为主②中部高,西南、东北低③以平原、盆地为主④中部低,西南、东北高A. ③④B. ②③C. ①②D. ①④7. 图中甲、乙两条虚线所在的地形部位分别是( )A. 山脊、山谷B. 山脊、山脊C. 山谷、山脊D. 山谷、山谷图11是某小城镇用地布局规划方案示意图。

读图回答8—9题。

8.根据图中信息分析,阴影部分M内可能布局A.医院、停车场B.幼儿园、日用品仓库C.幼儿园、医院D.停车场、日用品仓库9.该规划方案的突出优点是规划中的A.居住区紧靠旧城、临近铁路B.工业区地势平坦、位于主导风下风向C.工业区靠近水源、铁路交通方便D.居住区环境好、建筑工程量小山东省及第中学高三年级的小明同学在学习地理必修1第一章内容时,对家里的一页日历(下图)产生了兴趣。

以下是他根据图示信息作出的判断。

回答10~11题。

10.秋分现象发生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A.136°15′W,0°B.175°45'E,23°26′NC.43°45′E,0°D.34°15′E,0°11.小明搜集整理的下列信息正确的是()A.此时节华北地区适宜冬小麦播种 B.此日过后南极将出现极夜现象C.此日北京时间6:00天安门广场国旗与太阳一同升起 D.此日小明学校操场旗杆的影长为一年之中最短【2012·四川卷】下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东半球图。

此刻,曲线MN上各点太阳高度为0°,MN与EP相交于N点,该季节,北美大陆等温线向南凸出。

读图回答12~13题。

12.由图文信息可知()A.M位于N的西北方向B.悉尼正值少雨的季节C.此季节是南极考察的最佳时期D.这一天甲地日出时刻早于乙地13.图示时刻()A.东经10°各地处于夜B.澳大利亚与巴西不在同一日C.全球属于夜的范围大于昼D.地球位于公转轨道远日点附近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简称副高)是影响我国大陆的重要天气系统。

我国东部地区的主要锋面雨带,通常位于副高脊线以北5~8个纬度处,并随副高的北进南退而移动。

下图是某同学绘制的副高对我国天气影响示意图。

读图回答14~15题。

14.该同学绘制的示意图中有一处明显错误,其错误点及理由分别是()A.“北方的冷空气”——这个季节不存在 B.“暖湿气流”——气流方向错误C.“副高控制下晴热”——副高控制下多阴雨天气 D.“锋面雨带”——锋面雨带在副高北侧15.图中副高所处位置,一般出现的月份是()A.5月 B.6月C.7月D.8月【2012·全国卷】下图示意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初某时的气压系统。

该气压系统以每天120千米的速度自西向东移动。

据此完成16~17题。

16.24小时后甲地主要吹(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17.30~48小时之间,甲地可能经历( )A.持续晴朗高温天气 B.连绵阴雨天气C.强对流降雨天气 D.沙尘暴天气【2012·北京卷】下图为东非高原基塔莱和多多马的降水资料及两地之间游牧路线示意图。

读图,回答18~19题。

18.该游牧活动()A.需要穿越热带雨林B.随着雨季南北移动C.向南可至南回归线D.易受飓风灾害侵扰19.游牧至甲地的时间最可能是()A.1月B.4月C.7月D.10月读某区域洋流图,分析回答20~22题。

20.该洋流所在的海域位于A.北半球中低纬度B.北半球中高纬度C.南半球中低纬度D.无法判断21.图中A、B、C、D四支洋流中,其成因与西风密切相关的是A.AB.BC.CD.D22.若此海域为北印度洋,那么下列现象有可能出现的是A.地中海沿岸地区温和多雨B.我国江南一带多伏旱天气C.地球的公转速度较快D.我国塔里木河处于枯水期图10为某山地植被垂直变化示意图(甲图)和该山地所在地区的气候类型分布图(乙图),乙图中甲乙丙丁表示不同类型的气候区,丁是该山地所属的气候区的范围,回答23-25题。

23甲图中①、②代表的植被类型分别是A.寒荒漠带、高山草甸带B.针叶阔叶混交林带、高寒荒漠带C.高山草甸带、高寒荒漠带D.山地常绿阔叶林带、高出草甸带24.积雪冰川带下界南坡比北坡高的主要原因是A.南坡为山地迎风坡B.北坡植被较好C.南坡水份条件好D.北坡气温较低25.乙图中丙地气候类型的成因是A.气压带风带的季带移动B.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C.距离侮洋远近的不同D.地形地势的影响不同读我国1953—2000年城乡人口对比图(亿人),回答26~27题。

26.图中两类人口的变化反映了()A.乡村人口数量不断上升B.城镇住房压力不断增大C.乡村人口增长速度比城镇快D.城镇人口比重2000年超过乡村27.下列时段,我国城市化进程最快的是( )A.1953—1964年B.1964—1982年C.1982—1990年D.1990—2000年读右图四完成28~30题。

28.图中M所在的圈层是()A.地壳 B.岩石圈C.地幔 D.地核29.图中N处的地貌类型是()A .山岭B .丘陵C .海岭D .火山 30.按照岩石形成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X-L-K-W-S-NB .E-W-K-L-XC .S-E-W-K-L-XD .X-L-K-W-S-N-E选择题答题卡高三地理模拟试题Ⅱ卷二、综合题(共计55分)31.读地层剖面示意图(图14),回答问题。

(14分)材料一:沉积地层剖面以及其中的断层、褶皱等各种地质现象,就像一本地质历史教科书,记录了地壳发展、演化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事件,是我们了解地壳发展演化的窗口。

材料二:已知石灰岩、页岩、砂岩分别是深海、浅海、河湖沉积的产物。

(1)根据该地层剖面岩层顺序,分析判断: ①C 层所处的海陆环境为 (填陆地或海洋)。

(2分)②从E 层到G 层海平面升降.....的变化过程为 。

(2分) (2)剖面图显示,该地区地层曾经发生过褶皱。

据图分析判断该区褶皱发生在 地层形成以后, 地层形成之前。

(以字母指代地层)(2分)(3)比较断层M 的左右两侧地层,写出左侧缺失的地层 (写出字母)。

(2分) (4)根图判断断层M与地层O形成的先后关系。

(2分)(5)根据该地层剖面,归纳该地区地壳演化过程中内外力地质作用的各种表现。

图14石灰岩地层剖面示意图①内力作用表现:_____________ __(2分)。

②外力作用表现:_____________。

(2分)32.(13分)【2012·北京石景山期末】阅读北太平洋海域附近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回答问题。

⑴图中A、B两地的年降水量较多的是地,分析其降水较多的原因。

(5分)⑵描述C、D两地气候特征及成因。

(6分)⑶2011年日本发生强烈地震,并引发核泄漏事故,简述核污染向B地扩散的主要方式。

(2分)33.(16分)【2012·苏北四市联考】下图是地中海某岛屿等高线图(单位:米),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说明该岛的地形、地势基本特征。

(3分)(2)说明该岛屿降水的季节分布特点,并说明其主要原因。

(4分)(3)影响卡利亚里到奥尔比亚铁路走向的主要因素是和,该铁路长度最接近千米(填字母)。

(4分)A.120B.260C.400D.540(4)图中甲、乙两区域环境人口容量较大的是区域,试说明其主要原因。

(5分)34.(12分)【2012·山东卷】下图为江苏省和贵州省三个年份城市化水平统计图。

读图回答问题。

(1)自1990年至2010年,两省城市化发展的特点有何不同?(4分)(2)指出与贵州省相比,江苏省城市化发展的优势条件。

(8分)高三地理模拟试题参考答案1.A2.C【解析】第1题,甲图比例尺为1:15000,甲图比例尺大于乙图;甲乙两图均为地图;甲图比例尺为线段式,乙图比例尺为数字式;注记指的是地图上的文字或数字。

第2题,沿公路从火车站到农业实验区,应先向北后向东南;火车站与学校和农业实验区相距应为几百米;依据指向标可判断方向;比例尺放大1倍,图幅面积将增大3倍。

3.D4.B【解析】第3题,球面上两点间最短距离为过这两点间大圆上的劣弧长,图示中B的坐标是(60°N,45°E),C的坐标是(60°N,135°E),据此判断最近的走法。

第4题,60°N纬线圈的长度为赤道的一半,因此60°N纬线上经度相差180°的AB线和赤道上经度相差90°的DE线距离相等。

ks5u5.C【解析】图A应是寒流流经,但流向应由温度低处流向温度高处;河流应发育在山谷中,而图B中两支流处在山脊;图C中1月份南半球陆地等温线向南凸出;图D中甲地为山地。

6. C7. D【解析】第6题,结合图示等高线形态、数据及分布可以判断,该区域以以丘陵、平原为主,中部高,西南、东北低。

第7题,甲、乙两虚线处等高线都向高处弯曲,都为山谷。

8.D 9.B10.C 11.A【解析】第10题,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直射的经线为地方时为12时的经线,结合图中的北京时间可计算出该经线经度为43°45′。

第11题,秋分时节为华北地区冬小麦播种时机;该日过后,南极将出现极昼现象;天安门广场升国旗时间是依据太阳升起广场地平线,是依据北京地方时确定的;华北地区学校操场旗杆的影长最短出现在夏至日。

12.C 13.B【解析】第12题,由题干和图中信息可知道,MN为晨昏线,大陆等温线向南凸,说明是1月左右,南半球为夏季,南极点附近出现极昼,所以是南极考察的最佳时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