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二地理练习题.

高二地理练习题.

高二地理练习题读某区域等年降水量线图,读图回答1---3题。

1、图示区域内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是A、由东向西逐渐减少B、由西南向东北逐渐减少C、由西向东逐渐减少D、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2、下面四图中,能正确反映图中河流②处月平均流量分配的是A、甲B、乙C、丙D、丁3、沿图中甲乙线,从甲至乙地理事物的变化正确的是A、高寒草原、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B、地势第一级阶梯、第二级阶梯、第三级阶梯C、干旱、水土流失、台风D、青稞、小麦、水稻4.根据甲图风向玫瑰图,判断乙图中工业区和居民区的布局合理的是下图为“某地区气温等温线示意图”,不考虑地形因素。

据此完成5~7题。

5.若图中a、b、c三地温度分别为T a、T b、T c,根据图中信息判断A.T a>T bB.T b=T cC.T c>T bD.T a>T c6.此时,c地的季节和月份为A.夏季 1月B.夏季 7月C.冬季 1月D.冬季 7月7.此季节该地区河流A.补给两岸潜水B.处于丰水期C.可以得到两岸潜水的补给D.两岸对河川径流起到削弱洪峰的作用国外一些媒体报道:东亚地区沙尘暴的源地主要在中国境内。

而我国科学家研究发现,影响中国的沙尘暴2/3源于国外。

据此回答8~9题。

8.影响中国沙尘暴的沙源主要位于下列哪个国家境内A.蒙古B.阿富汗C.吉尔吉斯斯坦D.俄罗斯9.当沙尘暴发生时,我国南方地区常伴有泥雨发生,其主要原因是A.含沙气流在南方山地迎风坡上升B.含沙气流与南方暖湿气团相遇后被抬升C.南方雨水把气流中的沙粒冲刷下来D.含沙气流与南方暖湿空气混合,暖湿空气沿锋面上升所致图3是同处北纬30o的开罗与武汉降水量与蒸发量曲线图。

回答10~11题。

10.造成两地降水量差异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开罗位于山地背风坡,受焚风影响B.武汉常年受准静止锋影响,降水丰富C.武汉常年受副热带高压的控制,盛行下沉气流D.开罗附近海陆热力差异小,没有形成季风环流11.当武汉正值图3中阴影部分对应的月份时,常受下列哪种天气系统的影响读“江苏如皋5月5日前后几天的天气变化资料统计图”,完成12~14题:12、这次天气变化过程最有可能是由A、反气旋造成B、气旋造成C、冷锋造成D、暖锋造成13、这次降水的形成原因是A、气流下沉造成B、气流对流上升造成C、暖气团主动沿锋面爬升造成D、暖气团被迫抬升造成14、此系统易造成A、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天气B、东北、华北地区的夏季暴雨C、东南沿海的台风天气D、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天气读我国四条山脉迎风坡的年降水量与海拔高度(图中各山脉最大年降水量的高度不一定是山顶高度)关系图,回答15~16题。

15. 图中的四条线中,反映秦岭降水状况的是A. aB. bC. cD. d16. 在我国,具有类似于d→a山脉的年降水量地域变化规律的现象是A. 地表高低起伏B.气温水平变化C. 煤炭资源分布D.经济发展水平下图为某日中国东部一条经线附近地区的天气状况图。

回答17题。

17.该日最可能出现在A.1月B.4月C.7月D.10月18、下图为山东丘陵地区等温线图,造成这种分布的主导因素是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地形D.洋流24℃26℃28℃下图为“我国某区域1月和7月等温线分布图”。

读图,回答第19-20题。

19.图示区域A .1月等温线分布主要受地形地势影响B .7月等温线分布主要受海陆位置影响C .A 处7月平均气温高于28℃D .B 处比A 处的气温年较差大20.关于图示区域地理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 .区域内能够欣赏到“一山有四季”的奇妙景观B .区域内南部河流一般在每年春季开始进入汛期C .作物熟制由北部两年三熟过渡到南部一年两熟D .天然橡胶是该区域普遍种植的最主要经济作物下图为我国东部气温随纬度变化曲线图,读图完成21-22题。

河流 赣州 112°E N A B 12 10 8 28 28 6 28 1月等温线(℃) 7月等温线(℃) 图例: 桂林15º 50º 45º 40º 35º 30º 25º 20º (纬度) 2 3 4 5 6 7 8 9 10(月)a b c d efg h21.图中能正确反映我国东部1、7月气温随纬度变化的曲线分别是A .③和① B.③和② C .④和② D.④和①22.我国东部地区冬季气温分布特点的成因主要有①太阳辐射差异 ②大气环流影响 ③距海远近不同 ④地势高低差A .①②B .①③C .①④D .③②下图是“我国东部锋面雨带正常年份位置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23-25题。

23.关于锋面雨带的叙述,正确的有A .雨带的年内推移使北方地区降水量逐渐增加B .雨带快速通过的地区汛期较长C .雨带的北侧盛行偏南风,南侧盛行偏北风D .雨带的北移由夏季风的强弱决定24.关于锋面雨带位置与我国区域自然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有A .雨带位于a 时,华北平原干旱缺水B .雨带位于d 时,黄河流域进入汛期C .雨带位于f 时,东南沿海台风活跃D .雨带位于g 时,松花江大汛结束25、从图中可知,我国各地雨季出现的时间规律大致是A 、纬度低的地区,雨季开始早、结束也早B 、纬度高的地区,雨季开始晚、结束也晚C 、纬度低的地区,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B 、纬度高的地区,雨季开始晚、结束晚、雨季短下图是2012年4月18日8时—4月19日8时我国部分地区降水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26~27题。

26.形成图示地区降水的主要原因是A.高压脊控制B.锋面活动C.反气旋过境D.热带气旋影响27.若图示降水持续多日,最易发生洪涝的地区是A.江汉平原 B.四川盆地 C.珠江三角洲 D.长江三角洲下图是中国雨季类型图,回答28~30题。

28.图中①地区雨季类型为A.全年干旱多晴区 B.夏半年多雨区 C.夏雨集中区 D.夏雨区29.图中M地区夏秋季节多雨的主要原因是A.受西南季风影响 B.受高压脊的影响 C.受台风影响 D.多对流雨30.导致N地类型界线向西北凸出的因素主要是A.水源 B.土壤 C.地形 D.人为活动下图为豫西部分地区多年平均年干旱旬数分布图。

一旬为10天,多年平均年干旱旬数与降水密切相关。

据此回答31~32题。

31.图示地区年干旱旬数的空间分布特点是①.总体上自东南向西北增大②.总体上自西向东逐渐减小③.自洛阳向南逐渐减小④.有高值和低值中心分布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32.关于年干旱旬数分布特征成因,叙述正确的是①.①地区等值线向东北凸出主要是由于该地受地形影响,降水较多;②.②地区干旱程度高于①地区的主要原因是纬度较高③.③地区等值线分布主要受河流影响;④.图中等值线分布是季风和地形共同影响的结果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图为我国南岭山地中段的自然景观剖面图。

读图4,回答33~35题。

33.图中A.1月平均气温由南向北逐渐降低B.7月普遍高温,南北温差不大C.降水主要集中分布在山地的北坡D.低山丘陵为主,山河相间分布34.与乙山相比,甲山垂直自然带更丰富的主要原因是A.纬度更低B.受冬季风影响更强C.海拔更高D.受夏季风影响更强35.南岭地跨的省区有A.湘、赣、桂、粤B.赣、湘、渝、桂C.湘、滇、闽、桂D.闽、粤、湘、赣气候生产潜力是指一个地区光、热、水等要素的数量及其配合协调程度。

右图示意中国东北地区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的空间分布。

读图完成36~37题。

36.影响甲处等值线向北凸出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位置 B.大气环流C.地形因素 D.海陆分布37.在中国东北地区,与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空间变化规律基本一致的指标是A.≥10℃积温 B.日照时数C.太阳辐射量 D.年降水量38、据图比较昆明和北京两地气温特征的差异,并概括主要影响因素。

39、读图32,回答下列问题。

指出河套平原的年降水量分布特征,并分析原因。

40、阅读下图,回答相关问题。

(1)在上图所示气压形势下,a等压线的数值为百帕,①地可能出现的风向是若甲天气系统中心气压值增大,几天后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寒潮天气,在此期间②地的气压和天气变化状况是。

随着季节变化,当甲天气系统消失时,控制澳大利亚大陆西南角的气压带或风带是。

(2)上图中A-B-C一线年降水量大致呈现出“由A至B逐渐减少、由C至B逐渐减少”的变化特点,试分析其成因。

41.读下图及表,回答问题。

地点①②③④⑤⑥⑦海拔高度(m) 4 2895 1288 1302 2261 23 8年降水量(mm)559 966 61 1536 372 2045 975年均温(℃)12.2 6.6 11.7 17.2 5.5 24.1 24.3 (1(2)分析④地降水量高于⑤地的原因。

(3)分析⑥、⑦两地年均温接近,但降水量差异较大的原因。

42、阅读材料和下图,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中广网乌鲁木齐2008年5月9日电 5月8日,伊犁河谷普降大雨,位于河谷南部的昭苏县当天下午大雪飞扬。

这场由乌拉尔山入侵的冷空气所形成的大风降水天气目前已经在伊犁河谷造成泥石流、山洪等自然灾害。

材料二西北某局部地区7月份等温线分布图(1)图中A、B、C三地位于伊犁河谷的是地,判断理由是。

材料中描述的冷空气有可能来自洋。

(2)写出A、B、C三地的气温T1、T2、T3的范围:< T1 < ; < T2 < ; < T3 < 。

试分析B地附近区域气温高的原因。

(3)据测定A地年降水量达277.6毫米,而B地虽与A地相隔较近,但年降水量只有5.9毫米,成为我国最干旱的地区,试分析存在差异的原因。

(4)图示地区所在省区生产优质长绒棉,试分析其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