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辈心理咨询概述朋辈心理咨询概述讲师:毛利元随着心理咨询与学校教育的结合程度的不断提高,各种有效的心理咨询模式层出不穷,改变了以往学生只是心理咨询的对象,只有少数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才能开展助人活动的状况,让全体学生成为心理咨询工作的主体与原动力成为一股强大的改革浪潮。
朋辈心理咨询就是一种实施方便、推广性强、见效快的学校心理咨询模式,对促进我国学校教育的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这种心理咨询的过程是在同辈及朋友之间进行的。
咨询的开展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学生本身的相互信赖程度,咨询员和来访者可以在咨询的起始阶段很快建立起互动关系,咨询员可以更好地深入来访者内心去体验他的情感、思维,咨询所能达到的效果非常明显。
朋辈心理咨询以人本主义为理论基础,认为充分尊重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是一切活动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它提出的理念包括:(1)以他助-互助-自助为机制。
心理咨询是一种积极的人际互动过程,同龄伙伴有共同的爱好、价值观和文化背景,彼此之间容易理解、沟通。
(2)相信人是有能力、有价值、有责任感的,应该得到相应的尊重和信任。
人的咨询,比如几位好友一起安慰考试失利的女生;一对多朋辈心理咨询是指一个咨询员同时对两个或两个以上来访者进行的咨询,如咨询员对同学之间矛盾冲突的调解。
多对多朋辈心理咨询是指多个咨询员同时对两个或两个以上来访者进行的咨询,类似于团队心理咨询的模式,只是咨询员与来访者的关系为同辈而已。
3.按照心理困扰或者说是心理问题的严重性来划分,朋辈心理咨询可以分为一般性朋辈心理咨询和障碍性朋辈心理咨询。
其中一般性朋辈心理咨询是指来访者的心理困扰或心理问题的严重程度并不足以影响其日常的学习、工作以及生活。
而障碍性朋辈心理咨询则是指其心理困扰或心理问题的严重程度影响了来访者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譬如,来访者与其异性朋友闹分手,整天吵吵闹闹,使其情绪烦躁,无法安心来应付日常的学习和生活。
4.按照来访者与咨询员的性别划分,可分为同性朋辈心理咨询与异性朋辈心理咨询。
就朋辈心理咨询的性别差异来说,女性间朋辈心理咨询较容易发生。
女性之间的友谊多是出于感情交流的需要。
相对于男性,女性有较多的幻想,心中的伤心、失落、自卑、苦闷、痛苦、悲愤等都希望找人倾诉,而朋友的理解、抚慰、同情更使她们觉得朋友是完全可以信赖的,女性之间的友谊就起着一种感情宣泄的作用。
而男性之间的交往和友谊也不完全是情感交流,除接受对方的鼓励和安慰之外,更多的是扩展到更广的方面,即在工作和事业上的相互帮助。
一般来说,就人生发展的历程而言,同性朋辈心理咨询发生的概率比异性同辈心理咨询的概率要大得多。
因为男女毕竟有别,有些话题只可能在同性之间交谈,而不能在异性之间交谈。
三、朋辈心理咨询的条件性要素1.要有牢固的友谊和信任关系。
朋辈心理咨询的最大优势就是,来访者与咨询员之间的友谊与信赖关系,自然性的鸿沟小、防御性低、共通性大、互动性高。
罗杰斯指出:“咨询是一个过程,其间咨询员与当事人的关系能给予后者一种安全感,使其可以从容地开放自己,甚至可以正视自己过去曾否定的经验,然后把那些经验融合于已经转变了的自己,作出统合。
”2.咨询员应具有一定的心理咨询的专业知识。
由于双方已具有较为可靠的信赖关系,沟通上较为容易,与专业性的咨询相结合,可以收到相辅相成、事半功倍的效果。
3.以宽容、接纳的心态面对来访者。
这一条为心理咨询的基本要求之一,要求咨询员以宽容、真诚的心去面对以来访者身份出现的朋友、同辈。
4.在咨询时学会理智的进行分析和判断。
由于来访者的身份较为特殊,咨询员可能会难以把握心态,在咨询过程中,要学会运用理智的头脑进行分析和判断。
四、朋辈辅导员应具备的个人素质尊重别人有正面思维情绪稳定容易接纳别人真诚善于沟通开朗及平易近人有耐心敏锐别人的感受有责任感有自省能力能洞察行为背后的心理因素有同理心能承载人生负面的经历,并转化为力量愿意学习,在需要时能修正自己的想法对工作的承担(我选择,我负责)接受老师和同学的监督和帮助五、朋辈心理咨询的主要技术1.耐心而积极的倾听。
所谓积极倾听,即指有明确的目的定向,不断获得信息作出判断、决定反馈,并且保持有持续的高度注意。
朋辈心理咨询的谈话过程所需要的就是这种积极的倾听。
直接表达积极倾听的方式可以分为两种:语言和非语言方式。
(1)语言方式:补充说明、提问、提出共同点、简单重述对方谈话的内容、表明自己的见解、尝试性地以完全符合或相似的语言反映对方的陈述内容。
(2)非语言方式:点头、手势、目光接触,身体前倾,伴随非语词性的“嗯”、“哦”、“噢”等。
2.情感反映。
它是指咨询员理解并反馈来访者所表达的情绪情感,是一种重要的参与技术。
来访者情绪情感以言语或非语言的方式来表达。
言语主要是指言语表情,而非语言则主要指面部表情和身段表情(即体语)。
言语表情是指通过词语(名词、副词、形容词、动词等)、语气语调等方式表达的情绪情感,如“美好”、“可爱”、“伟大”、“向往”、“战斗”、“伤害”、“厌恶”等。
面部表情是指肌肉变化、眼神变化而表达的情绪情感,如高兴时,嘴角上扬;烦恼时,眉头紧锁;吃惊时,眼睛瞪大等。
身段表情在日常生活中是人们识别情绪的重要方向,如愤怒时,身体僵硬;害怕时,全身颤抖;沮丧时,摇头叹气等。
咨询员反馈来访者表达的情绪情感,有助于增长共情和双方感情疏通,有助于来访者对情感的自我理解和对问题的深入探索,有助于咨询员对来访者表达的准确理解。
3.总结和探索。
简短总结谈话要点,引导对方的注意力,保证谈话按一定方向进行,同时也有利于从更深层次、更新角度分析对方所处环境。
4.自我表露。
从对方需要出发,与其分享自己的个人情感、态度、观念、经历,即心理学上所说的“自我开放”或“自我暴露”。
“自我开放”在心理咨询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使来访者感到晤谈中双方地位的平等;可以使来访者感到咨询员的真诚、坦率,从而增强对咨询员的信任;可以增加来访者的自我开放程度。
5.解释。
它指咨询员运用某种咨询理论或自身的经验,观察、描述、分析来访者心理问题的实质、原因和发展过程。
运用解释时应注意要适度,解释方式要因人而异。
咨询员解释的理论依据应尽量与来访者已有的理论取向吻合,这样有助于来访者对解释的理解和认同。
6.对质。
它是指咨询员对来访者的感觉、经验与行为深刻了解后所作出的反应。
咨询员就来访者言行中的矛盾、歪曲及逃避的部分,通过询问技术,向其提出问题,协助来访者觉察自己的感觉、态度、信念和行为上不一致或欠协调的地方。
对质技术强调适时、适度、适当的原则。
咨询员采用对质式询问时,应注意,①对质应在高度共情的基础上进行,②对质应该用投入的态度,③对质应该是试验性的,即要用假设的态度,用和缓且具有弹性的语气来提问,④对质要用渐进的方法,从来访者能接受的层面开始,再缓慢导入更深的层面。
六、朋辈心理咨询的原则:(一)严格遵循保密原则,不向第三者公开当事人的姓名,拒绝关于当事人情况的调查,尊重当事人的合理要求。
注:若当事人有自伤、伤他的行为倾向或是法庭需要取证时可以破除保密原则。
(二) 具有强烈的义务意识,乐于为同学服务。
(三) 在咨询过程中不得逾越辅导关系,运用法律和道德约束自己的行为。
(四) 遇到困难情况及时转介,转介要经过当事人的同意,说明转介的理由。
(五)辅导员在辅导过程中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而需要专业人士的指导时,要尽量在最小的范围内寻求帮助,不能随意拿当事人的问题跟他人探讨。
七、朋辈心理辅导开展的其他有效形式朋辈心理辅导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形式,即互助式心理健康教育。
它是坚持以学生为主体, 充分相信学生, 放手让学生参与, 并加以积极引导, 心理互助不仅可以开展, 而且一定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它可以通过下列一些方式来进行(一) 互助式心理训练互助式心理训练是一种群体式的心理互助活动。
同学之间的督促、提醒、启发和鼓励有时教师重要。
在互助式心理训练中,学生既是被训练者,同时又是最好的训练者。
他们会在接受别人的训练时,通过情感的交流,用自己的感受、体会、经验去帮助其他同学;他们在完善自己的心理品质时,会主动纠正自己和别人的不正确训练方法,会纠正别的同学的心理偏差,从而达到互相训练、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
互助式心理训练的主要方法是角色扮演训练法。
由学生扮演各种角色, 如扮演班长、班主任、教师、企业家、明星、导游、主持人、服务员、清洁工等角色。
让每个学生根据所处的环境和场合,不断调节、变换自己的角色,适应不同社会环境,学会社交技巧和应变能力。
(二) 互助式心理激励互助式心理激励是指在同学之间给予积极的刺激,使每一位学生都能以积极的心态对待学习、工作、生活,都能以积极的心态对事、对人、对己。
一般情况下,学生很难准确地认识自己。
“差生”往往看不到自己的优点;“优秀生”往往看不到自己的缺点。
学生都有认识自己的愿望,也有一定的自我分析、自我判断、自我思考、自我选择、扬长补短的能力。
但“知人易,知己难”是常见的事实,学生需要别人帮助自己认识自己。
学生在学习、工作、生活中,不仅需要别人关注,而且需要别人的支持和鼓励,尤其是遇到挫折时都有寻求帮助的愿望。
开展互助式心理激励就是要让学生彼此给予积极的刺激。
例如,每年新生入学之后, 容易出现不适应大学生活和学习的现象, 对此, 朋辈心理咨询员主动接触该类同学, 开展谈心活动, 耐心细致地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激励其积极进取,从而有效地减少了新生的心理问题。
此外还有其他的做法: 如发动全班同学帮助“差生”发现自己的优点, 开展互赠格言活动, 帮助个别学生战胜挫折, 互相鼓励, 共同克服困难,迎接挑战等。
开展互助式心理激励应当让学生广泛参与,主动投入。
(三) 互助式心理辅导所谓心理辅导主要指受过心理学系统训练的专业人员或教师,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需要,结合社会发展的要求,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的理论及方法对学生施加影响,促进其了解自己,愉快地认识社会,认识自己,有效地调节自己,克服各种心理障碍,使之在学习上、生活上以及职业上获得最理想、最完美的自我选择和适应,逐步达到自我完善。
互助式心理辅导则是让每一个学生在寻求辅导的同时都充当辅导者。
具体做法是:第一步,让每一位学生都写出自己希望得到辅导的心理烦恼或心理困惑。
不署名,用代号或绰号。
写好以后全部交上来;第二步,交错发给每一位学生,让学生以书面形式对该生的心理问题进行辅导,写好以后全部收齐;第三步,发回原来的学生,让其对“辅导者”的辅导予以评价、打分,写好以后全部收齐,教师对“辅导者”的辅导给予鼓励性评价;第四步,发还给“辅导者”,让其了解自己的辅导水平;第五步,全部收回归档,也可以选择有代表性的问题和高质量的辅导在全班表扬,并请学生发表补充辅导意见。
开展互助式心理辅导是以充分相信学生为前提的,学生虽然不具备“心理医生”的资格和水平,但他们却具有真诚、友爱、热情等品质,加之同龄人之间心理上的相通、相容,很容易产生心理共鸣,所以互助式心理辅导收到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