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读图填图训练 八、世界分区图(非洲一) 非洲概况 读图8,回答下列问题: 训练一:填写图中字母代表地理事物的名称 1、 画出0度经线、0度纬线(赤道)、北回归线, 南回归线的位置;在图中表示出东非大裂谷的范围。
2、 山脉:A 、B ;高原:K ,被称为“ ”、L 、M 。
3、 沙漠:J 。
4、 河流:C 、D 、E 、F 。
5、 岛屿:H ;海湾:G训练二:1、分析C 河定期泛滥的原因。
2、分析D 河水能资源最丰富的原因。
图8非洲3、分析非洲气候分布怎样?有何特点?其原因是什么?训练三:读下图回答:1、 从A 地出发沿西海岸航行到B 地,见到沿岸大陆呈现的植被景观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景观变化是以__________为基础的地域分异规律。
2、 一航行是顺着_______________洋流航行。
3、 该图中沿赤道作剖面图如下,填出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A_______洋、B_______盆地、C______大裂谷、D__________湖、E______高原、F__________洋E 地形区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E 地没有形成B 地同一类型气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
北非 读图9,回答下列问题:训练一:在图中绘制5°W ,35°N 经线,其交汇点附近为 海峡。
训练二:填写图中数字代表的国家名称:① 、⑤ 、⑥ 、⑦ 训练三:填写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A 海峡;B 运河C 河;D 海。
图9 北非A B C九、世界分区图(非洲二)埃及读图10,回答下列问题:训练一:填写图中数字和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A 海;B 海;C 河;D 水库(大坝);E 半岛;F 运河。
训练二:分析苏伊士运河的重要作用。
训练三:埃及长绒棉主要分布在,分析其生产的有利条件。
训练四:近年来,尼罗河下游定期泛滥减少,土壤肥力下降,三角洲萎缩,地中海渔产量下降,导致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读图11,回答下列问题:训练一:填写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国家与首都名称A B CD E FG训练二:图中G和两国的独立,标志着非洲殖民体系的瓦解。
训练三:A国的经济中心是;位于好望角附近的著名港口是,气候类型为。
图10 埃及十、世界分区图(欧洲、意大利) 欧洲概况 读图12,回答下列问题: 训练一:在图中绘制0°经线、50°N 纬线,40°N 纬线,其交汇点位于 海峡和 半岛。
训练二:填写图中字母所代表地理事物的名称 1、岛屿:A 、B2、半岛:C 、 D 、E 、F3、山脉:G 、H4、河流:I 、J 、K5、海域:L 、M6、平原:N 、O 、P训练三:分析欧洲海洋性气候特点突出的原因。
训练四:分析N 、O 两大平原的主要成因。
欧洲西部读图13,回答下列问题:训练一:填写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国家名称 A 、B 、C 、 D 、E 、F 、 G 、H 、I 、 J 、K 、L 、 M 、N 、O 训练二:图中被北极圈穿越的国家是 、 、 、 。
图12 欧洲地形N O P 图13 欧洲西部A B CD E F GHI JK L M N OA B D C E FG 图14 意大利训练一:填写图中数字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A 河、城市:B 、C 、D 、 E 、F 、G训练二:1、试分析A 河的水文特征(汛期、枯水期的变化)。
十一、世界分区图(德国、英吉利海峡)2、试分析G 城市钢铁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3、试分析意大利多火山活动的原因。
4、在图中绘制意大利新兴工业区的分布,并说明其特点。
(提示:参考高一地理下册“新兴工业区”P35)德国 读图15,回答下列问题:训练一:填写图中数字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1、海域:① 、②2、河流、运河:③ 、④ 、⑤ 、⑥3、城市:⑦ 、⑧ 、⑨训练二:德国北面的邻国为 ,西面的邻国主要有 、 、 、,南面的邻国主要有 、 等,东面的邻国主要有 、 。
训练三:1、在图中注明鲁尔工业区,绘出大致范围。
2、20世纪50年代后期以来,该区的煤炭工业趋于衰落,原因之一是_____________逐渐代替煤炭,成为世界上的主要能源。
3、20世纪70年代,该区的钢铁工业也开始衰落,原因之一是世界钢铁市场竞争激烈。
当时,该区钢铁产品在亚洲的主要竞争对手来自:( )A .印度B .中国C .韩国D .日本4、目前,在以下四种货物中,经F 河运入该区且运量最大的是:( ) A .煤炭 B .铁矿石 C .钢材 D .机械 5、欧盟中央银行所在地法兰克福是德国:( ) A .人口最多的城市 B .最大的港口城市C .最大的航空枢纽城市D .最大的高新技术工业中心图16 英吉利海峡 A BC Da b① ②③图17 英国及周边地区 训练一:填写图中数字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1、国家:A 、B、C 、D2、河流:a 、b3、城市:① 、② 、③ ,其中 为欧盟总部所在地。
训练二: B 国工农业均集中分布在以 (城市)为中心的 地区。
A 国在第一次科技革命中形成的工业中心主要是 、 (分别是图17中的代码 、 ),它们发展的能源基础是 ;该国在 海沿岸形成的石油工业中心是 (图17中的代码 )。
十二、世界分区图(俄罗斯)训练三:开辟欧洲“第二战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苏德战争爆发后,苏联要求盟国跨越英吉利海峡在法国开辟第二战场。
英国首相丘吉尔以兵力不足和气象条件对渡海作战影响较大为由一再推迟。
读图16回答下列问题:1、英吉利海峡常年受 (风带)的影响。
2、不同季节英吉利海峡气象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变化?对渡海作战有什么影响?(提示: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过程中,风与气压的强弱也发生变化。
)欧洲东部及北亚读图18,回答下列问题:训练一:填写图中数字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1、地形区:A 山脉、B 高原、J 平原、K 平原2、河流、湖泊:a 、b 、c 、d C 湖3、矿产:E 铁矿、G 煤矿、J 油田4、工业区:①②(以、两城市为中心)、③、④5、港口:D 、I6、邻国:H 训练二:1、D港口位于圈内,有现象,分析其终年不冻的原因。
2、②工业区内由俄罗斯最大的港口,其相邻的还为世界上盐度最低的海区。
分析原因3、试分析俄罗斯农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条件。
十三、世界分区图(七大洲间综合)1、根据下列数据,确定城市位置和气候类型,并回答:有甲、乙、丙三个城市,甲位于77°13′E,28°40′N;乙位于31°15′E,30°13′N;丙位于121°26′E,31°12′N。
据此判断图中三个城市的位置:甲的代码是_______,乙的代码是_________,丙的代码是_________。
三个城市所处纬度相近,但气候差异较大,说明造成气候差异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18、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数据,2002年,按各国GDP计算,美国居世界第1位,德、法、英分别居世界第3、4、5位。
这表明,以德哦代表的西欧国家整体经济实力已经赶上美国。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美、德、法、英四国的海陆位置均临________洋。
(2)第一次科技革命时期,世界的工业重心在图____,第二次科技革命时期图②形成了____________工业区。
上述两个工业区形成的有利自然条件中,相同点有________。
当今②所示国家工业布局的新趋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下四个城市,在世界工业分布由集中转向分散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工业城市为( )。
A 布法罗B 名古屋C 斯图加特D 伯明翰因为___________ _______。
17、读地中海沿海国家轮廓图,回答:(1)当A岛处于干季时,正确的是( )A 北京正处于寒冷干燥时期B 长江口海水盐度处于一年中最低时期C 北印度洋洋流自东向西流D 南极大陆处在最佳科学考察季节(2)A岛屿所在国家,其新兴工业区生产特点是:( )A 工业企业以大中型为主,汽车工业占主导B 工业企业以中小型为主,毛纺织工业占主导C 工业企业多集中在大城市,且分布在国土西北地区D 资本集中度高,当地主要行业企业数量少(3)能反映B国在地中海沿岸地区工业生产显著特点的是:( )A 钢铁、机械和种植业B 钢铁、机械和园艺业C 炼铝业和园艺业D 炼铝业和畜牧业(4)圣诞节前夕,一艘游轮从E港口驶向A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先顺风顺水,后逆风逆水 B先顺风逆水,后顺风顺水C 一直顺风顺水D 一直逆风逆水(5)①②③④四处海域,其海水盐度由大到小排序正确的是:( )A ①②③④B ②③①④C ①②④③D ②①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