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肺炎患者76例的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15-05-14T13:23:58.450Z 来源:《医药前沿》2015年第2期供稿作者:张艳蕾
[导读] 根据老年患者的临床特点,选择合适的治疗办法,可以提高治疗效果。
张艳蕾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康安医院黑龙江牡丹江 157000)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性肺炎的治疗方法与临床效果。
方法:76例老年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补充液体,以确保体内水电解质平衡。
必要的时候行抗生素治疗。
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排痰机治疗。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100.00%,明显好于对照组89.4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根据老年患者的临床特点,选择合适的治疗办法,可以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老年;肺炎;排痰机
【中图分类号】R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02-0068-02
Clinical analysis of 76 patients with senile pneumonia Zhang Yanlei, Mudanjiang Kangan hospital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 Mudanjiang, 1570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senile pneumonia method and clinical effect. Methods 76 cases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pneumonia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experimental group, all the 38 cases, control group given conventional treatment, fluid replacement, to ensure that water and electrolyte balance in the body. Antibiotic treatment when necessary. On the basis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in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treatment with row of phlegm machine. Observe effect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 Results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experimental effectiveness 100.00%, obvious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89.47%, comparing the two group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 0.05). Conclusions According to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elderly patients, select the appropriate treatment, can improve therapeutic effect.
【Key words】 Old age; Pneumonia; Row of phlegm machine
老年肺部感染发病率高,预后差,死亡率高。
我国每年有接近15%的老年人死于肺炎,肺炎已经对老年人的生命造成了巨大威胁。
对老年肺炎要加强关注,以达到早发现、早治疗的目的,提高老年肺炎的治疗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76例老年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了CT和X线胸片检查,检测指标均符合肺炎的诊断标准。
老年肺炎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为发热、咳嗽、胸痛、咯痰、食欲不振、意识障碍等。
将7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8例。
对照组中男24例,女14例,年龄59~74岁,平均年龄63.5岁;实验组中男22例,女16例,年龄55~74岁,平均年龄64.5岁。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患病程度以及临床表现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之后均接受了系统检查,包括:①CT和X线胸片检查:通过CT对患者胸部横断面进行检查,形成立体式检查图像,X线检查可以从胸部侧面及正面对患者肺炎病变情况进行检查;②痰液检查:在对老年肺炎患者使用抗菌药物之前要对其进行痰液检查,主要是进行革兰染色检查,不仅可以查明肺炎的病因,而且还能为后期的治疗提供借鉴;③血培养:对早期治疗效果不明显的患者,可以进行血培养常规检查,了解患者肺炎发展程度,为下一步的治疗提供依据。
1.3 治疗方法
患者入院后,均行基础性的抗炎、吸氧、排痰、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治疗,对合并有基础性疾病者给予对症治疗:对发生进食呛咳、留置胃管、进行鼻饲的患者,床头要抬高。
情况严重者,给予吗丁啉、莫沙比利等促胃肠动力药,防止呛咳和胃反流。
根据痰液的细菌培养结果给予抗生素联合用药,抑制肺部炎症。
存在真菌感染者,进行抗真菌治疗。
对隐性吸入患者给予抗酸剂,使用支气管镜吸出吸入物,并进行灌洗。
对肾衰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给予机械通气治疗。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
补充液体,以确保体内水电解质平衡。
必要的时候行抗生素治疗。
医嘱患者有足够的休息时间,加强室内空气流通,注意饮食合理搭配,主要以高热量、高蛋白质、高维生素为主。
在采用抗生素治疗的过程中,最好采用静脉用药,并根据老年患者的临床症状选择适量的氨基糖苷类药物,这样可以大大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1]。
实验组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了排痰机治疗,频率调至20~35 cps,以更好的达到促进患者排痰的目的。
1.4 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体温恢复正常,无呼吸道症状,CT及X线检查显示病灶消失,痰液检查呈阴性。
显效:体温正常,上呼吸道症状得到控制,隐约可以听见肺部哮鸣音。
有效:病情好转,呼吸道症状减轻,存在轻微咳嗽、咯痰症状。
无效:病情未见好转,体温存在异常,肺炎症状未见消失,胸部病灶特征明显。
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总数×100%。
1.5 统计学处理
我们使用SPSS21.0软件包对本次实验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用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验组治愈20例,显效14例,有效4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00%;对照组治愈10例,显效12例,有效12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9.47%。
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老年肺炎属于呼吸系统中比较常见的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临床上主要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而感染性又是比较常见的,一般是由细菌引起,而且支原体以及病毒也可能诱发该类疾病。
由于老年人自身的抵抗力和免疫力呈现下降的趋势,基础病又比较多,进一步增加了肺炎的发病率,严重威胁着老年患者的生命安全。
老年肺炎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嗜睡、晕厥等,极易出现漏诊、误诊情况,给老年患者的生活埋下了较大的安全隐患。
由于老年肺炎患者的很多临床症状不太明显,因此可以通过CT、X线
胸片检查来提高疾病的诊断率。
本次CT、X线胸片检测结果显示,患者肺叶内有小斑点状和散在片状阴影,肺部纹理分布比较模糊紊乱。
更有患者以嗜睡为首发症状[2],临床不易发觉。
临床上对于老年肺炎患者的治疗,一般采用抗菌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但是在选用之前要对其进行痰液检查,以确定患者病原体的种类,尽可能为患者提供敏感抗生素治疗[3]。
通过分析本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出老年性肺炎的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1)心脑血管疾病是吸入性肺炎的高危因素。
(2)合并有多种慢性基础性疾病,患者出现严重的营养不良症状,因此机体免疫差,发生肺炎的风险极高。
(3)老年肺炎的症状无典型性,需要反复查证病史、详细观察是否有病征,如喘息、突发性发热、呕吐等,还要完善各项检查,例如细菌培养、白细胞检查、血象检查、支气管镜检查、胸部影像检查等,才能诊断疾病。
(4)发生呼吸衰竭及ARDS合并症的比例较高,死亡率也较高,且死亡病例大多是存在多种基础疾病者,因此认为,合并多种基础疾病的老年肺炎患者死亡风险更高。
综上所述,老年肺炎患者随着年龄的增加,机体的抵抗能力和免疫力都呈现下降的趋势,而且还存在营养不良、神经模糊等并发症。
因此,治疗时要根据患者的临床特点,选择合适的治疗办法,这样不仅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而且还能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参考文献】
[1] 鄢新龙.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肺炎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J].北方药学,2013,3(11):134-135.
[2] 李长宏.以嗜睡为首发症状的老年性肺炎1例报告[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3):154.
[3] 易春波.分析老年肺炎患者的临床治疗[J].中国实用医药,2012,7(6):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