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高中地理——有关经纬网的部分
高中地理——有关经纬网的部分
在劣弧上, 顺地球自转方向为东, 逆地球自转方向为西。
【活动探究】极地经纬网地图上的方向
右下图中 B点位于A点的 西南
方,
C点位于A点的 东北 方,
N
D点位于C点的 东南 方。
左上图中
S
B点位于A点的 东北 方,
C点位于A点的 西南 方,
D点位于C点的 西北 方。
判读方位
下面四幅图中A在B的方向排列正确的是: A.西北、东北、西南、西北 BB.西北、西北、西南、东北 C.西南、东北、西北、西北
区域 20°W~160°E为东半球 划分 160°E~20°W为西半球
赤道划分南北半球; 低中高纬的划分; 热带温带寒带的划分
习题训练: 1. 读图(1):A 地在南北半球的__北___半球 ,东 西 半
球的_东___半球,地理坐标是__2_0_º_N___9_0_º_E__
2. 读图(2):A 地在南北半球的__南___半球 ,东 西 半 球的_西___半球,地理坐标是_2_0__ºS___6_0_º_W___
例题2:某人从赤道以北40公里处出发, 依次向正南、正东、正北、正西各走 100公里,最后他位于
A出发点
B出发点以西
C出发点东北 D出发点以东
5、比较面积大小和比例尺大小
在经纬网地图上,根据经纬线组成的网络可 大致判断区域面积的大小。
在经纬线都是直线的经纬网图上,经纬度间 隔相同的网格,其纬度越高,表示的实际范围就 越小,比例尺越大;纬度越低,表示的实际范围 就越大,比例尺越小;
A
B 100
100
C
D
三、经纬网的 综合应用
确定位置和方向, 判断区域和距离
1、确定地理坐标(纬度,经度)
确定地球表面任一点的地理位置。 确定地理位置不仅要看经度和纬度,还要正确区分 东经度和西经度,南纬度和北纬度。 同一地点的地理坐标,在不同的投影图上表示出来 也会有所不同。
投影图 (一)侧视图
1、经线为弧线
2、纬线为直线
3、看到的是半个 地 球,两条经线 相差 30度 4、南北回归线
南北极圈
投影图 (二)俯视图
1、经线为直线
2、纬线为圆 3、看到的是半个 地 球,两条经线 相差 30度
4、最外面的大圆 是 赤道
5、南北回归线 南北极圈
判读各点的地理坐标
40 °N , 80°W
30°
20° 20°
2、经线的特征:
•所有经线长度都相等。 •两条相对应的经线构成一个经线圈 (经线是半个圆圈)。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经线相交于南北两极。
3、经度的划分:
实际上经度是两条经线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
国际上规定,把经过英国 伦敦格林威治天文台旧址的经线 定为0°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
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分 作180度,以东的180°属于东经, 用“E”作代号;以西的180°属于 西经,用“W”作代号。
东西180°经线合为一条经线。 除0º和180 º经度外,均应描述 东、西经度。
4、经度的变化规律
180o 30o 20o 10o 0o 10o 20o 30o 180o
(西经)
越往东度数越小
本
(东经)
初
子 午
越往东度数越大
线
投影图 (一)侧视图
1、经线为弧线
2、纬线为直线
3、看到的是半个 地 球,两条经线 相差 30度 4、南北回归线
南北极圈
投影图 (二)俯视图
1、经线为直线
2、纬线为圆 3、看到的是半个 地 球,两条经线 相差 30度
4、最外面的大圆 是 赤道
5、南北回归线 南北极圈
5.东西半球划分: 侧看
o
20 W
160 °E
20oW
往东
往西
东半球: 20°W-0°-160 °E
西半球: 20°W -180°- 160 °E
D.东北、西北、西北、西南
N
A
(10°E,20°S
N
A
45°
B
A
B 85°
B
(175°W,50°N) 40°
B
80°
120°
50°N
A 40°
160°
140°
4、两点间实地距离的量算
(1)纬度与距离
所有经线都等长,长度为赤道长度的一半, 即约2万千米 。 任何一条经线上,纬度1°弧长约为111千米。
A、所有经线的长度皆相等; B、所有纬线均不等长; C、0⁰经线是东经和西经的分界线; D、45⁰纬度的长度是0⁰纬线的一半。
3.如图,甲在乙的__东__南___方向 4.比较甲、乙面积的大小是甲__<____乙
20° 30°
10° 甲
20°
70° 60°
0° 乙
10°
6、两地间最近航线方向的判断(最短距离)
二、经纬网
(一)纬线和纬度
1、纬线概念:纬线是地球仪上与赤道平行的线。
2、纬线的特征:
(三点:形状、方向、长度)。
纬线是一个圆圈。 •长度不等,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 越往两极,纬线圈越小,最后成一点。 •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纬线彼此平行,每条纬线与每条经 线垂直相交。
3、纬度的划分:
赤道是零度纬线。 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用“N”作代号; 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用“S”作代号。 北纬、南纬各有90°。 赤道为0º,向两极递增,极点为90º; 一个纬度间的距离即1纬距约为111km。
②东西方向是相对的,理论上没有最东、最西地点。
③若两点既不在同一条经线上又不在同一条纬线上, 在确定两点间的方位时,先看两点所在经线,确定是 哪点在东,哪点在西;再看两点所在纬线,确定哪点 在南,哪点在北,然后把此两点结合在一起,即可确 定两点之间的相互方向。
④在以极地为中心的经纬网图上, 判断东西方向的最简捷方法是:在相比较的两地 之间的劣弧上, 画出地球自转方向箭头,箭尾 为西,箭首为东; 判断南北方向的最简捷方法是:两个相比较的地 点越接近北极点的越偏北,反之越接近南极点的 越偏南。
在纬度大致相同的情况下,区域所跨的经纬 度越多,表示的范围就越大,比例尺越小;区域 所跨的经纬度越少,表示的范围就越小,比例尺 越大。
1、关于经线和纬线的正确叙述是: BD
A、所有经线都与本初子午线平行; B、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C、所有的经线圈和纬线圈都能平分地球; D、纬度越低,纬线圈越长
2、关于经线和纬线的正确叙述是: AC
下图中①点以西是东半球,①点与②③两点间的
最短距离约是3330km,图中③点的经度是 B
A.160°E B.130°E C.180°E D.170°W
经线的间隔随纬度增大而减小
经纬网特点
赤道
都是等腰梯形(极点 的是等腰三角形)
例:某人从某中学 出发,向西、向南、 向东、向北各走 500KM,他是否回 到了该中学?
飞机的航行方向为:先向北,过北极点后再向南。
由此总结:若两点经度差等于180°,且两地位于不同半球,若北半球 的地点的纬度值大于南半球的地点的纬度值,则最短航线过北 极点,航行方向为先向北,过北极点后再向南;若南半球的地点
的纬度值大于北半球的地点的纬度值,则最短航线过南极点,航行方向为 先向南,过南极点后再向北。
分90度
量
本地子午线平面与本
度 几何 初子午线平面之间的夹角
意义 (两面角)
本地点到球心的连线 与赤道平面的夹角(线面角)
表示
标明东经(E)或 西经 (W),0°、180°除外
标明北纬(N)或南纬 (S),赤道(0°)除外
经线
著名 经 0°、180°、20°W、 纬线 160°E经线
纬线
赤道、南北回归线、南 北极圈、极点
某船上有一人面对北方,看北极星出现在 地平线上,此时他的右边是西半球,左边 是东半球,这时该船的地理坐标是
A西经200、纬度00
B经度1800 纬度00
C1600E 纬度00
D经度1800 900N
在下面的经纬网图中,既位于南半 球,又位于西半球的有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1700 1700
A 30 °S , 30°W
30° 100° 0° 30° 60°
90°
130°
160°
30 °S , 170°W
170°
C
3、确定方向
用经纬网可准确地确定方向,其基本规律是: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两地经度差小于180°
(1)依据经度判断东西方向(应用“劣弧定向” ①法两) 个相比较的地点同是东经,则经度数值大的 在东面,经度数值小的在西面。
② 若两地都是南纬,则纬度数值小的地点位置偏北, 数值大的地点位置偏南。
③若两地中的一地为北纬,另一地为南纬,则北纬的 地点位置偏北,南纬的地点位置偏南。
④北极点是地球上最北地点,它四周都是南方,南极 点则相反。
(3)用经纬网确定两点相互方位时,应注意的问题:
①位于同一经线上两点为正南、正北关系, 位于同一纬线上两点为正东、正西关系。
(2)经度与距离 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长约4万千米(2πR赤=2π×6378 千米),赤道上经度1°弧长约为111千米。
任意一条纬线上经度l°弧长约为111千米×cosφ (φ指所求纬线的纬度)。
南北纬 60°纬线长度是赤道的一半。
任意一条纬线(纬度为φ ) 上,经度相差n°的纬线 线段长度为
111千米×n×cos φ
两地间最短距离即为过这两地大圆的劣弧长度 (1)若两地经度差等于180°,过这两点的大圆便是 经线圈,最短航程过两极点,具体又分为三种情况:
①同位于北半球,最近航程一定是
先向北,过极点后,再向南;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