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五行志(下之上)(5)全文
(1)元平元年:前74年。
(2)昌邑玉贺:本书《武五子传》附传。
(3)夏侯胜:本书卷七十五、八十八有其传。
当:遮阑;阻当。
(4)何之:往哪去。
(5)嘱吏:交给官吏(审处)。
(6)白:报告。
霍光:本书有其传。
(7)张安世:张汤之子。
本书《张汤传》附传。
(8)让:责备。
(9)察察:辨明;分析。
(10)专:贝也。
(11)霓再重,赤而专,至冲旱:孟康曰:若五月再重,赤而员,至十一月旱也。
(12)解而温:蒙气解而温(服虔说)。
(13)取:通聚。
禽:迷乱。
(14)六辰:谓从卯至申,即卯、辰、巳、午、未、申。
(15)女不变始:始贵高于夫,终行此不变。
(16)果:当读为裹(杨树达说)。
(17)媟(xi ):狎慢;不恭敬。
(18)嫡不答:意谓妻有承顺之心,而夫不报答。
适:通嫡。
正妻。
答:报也。
或曰答,对也。
(19)霓三出三巳,三辰除:韦昭曰若从寅至辰也。
霓旦现西,晏则雨。
(20)周:欺也。
辟(b ):国君。
(21)试:任用。
(22)窳(yǔ):愚劣。
夭:屈抑。
(23)怙(h ):倚仗,依靠。
(24)惧:疑作拒。
王先谦曰:惧,疑拒,声近而讹。
拒下使不言道,所谓闭下也。
作惧则无义。
(25)恶(wū)恶( ):憎恨邪恶。
(26)尊卦:有二说。
一说指乾、坤卦(孟康说)。
一说谓之方伯卦,指震、兑、坎、离等卦(臣瓒说)。
(27)厝(cu ):通错。
错杂。
(28)试:任用。
(29)知佞厚之:知邪佞而优待之。
庳:痹之误。
盖知佞而不能远,近于麻痹不仁也。
(杨树达说)(30)弼:违背。
悖:惑也。
(31)以上言恒阴。
严公十八年秋(1),有蜮。
刘向以为蜮生南越。
越地多妇人,男女同川,淫女为主,乱气所生,故圣人名之曰蜮。
蜮犹惑也,在水旁,能射人,射人有处,甚者至死。
南方谓之短弧(2),近射妖,死亡之象也。
时严将取齐之淫女(3),故蜮至。
天戒若曰,勿取(娶)齐女,将生淫惑篡弑之祸。
严不寤(悟),遂取之。
入后淫于二叔,二叔以死,两子见弑,夫人亦诛。
刘歆以为蜮,盛暑所生,非自越来也。
京房《易传》曰:忠臣进善君不试(4),厥咎国生蜮。
(1)庄公十八年:前676年。
蜮(r ):即螣。
一种食禾苗的害虫。
或谓一种能含沙射人的动物。
(2)短弧:师古曰,即射工也,亦呼水弩。
(3)严:庄公。
(4)试:任用。
史记鲁哀公时(1),有隼集于陈廷而死(2),楛矢贯之(3),石砮(4),长尺有咫(5)。
陈闵公使使问仲尼(6),仲尼曰:隼之来远矣!昔武王克商,通道百蛮,使各以方物来贡,肃慎贡咫矢(7),石砮长尺有咫。
先王分异姓以远方职,使毋忘服(8),故分陈以肃慎矢。
试求之故府,果得之(9)。
刘向以为隼近黑祥,贪暴类也;矢贯之,近射妖也;死于廷,国亡表也。
象陈眊乱,不服事周,而行贪暴;将致远夷之祸,为所灭也。
是时中国齐晋、南夷吴楚为强,陈交晋不亲,附楚不固,数被二国之祸。
后楚有白公之乱(10),陈乘而侵之(11),卒为楚所灭(12)。
(1)鲁哀公:春秋时鲁君。
前494 前468年在位。
(2)隼(sǔn):乌纲、隼科各种类的通称。
陈:春秋时陈国。
廷:殿廷。
(3)楛(h )
矢:以楛木做干的矢。
楛木,荆类。
贯:射穿。
(4)咫(n ):石制的箭镞。
(5)咫(zhǐ):古代长度名。
周制八寸曰咫。
(6)陈闵公:名周,陈怀公之子。
《国语鲁语》作陈惠公,疑误。
(7)肃慎:古族名。
在今东北地区。
(8)服:事也。
(9)求之故府,果得之:意谓陈国库藏中果然还有楛矢。
(10)白公:名胜,楚平王太子建之子。
建遇谗,奔郑而死。
胜在吴,称白公。
吴人伐慎,白公败之,请以战备献,因而作乱。
事在鲁哀公十六年。
(11)陈乘而侵之:陈国乘白公之乱而侵楚。
事在鲁哀公十七年。
(12)为楚所灭:鲁哀公十八年,陈被楚所灭。
以上言射妖。
史记夏后氏之衰,有二龙止于夏廷,而言余,褒之二君也(1) 。
夏帝卜杀之,去之(2),止之(3),莫吉;卜请其漦而藏之(4),乃吉。
于是布币策告之(5)。
龙亡而漦在,乃椟去(弆)之(6)。
其后夏亡,传椟于殷周,三代莫发(7),至厉王末,发而观之,漦流于廷,不可除也。
厉王使妇人裸而噪之(8),漦化为玄鼋(9),入后宫,处妾遇之而孕(10),生子,惧而弃之。
宣王立,女童谣曰:檿弧萁服,实亡周国(11)。
后有夫妇鬻是器者(12),宣王使执而漻(戮)之。
既去,见处妾所弃妖子,闻其夜号,哀而收之,遂亡奔褒(13)。
后褒人有罪,入妖子以赎,是为褒姒,幽王见而爱之,生子伯服。
王废申后及太子宜咎,而立褒姒、伯服代之。
废后之父申侯与缯西畎戎共攻杀幽王(14)。
《诗》曰:赫赫宗周,褒姒灭之(15)。
刘向以为夏后季世(16),周之幽、厉,皆悖乱逆天,故有龙鼋之怪,近龙蛇孽也,漦,血也,一曰沫也。
檿弧,桑弓也。
萁服,盖以萁草为箭服,近射妖也。
女童谣
者,祸将生于女,国以兵寇亡也。
(1)褒:古部落名。
(2)去:驱逐。
(3)止:拘留。
(4)漦(l ):涎沫。
(5)布币策告之:奠币为礼,读策辞而告之。
(6)椟:柜。
去:通弆(j ǔ) ,藏也。
(7)发:打开。
(8)噪:疑为澡。
漦为沫水,妇人裸体而洗澡,在情理之中。
(9)玄:黑色。
鼋(yu n):俗称癞头鼋。
或谓蜥蜴。
(10)处妾:宫中之处女(童女)。
(11)檿(yǎn)弧:以山桑制成的弓。
萁:草名。
似获而细,可以织服,萁服:以萁草编织的箭袋。
(12)鬻(y ):卖。
(13)亡:逃也。
(14)缯:古国名。
畎戎:即大戎。
(15)《诗》曰等句:引诗见《诗经小雅正月》赫赫:盛貌。
宗周:镐宗。
(16)季世:末世。
《左氏传》昭公十九年(1),龙斗于郑时门之外洧渊(2)。
刘向以为近龙孽也。
郑以小国摄乎晋楚之间(3),重以强吴,郑当其冲,不能修德,将斗三国,以自危亡(4)。
是时子产任政(5),内惠于民,外善辞令,以交三国,郑卒亡(无)患,能以德消变之效也。
京房《易传》曰:众心不安,厥妖龙斗。
(1)昭公十九年:前523年。
(2)郑:春秋时郑国。
时门:城南门。
洧渊:潭名。
洧水源于阳城山(今河南登封县东北),流经密县,过新郑县南,为洧渊潭。
(3)摄:夹处。
(4)不能修德三句:意谓如果不修德,则面对三个强国,必然危亡。
(5)子产:郑国的贤臣。
惠帝二年正月癸酉旦(1),有两龙见(现)于兰陵廷东里温陵井中(2),至乙亥夜去(3)。
刘向以为龙贵象而困于庶人井中,象诸侯将有幽执之祸。
其后吕太后幽杀三赵王(4),诸吕亦终诛灭。
京房《易传》
曰:有德遭害,厥妖龙见井中(5)。
又曰:行刑暴恶,黑龙从井出。
(1)惠帝二年:前193年。
正月癸酉:正月四日。
(2)现于兰陵廷东里温陵井中:《孝事纪》作现兰陵家人井中。
温陵:人姓名。
(3)乙亥:(正月)六日。
(4)三赵王:赵隐王刘如意、赵幽王刘友、赵共王刘恢。
(5)《易传》曰等句:沈钦韩曰:此下脱成帝时黑龙现东莱事。
《左氏传》鲁严公时有内蛇与外蛇斗郑南门中,内蛇死(1)。
刘向以为近蛇孽也。
先是郑厉公劫相祭仲而逐兄昭公代立(2)。
后厉公出奔(3),昭公复入(4)。
死,弟子仪代立(5)。
厉公自外劫大夫傅瑕(6),使僇(戮)子仪(7)。
此外蛇杀内蛇之象也。
蛇死六年,而厉公立。
严公
(8):犹有妖乎?对曰:人之所忌,其气炎以取之,妖由人兴也。
人亡(无)衅焉,妖不自作。
人弃常,故有妖。
京房《易传》曰:立嗣子疑,厥妖蛇居国门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