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赏析温酒斩华雄.

赏析温酒斩华雄.

酒尚温时战火熄叫人怎能不爱你
------------赏析“温酒斩华雄”
南召二中张峰
罗贯中先生真不愧是一位技艺高超的文学大师,《三国演义》中写了大大小小数十次战役,场场跌宕起伏,精彩纷呈,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其中“温酒斩华雄”一节更是言语不多而扣人心弦,场面不大而英雄尽显,让人读之难忘,回味无穷。

“温酒斩华雄”一节罗贯中先生在《三国演义》原文中是这样描述的:忽探子来报:“华雄引铁骑下关,用长竿挑着孙太守赤帻,来寨前大骂搦战。

”绍曰:“谁敢去战?”袁术背后转出骁将俞涉曰:“小将愿往。

”绍喜,便著俞涉出马。

即时报来:“俞涉与华雄战不三合,被华雄斩了。

”众大惊。

太守韩馥曰:“吾有上将潘凤,可斩华雄。

”绍急令出战。

潘凤手提大斧上马。

去不多时,飞马来报:“潘凤又被华雄斩了。

”众皆失色。

绍曰:“可惜吾上将颜良、文丑未至!得一人在此,何惧华雄!”言未毕,阶下一人大呼出曰:“小将愿往斩华雄头,献于帐下!”众视之,见其人身长九尺,髯长二尺,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声如巨钟,立于帐前。

绍问何人。

公孙瓒曰:“此刘玄德之弟关羽也。

”绍问现居何职。

瓒曰“跟随刘玄德充马弓手。

”帐上袁术大喝曰:“汝欺吾众诸侯无大将耶?量一弓手,安敢乱言!与我打出!”曹操急止之曰:“公路息怒。

此人既出大言,必有勇略;试教出马,如其不胜,责之未迟。

”袁绍曰:“使一弓手出战,必被华雄所笑。

”操曰:“此人仪表不俗,华雄安知他是弓手?”关公曰:“如不胜,请斩某头。

”操教酾热酒一杯,与关公饮了上马。

关公曰:“酒且斟下,某去便来。

”出帐提刀,飞身上马。

众诸侯听得关外鼓声大振,喊声大举,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众皆失惊。

正欲探听,鸾铃响处,马到中军,云长提华雄之头,掷于地上。

其酒尚温。

后人有诗赞之曰:
“威镇乾坤第一功,辕门画鼓响冬冬。

云长停盏施英勇,酒尚温时斩华雄。


曹操大喜。

只见玄德背后转出张飞,高声大叫:“俺哥哥斩了华雄,不就这里杀入关去,活拿董卓,更待何时!”袁术大怒,喝曰:“俺大臣尚自谦让,量一县令手下小卒,安敢在此耀武扬威!都与赶出帐去!”曹操曰:“得功者赏,何计贵贱乎?”袁术曰:“既然公等只重一县令,我当告退。

”操曰:“岂可因一言而误大事耶?”命公孙瓒且带玄德、关、张回寨。

众官皆散。

曹操暗使人赍牛酒抚慰三人。

“温酒斩华雄”是《三国演义》中关羽的成名之战,《三国演义》也是对此大力渲染,但不同的是没有宏大的战争场面,没有扣人心弦的厮杀,仅有尚温的一杯酒,却敌得过刀光剑影,华雄阵斩俞涉、潘凤,大大出了风头,却顷刻死在关公刀下,关羽英勇可见一斑,此段通过道具“温酒”,淋漓尽致得体现了关羽的刀法,在读者面前第一次树立了关羽“威震华夏”的光辉形象。

“温酒斩华雄”一节在艺术手法运用上更是经典之作,其中以下几种技法的巧妙运用让人拍案叫绝。

第一,以虚写实,虚实相生。

罗贯中先生实写会场,虚写战场;实写战斗结果,虚写战斗过程。

“鼓声”“喊声”“銮铃声”这些是耳闻,人头是眼见,这些都是实写。

而那精彩的对决,关羽斩将时的神威却都是虚写。

罗贯中先生在这里把这些具体交战的过程一概省去,为的是抓住传神之处,突出精彩的侧面,收取以虚写实、以实补虚的效果。

那天崩地塌、岳撼山催的宏伟战争场面和气氛,始终强烈地鼓荡着读者的耳膜,依然让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受,中心人物关羽敏捷、威猛的英雄形象依然表现得淋漓尽致。

可以说将虚实结合运用到了妙不可言的程度。

第二,对比烘托。

华雄搦战,袁术骁将俞涉出战,不三回合,被华雄斩了,韩馥上将潘凤又被斩杀,此时袁绍感叹自己的上将颜良、文丑未至,得一人在此,何惧华雄,此时关羽请战,曹操为关羽温一杯酒,关羽提刀出帐,飞身上马,关外鼓声大震,喊声大举,銮铃响处,马到中军,云长提华雄之头,掷于地上,其酒尚温。

众大将的不堪一击和关羽的温酒斩华雄一对比,关羽之勇猛武艺高强,跃然纸上。

同时袁绍之死要面子,袁术之狭隘势利和曹操的目光长远,任人唯才,办事精细一对比,曹操之英明也一目了然。

罗贯中先生在寥寥数百言之间,将对比艺术运用得淋漓尽致,恰到好处。

第三,层层铺垫。

罗贯中先生用大量的笔墨描写骁将俞涉战不三合被斩,上将潘凤被斩,众皆失色,袁绍感叹自己的上将颜良、文丑未至,关羽请战,袁术以关羽地位较低,拒绝使用,袁绍也因死要面子而犹豫不决等内容,为后文关羽反转形势做层层铺垫,从而衬托出关羽武艺高超,英勇无比。

第四,细节点染。

此次战斗结束之时,罗贯中先生只用“其酒尚温”寥寥四字胜过千言万语。

顷刻间,关羽勇猛高强的形象跃然纸上。

“温酒斩华雄”只是《三国演义》大大小小数十次战役中的一场小小的对决,罗贯中先生站在小说全局的高度,灵活巧妙的运用创作艺术,淋漓尽致的刻画了关羽高超的武功,树立了关羽“威震华夏”的英雄形象,无不让人读之难忘,回味无穷。

教师点评: 首先应该肯定李林同学对《三国演义》阅读的相当精细,《三国演义》大大
小小数十次战役中“温酒斩华雄”一节的确是经典之战,文字不多却精彩纷呈。

李林同学主要是对罗贯中先生在描写这次战役时运用的艺术手法进行赏析,赏析得深入、全面、详尽,让人对罗贯中先生高超的创作技艺有了一定的认识,同时李林同学对关羽、曹操、袁绍、袁术等人物的形象的评价也非常准确。

作为一名高二的学生,能站在这样的高度对大
家之作进行赏析,并且赏析如此到位,实属难能可贵,令人欣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