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中考热点作家及作品阅读训练专题丁立梅
中考热点作家及作品阅读训练专题丁立梅
2011年广西柳州市中考语文试题 品味时尚(丁立梅) (1)是在突然间起了念头,要来个农家游的。 (2)那日,闲来翻报,看到休闲时尚一栏,大幅的照片上,村庄田畴铺陈,阳光融融, 人们笑脸灿烂。旁有文字介绍,说城里人现在最时尚的生活,是去乡下吃农家饭,品 农家菜,看农家景。 (3)失笑不已,这样的时尚,我在一二十年前可是天天品味着的。 (4)得了启示,休息日里,电话召集同样在外工作的弟弟,我说我们这次一起来个 农家游可好? (5)两家人马,浩荡成一支团队,直往乡下——我们的老家扑去。慌张了我们的父母, 他们站在屋前,手足无措地望着我们笑,问,乖乖啊,今天又不过年又不过节的,咋 都回来了呢? (6)一笑,回他们,想你们了呗。话说完,脸暗红,若不是受这时尚的农家游的启发, 生活在城里的我们,平常日子里,哪里会想到父母! (7)父母冷清的小屋,因我们的到来而热闹,家里养的小黄狗也来凑热闹,老熟人 似的,绕了我们的脚跟嗅。一只小羊跑来,站在门口,朝着我们好奇地张望,琥珀色 的眼睛里,有着孩童般的温柔和天真。母亲介绍它像介绍她另外的孩子。母亲说,这 是春上刚生的小羊,这小家伙聪明得跟人似的,我和你爸从田里回来,它都老远跑过 去接。前些天,它吃了下过露水的草,泻肚子了,再给它湿草,它怎么也不肯吃了。 (8)我们都以为奇,围着小羊拍照。暗喜不已,这样的“明星人物”,到哪里找? 六岁的小侄子更是抱着它,当了活玩具,喜欢得不肯松手了。
19.第③段和第⑩段中加点的两处“这样的时尚”各有所指,请根据上下文指出它们各自 所指代的内容。(2分)
19.第一处“时尚”指“来个农家游”或“去乡下吃农家饭,品农家菜,看农 家景”。第二处“时尚”指“与亲情相约”或“常回家看看”。(2分,每处1分)
答: 20.好的细节描写往往能画龙点睛。请简要分析下列句中的细节描写所表现出的人物心理。 (4分) (l)他们站在屋前,手足无措地望着我们笑。 答: 20.(1)“手足无措”这一细节(动作描写)生动体现父母惊讶慌忙(出 乎意料、受宠若惊)的心理。或“笑”的细节准确点明父母喜出望外(欢欣 喜悦)的心理。 (2)话说完,脸暗红。 答:
(2)“脸暗红”的细节(神态描写)传达出“我”歉疚、心虚、不好意思 的心情。
21.文中第(9)段的景物描写很精彩,与下面文段有异曲同工之妙。请从表现 手法及其作用来比较它们的共同特点。(3分) 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虫子叫了,就 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都是自由的:要做什幺,就做什么;要怎 么样,就怎么样。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 意开一朵谎花,就开一采谎花,愿意鲒一个黄瓜,就结一个黄瓜。若都不愿 意,就是一个黄瓜也不姑,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 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地飞,一会从墙头上 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又从墙头上飞走了一个白蝴蝶。(节选自萧红《呼兰 河传》)答:
中考热点作家及作品阅读训练专 题:丁立梅(二)
• 中考热点作家及作品阅读训练专题 :丁立梅 • 作家档案: 丁立梅,笔名梅子,紫色梅子。江苏东台人。职业:教师。喜欢用音乐煮文 字。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 出版有散文集《且听风吟》、《忽然花开》、《每一棵草都会开花》等。 《春风暖》被选为七年级上册语文活页课文链接;有多篇文章被设计成中考、 高考语文阅读题。散文《萝卜花》被桂林市、百色市选做2009年中考语文试 题;散文《蔷薇几度花》被南京市选做2009年语文中考试题。2009年江苏高 考语文一结束,丁立梅在第一时间写下了自己的对“时尚”的品味。笔者相 信这篇感情细腻、朴实自然的文章一定会成为2011年阅读题的首选。 • 罗丹说:美,其实只有一种,即显示真实的美。她的文字优美、洁净,适合你在薄 暮的黄昏,或微凉的夜晚阅读。她一直坚信有这样一幢房子,以文字盖顶,用音乐 作墙。房前植一株梅,细雨如丝,花瓣若蝶。有女子,坐窗前,吐气若梅。我曾在 她的文字间缱绻,与她的文字相识如《尘世里的初相见》,在《且听风吟》中,发 觉《诗经里的那些情事》亦如《每一棵草都会开花》。字如其人,她的文章清 新、平实、隽永,蓦然中《忽然花开》,原来《爱,永远不会消失》。她的文字焕 发出别样的色彩,凡俗着,温馨着,美好着。 • “只一低头,就是一朵花开,一瓣一瓣,在风中舒展,而后,凋落成蝶”。这也是 她对自身的评价,她便是我喜欢的江苏作家丁立梅。轻轻翻过梅子的文字,世俗 尘埃里依然能感受到温润真实的美在荡漾…… • 链接中考 • 2008年:《每一棵草都会开花》(徐州市)、《小扇轻摇的时光》(河北省) • 2009年:《萝卜花》(广西桂林市百色市)、《蔷薇几度花》(江苏省南京市)、 《菊有黄花》(四川凉山州) 2011年娄底 2011广西柳州 •
3. 母亲的“笑”这一神态描写,在文章中出现了 三次,请找出来,用曲线标出,然后回答:每次 笑反映了母亲什么样的心理?
第一次 “笑”:“她冲说话的人笑”这次笑既表明她委婉拒绝别人的好意,为了能让 儿子吃到自己亲手制作的、儿子想吃的土产品,即使自己在家怎么省吃俭用,也要满 足儿子的要求,这点钱算什么;这次笑也表现母亲的自豪感,在这么多人面前,告诉 大家自己有这么一争气的儿子在国外,能不从内心深处欣慰的笑吗?其实这次笑的深 层含义还是一个中心:爱儿子! 第二次“笑”:“她笑笑,摇头”这次笑仍然是委婉拒绝别人的好意,但这次与 上次不同的是母亲稍有失望无奈,但又不甘心就此罢休,她在努力的想其它办法满足 儿子的要求,其实给儿子寄东西的决心在笑中已经体现了。 第三次“笑”:“她笑着走了”这次笑是她满怀希望的、欣慰的、开心的笑,终 于能满足儿子的要求了,问题解决了。
22.文末“我”期待“与亲情相约也能成为一种时尚”,这是为什么?请结合全 文内容简要回答。(4分) 答: 22.因为“与亲情相约”已被人们淡化,“回家看看”成了稀有行为,而
“与亲情相约”能够给父母带来快乐幸福(2分),也能让自己拾起童年回忆, 亲近自然,从而让人生变得丰满(2分),所以作者期待它能成为一种流行的 社会风尚。(4分。从孝敬父母,感受亲情角度回答给2分;从自我获益角度 回答 给2分,每个要点1分)
1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一个乡下母亲给远在国外的儿子寄农家土产品的故事
2. 请分析划线句中“努力”“小心翼翼”所表达 的含义。
“努力”说明母亲带的东西很多,很重,也表明母亲身体瘦 弱,跑了很远的山路,已经很累了。但为了儿子,再苦再累 也心甘情愿。“小心翼翼”表明母亲来自穷乡僻壤,没见过 大世面,第一次跑到城里给儿子寄东西。这两个词生动地刻 画出了一个爱子心切、憨厚朴实的农村母亲形象.
(9)提了篮子,去地里摘菜蔬。初夏的天,地里的植物们,葱茏 得不能再葱茏。瓜果多的是,香瓜梨瓜木瓜,比赛着结,——随 便摘吧。蔬菜多的是,韭菜一垄一垄地绿着。还有小青菜,嫩得 掐得出水来。黄豆荚也饱满得刚刚好。用韭菜炒嫩黄豆吃,既鲜 嫩又清新。 (10)邻居们隔屋相望,远远招呼,我家有紫茄子要不要? (11)要,当然要。提了篮子就过去了,摘了小半篮子。邻人还嫌 不够,频相劝,再多摘点呀,我家里多着呢。 (12)心里满溢着的都是好。乡下人家就是实诚,在他们,给予是 幸福,而你的接受,对他们来说,更是福。因为你的接受,意味 着没拿他们当外人。心与心,原是这样靠近的。 (13)很快,正宗的土灶上烧出正宗的土菜,父亲还宰了一只草鸡。 一桌子的好吃好喝。我们埋头大吃,直吃得打饱嗝。父母却吃得 少,一直在一旁笑眯眯地看着我们,不时地叹一声,真好。 (14)真好什么呢?在他们,子女常回家看看,就是最大的满足。 我突然想,假如,与亲情相约也能成为一种时尚,将有多少父母 笑开颜啊。而我们,也因这样的时尚,可以时常与记忆里的自己 重逢,去童年呆过的地方走一走,去问候一下从前的蓝天和白云。 人生会因此更为丰满。 (选自《妙笔阅读经典》2011年第4期,有改动)
21.它们都是融情于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等),都通过菜地美景的描写来衬托 (烘托、映衬)自己欢快、自在(高兴、惬意、舒畅等)的情感。或通过拟人的手法, 生动形象地描写出菜地美景,表达了自己欢快、自在(高兴、惬崽、舒畅等)的情感。 (3分,写法1分,“衬托”等效 果1分,“情感”1分。意思正确即可得分)
母亲的心 丁立梅 那不过是一堆自家晒的霉干菜,自家风干的香肠,还有地里长的花生和蚕豆,晒干的萝卜丝和红 薯片…… 她努力把这东西搬放到邮局柜台上,一边小心翼翼地寻问,寄这些到国外,要几天才能收到? 这是六月天,外面太阳炎炎,听得见暑气在风中“滋滋”开拆的声音。她赶了不少路,额上的皱 纹里,渗着密密的汗珠,皮肤黝黑里泛出一层红来。像新翻开的泥土,质朴着。 这天,到邮局办事的人,特别多。寄快件的,寄包裹的,寄挂号的,一片繁忙。她的问话,很快 被淹在一片嘈杂里。她并不气馁,过一会便小心地问上一句,寄这些到国外,要多少天才收到? 当她得知最快的是航空邮寄,三五天就能收到,但邮寄费用贵。她站着想了会,而后决定,航空 邮寄。有好心的人,看看她寄的东西,说,你划不来的,你寄的这些东西,不值钱,你的邮费, 能买好几大堆这样的东西呢。 她冲说话的人笑,说,我儿在国外,想吃呢。 却被告之,花生、蚕豆之类的,不可以国际邮寄。她当即愣在那儿,手足无措。她先是请求邮局 的工作人员通融一下,就寄这一回,她说。邮局的工作人员跟她解释,不是我们不通融啊,是有 规定啊,国际包裹中,这些属违禁品。 她“哦”了声,一下子没了主张,站在那儿,眼望着她那堆土产品出神,低声喃喃,我儿喜欢吃 呢,这可怎么办? 有人建议她,给他寄钱去,让他买别的东西吃。又或者,你儿那边有花生蚕豆卖也说不定。 她笑笑,摇头。突然想起什么来,问邮局的工作人员,花生糖可以寄吗?里边答,这个倒可以, 只要包装好了。她兴奋起来,那么,五香蚕豆也可以寄了?我会包装得好好的,不会坏掉的。里 边的人显然没碰到过寄五香蚕豆的,他们想一想,模糊着答,真空包装的,可以罢。 这样的答复,很是鼓舞她,她连声说谢谢,仿佛别人帮了她很大的忙。她把摊在柜台上的东西, 一一收拾好,重新装到蛇皮袋里,背在肩上。她有些歉疚地冲柜台里的人点头,麻烦你们了,我 今天不寄了,等我回家做好花生糖和五香蚕豆,明天再来寄。 她走了,笑着。烈日照在她身上,蛇皮袋扛在她肩上。大街上,人来人往,没有人会留意到,那 儿,正走着一个普通的母亲,她用肩扛着,一颗做母亲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