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K12学习】苏教版《白鹭》公开课教案及课后反思(优秀)

【K12学习】苏教版《白鹭》公开课教案及课后反思(优秀)

苏教版《白鹭》公开课教案及课后反思
(优秀)
《白鹭》公开课教案1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⒈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整体感知课文,凭借具体的语言资料,感受白鹭的美。

一、揭示课题
⒈“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是大诗人杜甫的名句。

白鹭,同学们见过吗?(出示挂图)让同学观察,然后教师作简单的介绍。

⒉郭沫若先生也曾为白鹭写了一篇优美的文章,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第十六课《白鹭》。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⒈自学课文。

⑴提出自学要求:
①读准字音,认清生字字形,读通句子。

②画出不懂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理解。

③想想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写白鹭的。

⑵同学自学,教师巡视,适时辅导。

⒉检查自学效果。

⑴分节朗读课文,协助纠正字音及读得不通顺的地方。

⑵看图理解“蓑毛”、“喙”、“流线型”。

⑶提问: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写白鹭的?
⒊默读课文,根据总分总的结构特点给课文简单的划分段落。

(不作过高要求)同桌讨论,集体交流。

⒋分段读课文。

三、指导书写生字
⒈同学仔细观察田字格的生字后,板演。

⒉引导评价、适当范写。

⒊同学用钢笔描红、临写。

四、作业
⒈朗读课文。

⒉誊写生字。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这句话的意思。

3、凭借具体的语言资料,感受白鹭的美,激发同学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一、复习
⒈听写词语。

蓑毛配合嗜好美中缺乏长喙孤独平稳韵味无穷
⒉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来写白鹭的?
二、精讲课文
a、学习第1~5节
1、(出示画面)瞧,这就是白鹭。

2、课文诗怎样描绘白鹭外形的?自读1~5节。

3、朗读。

(指名读——评读——齐读)
b 、学习6~8节
1、自读6~8节,在你脑海中会出现怎样的画面?假如给你一张白纸,你会画些什么?
2、交流第一幅画面。

(生描述——出示画面——配音——取名,区别“钓鱼”与“捕鱼”——齐读)
3、交流第二幅画面。

(生描述——出示画面,师范读——想象或许还在干什么——朗读)
4、交流第三幅画面。

(出示画面——朗读——取名)
5、刚才同学们用心描绘出了三幅韵味无穷的画面(出示画面)。

齐读6~8节,能背的试着背一背
c、学习第9~10节
1、引读第9~10节
2、为什么说白鹭的自身就是一首优美的歌,一首韵味无穷的诗呢?欣赏一组画面。

3、小结
4、指导朗读最后一节。

三、总结全文
1、赞美白鹭
2、(出示一组画面)欣赏白鹭独特的美。

板书:
16 白鹭
颜色的配合
精巧的诗身段的大小

韵味无穷的诗觅食栖息飞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