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大战的爆发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大战的爆发
希特勒的目的是在此洗雪德国的耻辱,向 法国复仇。
二、法国的沦陷
结合课本p84-85 分析,拥有强大的马 奇诺防线的法国,为 什么会如此迅速的败 退?
小组合作:
结合课本p84-85分析,拥有强大的马奇 诺防线的法国,为什么会如此迅速的败退?
实行绥靖政策;
战争准备不足;
护士航空兵和装甲部队;
战略战术落后;
后果:这不仅使得英法在西线坐失战机, 也为日后法国失败埋下隐患。
丹麦
荷
兰
比
莱
利茵
时区
卢森堡
法国
德国
捷克
奥地利
波兰
斯洛伐克
德国的侵略扩张
“我们必须极其小心,不要把这次撤退蒙上胜利的 色彩,战争不是靠撤退来取胜的。……德国人拼命想 击沉海面上数千艘满载战士的船只,但他们被击退了, 他们遭到了挫败,我们撤出了远征军!……”
以德国的失败而告终, 这是希特勒发动世界大 战以来遭遇的第一次重大挫折。
德国的灵活战术 (绕过马其诺防线)。
纳粹德国进入法国
等等。
戴高乐将军流亡 到英国,领导 “自由法国”运 动
夏尔·戴高乐,法兰西第五共和国的创建
者、法国政治家、外交家、作家。于1913 年从军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 大战期间创建并领导自由法国政府(法兰 西民族委员会) 抗击德国的侵略;在战后 成立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并担任第一任共和 总统。在他总统任期间,提倡东西方“缓 和与合作”,1964年他承认中华人民共和 国,周游许多国家以加强法国国际地位。 支持发展核武器、制定泛欧洲外交政策、 努力减少美国和英国的影响。这一系列思 想政策被称为“戴高乐主义”。 2005年, 法国国家二台举行的“法国十大伟人榜” 评选,电视观众评选戴高乐为法国历史上 最伟大的人。
(1)德国在何种情况下向英国发动进攻?
“和平攻势”遭到拒绝
(2)德国此次采取的是什么样的作战方式?
以空袭为主
(3)面对德军的疯狂进攻,英国人民是如何应对的?
在丘吉尔的领导下,同仇敌忾,士气高昂,不畏 强暴,用大量高射炮和先进的雷达设施,粉碎了 德国“空中闪电战”的计划。
(4)结合德国之前的闪电战的结果,说一说不列颠之战 的结果。
由原来的绥靖政策转为坚决抵抗德国的侵略,由 宣而不战变为不惜一切代价与德国作战。这充分 表明面对法西斯的猖狂入侵,以丘吉尔为首的英 国政府带领人民与法西斯决战到底的决心和勇气。
三、不列颠之战
结合课本p86有关内容,分析: (1)德国在何种情况下向英国发动进攻? (2)德国此次采取的是什么样的作战方式? (3)面对德军的疯狂进攻,英国人民是如何应对的? (4)结合德国之前的闪电战的结果,说一说不列颠之战 的结果。
在希特勒德国 军队横扫西欧 之际,英国主 战派丘吉尔临 危受命。
(1874年11月30日-1965年1月24日 )
温斯顿·丘吉尔 ( 1874年11月30日-1965年1月24 日),英国政治家、历史学家、画家、 演说家、作家、记者,出身于贵族家庭, 于1940年至1945年和1951年至1955 年两度出任英国首相,领导英国人民赢 得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是“雅尔塔会议 三巨头”之一。他的《不需要的战争》 获1953年诺贝尔文学奖,著有《第二 次世界大战回忆录》6卷、《英语民族 史》4卷等。
——英国首相丘吉尔就在下议院发表演讲
丘吉尔所说的大撤退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敦刻尔克大撤退——英法 联军历史最大规模军事撤 退行动
1940年6月,根据希特勒的指令,法国被迫与德 国在一节火车车厢里签订了屈辱的停战协定。而这 节车厢正是一战结束时德国签署投降书的地方。
想一想,希特勒的这种安排说明了什么问题?
闪电战理论是古德里安创造的,最初用于波兰。 1939年9月 1日4时45分,德军以其6个装甲师、4个轻装甲师和4个摩托化 师为主要突击力量,在一马平川的波兰西部势如破竹般撕破了 波军6个集团军约 80万人组成的防线。德国装甲部队与空军构 成的快速纵深挺进力量,将陈旧庞大的波军迅速撕裂、合围, 至10月5日,波兰战役即告结束。波军6.6万人阵 亡,20万人 受伤,69.4万人被俘,而德军仅伤亡3万余人。从而以一种成功 的全新的战术被铭刻到了世界军事史上。
结合课本知识归纳:
德国突袭波兰:
时间: 1939年9月1日 战术: “闪电战” 英法态度: 对德宣战 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闪电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军经常使用的一种战术,它 充分利用飞机、坦克的快捷优势,以突然袭击的方式制敌取胜。 它往往是先利用飞机猛烈轰炸敌方重要的战略设施的通讯中心, 把敌人的飞机炸毁在机场,取得制空权,并使敌人的指挥系统 瘫痪。
结合教材P84图3-35及相关资料, 你能说一说闪电战有哪些特点吗?
法国和德国边界上“没有战争的迹 象。······真是奇怪的战争”
阅读课本P84资料,分析:为什么会出现 “奇怪的战争”?它可能会带来哪些后果?
英法在大战爆发后没有放弃绥靖政策,以为 希特勒会继续东进,因此宣而不战。在德国西部 边境,英法联军并没有采取重大军事行动,所以 出现了“奇怪的战争”。
2002年,BBC举行了一个名为“最 伟大的100名英国人”的调查,结果丘 吉尔获选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英国人。
结合课本P86图3-39及相关资料分析:
(1)法国沦陷后英国面临怎样的形势?
法国沦陷后,英国不仅失去了屏障,也失去 了联盟,面对德国,只能孤军作战。
(2)结合丘吉尔的演说,说一说英国政 府对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1938年德国侵占奥地利,之后又将 矛头指向捷克斯洛伐克,面对这种现 象,英国和法国对德国采取了什么政 策?
绥靖政策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之后,英法德意四国签订了什么重 要协定?这一协定把哪一个国家作为 牺牲品?
《慕尼黑协定》
捷克斯洛伐克
那么,世界是不是就如当时 英国首相张伯伦认为的《慕尼 黑协定》签订“是我们时代的 和平”呢?
然而,希特勒德国远未满足《慕 尼黑协定》所带来的利益!
1939年9月1日凌晨,德国突然 出动58个师,2800辆坦克,2000 架飞机和6000门大炮,向波兰发起 “闪电式进攻”。9月3日,英法被 迫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 爆发。
第三单元 第二课 第二目
《大战的爆发》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