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法》、《招标投标法》与《合同法》讲义(doc 31页)(正式版)

《建筑法》、《招标投标法》与《合同法》讲义(doc 31页)(正式版)

?当前文档修改密码:8362839

?当前文档修改密码:8362839

《建筑法》《招标投标法》基本知识

第一节绪论

在改革开放初期,建筑业是最先进入市场和全方位进行改革的行业之一。当时,建筑业的改革曾经被国家列为城市改革的突破口。1984年,国务院曾经颁发过一个文件《关于建筑业和基本建设体制改革的若干规定》,这十几年来整个建筑业基本上是按照国务院这个文件规定的十六项改革措施进行的。

八十年代初期建筑业的改革步子是比较快的,当时建筑业曾经树立过三个典型:一是辽宁的层层经济包干责任制,二是邯郸二建,三是河南漯河东风建筑公司。这三个典型当时不仅是在全行业,而且在全国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与各行各业相比,当年建筑业的改革还是走在前面的。近年来,我国工程建设的规模越来越大,建筑业的队伍规模也是相当之大的。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现在全国有资质等级的施工企业有六万多家,加上无资质等级大体有十万多家,约3000多万人。但是改革的步伐相对其它一些行业、领域,这些年是比较慢的,所以在工程建设领域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最突出的问题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建筑市场秩序比较混乱,建筑市场各方主体行为不够规范。无论是从建设单位来讲,还是从承包方,也包括政府主管部门的一些行为都有不规范的地方,所以市场也出现了程度不同的混乱现象。

第二,工程质量和安全的问题依然比较突出。质量和安全的形势还是比较严峻的。从市场的角度来讲,突出的问题是建设单位肢解发包工程、回避招标、搞假招标,再有就是拖欠工程款;从承包方来讲,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无证或越级承包工程、转包、违法分包和挂靠的问题比较普遍。

第三,中介机构从总体上讲发育还不够成熟,中介机构的发展现状还不能满足工程建设的实际需要。

第四,政府一些主管部门的行为也不够规范,还没有完全按照市场经济和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来搞好职能定位。一些应该管住和管好的问题没有很好的加以严格管理,而一些不该管的又没有完全放开,所以市场秩序还存在一些混乱现象。

第五,工程质量。从总体上讲工程质量这几年还是稳中有升的,但是存在的问题也是比较多的。从历史统计的数字上看,在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初期,全国每年平均34天就要倒塌一栋房子,每年房屋倒塌大致在100起左右。从现在统计数字看,房屋倒塌事故的数量远远低于过去,但是现在房屋倒塌的规模远远高于过去。过去倒塌的房屋一般都是低层的、多层的住宅,甚至是一些平房,现在倒塌的房屋、桥梁所造成的损失远远高于过去,而造成的恶劣影响也远远高于过去。像重庆的綦江大桥跨塌,一次就造成了死亡40人,这是建国以来所罕见的特大事故。像云南的昆明高速公路,由于质量问题,造成了返修,损失1个亿。宁波的宝山大桥,还没有合拢,

主梁就出现了断裂。所以,工程质量问题仍然是相当突出,特别是实行了住房制度改革以后,老百姓逐步都自己买了房子,对住房的质量比过去更加关心,而住房的一些质量通病问题一直到现在,仍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特别是住房的一些功能质量问题,现在依然是问题很突出的。

第六,安全问题。建筑业,由于它的生产特点所决定的露天作业、高处作业比较多,所以伤亡事故也比较多。在历史上就一直是一个事故多发性行业。统计数字表明,建国以来,伤亡事故发生频率最高的年份,万人死亡率曾经达到过万分之七,这个比例是相当高的。以后,万人死亡率又长期在万分之三左右徘徊,这几年在各地区和各个企业的高度重视下,伤亡事故有了明显的下降,已经连续四年万人死亡率下降到万分之一以内。但即使是按照万分之一这个比例来匡算的话,由于建筑业的职工人数比例多,基数比例大,3000万人的队伍要按万分之一来匡算,每年死亡的人数大体在3000人左右,按照现在实际统计数字没有这么高,每年差不多是2000人左右。由于有一些不报、瞒报的现象,所以大体估计伤亡事故万人死亡率仍然是在万分之一左右。从全国来讲,建筑业的死亡人数从行业的排列顺序是列在第二,死亡工伤事故最多的是矿山井下。因为它一旦发生事故,往往是群死、群伤,一次死亡人数比较多。矿山井下每年死亡人数大体要占全国因工死亡人数一半左右,建筑业每年死亡的职工人数大体要占剩下的那一半的三分之一左右,所以建筑业也是一个事故多发性的行业。当然,交通事故也比较多,但交通不是一个行业,不能按行业来划分。所以建筑业的安全问题也是非常突出的。

对于建筑市场的混乱问题,建设部从1994年底就提出了要开展“三治一求”。所谓三治一求,就是建筑市场治乱、工程质量治差、企业管理治散和工程造价求合理。当时把市场治乱作为首要工作。从1996年开始,建设部会同监察部、国家计委、国家工商局等四个部门联合开展了工程建设项目执法监察。执法监察的重要目的就是要解决一个市场治乱的问题,现在监察部和建设部两个部仍然在继续作这项工作。应该讲,这几年的市场治乱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从总体上讲,市场混乱的现象还没有得到根本的好转。而在工程建设领域中,由于市场的混乱,所以也出现了一些经济犯罪案件。在一个时期内,建筑业和工程建设领域经济犯罪案件的比例是相当高的,就是在整个经济领域中,属于工程建筑领域的犯罪案件所占的比重也比较大的,曾经被纪检监察部门列为经济案件的重发区。就是这几年,中纪委的几次全会,人大的政府工作报告里面都提到了规范建筑市场的问题,可见问题是比较突出的。

如何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政府和政府主管部门也想了不少办法,但总体来讲效果不是很明显。在立法的过程中,特别是在建筑法的起草过程中,国务院法制办,全国人大法工委,都提出一个问题,就是立这一部法核心是要解决什么问题?换句话说,要用一根什么样的主线来贯穿于全法?从整个工程建设领域和建筑业的行业发展来讲,要解决的问题很多,而从立法的角度,核心是解决两大问题:一个是规范建筑市场行为的问题,另就是要解决工程质量和安全的问题。我们从建筑法的章节设置,从它的框架结构也不难看出这个立法的指导思想。建筑法一共分为八章85条,这八章里面,除了第一章总则、第七章法律责任和第八章附则,是一般法律所共有的章节外,剩下五个实体性的章节基本上是按照这两大方面划分的。像第二章是建筑许可,第三章是建筑工程的发包与承包,这两章主要就是解决一个规范市场行为的问题;第五章是建筑安全生产管理,第六章是建筑工程质量管理,这两章分别要解决质量和安全的问题;第四章是建筑工程监理,这一章既有市场的内容,也有质量和安全的内容,它介于二者之间。

第七,关于招标投标法的性质,应该说它与建筑法是相互衔接、相互配套的。在建筑法起草时,国家正在组织制定招标投标法,所以有关工程招标投标的一些原则性问题放在建筑法里做出

规定,而一些具体内容则放在招标投标法里作具体的规定。

建筑法第三章里主要有七个条文,这七个条文基本上都是一些原则上的规定。在起草建筑法的时候,对一些问题的认识有比较大的分歧,所以在建筑法里,对招标投标的问题规定的不是很多,主要是留在招标投标法里作具体规定。

最近,国务院又颁布了一个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它是建筑法的一个配套法规。因为在建筑法出台以后,国务院还应该颁布配套的行政法规,当时设想是搞四个配套的行政法规。一个是工程质量条例;第二是工程的发包与承包管理条例。为什么要搞一个发包与承包管理条例呢?主要考虑现有项目不仅仅都是采用招标的方式,还有一些直接的发包工程;而直接发包的工程,也应当受法律法规约束的。第三是建筑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第四是工程监理条例。这四个条例是和建筑法中五个实体性的章节相衔接、相配套的。但是后来由于各个部门的立法任务都比较重,所以在国务院的立法计划里一直没有排上。96年建设部最先报到国务院的是建筑安全生产条例,这个条例已经报到国务院四年了,但是现在这个条例还没有出台。恰恰是比较晚报的质量条例最先出台。其它几个条例,国务院法制办的意思也是先缓一缓,看看有没有立法的可能性。所以现出台的相衔接配套的条例;一个2000年1月出台的《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质量管理条例实际所包含的内容不仅仅是质量,它是以质量为核心,凡是和质量相关的一些市场的内容,也都写到了质量管理条例里。所以说它包含的内容是比较广泛的。两个法律一个行政法规,我们现在统称叫“两法一条例”。“两法一条例”的出台,从国家立法的角度基本上解决了有法可依的问题。还有一个;2000年9月出台的《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条例》。“两法两条例”就能把工程建设和建筑业的法律框架体系基本构成。下一步关键就是要解决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纠的问题。

第二节施工许可证制度

施工许可证制度是在建筑法的第二章第一节所规定的一项法律制度。在国外很多国家和地区,政府对于工程管理都实行两种许可制度,一个是施工许可,一个是使用许可。使用许可在建筑法里没有规定,但是在《工程质量管理条例》里面规定了竣工验收备案制度。竣工验收备案制度本来在建设部上报的稿子里面写的就是使用许可制度,后来国务院法制办在审查稿子时考虑行政许可尽量要简化,不要搞得太多,所以把它改成叫竣工验收备案制度。施工许可把工程的开工这一关先把住,不具备条件的工程不允许开工。

竣工验收制要把住竣工验收以后的使用关。不符合竣工验收条件的工程,不允许交付使用。施工许可制度是一个非常主要的制度。按照建筑法的规定,实行施工许可制度。有两类工程可以不办理施工许可。一是由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所规定的限额以下的小型工程可不办理。99年10月15日,建设部第71号令颁布了施工许可管理办法。规定投资在30万元以内,建筑面积在300平方米以内的工程,可以不办理施工许可。同时考虑到我国地域辽阔,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太一样,所以又授权省一级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可以对限额做出适当的调整,但必须送建设部备案。二是按照国务院规定的程序和审批权限需要办理开工报告的这一类工程可以不办理施工许可。主要是考虑政府主管部门不要去重复审批、重复发证。但必须是国务院的规定,不能是国务院的某一个部门,国务院任何一个部门的规定都是无效的。

按照建筑法的规定申请办理施工许可必须具备八个条件。

(一)已经办理了该工程的用地批准手续,这条规定和土地管理法相衔接。

(二)在城市规划区内的工程已经取得了规划许可证,这条规定和城市规划法相衔接。我国城

市规划法明确规定在城市规划区以内搞工程建设实行“一书两证”制度。“一书”是“选址意见书”,“两证”一个是“用地规划许可证”,一个是“工程规划许可证”。

(三)需要拆迁的,拆迁进度必须符合施工要求。这个拆迁当然不仅仅是指的房屋拆除。国务院专门有个房屋拆迁管理条例,这个也是和拆迁条例相衔接。

(四)已经确定了施工企业,这条规定看起来比较简单,就要开工了,如果施工企业还没有确定,这个工程肯定不能让你开工。建设部的施工许可管理办法,把这条进一步细化了。因为施工许可证主要是规范甲方行为的,按照法律规定,施工许可是由建设单位申请办理的,而不是由施工企业。建设部第71号令里,就明确规定,凡是该招标的工程不招标,该公开招标的工程不公开招标的,所确定的施工企业一律无效,这主要是为了规范甲方的行为。现在建设单位行为不规范占的比重更大一些。规范建设单位行为首先是要规范它的招标投标行为,就是工程发包的行为,该招标的工程和该公开招标的工程,不依法进行招标和公开招标的,既使是确定了施工企业,也一律无效,就不能颁发施工许可证。

(五)要有满足施工需要的施工图纸和技术资料。

(六)要有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具体措施。按照建设部的施工许可管理办法,主要是看按照规定应该办理质量监督和安全监督手续的,办了没有,如果没办,就不能批准开工。再者要看重点施工组织设计中有没有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具体措施,当然这只是一个程序性的审查。如果没有就很难保证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七)建设资金已经落实。按照建设部的规定,主要是审查它的资金到位率。资金到位率,弄虚作假的还是比较多的。目前在工程建设中,突出的问题即拖欠工程款的问题。还有一个垫资的问题,前几年建设部曾经和有关部委联合发过文件,禁止在工程中垫资承包工程,但是文件发出以后,效果不是很明显。垫资和拖欠工程款应该是同一个性质的问题,拖欠工程款是绝对不允许的。但对垫资的问题还要作一些辩证的分析,笼统的一概加以禁止,不一定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从国外的情况看,很多国家地区,比较多的是采用期中付款方式,有一些工程是采用预付工程款的方式,但是比较普遍的还是采用期中付款,也就是等到工程建到一定部位后,再按照工程的进度来拨付工程款。这是值得我们研究的一个问题。特别是我们一旦加人了WTO,我们做出的承诺是允许外商在中国建立独资的建筑业企业,但是工程是加以限制的只能搞四类工程,不是所有工程都能干。但对于公开招标的工程,就很难限制,因为它既然已经成为在中国设立的独资企业而且是取得中国法人地位的企业,再要限制它参加投标的话,这就要有一个国民待遇的问题,所以这个值得研究。将来你不让垫资,外商来垫资,这是个问题。在竞争上,我们就处于不利的地位。再者我们的队伍,还要到国际上去承包工程,如果没有一定的资金实力,如果不按照国际通行的作法去承包工程的话,就很难接到工程,垫资的问题值得研究。所以我们在“建设资金已经落实”这一条,重点想解决拖欠工程款的问题,而不是垫资。

(八)法律行政法规所规定的其它条件,这是一个兜底性的条款,这也是为以后一些法律行政法规做出的一些规定留有一些余地。比如,在质量管理条例里已经做出规定,凡是必须实行工程监理的工程,如果没有委托工程监理的也不能发给施工许可。建设部第7l号令是去年底发的,质量管理条例是今年才发的,所以在里面还没有加上这一条,但是按照建筑法规定的其它条件,既然它是强制监理,也要作为发施工许可的一个条件,这是需要在这项制度里面注意的一点。再一个就是领取了施工许可,按照建筑法的规定必须在三个月内开工,确有特殊情况不能开工的,

可以申请延期,但延期最多不能超过两次,每次不能超过三个月。

第三节从业资格管理制度

从业资格管理制度,是在建筑法的第二章第二节,也专门用了一节三个条文来规定这项制度,按照建筑法的规定,我们国家是要实行两种从业资格管理制度。

一是要对从事工程建设活动的单位要实行资质管理。

二是要对从事工程建设活动的一些专业技术人员实行执业资格管理。

要实行对单位的资质管理和个人的执业资格双重管理的办法。对于单位的资质管理,我国从八十年代就开始实行这项制度,九十年代逐步完善,实行的时间是比较长的。但是对于个人的执业资格制度,基本上是九十年代才开始实行的。我们最近一段时间专门到国外作了一些考察,对于单位的资质管理,各国的作法不太一样,欧美一些国家和地区,基本上对单位是不实行资质管理的,主要是对个人实行执业资格管理。而在亚洲一些国家和地区实行单位资质和个人执业资格双重管理,但是,单位的资质管理在管理办法上是不尽相同的,大体有两种:一种是实行全行业的资质管理,凡是从事工程建设活动的单位,不管所有制是什么,也不管承接的工程的性质是什么,都要实行资质管理。如日本、南韩,对政府工程实行承包商名册管理。就是只管政府工程,不管私人工程。只要是参加政府的投标,必须是列入政府承包商名册里面的企业,才有资格报名投标。香港政府工程承包商名册里分几项目A牌、B牌、c牌几类,从99年开始,不仅是对政府工程实行承包商名册,而且对私人工程也实行了资质管理,但是这两种管理方式互相不交叉。政府工程必须是列入名册里的才能参加投标,私人工程单独又有一个资质管理,经过对国外的考察,特别是结合中国的国情,我国在现阶段甚至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还是要实行单位资质管理。

(一)欧美国家建设的高峰期已经过去了。城市的格局、城市的风格和城市的一些大的框架基本上已经定局,所以它的建设规模不是很大。

(二)欧美国家的法制比较健全,市场发育比较成熟,并不是单一指它的立法,更重要的是人们的守法意识比较强。现在我国从大的方面上讲,有法可依的问题基本上解决了,关键问题就是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纠。而在欧美国家,它的法制意识相对来说是比较健全的。举个例子,拿交通规则来讲,如红灯停、绿灯行、行人走人行道等,从建国以来就有这个规则,可至今交通规则仍然得不到很好的遵守。而国外一些国家在这方面意识就比较强,人到了红灯下面他会自觉停下来,到了一些没有红绿灯的路口,他也要先看一看放慢速度,甚至是停一下,然后再走。这说明人的法制意识比较健全、比较强,能够自觉地去守法。但是我们国家和国外的差距就比较大。

(三)现在建筑市场各方的主体行为都不够规范,而目前对承包商管理一个比较有效的手段就是资质。凡是有违法违规的行为或者是出现了重大质量、安全事故的,就要降级甚至吊销资质证书,所以资质证书还是现在规范市场行为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的一个比较有效的手段。现在一下把资质取消,还做不到,至于将来是不是要过渡到政府工程承包商名册,这要看今后的发展,从目前来讲还要实行全行业的资质管理。对于资质管理,要简化资质的分类分级,过去的分级过于繁锁,级分得比较细,级差比较小,下一步要适当的抬高门槛,拉大级差,解决不同资质等级、不同素质的和不同承包能力的企业挤在同一个平台搞竞争的问题。

要形成一个合理的企业组织结构,大体上考虑把施工企业分成三类,一类是具有施工总承包

资质的企业,二类是专业承包类资质的企业,三类是劳务企业。

对于工程建设领域里个人执业资格,我们国家现在已经实行了四种,即注册建筑师、注册结构师和注册造价工程师。同时还对施工企业的项目经理实行了一种执业资格,但是没有实行注册,今后项目经理也应向国际上比较通行的注册办法过渡,也应当建立起一种注册制度。之所以要建立这种注册制度,它和单位资质管理,是相辅相成的。因为单位资质确实起了不小的作用,但是它有一个很大的缺陷,一旦发生了问题,责任很难追究到个人。可以把这个单位降级,甚至吊销资质证书,但如果这个人没有触犯到刑法,不能给他判刑的话,对他很难做出处理。国外一般不管是不是对单位实行资质管理,对个人的执业资格管理都有着一套比较完善的办法。不管欧美国家还是亚洲的一些国家和地区,都是对于个人的执业资格非常重视,它主要是有利提高这些专业人员的素质,再一个也能够建立起一套很完整的市场的准人和清出制度。就是要想从事这种职业,必须经过考试、注册才能取得资格,当然前提是要有一定的学历,要有一定的专业的实践经验。但是一旦出现了问题,比如说出现了一些重大质量、安全的事故,而且责任是在你的话,就要追究你个人的责任。按照国外通行的作法,一旦取消了注册资格,在五年内不得重新注册。所以在质量管理条例里面也是参照了国际上的通行作法明确规定,因为个人的责任造成了重大质量事故的,要吊销其的注册证书,五年内不得重新注册;情节特别恶劣的,终身不得注册。实行这种双重管理办法,它的好处及出发点,就是要建立起一种责任追究制度。

第四节工程的招标投标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以下简称《招标投标法》)于1999年8月30日经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2000年1月1日起实施。

招标投标是最富有竞争的一种采购方式,能为采购者带来经济、有质量的工程、货物或服务。因此,在政府及公共领域推行招标投标制度,有利于节约国有资金、提高采购质量。

招标投标在国际上应用的较早,但在我国起步较晚,是改革开放的产物。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招标投标的普及面不断扩大,先后在建设工程发包、机电设备进口、成套设备、利用国外贷款方面得到较广泛的应用,一些科研项目等服务采购也大胆采用招标投标。目前,国务院正在中央政府采购领域试行招标投标。

从我国近20年的实践看,这种采购方式对于约束交易者行为,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保障国有资金有效使用,起了积极的作用。当前,招标投标活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招标投标推行的力度不够;程序不规范、做法不统一;搞假招标甚至搞钱权交易等腐败现象比较多;政企不分,行政干预过多,搞地方和部门保护等。这些问题,亟待通过立法进行解决。与此同时,经过多年的实践,积累了不少经验,需要上升为法律规范。总之,制定招标投标法,推行招标投标制度,规范招标投标行为,不仅十分必要,而且也具备了立法基础和条件。因此,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和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均将招标投标法列入一类立法规划,并委托国家计委牵头起草工作。

《招标投标法》从1994年6月开始起草,到1999年8月30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历经5年多时间。该法的制定工作大体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94年6月至1996年7月)为《招标投标法》(送审稿)起草阶段。根据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原国家计委于1994年6月开始组织起草工作,在认真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总结经验并借鉴国外做法的基础上,经过多年工作,数易其稿,完成了《招标投标法》

(送审稿)于1996年7月上报国务院。

第二阶段(1996年7月至1999年3月)为国务院审议阶段。送审稿上报国务院后,原国务院法制局征求了有关部门、地方的意见,并进行了研究。199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后,国务院法制办会同国家计委就法律涉及的几个重要问题,进一步征求了国务院有关部门和专家的意见,并到一些地方进行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经过反复研究、修改,形成了《招标投标法(草案)》。1999年3月17日,国务院第15次常务会议原则通过《招标投标法(草案)》。1999年3月27日,国务院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招标投标法(草案)》。

第三阶段(1999年4月至1999年8月)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阶段。4月26日,九届全国人大第九次会议对《招标投标法(草案)》进行了初步审议。会后,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联合召开国务院有关部门和部分专家参加的座谈会,并普遍征求了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地方的意见。根据各方面的意见,对《招标投标法(草案)》进行了修改。6月24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对《招标投标法(草稿)》进行了第二次审议。会后,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根据审议意见及其它方面的意见,对第二次审议稿又进行了修改,并经过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审通过后,提请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

8月30日,九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以第二十一号国家主席令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是规范市场活动的重要法律之一,是招标投标法律体系中的基本法律。它的制定与颁布,是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我国公共采购市场的管理逐步走上法制化轨道的重要里程碑。国家通过法律手段推行招标投标制度,要求基础设施、公用事业以及使用国有资金投资和国家融资的工程建设项目包括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以及与工程建设有关的重要设备、材料等的采购,达到国家规定的规划标准的,必须进行招标。这部法律的制定,对于规范招标投标活动,保护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提高公共采购效益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招标投标法》共分六章

第一章总则

总则共计七条,规定了本法的立法目的、适用范围、强制招标的范围、招标投标活动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以及对招标投标活动的监督。

第二章招标

本章是关于招标投标活动的第一个环节——招标的程序性规定。

招标采购是最富有竞争力的一种采购方式。与其它采购方式相比,招标采购至少应具备以下要素:(1)程序规范。在招标投标活动中,从招标、投标、评标、定标到签订合同,每个环节都有严格的程序、规则。这些程序和规则具有法律拘束力,当事人不能随意改变。(2)编制招标、投标文件。在招标投标活动中,招标人必须编制招标文件,投标人据此编制投标文件参加投标,招标人组织评标委员会对投标文件进行评审和比较,从中选出中标人。因此,是否编制招标、投标文件,是区别招标与其它采购方式的最主要特征之一。(3)公开性。招标投标的基本原则是“公开、公平、公正”,将采购行为置于透明的环境中,防止腐败行为的发生。招标投标活动的各个环节均体现了这一原则:招标人首先要在指定的报刊或其它媒体上发布招标通告,邀请所有潜在

的投标人参加投标;在招标文件中详细说明拟采购的工程、货物或服务的技术规格,评价和比较投标文件以及选定中标者的标准;在提交投标文件截止时间的同一时间公开开标;在确定中标人前,招标人不得与投标人就投标价格、投标方案等实质性内容进行谈判。这样,招标投标活动被完全置于社会的公开监督之下,可以防止不正当的交易行为。(4)一次成交。在一般的交易活动中,买卖双方往往要经过多次谈判后才能成交。招标则不同。在投标人递交投标文件后到确定中标人之前,招标人不得与投标人就投标价格等实质性内容进行谈判。也就是说,投标人只能一次报价,不能与招标人讨价还价,并以此报价作为签订合同的基础。以上四要素,基本反映了招标采购的本质,也是判断一项采购活动是否属招标采购的标准和依据。

一个完整的招标投标过程,包括招标、投标、开标、评标和定标五个环节,招标作为启始步骤,其程序规范与否,直接关系到以后各个环节能否顺利进行,对于整个招标投标过程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章共十七条,主要规定了招标人的定义,招标项目的条件,招标方式,招标代理机构的地位、成立条件及资格认定,招标公告和投标邀请书的发布,对潜在投标人的资格审查,招标文件的编制、澄清或修改等。

第三章投标

本章共九条,主要对投标人的行为进行了规范。投标人是招标人法律关系的主体之一,其行为规范与否,关系到招标竞争是否合理和招标效果,本章规定了参加投标的基本条件和要求,以及投标人在编制投标文件应当遵循的原则和要求。规定了投标人递交投标文件、修改投标文件,以及撤回投标文件的程序,规定了联合投标的条件等。

第四章开标、评标和中标

本章共十五条,规定的是开标、评标和中标。所谓开标,就是投标人提交投标截止时间后,招标人依据招标文件规定的时间和地点,开启投标人提交的投标文件,公开宣布投标人的名称、投标价格及投标文件中的其它主要内容。所谓评标,就是依据招标文件的规定的要求,对投标文件所进行的审查、评审和比较。所谓中标,就是投标成功,并签订合同。开标、评标是选择中标人、保证招标成功的重要环节,因此,有许多必须遵守的规则和程序,本章均对此进行了规定。

第五章法律责任

本章共16条,对招标投标活动中的违法行为及法律责任作了较为全面的规定。所谓法律责任,是指行为人因违反法律规定的或合同约定的义务而应当承担的强制性的不利后果。法律责任一般包括如下构成要件:主体、过错、违法行为、损害事实和因果关系。

主体即责任主体,指违法行为主体或者承担法律责任的主体。本章规定的责任主体有招标人、投标人、招标代理机构、有关行政监督部门、评标委员会成员、有关单位中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它直接责任人员以及任何干涉招标投标活动正常进行的单位或个人;

过错,指承担责任的主观故意或者过失,在本章规定的法律责任中,有的以行为人具有过错为必要条件,有的并不以行为人具有过错为必要条件;

违法行为,指行为人实施的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利益的行为;

损害事实,即受到的损失或伤害的事实,包括人身的、财产的、精神的损失和伤害;

因果关系指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的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

法律责任可分为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民事责任是民事违法行为人依法所必须承

担的法律后果。亦即由民法规定对民事违法行为人依法采取的一种以恢复被损害的权利为目的并与一定的民事制裁措施相联系的国家强制形式;行政责任是指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违反行政管理法规而依法应承担的行政法律后果;刑事责任,指由刑法规定的,对触犯刑法构成犯罪的人适用的并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刑事制裁措施。

本章同时规定了民事责任,如损害赔偿;刑事责任,如因犯玩忽职守罪、徇私舞弊罪而应当承担的拘役、有期徒刑;行政责任,如责令改正、警告等。

第六章附则

本章属于附则,共有4条。规定了利害关系人的异议程序、强制招标范围的例外、冲突规范和本法生效时间。从立法技术上讲,附则一般规定那些属于补充性内容的非规范性规定。这些非规范性规定在逻辑上并不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建筑法第三章有七条涉及到招标投标的内容。因为在起草建筑法,同时国家又正在组织起草招标投标法,所以在建筑法里只是作了一些原则规定,更多的内容还是在招标投标法里面来做规定。招标投标法这部法律,在很多方面取得了一些比较大的突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个:规定了强制招标的范围。

招标投标法第三条明确规定了强制招标的范围。这一个突破,因为我国从1981年就已经在一些地方和一些工程开始推行工程招标投标制度,但国家一直对必须实行招标的工程范围没有一个规定。1998年建设部曾经发了一个162号文,对强制招标的工程做出了一个规定,但建设部发的文件,只是一个规范性的文件,法律效力是比较低的。这次在招标投标法里面把招标投标的工程范围用法律的方式给明确下来了。按照招标投标法的规定,必须实行招标的工程主要是三类: (一)大型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等涉及公众利益、公共安全的项目,这主要是从工程的性质来考虑的;

(二)部分或全部使用国有投资或国家融资的项目;

(三)使用国际组织或外国政府贷款援助资金的项目。

按照招标投标法第三条的规定,这三类工程项目必须实行招标。为什么要对这三类工程做出强制招标的规定?比如说,世界经贸组织有一个政府采购协议,它规定使用政府投资和公盈机构投资的项目必须实行招标。而且除了一些特殊的工程,比如涉及国家安全的工程、抢险救灾工程等,还必须实行公开招标。在西方一些国家,它们也都有类似的规定,包括我们中国的香港地区也是,它把工程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政府工程,一类是私人工程。政府工程除了特殊的工程外,都必须实行招标,而且是公开招标,对于私人工程政府一般不管。所以这次起草招标投标法,也是参照国际上通行的作法,但是比国际上通行的作法又有一些新的突破,这就是结合了中国的国情。即招投标法还规定了凡是涉及公众利益、公共安全的大型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项目也必须实行招标。这就不仅仅是投资主体了,既不管你是政府投资,或私人投资还是其它所有制的投资,只要是涉及公众利益和公共安全的基础设施,这里强调是大型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工程,都必须实行招标。这主要是从我们国家的实际出发,因为现在有些工程不一定是政府投资,但它涉及了公共利益、公共安全,比如说桥梁,一些公共建筑,它一旦出了问题很容易给社会公众造成人身或财产安全的威胁,所以在招投标法里规定这部分工程也必须实行招标。

对使用国外贷款或赠款的项目,在招标投标法后面附则里还有条规定,就是国外政府或金融

组织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同时招标投标法里还规定,由国家发展计划部门汇同有关部门,要对具体的招标工程范围、标准要制定一个办法并报国务院批准实行。这个办法经过国家计委、建设部和有关部门共同协商后,上报国务院法制办,现在已经审查完毕报到国务院,估计如果顺利的话,在近期就要发布。在这个规定里把这三条又进一步细化。

第二,规定了强制公开招标的范围。

对于强制公开招标范围,在招标投标法里规定的不是很具体,它只是规定国家和地方的重点工程,除了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和省一级政府经过审查,可以实行邀请招标的以外,都必须实行招标。这条规定比较原则,从字面上看,就是涉及国家和地方重点工程,面可能显得窄一些,报到国务院的规定已把这个进一步延伸,就是在必须实行招标的工程里边,凡属于国有投资或国有投资占主导地位或控股的这些项目,都必须实行公开招标,这基本上按照国际上通行的作法。国有投资包括政府和国有企事业单位的投资,这两种投资包括货币投资,也包括控股投资,占主导地位的项目都必须实行公开招标。光规定强制招标的工程,没规定哪些工程是必须实行公开招标的话,这个招投标法仍然流于形式。因为现在招投标中弄虚作假、搞串通投标、走形式和走过场的现象比较普遍。

第三,在招标方式上的突破。

按照招标投标法的规定,招标只有两种,一种是公开招标,一种是邀请招标。以前招标方式有三种,还有一种是议标。国际通行的作法,招标方式确实是有三种,包括邀标、议标,当然叫法不一样,公开招标的提法是比较一致。像世界贸易组织政府采购协议,一个提法叫选择性招标,类似于我们的邀标;一个叫限制性招标,从它的定义解释上有点类似于我们的议标。但是从我们国家这些年的实践看,议标存在的问题比较多。按照建设部的规定,议标必须是两家以上,但在实践上很多地方的工程往往是采取一对一的议标,严格讲它不属于议标的方式。因为直接发包也是采取谈判式,找一家,如不理想,换一家再进行谈判,所以这不属于竞争。招标本来是引入一种竞争机制,它是一种竞争的方式,但是如果采用一对一的方式,这就使招投标走过场,所以议标存在的弊端比较多。最后在人大审议这部法时,把议标取消了,这也是按照我们国家的国情出发。按照招标投标法的规定,邀请招标必须是几家以上,而且报名投标的不得少于三家,如果少于三家就要重新组织招标。现在招投标走过场比较多,邀标时如果要串通投标的话,也完全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找几家来陪标,最后还是这一家中标。但是现在也不能所有的工程都采用公开招标,因为公开招标毕竟费用高一些,而且时间也比较长一些,都采取公开招标也不现实。

第四,从法律上把专家评标这个方法加以肯定。

因为专家评标在招标投标时也是运用比较广泛的一种方法,但毕竟不是一种法律的程序或是法律的制度。招标投标法中明确规定了评标是由招标人依法组建的评标委员会负责,评标委员会是由招标人的代表和有关技术、经济等方面的专家组成,成员人数为五人以上的单数,其中专家不得少于成员人数的三分之二,把这种专家评标的办法写到了法律里面。因为专家评标主要也是为了一个科学性,特别是作为政府工程,作为国有单位投资的工程,投资者的利益和具体负责这件事的人的利益有时候很难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有的人就为了个人的私利,置国家和单位利益不顾,在这里出现了一些种种不正当的东西,特别是一些腐败现象。从这几年所查处的一些豆腐渣工程来看,基本上都是一些腐败工程,凡是工程质量有重大问题的只要一查,里面都隐藏着一些腐败的问题,所以在这个法中把专家评标的问题写进去,一方面是评标的科学性,一方面也是减

少腐败的产生。当然不是说用这个方法就一定能杜绝腐败,因为评标专家也不是在真空里面的,在个别地区也出现过评标专家全体被收买的现象,最后出现了招标投标走过场、弄虚作假的问题,所以一个制度建立还要在实践中不断的完善。

第五,招标投标法对中标条件这方面有所突破。

在招标投标法里对中标条件规定了两条:

(一)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招标文件规定的各项综合评价标准。

(二)能够满足招标文件的实质性要求,并且评审的投标价格最低,当然低于成本的除外。

这两条实际上就是现在一般通常所采用的综合评价法和合理最低价法。

1、综合评价法,它能够最大限度的满足招标文件中所提出的各项综合指标,现在通常用的打分的方案和举手表决以及无记名投票等几种方式,是综合的方法不是单一的看投标报价。

2、合理最低价法,在满足招标文件中所提出的实质性要求下,经过评审的最低价中标,低于成本的除外。

在建筑法的起草过程中,国务院的一些领导同志也提出这个问题,应该是合理价不能是最低价。但是到了全国人大常委会讨论的时候,法工委的一些专家提出,合理价中标不行。为什么不行呢?按照国际通行的作法是实行最低价中标,这个合理价依据何来?不能这么写。实际上在国外也不完全一样,比较多的是实行低价中标,但是不作最低价中标的承诺。像前边讲的政府采购协议,它就有类似的这样说法。像德国政府工程也是实行最低价中标,但是不作最低价中标的承诺,为什么呢?投标报价低的比较离谱,就要组织专家进行论证,承包商的技术方案能不能够保证既降低成本,又能保证工程质量,如果认为提出的这些技术方案不足以在降低成本的同时又保证工程质量,那就不能中标。所以实际上招标投标法它也借鉴了国际上的做法,所以讲低于成本的除外,但什么是低于成本,现在还没有一个具体的办法。对此建设部还在研究,因为低于成本按照全国人大法工委的解释,指的是个别成本不是社会平均成本,个别成本不排斥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等既降低成本又保证工程质量。所以在招标投标法里明确规定实行低价中标,低于成本的除外,解决了在起草过程中争议比较大的问题。建筑法后来就回避了到底是合理价还是低价中标这个问题,在正式出台的建筑法里面是择优选定承包单位。择优这个词应该讲没什么问题,但是它缺乏可操作性。什么叫择优?优的衡量标志是什么?所以说建筑法里对招标投标作了一些原则规定。再有一点在招标投标法里面明确规定,我们国家要实行工程招标代理制度,前几年我国的一些城市已经开始搞工程招标代理,有些机构业务开展的相当不错,所以招标投标法里面招投标代理机构也写了进去。建设部制定一个招标代理机构的管理办法,这个办法已送到国家计委,准备在这个办法出台以后开展有关工程招标代理的一些人员的培训和机构的认定工作。

第五节工程总承包制度

工程总承包制度是在建筑法的第三章,就是建筑工程发包与承包这一章里,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按照建筑法的规定提倡实行工程总承包,不是所有的工程一律都要实行工程总承包。但同时又规定建设单位不能够肢解发包工程,就是不能把应当由一个单位承包的工程给它肢解成若干部份分包给几个单位来承包。这个问题也是比较复杂的。建筑法里有规定,合同法里面也规定,招标投标法里面也有类似的规定,比如招标投标法里就规定,需要将工程划分为标段的,建设单位应当合理划分标段,不能任意的肢解发包工程。肢解发包工程在实践中,确实存在问题比较多,这主要是和一些不正之风、一些腐败现象联系在一起。如果把工程肢解成几部分,交给几个单位

来承包的话,可能捞到的好处是加倍的,所以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在建筑法里做出了规定。实际上在国外,像德国的建设部就明确的讲,我们的政府工程就是要肢解发包,不能交给一家总承包。当然情况不一样,因为德国的建设部和中国的建设部的职能也不一样,德国的建设部是直接管工程的,中央政府投资的工程,建设部就是政府业主,所以它有自己的一整套技术管理人员。所以他们就是要肢解发包工程,不能交给一个单位,因为一方面工期能保证,再一个就是不能搞垄断。美国也有类似规定,讲究保护中小企业的利益,因为我们现在是讲抓大放小,美国是讲保护中、小型企业的利益,不能让一家或几家大公司来承揽所有的工程,垄断市场。我们要形成竞争,而且要保护中小企业的利益,不然的话中小企业纷纷倒闭,社会也不安定,所以在这些国家肢解的问题不成其问题。我们的国家为什么不这样,主要就是有一个腐败问题,有些完全可以由一个单位承包的,也非给它肢解成若干个部分。但是现在对什么是肢解,什么不是肢解的这个具体工程量的规定,一直没有界定。在起草建筑法的时候,曾经想作一个量的规定,就是设计界定为一个单项工程,施工的想给界定为一个单位工程。但实际上在全国人大法工委讨论时,他们觉得不好写,因为在前面的条文里写进了单项工程、单位工程,势必在后面的附则里要对它进行名词解释。而且不仅仅要解释什么是单项工程。什么是单位工程,还要解释什么是建设项目,什么是分部分项工程,这样的话整个法律就显得烦琐。实践也证明即使是写进单项工程和单位工程,在实践中仍然是很难操作的。比如,按照国家统计局统计指标的解释,单位工程是按照设计图纸能够由一个单位完成的工程,叫单位工程。这个解释跟现在法律里解释差不多,就是什么叫做能由一个单位完成,什么叫做不能由一个单位完成,仍然还缺乏一个量的解释。按过去解释,对工业建筑解释比较清楚,比如,一个工厂就是一个建设项目;一个车间就是一个单项工程。而作为一个民用建筑,过去解释基本上是一个单位建筑。这些年来高层、超高层的建筑越来越多,比如上海的金茂大厦、深圳的地王方大厦,都是80几层的超高层的建筑,它是一个单位工程,还是单项工程,是个什么工程?比如装饰装修工程能不能作为一个单位工程,88层高的装饰装修工程能不能再给分为若干个标段?类似这样的问题很值得研究,也很难拿出一个统一的标准。建设部曾经试着组织一些力量来研究这个问题,但是现在也没有确定出肢解发包工程这个量到底怎么确定,现在几部法律都把肢解发包工程写了进去,但在实践中操作起来还比较困难。按照建筑法的规定,承包单位不能把所承包的工程全部转包给他人,或者以分包的名义把工程分成若干个部分转给他人,这都是不允许的。我们现在界定它基本上按以下几条:

一是不是派出了一个完整的项目管理班子;二是不是按照签定的合同来承担所有的技术和管理的义务。三是分包单位也必须具备相应的资质,没有资质或资质等级不符合分包工程所要求的单位,也不能承担分包工程;四是分包工程必须在承包合同中约定或者事先征得甲方的同意;五是分包单位不得再分包。

界定分包是合法还是违法,在合同法、招标投标法里也都有类似的规定,当然它具体的文字表述不尽相同,但基本上含义都是一样的。有些带有共性的问题,比如分包和肢解发包是不同的概念。肢解发包主要是从甲方的角度,分包是承包方的行为。按照建筑法规定,分包为合法、不合法的两种,其判定标准是前面讲到的五条。比如对于第一个条件,分包工程只能是部分工程不能是全部工程,而且工程总承包商的必须自行完成主体结构的施工,对这条起草建筑法时争议是比较大的。因为80年代我们曾经推广过鲁布格经验,鲁布格很重要一条就是当时总承包商实行两层分离——管理层和作业层。在这之后我国也陆陆续续组建了一些项目管理公司,不带作业层队伍的项目管理公司,这些公司如果按照建筑法这条规定,恐怕就比较麻烦。主要是觉得现在层

层转包、层层剥皮的现象比较突出,严重影响了工程质量而且市场秩序也比较混乱,所以坚持必须自行完成。当时我们想改两个字,不要叫自行完成,叫自行组织完成,这可能好一些,但是法工委没有赞成,所以合同法和招标投标法都有类似的规定。建筑法正式实施的时候,建设部和北京市的领导在民族文化宫宣传点进行宣传,提出要到附近的一个工地去看一看,正好是中银大厦在施工,到了这个施工现场,都觉得这个现场管理的非常的好,文明施工、安全生产、质量都搞的不错,又听了这家公司介绍情况,在离开现场时得出的一个结论:这个工程是违反《建筑法》的。为什么呢?这个工程是由中建总公司的总承包公司承包的,这个公司恰恰是个项目管理型的公司,是不带队伍的,所以它的工程都分别发包给不同的单位,但总承包单位的管理水平确实相当高。现在的几种法律仍然是这样规定,分包单位不得再分包,按照法律规定只能搞一个层次的分包。我们也查阅了一些国家的有关规定,确实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规定,有的国家确实是规定分包单位不得再分包,但在征得总承包单位的同意下,也可以将部分工程再分包,但人大法工委主要考虑现在层层转包层层剥皮的问题还是太突出,所以坚持不能再分包。

在合同法、招标投标法中都有类似的规定,这个规定在实践中还是可行的。因为尽管是规定了只能是一个层次的分包,但是没有规定具体分包的数量,所有分包单位都是同总包单位签定合同,向总承包单位负责,增加总包单位的权威性。另一个方面也有利于增强总承包单位的责任心。因为所有分包单位都是跟总承包来签定合同,所以要负责所有施工现场的协调、管理。从国情出发,这条规定,在实践中还是可以操作的。再一个按照法律规定,总包单位和分包单位要承担连带责任,这个连带责任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一旦出现了问题,都有责任,互相牵连。对于连带责任在我们国家的民法通则中是有明确规定的,即负有连带责任的任何一方,如果从经济赔偿的角度讲,债权人可以向你的任何一方提出赔偿的请求,而任何一个被提出赔偿请求一方,不能说这个责任不是我的,或者说别人的责任大,我的责任小,以此作为托辞不进行赔偿。任何一个被提出赔偿请求的一方,得先进行赔偿,然后再向其它负有连带责任的人进行追偿。例如,在一个分包工程上出现了质量问题给建设单位造成了100万元的损失,尽管这个分包工程是由分包单位来做的,建设单位既可以向分包单位提出赔偿请求,也可以向总包单位提出赔偿请求,如果是向总包单位提出赔偿请求的话,总包单位不能说这个工程是分包单位干的,不是我干的,我不管,这不行。你必须先把这100万元赔给甲方,然后再和分包单位划清责任的大小,按照责任向分包单位进行追偿,就是把分包单位应该偿付给你的那部分经济损失的款项还给你。

在建筑法里涉及到连带责任的问题不仅是总包、分包单位、联合共同承包,还有监理都有可能承担连带责任。在《建筑法》里,有的地方用的是连带责任,有的地方用的是连带赔偿责任,这两个不完全一样;连带责任不仅仅限于赔偿责任,如延误了工期,甲方要求乙方采取措施把工期抢回来,又如造成了质量问题,不一定要求进行经济赔偿,而要求加固、修复等多种方式,使质量达到合格,所以连带责任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你有责任,我也有责任,它是一种民事关系,在民法上是有规定的。

第六节联合共同承包制度

联合共同承包制度也是建筑法所规定的一种承包制度。在招标投标法里又对它进行了进一步的细化。按照两部法律的规定,联合承包必须是大型或者是技术复杂的工程,一般的工程不采取联合共同承包。联合共同承包的各方,如果资质等级不一样,按照资质等级低的那一方允许承包工程的范围来承接工程,这条规定主要是防止搞资质挂靠。联合共同承包,要承担连带责任,在招标投标法里又进一步作了规定,就是联合共同承包的可以组成一个联合体,以这个联合体的名

义来参加投标,投标的时候不是以各方的名义,而是以联合体的名义来参加投标。如果中标,要由联合体的各方共同与建设单位签定合同。同时在招标投标法中还规定,建设单位不能强制任何单位组成联合体来共同参加投标或者是共同来签合同。

联合共同承包也是国际上一种通行的作法。其意义在于:

(一)为了减少竞争压力。一个工程的招标,可能有很多的单位来投标,在投标单位比较多的情况下往往采用联合共同承包的方式,容易增加中标的概率,减少竞争的压力。

(二)可以共同承担工程的风险。因为对于工程风险被越来越重视,以前工程风险提的很少,因为以前投资是国家投资,企业多数属于国有企业,一旦工程出现了风险,还是由国家承担。即使是搞市场经济了,这些年来在工程上所出现的风险仍然是由国家承担,这种现象是比较普遍的。所以尽快建立起国家工程风险管理制度是当务之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工程风险问题也是越来越突出,所以采用联合共同承包这种方式,会有利于大家来共同分担工程风险,另外联合共同承包的方式还可以取长补短,在国际上用联合共同承包的方式是比较普遍的。比如小浪底工程,几个主标都是外方中标,而外方基本上都是采用联合共同中标的方式。因此对一些大型、技术复杂的工程,是可以采用联合共同承包的方式来承接。但从目前情况来看,采用联合共同承包的方式承包工程还不是很多。当然有些是钻了空子,打着联合共同承包的旗号,实际上是搞资质挂靠,这个法律是有规定的,挂靠是没关系的,应以资质等级低的那一方所允许承包工程的范围来承接工程。

第七节建设工程承包合同制度

工程承包合同是合同法规范的重要合同之一,合同法一共分十五类合同,工程承包合同是十五类合同之一,这就说明工程承包合同是非常重要的。在建筑法中也有一些条文对此作了具体规定。如合同法规定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约定或者是其它的方式,但是建设工程合同必须采用书面形式,建筑法第十五条第一款有明确规定,也就是说口头的约定是无效的。但建筑法规定仍然是比较原则的,因为它先于合同法起草的,合同法是由人大直接组织起草的,建筑法里一些还没有得到解决的问题,在它条文中都有规定,而且规定也比较细。

建筑法第十八条第二款,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合同的约定,及时拨付工程款。即使在法里写进了这么一条但是在法律责任里面,却没有相应的条文规定如果不按照合同的约定,没有及时拨付工程款的应当承担什么样的法律责任。如果一部法律,它后面没有法律责任,在实践中就很难操作。如合同法就没有法律责任这一章,像民法里也没有法律责任这一章,因为它是属于民事行为的规范,民事行为的规范一般是经过调解,仲裁或打官司等方式去解决,而有一些则需要政府行政主管部门来加以约束和规范。当时人大法工委也有一些同志认为,这个问题确实比较突出,因为拖欠工程款现在是一个非常普遍的问题,多年来国家计委、建设部、财政部等有关部门,曾经联合下过若干个文件,对这个问题进行清欠,效果都不是很明显,虽然作了不少的工作,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另外还有些承包单位拖欠了厂家的材料款,从某种角度讲,它也是一个三角债的问题,而三角债的问题,光靠一个《建筑法》很难解决。在起草合同法时,建设部向人大多次提出建议增加条款,如担保法里规定了担保有一种方式做留置。所谓留置是一方如果欠款不还,另一方有权将对方的产品先扣下,如再超过一定的催告期,还不还款,那就可以把产品拍卖、折价,来抵欠款。同时又明确规定,这种留置的办法只适用于动产,不适用于不动产。而建设工程全都是不动产,所以担保法这个留置又不适用于工程,只适用于一些材料加工,仓储或运输等行

业,所以建议人大写上一条,就是“留置”也适用于建设工程。但有些工程的情况比较特殊,不是所有的工程都能采取“留置”的办法,如国家的重点工程要是欠款的话,没任何一个单位能把这个工程扣住不交付使用,所以增加“留置”条款内建设有采纳。当然也可以采用排除法,即在法里规定除国家重点工程外,其它工程可以采取“留置”法但是在是法律面前应该是人人平等的,政府工程不能有这种特殊,于能游离于法律之外,因此这种方法也行不通。

当然老百姓的生活要改善,而国家的资金实力有限,这个问题在一些城市更为突出一些,在这种情况下,政府搞工程也确实有一定难处,这也是实际情况。所以合同法第286条明确规定,发包人约定支付价款,承包人可以催告发包人在合理期限支付价款,发包人逾期不支付的,除按照建设工程的性质不宜折价拍卖的以外,承包人可以与发包人协议将该工程折价或拍卖,承包人可优先受偿,所以解决工程拖欠款问题有了法律依据。当然现在对于解决拖欠工程款的问题,不仅仅从法律上有了这个规定,还应该通过其它的一些方式来解决,很重要的一个就是要在我们国家尽快建立起以工程担保和工程保险为核心的工程风险管理制度,就是要通过工程担保或保险的方式,运用经济的手段来解决工程拖欠款。

第八节工程监理制度

建筑法第四章专门规定了建立工程监理这项制度,因为工程监理制度从1988年开始在我们国家试点,推行十几年来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国家推行监理制度,一般来讲是非强制性的,所谓推行是一种鼓励,也可以翻译为国家提倡或鼓励搞监理制度,并不是全部强制的。但如果法里用的是“实行”,实行前面没有限制词那就是强制。如:工程保修制度就是用的实行,实行保修制度就是不管愿意不愿意,都必须按照这个执行,否则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在监理里面用的是“推行”,但同时在这条的第二款里面,又授权国务院可以对强制监理的工程范围做出规定。这主要考虑监理制现在还是保证工程质量的一个比较有效的办法,从这个角度考虑,对于一部分工程要实行强制监理。当时在人大会上讨论时,也是有不同看法,认为监理是一种中介行为,而中介行为按照国际通行的作法是不能搞监理,它只能是非强制的,就是由业主自行决定,而且可以自主地选择监理单位,就是不能搞强制。从我们国家的国情出发,特别是当前在工程质量问题比较突出的情况下,对于一些工程有必要实行强制监理,所以在建筑法里规定授权由国务院对强制监理工程的范围做出规定。因此在国务院颁布的质量管理条例里面以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即强制监理的工程有五类:

(一)国家的重点建设工程必须实行强制监理;

(二)大中型公用事业工程,在招标投标法里规定强制招标范围公用大型,就是大型基础设施,公用事业项目,在质量条例里对强制监理的范围用的是大、中型的公用事业,也必须实行强制监理;

(三)成片开发建设的住宅小区工程;

(四)利用外国政府或国际组织贷款援助资金工程;

(五)国家规定必须实行监理的其它工程。

在工程质量管理条例里对监理单位的权利、义务作了进一步的规定,因为在建筑法里对监理单位虽然已经作了一些规定,但是还不太细。在工程质量管理条例赋予监理单位有以下四个权利: (一)未经监理工程师的签字,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因为现在强调监理工程师按照质量条例办事,监理可有几种方式,包括旁站、跟班式其它方式。即对一些关键的部位要实行旁站

或跟班式管理在其它方面可实行授权管理。

(二)未经监理工程师签字的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不得在工程上使用。

(三)未经总监理工程师签字,建设单位不拨付工程款,不进行竣工验收。在这里它是赋予了监理单位权利,为什么要做出这样的规定呢,主要也是考虑监理,它是一个比较特殊的行业,监理单位它是受建设单位的委托,代表建设单位对工程质量,工期和资金的使用进行控制;同时监理单位还应当向社会负责,不然的话,工程质量出问题对于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所以赋予监理单位这样一些权力。

(四)规定监理单位不得与被监理的施工单位和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的生产供应单位,有隶属或其它利害关系。这实际上也是前一段时间所讲的同体监理,如果监里单位与前述单位之间存在利益关联,监理的公正性就很难体现,而且建筑法也规定由于监理单位的过失,或者是监理单位的故意行为造成了工程质量问题,给甲方造成损失的,要承担赔偿责任,就是监理单位有了这种权利,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如果由于监理不到位,或故意与施工企业串通,或者是跟建设单位联通,来降低工程质量的话,你要承担赔偿责任,所以在建筑法里对此作了规定,在质量条例里还专门有一章是监理单位的质量责任和义务。

第九节建筑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这项制度在建筑法里是单列了一章,即第五章。这一章有十六条,仅次于第七章,第七章是十七条,它的条文内容在建筑法里是排在第二位的。为什么它规定了这么多的条文呢,主要是考虑当前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也体现党和国家对职工生命安全的高度重视。前面也讲到建筑业是一个事故多发性行业,尽管这几年通过各地区和各个企业的努力,伤亡事故有了较大幅度的下降,但毕竟由于它生产的特点,伤亡事故仍不可避免,而且在各行各业里它是排在前面的。这几年,大量的农民涌进了施工企业,按照统计数字,全国3000多万建筑工人中,农民大体要占到2000万人左右,基本上三分之二左右都是农民。从总体上看,一些企业施工一线作业人员中80%以上都是农民,在很多的企业或工地上,一线作业的职工100%都是农民。应该讲他们为企业的发展,为这个行业的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他们比较能吃苦、肯干,从某些方面讲也比较好管理,所以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另一方面,农民相对来讲文化素质比较低,安全意识也比较淡薄,又缺乏必要的安全知识、防护知识及起码救护知识,所以发生的工伤事故中死亡人数绝大部分是民工,可见安全生产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安全生产这一章中,用了十六条,全方位的规定了安全生产责任制,包括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的建筑安全生产管理责任,建设单位的生产责任,设计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当然更重要的是施工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比如在这个法里明确规定,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建筑安全生产管理,并依法接受劳动部门的指导和监督,就是说建筑安全生产管理这项工作,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但同时还要接受劳动部门的指导和监督,因为我国的安全生产管理体制,按照国务院的规定,叫做企业负责、行业管理、国家监察、群众监督,这里面的行业管理,国家监督都属于政府职能,行业管理就是行业主管部门的职责,在建筑业行业管理就是建设部,国家监督就是中央政府监察职能部门的职责——原来是劳动部,现在归国家经贸委下属的国家安全生产监督局管理。

国外的立法一般都是规定行为的规范,法律本来就是一个行为的规范,法律里主要是规定哪些行为是允许,哪些行为是不允许的,不允许的行为,如果做了就应当承担法律责任。法律主要是起规范行为的作用,而不是去规定政府主管部门的职责,政府主管部门的职责应该是由各级政

府去规定,而不是由法律去规定。这个问题国外基本是这样做的。而在我国立法往往把政府部门的职责在法律里规定比较细,也就是在这方面下的功夫比较大,而对法律的具体的条文,往往有时却不那么细,从部门职责分工的角度来考虑,法往往是有缺陷的,为什么建筑法在出台以后,认为这个法有某些先天不足,它的根源就在于此。

第十节建筑工程质量责任制度

建筑法第六章专门用一章讲了这项制度。在新颁布的工程质量条例里,又作了进一步细化,其中有四章规定了质量责任,即:

第一章,建设单位质量责任和义务;

第二章,勘察设计单位的质量责任和义务;

第三章,工程监理单位的质量责任和义务;

第四章,施工单位的质量责任和义务。

这四章分别对上述四类单位做出了质量和义务的具体规定,就是把建筑法对质量管理的规定进一步细化。但无论建筑法还是质量条例,质量责任恰恰都漏了一个方面,就是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生产供应等单位的质量责任。在法律里没有做出规定,而现在影响工程质量很重要方面就是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的质量,这个问题是比较突出的。因为国家的法律都是相互衔接,相互配套的,全国人大修订后的新产品质量法里已经对其它新产品质量行为做出了规定,对它所应当承担责任也做出了规定,在建筑法里如果没有更新的内容要写的话,就不能重复了。但这并不意味着建筑法和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不包括这部分内容,对于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生产供应单位的质量责任,仍然要依法追究,质量行为仍然要依法规范,但所依据的法律法规不同,仅此而已。

按照建筑法的规定,不仅仅这四方主体的行为要受到规范,政府主管部门也要对自己的行为做出规范。在建筑法法律责任这一章里明确规定,负责工程质量监督的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如果对不合格的工程出具合格文件的,也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就是政府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也不能胡来,不能因为你是管理者,你的行为就没有约束,不受法律的制约,这可不行。在质量管理条例里把这个进一步细化了,包括政府主管部门,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的职责和它应当承担的义务,包括它的权利在质量条例里都做出了规定,也包括违反这些规定,应当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在质量条例里都有相应的规定。

第十一节竣工验收制度和竣工验收备案制度

在建筑法里写了竣工验收制度,在工程质量管理条例里面还加了一个竣工验收备案制度。对于竣工验收制度,按照过去惯例有些内容是政府主管部门来负责的,所以有些事也是管得过多、过细了。按照法律的规定,竣工验收是由建设单位负责。

竣工验收备案制度。竣工验收是由建设单位负责,即竣工验收不是再由政府主管部门组织进行了。但是政府主管部门要实行竣工验收备案,即建设单位要组织工程监理单位、施工企业、勘察设计单位等进行竣工验收,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对工程质量进行监督,并出具的监督证明,同时向政府进行备案。按照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的规定,建设单位在验收合格后十五日内,要向政府主管部门进行备案,而备案后主管部门如果发现有违反质量规定的行为,可以责令停止使用。实际上这是一种事后监督,不是一种事先的许可。我们曾经实行使用许可制度,即竣工验收以后,向

政府主管部门报告,政府主管部门进行程序性的审查。什么叫程序性审查?即首先要看竣工验收的文件是否齐备,有没有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出具的证明文件,其次环保、消防等部门出具的有关方面的符合规定的证明文件是否都齐备,如都符合规定,就可以颁发使用许可证,这是一种事先的检查和监督。

备了案以后,如果发现有违法行为的停止使用,重新组织竣工验收。原先在经济合同法里曾经有一条规定,工程完工必须组织竣工验收,验收合格以后方可交付使用,如果建设单位没有组织竣工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就提前交付使用的,一旦发现了质量问题,造成了经济损失,责任是由建设单位承担。但这一条在一些地方、一些工程上,实际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执行,后来在修订合同法时,把这条给删掉了。但是在人大法工委对于合同法的解释条文释义里,把这个内容写上了,但毕竟条文释义严格来讲是不具备法律效力的。

第十二节工程质量保修制度

建筑法第六十二条规定了实行工程质量保修制度。但对工程质量保修没有做出具体规定,而是授权国务院可以对保修的具体范围和保修的年限做出规定。所以在工程质量条例里面依据建筑法授权,对于保修的年限做出了具体规定,主要有以下四种:

一、地基、基础和主体结构工程保修期限,要按照设计文件所规定的合理使用年限,今后在设计文件里都要有相应的规定。

二、防水工程包括屋面工程和有防水要求的卫生间、厨房和房间以及外墙面的防渗漏工程,保修期是五年。

三、供热和供冷系统,保修年限是两个供热期和两个供冷期;

四、电气管线、给排水管道设备安装和装修工程的保修期是两年。

在工程质量管理条例里面对这四类工程保修期做出了具体的规定。关于其它工程的保修期限,条例还规定其应由甲乙双方在合同中约定,不作统一规定,但保修期限是从竣工验收合格之日算起。

《合同法》基本知识(辅导材料四)

第一节绪论

合同,是经济与社会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交易方式和权益确定工具。它涉及各个领域和方方面面,与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人们的衣食住行,企业的生产经营,科学技术的开发和科技成果的转化,对外经济、贸易的往来等,都离不开合同。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明显增强,合同的运用更为广泛。但目前,在合同的订立和履行等方面尚存在不少问题,特别是利用合同欺诈损害国家、集体和他人利益的情况还相当严重,迫切需要健全和完善合同的法律规范和监督机制。

为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1999年3月15日,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新通过的《合同法》,将改革开放以来先后制定的《经济合同法》、《涉外经济合同法》和《技术合同法》三部专项合同法律统而为一,并增加了不少新的内容,调整面广,体系博大,是我国第一部统一的、比较完备的合同法,也是规范市场交易的基本法律。它的公布施行,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建设中的一件大事,对于保护合同当事人的合

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当前抓好《合同法》的学习、宣传十分必要。要充分利用《合同法》颁布的有利时机,大力宣传《合同法》,广泛普及合同知识,切实增强全社会的合同意识,为《合同法》的实施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以下简称《经济合同法》)于1981年12月13日五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1982年7月1日正式生效。当时正值我国改革开放初期,以后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逐步进入法制社会并加强立法建设,陆续出台了一批有关经济、民事方面的法律,如《铁路法》、《产品质量法》、《民事诉讼法》等等。这些法律在某些规定上就与《经济合同法》不一致了,如对诉讼时效的规定,原《经济合同法》规定合同争议的诉讼时效为一年,而《民事诉讼法》则规定是两年,这样,法律与法律之间就出现了矛盾。因此《经济合同法》已经不适应当前形势发展的需要了,必须进行修改。从1987年开始,从第一稿到十二稿,一直改了六、七年的时间,最后统一了意见,对《经济合同法》小改,只改与现行法律相抵触的地方。1993年9月2日,八届人大三次会议通过了《经济合同法》的修正案,在原来《经济合同法》五十七条的基础上删去了十条、一款、二项,修改二十六条,修改后的《经济合同法》只剩下四十七条了。大致四大类的合同,其中也包括一部分国际进出口业务方面的合同。

我国过去有关合同的法律有三部,不统一,后来三法合一,就出现了新颁布的《合同法》,它于1999年10月1日已正式生效。今后我国还是要制订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商法典》,它要把所有民商事的法律关系都纳入进来,其中设“合同篇”,把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同都列入其中,这个立法过程较长,大约在2010年出台。

我国立法都是由专家起草的。合同法也是专家起草的,其中许多内容都是借鉴英国、美国、日本、德国,甚至把台湾的合同法的一些内容都写进来。我国立法程序一般都是两读。两次上人大常委会讨论表决后就通过了,而合同法上了四次会都没通过。由于这是一部是涉及到全国人民和国际民生的大法,所以还要登报征求全国人民意见。1995年,合同法草案就登经济日报、法制报征求意见。这部法律名词较多,有的很难理解。外国合同法主要是民商事法律关系,所以政府就不过多地干预它们的合同关系。谁不懂法,不会签合同,谁上当受骗,谁活该,这是西方法制的观点。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的宗旨是保护弱者,谁的权益受到侵害,国家就要保护谁的利益。若按西方法制的观点,谁上当受骗,谁活该,那么,国家怎么保护弱者的利益。1992年9月3日,李鹏总理会见丹麦外交大臣有一段谈话说: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要加强立法建设,但西方国家不要指望我们照搬他们那一套。因为他们是生产资料私有制,是纯民事之间的关系,你没有必要干涉它;中国不同,中国生产资料所有制是公有制、集体制和私有制并存的,你那个厂长,只不过是代表国家管理这个国有资产,没有处置权,你不能说通过签一份合同就把财产给我的朋友,这是不行的。所以政府必须还得兼管,这是中国的特色。

第二节合同法与原有关合同的法律规定的主要区别

以前的三部有关合同的法律与现在的《合同法》不同的地方归纳有六个方面区别:

(一)对违约金的规定。对违约金,原《经济合同法》是这样规定的,如果由于违约给对方造成损失超过违约金的,也要进行赔偿,以补偿违约金的损失;即除了给付违约金外,还要给付赔偿金。比如原合同违约金是5万,你违约了,造成直接损失15万,那么超出5万以外的直接损失10万元也要给付赔偿金。原《涉外经济合同法》中规定,违约金就相当于损失的赔偿,所以

在签合同时,要把损失算在违约金中,谁违约谁就给违约金。后面一款又规定,若损失比规定的过高或过低,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予以调整。比如,合同中规定违约金15万元,而实际造成损失只有5万元,你认为亏了10万元,可以请法院或仲裁机构予以调整减去10万元;相反少了可以要求增加,只是需要走一个法律程序。所以,我们的意识要转变,签合同一定要有违约金一项。新合同法114条第一款有两层意思逗号前是一层意思,逗号后是另一层意思。前面讲,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即签合同时写上一个具体数5万、10万……,这个数就是违约金。再看则说,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例如合同标的金额是100万元,可以约定如果谁违约,应该承担合同标的额5%的违约金,100万的5%是5万。合同法第二款规定同原《涉外经济合同法》规定差不多,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可请求中国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适当增加,高于违约金的可以请求人民法院适当减少。

(二)合同履行的规定。在原《经济合同法》中关于履行规定是过错原则。过错分两种,一种是故意违约,另一种是过失违约。“过失违约”又分两种,一种是一方的过失,可能是措施不利等造成违约,另一种是双方过失造成的违约,你有过错,我也有过错,所以法院在裁决时,要分清双方过错责任的大小。

原《涉外的经济合同法》中关于合同履行规定是采取补救措施原则,即在《涉外经济合同法》中规定,若有一方没履行,可以采取补救措施。采取哪些补救措施?是参照《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规定,《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规定可采取三种补救措施:(1)修理有缺陷的货物。如双方签订的是买卖杯子的合同,经过验收发现杯子的盖子盖不紧,提出修理到盖紧为止;(2)更换货物。签合同时是这个型号,交货时发现不是原规定型号,要求更换为原签订时规定的型号;(3)减低合同价金额。这是指双方都不愿接受前两种补救措施时,可以考虑降低合同价,比如原2元一个杯子,提出应降为O.7元或0.8元一个,否则提出退货。这就是3种补救措施。就是合同在签订时,有很多技巧或技术性问题,哪一方面没注意到,就可能吃亏。

新合同法第68条还讲到一个终止履行合同的问题。就是在合同履行中,我可以不同你履行合同,中间停止履行合同。这第68条是新合同法中非常重要的一条。例如,买卖杯子,签订一份合同,合同约定先交了杯子再付款,但在履行合同时,杯子成为紧俏商品,价格马上上去了,当时签订合同价格偏低了,我就提出是不是先把款付给我,再给杯子。对方不同意,双方僵持,合同就暂时终止了。

新合同法中第73条还讲到了代位权问题,即在合同履行时可代位行使其债权。

新合同法74条、75条是关于撤销权的问题,就是必须符合74条、75条的规定,才能撤销合同。

(三)合同签订形式的规定。过去的三个合同法在许多方面都不一致,但在合同签订形式这方面规定却都一致。原《涉外经济合同》规定涉外经济合同必须以书面形式签订。原《技术合同法》也规定技术合同一般以书面形式签订。以前的三个合同法在这方面规定都是一致的,以书面形式签订合同。但《合同法》第10条规定双方当事人在签订合同时,可以是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其它形式。新颁布的合同法规定这三种形式都合法,即不一定非签书面的,口头也可以,其它的也可以。这是因为合同法中合同的主体有了变化,即自然人也可以签订合同,而原来规定自然人不能签订经济合同,只能签民事合同。

合同法简答题大全(考试必备)

简答题 1、我国合同法的特点:(1)从实际出发,总结与借鉴吸收相结合的原则清晰突出。(2)鼓励交易与意思自治的理念明确充分。(3)法制定和实施的时代特别显著、集中。(4)经济效率与社会公正、交易便捷与交易安全的价值取向相互兼顾。(5)普遍化的合同制度与类型得到了全面规制。(6)新的法律框架科学严谨,各种新制度构筑完备。(7)立法技术不断提高,立法语言日超规范。 2、我国合同法基本原则的法律意义:合同法的基本原则,是贯穿于合同法规范的指导思想和根本准则。合同法基本原则具有以下主要意义:(1)凝固和体现了立法的根本精神。(2)是具体规范的总的指导思想。(3)供了最高的行为准则,确立了一般性的行为模式。(4)是实施法律的根本依据。 3、合同法基本原则的特征:合同法基本原则具有一般规范性和不确定性。首先,合同法基本原则具有一般规范性。一般规范性是相对于民法的具体规范而言的,是指其确立一般的行为模式,并由合同法规定的一般的责任作为保障。合同法基本原则的存在价值不仅在于通过其能够准确地理解和适用合同法,而且在合同法没有具体规定时还可以直接作为判案的依据,具有在个案中可资援引的规范意义。换言之,合同法基本原则主要是与具体的合同法规范结合起来发挥法律调整 作用,主要具有补充性质,但在特殊情况下可以作为独立的法律依据。其次,合同法基本原则具有不确定性,不确定性是指基本原则是由模糊概念构成的,其理解和适用具有较大的自由裁量余地。

4、区分有偿合同与无偿合同的意义:(1)义务内容不同。在无偿合同中,利益的出让人原则上只需承担较低的注意义务;而在有偿合同,当事人所承担的注意义务显然大于无偿合同。(2)主体要求不同。在有偿合同,当事人双方均必须是安全行为能力人;而在无偿合同,无行为能力人和限制行为能力人可以成为纯受利益的一方当事人。(3)对债权人行使撤销权来讲,如果债务人将其财产无偿转让给第三人,严重减少债务人的财产,有害于债权人的债权,债权人可以请求撤销该转让行为。但对于有偿合同而且不是明显的低价处分合同,债权人的撤销权只有在第三人有恶意时方能行使。在善意取得制度中,往往也要求善意第三人系通过有偿合同取得该动产,否则不能成立善意取得。 5、区分格式合同与非格式合同的法律意义:区分这两类合同的法律意义在于明了格式合同须严格遵守法律的强行性规定,否则导致无效。而非格式合同的内容则完全由当事人双方协商确定,并可根据情况约定变更。正因为如此,法律通常要对格式合同的权利义务作出规定,目的在于尽可能在公平的前提下,保证处在弱势的相对人利益受到切实保障,我国新颁布的合同法在"合同的订立"一章中就有关于格式合同的专门规定。而非格式合同已充分考虑并给了当事人双方合意自治权,无需再予特殊的法律救济。 6、格式合同的法律特征:(1)格式合同的要约具有广泛性、持久性和细节性。(2)格式合同的条款具有一方事先决定性。(3)合同条

合同法复习资料(完全版)

合同法复习资料(完全版) 合同与合同法的概述 合同的概念:是指平等主体(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义务关系的协议。 合同法的原则:1、平等原则:民法的根本原则,当事人双方权利义务平等,责任对等。 2、自愿原则:调整当事人双方的民事法律关系,基本原则之一。 3、公平原则:当事人之间权利义务公平合理。 4、诚实守信原则:在伦理道德,法律规范的双重约束作用下。 5、保护公序良俗禁止权利滥用原则:具有社会规范性以及防止权利使用过当。 6、具有法律约束力原则:合同法的纲领,具有指导和补充作用。 合同的成立(订立) 合同订立概念:合同当事人为建立具体合同关系,将相互意思达成一致的合意过程。 合同订立要件:1、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当事人。2 合同订立的方式(程序):当事人订立合同采用要约和 (一)要约概念:是希望与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 要约要件:1、向客观存在的人做出意思表示2、以订立合同为目的。 3、要约内容具体、明确。 4、要约经要约人承诺,即受法律约束。(二)承诺概念:承诺要约人同意要约的意思表示。 承诺要件:1、受要约人向要约人作出。2、对要约明确表示同意。 3、内容与要约表示同意。 4、在承诺期限内作出。 承诺方式:以书面通知为准。 (三)要约邀请概念:要约引诱,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的意思表示。 要约与要约邀请的比较 1)要约是当事人主动愿意缔结合同的意思表示,而要约邀请(要约引诱)是当事人表达某种意愿的事实行为,是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的意思表示。 2)要约中含有当事人愿意承受拘束的意旨;要约邀请本身无任何法律意义。 3)要约的内容要具备订立合同的必要条款;而要约邀请则不必具备。 合同的内容和形式 合同的内容包括(合同的权利)和(合同的义务): (一)当事人的名称或者姓名和住所;(二)标的;(三)数量;(四)质量;(五)价款或者报酬;(六)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七)违约责任;(八)解决争议的方法 合同权利:即债权。包括1、请求权2、相对权3、抗辩权 合同义务:即债务。包括1、给付义务2、附随义务 合同的形式:1、口头形式(录音只作为证据)2、书面形式(实质性的合同内容载体)

合同法试题2

《合同法》期末练兵综合测试题(2002春) 中央电大法律教研室 一、名词解释: 1.合同2.合同法3.合同法的基本原则4.格式合同5.承诺适格6.招标7.拍定8.强制缔约9.附合缔约10.缔约过失责任11.附条件合同12.可撤销的合同13.表见代理14.合同的履行15.同时履行抗辩权16.不安抗辩权17.代位权18.合同权利的让与19.合同承受20.解除权21.提存22.抵销23.赔偿损失24.违约过错原则25.过错责任原则26.不可抗力27.侵权责任28.法律责任竞合29.法律管辖竞合30.合同解释31.买卖合同32.试用买卖33.供用电合同34.赠与合同35.捐赠36.借款合同37.借款合同的保证担保38.租赁合同39.房屋租赁合同40.承揽合同41.运输合同42.技术合同43.保管合同44.仓储合同45.委托合同46.行纪合同 二、填空题: 1.民事行为根据是否以意思表示为要素,分为_______行为和________行为。 2.广义的合同法是指调整_____________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3.合同法基本原则具有______________性和_________性。 4.当事人订立合同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其他形式。 5.根据法律是否规定一定名称和相应的规范,合同可分为_______合同和_____合同两种。 6.根据合同成立是否需要实际交付实物分为___________合同与_________合同。 7.依合同是否以交付为标准,可将合同分为_________合同和_________合同。 8.要约是_________________的意思表示。 9.要约邀请又称___________。 10.要约在____________时生效。 11.撤回要约的通知应当在要约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到达受要约人时方产生撤回效力。 12.我国《合同法》第22条规定,承诺应当以__________的方式作出。 13.在承诺生效的时间上我国立法采取的是____________。 14.一般来说,承诺生效的地点就是合同____________的的地点。 15.合同义务又可分为________义务与__________义务。 16.随附义务可分为__________义务和__________义务。 17.合同的保全包括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18.意思表示瑕疵依瑕疵是否基于表意人自身的原因,分为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两种类型。 19.协作履行包括的内容有:及时通知的义务、___________的义务和_______的义务。20.撤销权的行使期间为______年,从_______________之日起计算。 21.合同权利义务的概括移转,主要有两种情形:__________与___________。 22.合同的移转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招标签约是通过招标、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订立合同的。 24.合同终止的原因是指引起合同权利义务关系终止的____________。 25.混同的原因有_________承受和_________承受。 26.我国合同法在违约责任上采用___________原则。

合同法期末考试题附答案

合同法试题(二)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选出一个正 确的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 ?我国《合同法》规定属于实践合同的有(C )。 A ?买卖合同 B ?委托合同 C ?保管合同 D ?借贷合同 2 .采取格式条款订立合同的,若格式条款和非格式条款不一致的,应当米用: (C )o A .格式条款 B .诚信原则 C.非格式条款 D.法律规定 3 .在合同成立时,采用数据电文形式订立合同的,合同的成立地点为 (B )o C A .承诺生效的地点 B.经常居住地 C.收件人的主营业 地 D .合同签订地 4. 具有撤销权的当事 人自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1年内行使撤销权,1年的性质为(B )o A.诉讼时效 B.除斥期间 C.履行期间 D .以上都不是 5 .违约行为是当事人(B )o A.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 B .违反合同约定的行为 C.应当对合同 不能成立负有责任的行为 D .给对方当事人造成人身和其他财产损失的 行为 6. 买卖合同标的 物的毁损、灭失的风险在标的物交付之前由(B )o A.买受人承担 B .出卖人承担 C.担保人承担 D .第三人承 担 7. 当借款合同双方当事人 不能确定支付利息期限时,借款期间不满(B ) C 的,应当在退还借款时一并支付。 A . 3个月 B . 6个月 C . 12个月 D . 24个月 8 .共同承担人对定作人(B )o A.不承担连带责任 B.承担连带责任 C.谁的 过错谁承担责任 D.由法律作出规定

9.委托开发完成的发明创造,除当事人另有约定的以外,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B )o A A.研究开发人所有 B.委托开发人所有 C.研究开发人与委托开 发人共同所有 D ?国家所有 10 ?行纪人依行纪合同从事行纪业务时可能与第三人订立买卖合同,在该买卖合同关系中,行纪人属于(B )o A A ?当事人 B.代理人 C.居间人 D.利害关系人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个以上的正确答案,将其序号填在括号内。正确答案未选全或选错的,该小题不得分) 1 ?合同法的基本原则有(ABCDE )o A.平等、自愿原则 B.公平原则 C.合法原则 D .诚实信用原 则 E.保护公序良俗原则 2?下列合同中,可撤销的情形是(ABC )o AB . A.因重大误解而订立 B ?因显失公平而订立 C.因一方受欺诈 而订立 D ?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 E.恶意串通损害第三人利益的 3?我国合同法律制度规定当事人承担的违约责任主要有(BCDE )o B DE A ?支付定金 B ?赔偿损失 C.中止履行合同n继续履行合 同 E.采取补救措施 4 ?借款合同抵押担保中不得抵押的财产有(ABC )o ACDE A. 土地所有权 B ?国有土地使用权 C.宅基地土地使用 权 D ?某大学校舍 E ?夫妻离婚涉及有争议的财产 5 ?仓储合同的法律特征有(ABE )o ABDE A.保管人须为有仓储设备并专事仓储保管业务的民事主体 B ?其保管 的对象是动产 C.其保管的对象是不动产 D ?为诺成、双务合 同 E.为有偿、不要式合同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广义的合同法是指调整------------------- 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2 .一般来说,承诺生效的地点就是合同——的地点。 3 .意思表示瑕疵依瑕疵是否基于表意人自身的原因,分为一一和一一两种类型。乙合同的移转包括一一、一一?

合同法》备考复习资料

2011年自考《合同法》备考复习资料(1) 2011-7-29 17:01:51 来源:环球网校(edu24oL)频道:自学考试分享: 1 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其特征为:①是一种合意;②是发生法律上效果的双方民事行为;③是发生民法上效果的民事行为。 2 合同的要素:①合同的成立必须要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当事人;②各方当事人须互相作出意思表示;③各个意思表示是一致的,也就是说当事人达成了一致的协议。 3 有名合同:是指法律上已经确定了一定的名称及规则的合同。无名合同:又称非典型合同,是指法律上尚未确定一定的名称与规则的合同。法律适用:在适用法律时,有名合同直接适用合同法的规定,无名合同则适用合同法总则的规定,并可以参照合同法分则或其他法律最相类似的规定。 4 双务合同:是当事人双方互负对待给付义务的合同。单务合同:是合同当事人仅有一方负担给付义务的合同。在法律上区分单、双务合同的意义:①在是否适用同时履行抗辩权方面不同;②在风险的负担上是不同的;③因一方的过错所致合同不履行的后果不同。 5 有偿合同:是指一方通过履行合同规定的义务而给对方某种利益,对方要得到该利益必须为此支付相应代价的合同。无偿合同:是一方给付对方某种利益,对方取得该利益时并不支付任何报酬的合同。其区分的意义:①确定某些合同的性质;②义务的内容不同;③主体要求不同。 6 诺成合同:是指当事人一方的意思表示一旦经对方同意即能产生法律效果的合同。实践合同:又称要物合同,是除当事人双方意思表示一致以外尚需交付标的物才能成立的合同。其区别:诺成合同自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时起合同即告成立,实践合同在当事人交付标的物以后才能成立。 7 为订约人自己订立的合同:是指订约当事人订立合同是为自己设定权利,使自己直接取得和享有某种利益。为第三人利益订立的合同:是指在特殊情况下,订约当事人并非为了自己设定权利而是为第三人的利益订立合同,合同将对第三人发生效力。为第三人利益订立的合同的特征:①第三人不是订约当事人,他不必在合同上签字,也不需要通过其代理人参与缔约;②此种合同只能给第三者设定权利,而不能为其设定义务;③此种合同的订立,事先无需通知或征得第三人的同意。 8 合同的相对性:在大陆法中称为“债得相对性”,是合同主要在特定的合同当事人之间发生,只有合同当事人一方能基于合同向与其有合同关系的另一方提出请求或提起诉讼,而不能向与其无合同关系的第三人提出合同上的请求,也不能擅自为第三人设定合同上的义务。 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⑴合同主体的相对性。指合同关系只能发生在特定的主体之间,只有合同当事人一方能够向合同的另一方当事人基于合同提出请求或提起诉讼。⑵合同内容的相对性。指除法律、合同另有规定以外,只有合同当事人才能享有某个合同所规定的权利,并承担该合同规定的义务,除合同当事人以外的任何第三人都不能主张合同上的权利。具体引出三个规则:①合同规定由当事人享有的权利,原则上并不及于第三人;②合同当事人无权为他人设定合同上的义务;③合同权利与合同义务主要对合同当事人产生拘束力。⑶合同责任的相对性。指合同责任只能在合同关系的当事人之间发生,合同关系以外的人不负违约责任,合同当事人也不对其承担违约责任。包括三方面内容:①违约当事人应对因自己的过错造成的违约后果承担违约责任;②在因第三人的行为造成债务不能履行的情况下,债务人仍应向债权人承担违约责任;③债务人只能向债权人承担违约责任,而不应向国家或第三人承担违约责任。

合同法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合同法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l.无名合同是指( ) A.无名称合同 B.法律无明文规定名称与规则的合同 C.无内容合同 D.无形式合同 2.《合同法》规定:当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应当及时通知对方,以减轻可能给对方造成的损失,并应当在合理期限内提供证明。这一规定体现的是( ) A.适当履行原则 B.协作履行原则 C.经济合理原则 D.情势变更原则 3.上海某公司与宁波某公司订立一加工承揽合同,由宁波公司承揽加工3万件牛仔裤,合同中未约定履行地点,依合同法规定,该合同履行地应在( ) A.上海某公司所在地 B.宁波某公司所在地 C.上海某公司指定的地点 D.宁波某公司指定的地点 4.合同当事人互负债务,且无先后履行顺序之约定,当事人一方可在对方未履行之前,拒绝对方的履行请求,这被称为( ) A.先履行抗辩权 B.同时履行抗辩权 C.不安抗辩权 D.先诉抗辩权 5.情势变更的前提,是合同成立后,作为该合同基础的事由发生了合同订立时不能预料的变化,而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 A.由于主体不合格 B.由于意思表示不真实 C.由于违法 D.不可归责于当事人的原因 6.合同解除针对的标的是( ) A.无效合同 B.有效合同 C.可撤销合同 D.效力待定合同 7.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解除权行使期限的,期限届满当事人不行使的,该权利 ( ) A.继续有效 B.效力待定 C.消灭 D.中止 8.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后,当事人根据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其依据是( ) A.诚实信用原则 B.自愿原则

合同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合同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一)平等、自愿原则 合同法的平等原则指的是当事人的民事法律地位平等,包括订立合履行合同两个方面,一方不得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另一方。平等原则是民事法律的基本原则,是区别律、刑事法律的重要特征,也是合同法其他原则赖以存在的基础。合同法的自愿原则,既表现在当事人之间,因一方欺诈、胁迫订立的合同无效或者可以撤销,也表现在合同当事人与其他人之间,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干预。自愿原则是法律赋予的,同时也受到其他法律规定的限制,是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自愿”。法律的限制主要有二方面。一是实体法的规定,有的法律规定某些物品不得买卖,比如毒品;合同法明确规定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合同无效,对此当事人不能“自愿”认为有效;国家根据需要下达指令性任务或者国家订货任务的,有关法人、其他组织之间应当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权利和义务订立合同,不能“自愿”不订立。这里讲的实体法,都是法律的强制性规定,涉及社会公共秩序。法律限制的另一方面是的规定。有的法律规定当事人订立某类合同,需经批准;转移某类财产,主要是不动产,应当办理登记手续。那么,当事人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不能“自愿”地不去办理。 在合同法中,不仅对平等、自愿作了原则规定,而且在具体制度、具体规定方面体现平等、自愿原则。比较于三部合同法,

许多是新规定。主要有:第一,在合同法第一章中规定,合同当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一方不得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另一方。当事人依法享有自愿订立合同的权利,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干预。第二,关于合同内容。合同法第12条规定,合同的内容由当事人约定。并在其他条款中规定,当事人就数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地点等内容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可以协议补充;不能达成补充协议时,按照合同有关条款或者交易习惯确定;仍不能确定的,才适用法律的有关规定。第三,关于合同形式。《合同法》第10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有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其他形式。第36条规定,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当事人约定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合同,当事人未采用书面形式但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的,该合同成立。第37条规定,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在签字或者盖章之前,当事人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的,该合同成立。第四,关于格式合同。一是明确了提供格式条款一方的提示义务,《合同法》第39条规定,采用格式条款订立合同的,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应当遵循公平原则确定当事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并采取合理的方式提请对方注意免除或者限制其责任的条款,按照对方的要求,对该条款予以说明。二是明确规定有些格式条款无效。《合同法》第40条规定,格式条款一方免除其责任、加重对方责任、排除对方主要权利的,该条款无效。三是对格式条款的解释作出特别规定。《合同法》第41条规定,对格式条款的理解发生争议的,应当按照通常理解予以解释。对格式条款有两种以上解释的,应当作出不利于提供格式条款一方

2020最新的合同法学习资料 教学大纲

合同法学习资料教学大纲 合同法》学习资料、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合同法课程代码: 课程类别: 学时:学分: 二、适用层次、专业 网络法学本科 三、教学目的、要求 合同法在本科教学中为2个学分,是法学专业设立的一门基本的必修课程。合同法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交易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市场经济的核心交易规则,是市场经济社会的基本法律。因而学习并掌握合同法的有关理论及法律规定,对本科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学习合同法需要有法理学、民法学等课程的基础,在学习过程中还要联系相关的单行法规如担保法、拍卖法、招标投标法、保险法等等,并能够密切联系现实生活,对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思考。 四、教材 崔建远:《合同法》,法律出版社2020年版 五、教学内容 第一章合同法绪论学习目的与要求:掌握合同的概念及法律特征,掌握合同法的基本原则。学习要点: 1、合同的概念及其法律特征 2、合同法基本原则﹡ 第二章合同的分类学习目的与要求:了解不同合同类型及其分类的法律意义。学习要点: 1、合同分类的意义

2、具体的合同类型﹡ 第三章合同的订立学习目的与要求:了解合同订立的概念,掌握合同成立的要件和要约、承诺规则。学习要点: 1、合同的订立与合同的成立的区别﹡ 2、合同成立的要件﹡ 3、要约的概念与构成要件﹡ 4、要约邀请与要约﹡ 5、要约的法律效力﹡ 6、要约的撤回、撤销和消灭﹡ 7、承诺的概念及构成要件﹡ 8、承诺的方式 9、承诺的生效 10、承诺的撤回 第四章合同的内容与形式学习目的与要求:了解合同的条款、内容,掌握合同权利与合同义务,了解合同的形式。学习要点: 1、提示性的合同条款 2、合同的主要条款 3、合同的普通条款 4、合同权利﹡ 5、合同义务﹡ 6、合同的形式﹡ 第五章合同的效力学习目的与要求:了解合同效力的法律意义,掌握合同的有效要件、合同无效的原因、合同的可撤销原因及其行使,掌握合同效力的补正方式以及合同不成立、无效、被撤销或不被追认的法律后果。学习要点: 1、合同的有效要件﹡ 2、合同的无效﹡ 3、合同的撤销﹡

合同法复习资料整理

名词解释题: 1实践合同 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合同关系发生在平等的民事主体之间 B合同关系的发生属于一种民事法律事实 C合同关系应当为有偿关系 D合同关系的缔结以当事人间的合意为基础 2关于单务合同与双务合同,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A赠与合同为单务合同 B单务合同中不产生同时履行抗辩权 C单务合同中,义务人的注意义务一般弱于双务合同 D单务合同中仍然存在对待给付义务 3下列合同中,属于实践合同的是()。 A租赁合同B赠与合同 C保管合同D买卖合同 (二)多项选择题 1关于主合同与从合同,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有()。 A主合同与从合同是两个不同的法律关系,在效力上是相 互依附的 B从合同完全依附于主合同,没有任何独立性 C主合同的当事人与从合同的当事人可以重叠 D主合同的当事人与从合同的当事人不可以重叠 2美华商场为于某无偿保管一辆摩托车;出租车司机拉刘 某到电影院;王某赠与张某一台电视机;赵某借给孙某 1 000元钱且不要利息。下列判断中,正确的判断有()。A第一个合同是实践合同 B第二个合同是实践合同 C第三个合同是实践合同 D第四个合同是实践合同 简答题 1合同法的适用范围。 论述题 名词解释题: 1实践合同,是指除当事人双方意思一致以外,尚需交付标的物才能成立的合同。 任。合同解除的,已履行部分应予返还 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C 合同关系可以是有偿的,如买卖合同;也可以是无偿的,如赠与合同。2D 在单务合同中,仅有一方当事人负担给付义务,不存在对 待给付义务。 3C 保管合同为实践合同,保管物交付时合同成立。 (二)多项选择题 1ABD 主合同与从合同是两个不同的法律关系,在效力上存在依 附关系,但并不是相互依附关系,主合同并不依附于从合同;从合同依附于主合同,但并非没有独立性,如保证合同可以有独立的消灭原因;主合同的当事人与从合同的当事人可以是一样的,也可以是不一样的,前者如主合同与债务人作为抵押人的抵押合同,后者如主合同与保证合同。 2AD 第一个合同是无偿保管合同,为实践合同;第二个合同是运输合同,为诺成合同;第三个合同是赠与合同,为诺成合同;第四个合同是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为实践合同。 简答题 1合同法的适用范围包括:(1)合同法适用于平等主体之间订立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2)合同法所适用的合同包括各类民事主体基于平等自愿等原则所订立的民事合同;(3)合同法的适用 第一章合同与合同法概述试述合同自由原则。

合同法期末考试题附答案

合同法试题(二)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l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选出一个 正确的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我国《合同法》规定属于实践合同的有( C )。 A.买卖合同 B.委托合同 C.保管合同 D.借贷合同 2.采取格式条款订立合同的,若格式条款和非格式条款不一致的,应当采用:( C )。 A.格式条款 B.诚信原则 C. 非格式条款 D. 法律规定 3.在合同成立时,采用数据电文形式订立合同的,合同的成立地点为 ( B )。 C A.承诺生效的地点 B. 经常居住地 C. 收件人的主营业 地 D.合同签订地 4.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自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1年内行使撤销权,1年的性质为( B )。 A. 诉讼时效 B. 除斥期间 C. 履行期间 D.以上都不是 5.违约行为是当事人( B )。 A. 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 B.违反合同约定的行为 C. 应当对合同 不能成立负有责任的行为 D.给对方当事人造成人身和其他财产损失的行为 6.买卖合同标的物的毁损、灭失的风险在标的物交付之前由( B )。 A. 买受人承担 B.出卖人承担 C. 担保人承担 D.第三人承 担 7.当借款合同双方当事人不能确定支付利息期限时,借款期间不满(B ) C的,应当在退还借款时一并支付。 A.3个月 B.6个月 C.12个月 D.24个月 8.共同承担人对定作人( B )。 A. 不承担连带责任 B. 承担连带责任 C. 谁的过错谁承担责任 D. 由法律作出规定 9.委托开发完成的发明创造,除当事人另有约定的以外,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 B )。A

合同法基本原则

合同法基本原则 合同法的基本原则,是制定和执行合同法的总的指导思想,是合同法的灵魂。合同法的基本原则,是合同法区别其他法律的标志,集中体现了合同法的基本特征。 平等、自愿原则合同法的平等原则指的是当事人的民事法律地位平等,包括订立和履行合同两个方面,一方不得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另一方。平等原则是民事法律的基本原则,是区别行政法律、刑事法律的重要特征,也是合同法其他原则赖以存在的基础。合同法的自愿原则,既表现在当事人之间,因一方欺诈、胁迫订立的合同无效或者可以撤销,也表现在合同当事人与其他人之间,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干预。自愿原则是法律赋予的,同时也受到其他法律规定的限制,是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自愿” 在合同法中,不仅对平等、自愿作了原则规定,而且在具体制度、具体规定方面体现平等、自愿原则。《合同法》第10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有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其他形式。第36条规定,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当事人约定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合同,当事人未采用书面形式但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的,该合同成立。第37条规定,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在签字或者盖章之前,当事人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的,该合同成立。 公平、诚实信用原则 《合同法》第5条规定,当事人应当遵循公平原则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这里讲的公平,既表现在订立合同时的公平,显失公平的合同可以撤销;也表现在发生合同纠纷时公平处理,既要切实保护守约方的合法利益,也不能使违约方因较小的过失承担过重的责任;还表现在极个别的情况下,因客观情势发生异常变化,履行合同使当事人之间的利益重大失衡,公平地调整当事人之间的利益。诚实信用,主要包括三层含义:一是诚实,要表里如一,因欺诈订立的合同无效或者可以撤销。二是守信,要言行一致,不能反复无常,也不能口惠而实不至。三是从当事人协商合同条款时起,就处于特殊的合作关系中,当事人应当恪守商业道德,履行相互协助、通知、保密等义务。 公平原则既表现在整个社会的交易秩序方面,更表现在个别的具体的合同之中,任何一个合同都应当遵循公平原则,体现公平原则的精神。由于合同种类广泛性,有的合同属于无偿合同,用公平原则比等价有偿涵盖更宽一些,更能照顾千姿百态的各类合同的需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公平诚实信用原则在合同法的适用面愈来愈宽。有人认为,按照恪守商业道德的要求,诚实信用原则包含公平的意思。除合同履行时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以外,合同法规定诚实信用还适用于订立合同阶段,即前契约阶

《合同法》复习资料-孔令苇2013.07(更新)

、客观题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 1 .甲食用油制造公司向乙酒店发出要约,愿以每公斤X元价格出售花生油500公斤,乙答复愿以要约所示价格购买100公斤花生油。对 于本案,下列表述正确的是(C) A. 乙的答复属于承诺 B.合同成立,合同内容以乙的承诺为准 C.乙的答复属于新要约 D.合同成立,合同内容以甲的要约为准 2. 甲在某商场看中一辆“飞翔”牌自行车,意欲买下,但未带够钱,遂与商场约定明天带钱取车,双方在该车上作了记号。当晚,商场 失窃,该车也被盗。后商场要求甲付款,甲拒付。关于本案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 A. 甲应付款,因为双方买卖合同已经成立 B. 甲应付款,因为在车上作标记视为交付,风险已由甲承担 C. 甲不应付款,因为该车尚未交付,风险由商场承担 D. 根据公平原则,双方各负担一定的损失 3. 格式条款与非格式条款不一致时,应当(C) A.采用通常理解予以解释 B.采用格式条款予以解释 C.采用非格式条款予以解释 D.按照交易习惯予以解释 4. 李某借用王某笔记本电脑,未经王某同意将该电脑转卖给朱某。李某与朱某的买卖合同属于(C) A.有效合同 B.可撤销合同 C.效力待定合同 D.无效合同 1. 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后不得撤销赠与。(X) 2. 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的,相对方即可行使解除合同的权利。(X) 3. 被撤销的合同,自法院判决撤销之日起不发生法律效力。(X) 4. 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合同义务的,对方可以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 二、主观题部分 (一)名词解释 双务合同是指当事人双方互负对待给付义务的合同。 单务合同是指合同当事人仅有一方负担给付义务的合同。 实践合同是指除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外,尚需交付标的物才能成立的合同。 要约的撤回是指在要约人发出要约后,于要约到达受要约人之前,宣告取消要约。 要约的撤销是指要约人在要约到达受要约人之后,将该项要约取消,从而使要约效力归于消灭。 同时履行抗辩权是指当事人互负债务,没有先后履行顺序,一方在对方未为对待给付之前,可拒绝履行自己债务之权利。 先履行抗辩权先履行抗辩权当事人互负债务,有先后履行顺序,先履行一方未履行的,后履行一方有权拒绝其履行要求。先履行一方履 行债务不符合约定的,后履行一方有权拒绝其相应的履行要求。 不安抗辩权是指在有先后履行顺序的合同中,应当先履行的一方有确切证 预期违约是指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一方无正当理由明确表示或以其行为表明其在履行期限到来之后将不履行合同义务。 融资租赁合同是出租人根据承租人对出卖人、租赁物的选择,向出卖人购买租赁物,提供给承租人使用,承租人支付租金的合同。 违约金是指当事人通过协商预先确定的、在违约发生后作出的独立于履行行为以外的给付。 债权让与是指债权人通过让与合同将其债权全部或部分地转让给第三人的行为。

合同法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合同法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不少法律法规在实行的时候都是有一定的基本原则的,并且不同的法律法规之间,这基本原则是不同的。今天,我们就来具体说一说合同法的基本原则的内容,请跟随律伴小编在下文中进行具体了解。 一、合同法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1.平等原则。合同当事人法律地位一律平等,一方不得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另一方,各方应在权利义务对等的基础上订立合同。 2.意思自治原则。意思自治是贯彻合同活动整个过程的基本原则,在不违反强制性法律规范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基础上,当事人依法享有自愿订立合同的权利,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干预。 3.公平原则。当事人应当遵循公平原则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任何当事人不得滥用权利,不得在合同中规定显失公平的内容,要根据公平原则确定风险与违约责任的承担。 4.诚实信用原则。当事人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当事人应当诚实守信,善意地行使权利、履行义务,不得有欺诈等恶意行为。在法律、合同未作规定或规定不清的情况下,要依据诚实信用原则解释法律和合同,平衡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关系。 5.守法、不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原则。当事人订立、履行合同,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扰乱社会经济秩序,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二、合同可撤销 根据合同法等相关法律规定,以下情况,合同可以撤销: (一)因重大误解成立的合同; (二)显失公平的合同; (三)因欺诈成立的合同; (四)因胁迫成立的合同; (五)乘人之危订立的合同。 三、合同无效

根据合同法等相关法律规定,以下情况,合同无效: (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的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 (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者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四)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行性规定。 经过上文的介绍,我们知道合同法的基本原则包括了平等、公平、意思自治等五种,详细内容各位可以从上文中进行了解。小编在此就不赘述了。如果您对此还有疑问的话,可以直接来电咨询我们律伴网站的在线律师,我们会根据您的具体情况帮助您解决问题。 文章来源:律伴网http://biz.doczj.com/doc/07852570.html,/

2019年7月国开(中央电大)法学本科《合同法》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试卷号:1044 2019年7月国开(中央电大)法学本科《合同法》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说明:资料整理于2019年12月9日;该课程考试方式为闭卷,考试时间90分钟,形考手段纸质(30%),终考手段为纸质(70%)。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合同中,应当采取书面形式的是(A)。 A.技术转让合同 B.买卖合同 C.租赁合同 D.保管合同 2.合同成立的一般时间为(B)。 A.要约发出时间 B.承诺生效时间 C.合同签字时间 D.签订确认书时 3.甲对乙声称:“我打算卖掉家中祖传的一套家具”,乙立即向甲表示:“我愿意以10万元价值购买此套家具”。下列判断正确的是(D)。 A.甲对乙的表示构成要约 B.乙对甲的表示构成承诺 C.甲对乙的表示构成承诺 D.乙对甲的表示构成要约 4.债权人依照合同法的规定提起代位权诉讼的(B)。 A.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B.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C.由原告户籍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D.由被告户籍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5.债务人将合同的义务全部或者部分转移给第三人,(D)。 A.应当通知债权人 B.不必通知债权人 C.不必经债权人同意 D.应当经债权人同意 6.供用水合同主要适用于(C)。 A.乡镇的供水 B.农村的供水 C.城市的供水 D.有居民居住的地方的供水 7.可以任意撤销的赠与合同,(A)。 A.仅限于一般的赠与合同 B.可以是所有类型的赠与合同 C.可以是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 D.可以是具有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 8.我国《合同法》规定租赁合同的当事人约定的租赁期限不得超过(D)。 A.l年 B.5年 C.10年 D. 20年 9.在建设工程合同中,若总承包人合法地将承包工作交分包人完成,则分包人完成的工作成果应由(C)向发包人承担责任。 A.总承包人 B.分包人

合同法复习资料

复习资料 《合同法》(课程代码00230) 第一大题:单项选择题 1、深夜,急于分娩的孕妇万某在丈夫的搀扶下准备 乘出租车去医院,司机要求其支付相当于正常乘车 费10倍的车费。万某的丈夫考虑到情况紧急,只好 答应。双方达成的合同是() ? A.可撤销合同,理由是显失公平 ? B.可撤销合同,理由是乘人之危 ? C.无效合同,理由是受欺诈 ? D.无效合同,理由是受胁迫 2、下列合同中,必须由主管机关批准后才能生效 的是() ? A.技术开发合同 ? B.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合同 ? C.商标权使用许可合同 ? D.房屋买卖合同 3、下列关于合同中履行地点正确的说法是() ? A.修缮房屋合同在房屋所在地履行 ? B.不作为债务的履行地点为债务人所在 地 ? C.经典红木家具买卖必须在家具厂履行 ? D.清偿银行欠款履行地点不明的,又不 能达成协议的,在借款人所在地履行 4、2002年4月,A公司与B公司签订了《中外合资 意向书》。随后,在B公司的一再要求下,A公司 派人开始了前期准备工作。进行了包括可行性研究、 环境影响评估、接入系统设计、委托项目管理公司 等工作。与此同时,A公司与B公司对合资合同、 章程、协议作了多次洽淡,最终达成一致意见。正 当双方要签字时,B公司通知A公司,终止双方之 间的合作。事后,A公司查明,B公司与另一公司签 订了合作协议。于是,A公司提出,要求B公司赔 偿1000多万元的损失。按照法律的规定,B公司应 承担() ? A.违约责任 ? B.缔约过失责任 ? C.侵权责任 ? D.公平责任 5、下列不能适用《合同法》的有() ? A.融资合同 ? B.互易合同 ? C.居间合同 ? D.订婚协议 6、法院车撤销的合同,其效力() ? A.自决定撤销之日起无效 ? B.自受理之日起无效 ? C.自合同成立之日起无效同 ? D.自生效要件成立之日起无效 7、2006年7月,某从商场购买高压锅一台,8月, 该高压锅因质量问题爆炸造成家庭成员某人身伤 害,某向法院起诉。下列有关某有权请求商场承担 民事责任的表述正确的是()

合同法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合同法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合同法期末复习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中国合同法调整的关系有( )。A.婚姻关系B.收养关系C.监护关系D.财产关系2.下列合同中,属于单务合同的是( )。A.租赁合同B.买卖合同C.赠与合同D.承揽合同3.代位权行使的费用由( )。A.债务人承担B.代位权人承担C.全体债权人承担D.债务人和债权人共同承担4.合同的转让就是合同的( )。A.主体的变更B.客体的变更C.内容的变更D.全部基本条款的变更5.违约责任的确定是指当事人( )。A.表示要承担对方的损失B.表示要承担由于违约给对方造成的损失,而且采取积极措施补救合同损失和应对方的要求继续履行合同C.已经承担了对方当事人的损失D.是仲裁机构或者人民法院解决合同纠纷的裁判结果6.在买卖合同标的物所有权转移中,按照合同或者其它合法方式取得财产的,财产所

有权从( )。A.财产交付时起转移B.财产交付之前转移C.财产交付之后转移D.双方当事人认为合适的时间转移7.借款合同中对货币种类的要求是( )。A.一般能够写明货币种类B.无需写明货币种类C.必须写明货币种类D.依当事人约定8.中国《合同法》规定租赁合同的租赁期限最长不得超过( )。A.1年B.5年C.D.20年9.承揽合同成立后,定作人的义务有( )。A.通知义务B.按合同约定提供原材料C.承担瑕疵担保责任的义务D.定作人能够要求解除合同的,但要赔偿承揽人的损失10.在铁路运输过程中,由于托运人、收货人或其所派押运人的过错,造成货物灭失、短少、变质、污染损害的,承运人( )。A.应负全部赔偿责任B.不负赔偿责任C.应承担部分赔偿责任D.只赔偿直接损失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

武汉理工大学《合同法》复习资料及答案

武汉理工大学《合同法》复习资料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选项中体现合同关系相对性的是( ) A.租赁物在租赁期间发生所有权变动的,不影响租赁合同的效力 B.债务人无偿处分其财产使债权人的债权受到侵害,债权人可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的处分行为 C.债务人向债权人交付标的物被第三人毁坏时,债权人追究第三人的侵权责任 D.当事人一方因第三人的原因造成违约的,应当向对方承担违约责任 2.在确定无名合同的法律适用时,首先应考虑适用( ) A.合同法的一般规则 B.类似的有名合同的规则 C.买卖合同的一般规则 D.交易习惯 3.甲明知自己的车子被盗,仍然积极地与乙磋商订立车子买卖合同,致使乙花费一定的订约费用,甲对乙的订约费用可基于( )获得赔偿。 A.违约责任 B.侵权责任 C.缔约过失责任 D.违约责任或缔约过失责任 4.甲对乙声称:“我正在考虑卖掉家中祖传的一套家具,价值10万元”,乙立即向甲表示:“我愿意以10万元价值购买此套家具”。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对乙的表示构成要约 B.乙对甲的表示构成承诺 C.甲对乙的表示构成承诺 D.乙对甲的表示构成要约 5.我国《合同法》对要约生效的时间采取( ) A.发信主义 B.到达主义 C.了解主义 D.以上答案都不对 6.甲向乙发出要约,乙于5月10日收到要约,于6月15日发出承诺,当时已超过了承诺期限,该承诺于6月20日到达甲处。甲随即通知乙该承诺有效,通知于6月26日到达乙处,则合同于( )成立。 A.6月20日 B.6月15日 C.6月26日 D.5月10日 7.当事人订立合同时,应当具有相应的( ) A.民事权利能力 B.民事行为能力

《合同法》复习题

《合同法》复习题 一、填空题 1、根据合同成立是否需要实际交付标的物来划分,合同可分为_________合同和 __________合同。 2、合同的订立必须要经过_________和_________两个法定阶段 3、法律规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的合同,当事人未采用书面形式,但已履行主要义 务的,该合同__________。 4、违约行为是当事人违反___________的行为。 5、承诺的内容应当与要约的内容一致。受要约人对要约的内容作出实质性变更的, 为__________。 6、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其他形式。 7、具有撤销权的当事自_________ 起_____年内行使撤销权。 8、无处分权的人处分他人财产的合同属于_______合同。 9、合同履行费用的负担不明确的,由_________的一方负担。 10、我国《合同法》规定租赁合同的租赁期限不得超过_____年。 11、建筑工程合同必须采用________合同形式。 12、标的物毁损、灭失的风险,在标的物交付之前由________承担,交付之后由 ________承担,但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13、具有救灾、扶贫等社会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或者经过________的 赠与合同,赠与人不交付赠与的财产的,受赠人可以要求交付。 14、承运人应当对运输过程中旅客的伤亡承担损害赔偿责任,但伤亡是旅客 ________的或者承运人证明伤亡是旅客故意、重大过失造成的除外。 15、合同法基本原则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当事人订立合同应采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其他形式。 17、根据法律是否规定一定名称和相应的规范,合同可分为_______合同和_____合同两种。 18、我国《合同法》第22条规定,承诺应当以__________的方式作出。 19、合同的保全制度包括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