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云台山游记

云台山游记

云台山游记
云台山游记
云台山旅游归来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我内心一直有动笔写一些东西的冲动,却每每因为种种琐事而放弃。

当然主要还是主观原因在作怪,首先,是自己的
懒惰,集中不了自己的思绪,难以达到那种忘情于山水之间的感觉,难以达到
那种游弋于天地之间的意境,于是乎,拿着不是理由的借口,去糊弄自己,去
搪塞云台山的自然风光。

再者,云台山的风光出忽本人的意料之外,归来后,总觉得自己出去旅游时,诗的情绪酝酿的不够浓厚,面对那山川、流水、绿荫和瀑布,自己的灵感
是那么的笨拙,就如同一位江郎才尽的画师,不,仅仅只是一名画画的人,怎
么也调不出此处这么美丽的色彩,怎么也描绘不出这么动人的景色,怎么也勾
勒不出这么引人入胜的意趣。

可是,云台山的风光却在脑海里激荡、涌现,一遍、一遍的,反反复复地,刺激着我的大脑中枢,我不自觉地拿起了笔,思绪
沿着笔端,汇聚成了我的感受,终于形成了一段没有文采的文字,我犹豫着呈
现给大家,如果能够吸引你的一缕视线,从而促成你的云台山旅游,我就欣慰
之极了。


父母要带我去云台山旅游,我不禁一楞,云台山?依稀间好象在河南梨园
春这个节目中听说过。

中原大地,几千年的群雄逐鹿,什么时间也有了这么一
个去处?再说,平原上的山水又能有什么可以吸引我的眼球呢?不要对我说它
险要,我去过云贵高原,那里的山虽然不是险的极致,却也有排笔山峰,鸟哀
猿啼。

不要对我说它奇妙,我到过云雾缭绕的黄山,奇松、怪石、云海,无时
无刻不是夺人心魄的风景。

不要对我说它的秀美,我游历过北京的颐和园,那
里集天下秀美之大成,湖光山色,美不胜收。

不要对我说它的雄伟,我登上过
让我成为好汉的万里长城,领略过绵延万里的气势和千年风霜的历练。

难道云
台山还有自己独特的东西?也许只有置身其中,才会领略它的山水神韵,玩味
它的醉人风姿。


我已经习惯了看景不如听景的尴尬,再多一次也无妨,就在这揣测中,汽
车已经在连霍高速上驰骋了近五个小时。

刚刚从郑州转上焦作的高速公路,硕
大的提示路牌就不由分说地映入眼帘,距离云台山还有多少公里。

尽管我们的
司机师傅并不认识前方的路,我们还是在沿路的路牌指引下,就这样下高速,
进入县级公路,开始了和云台山的第一次亲密接触。

一条宽阔而笔直的公路在车轮下骄傲地延伸着,单就其路面的质量,花费
的气力也可见一斑。

两边的广告语也是语出惊人,足可以让人感受到云台山的
宣传攻势的猛烈,好家伙,世界地质公园,好大的口气,山水甲天下,但愿一
切不要让我们失望。

公路在努力地向前延伸,汽车也在现代的动力作用下飞驰,视野中开始有
了山的模样,我们也有了失望。

好在路牌和车轮提醒着我们,我们的目的地还
没有到达。

和大多平原的山川一样,矮矮的土山,光秃秃的,让人提不起精神。

突然,一群突兀的山峰闯入我的视野,灰色略带有紫红的山体,丝毫没有了刚
才土山的矮小和光秃,它是一群有性格的高山,棱角分明,肢体健壮,古铜色
的皮肤,写满了自然的神秀和造化,绘尽了日月的灵气和精华,云台山终于到了,第一印象不错耶!

沿着红石峡陡峭的栈道,盘旋下行,我的鞋底不怎么塌实地踩在不怎么宽
绰的台阶上,双手不得不扶助栏杆,心情才会得到一丝的宽慰。

渐渐的路面虽
然还是狭窄,但路势趋于平缓,抬望眼,惊悚于四周欺身逼近的险峭和诡奇,
不同的地质热烈地展现着最瑰丽、最匪夷所思的绝笔,紫红色的岩石斜插正竖,紧紧地封锁着头上的天空,可能是上天有好生之德,相拥的山崖被活生生地掰开,露处一道空隙,让游人看到一线天际。

看眼前,峡谷宽窄不一,深足有八十余米,紫红的山石、碧绿的流水,各
异的造型、独居匠心的石桥,天然的落差,惹得流水纷纷下泻,形成一层层景
致奇观。

间或有巨石躺在流水的怀抱中,任由它轻柔抚摩或激流冲刷。

水的动
静随着幽谷的深入也越来越大了,好象一位耐不住寂寞的歌手,一时技痒,便
歌声大作,嗬!原来是一条瀑布飞流直下,银色的水流就象一条白龙,呼啸而下,一头撞击在红色的岩石上,任其粉身碎骨,飞溅四射,还在生死无悔地唱
着它的人间绝唱。

峡谷约莫有一公里长,外旷内幽,幽深曲折、潭泉争秀,仿
佛鬼斧神工,雕凿而成的一巨大盆景,又如同名山浓缩后的精华,让人感到它
的纤巧、婉约、瑰丽。

你说大自然造物是多么的神奇玄妙,总是在一些想不到
的地方让人有意外的惊喜,如今,我在这远古时代还是一片汪洋的云台山,收
获了惊喜。


走进小寨沟,才知道什么是天外有天,景外有景。

小寨沟是云台山的另一
条峡谷,因为它三步一泉、五步一瀑、十步一潭,故又称为“潭瀑川”。

沿着
旅游线路指示,或拾阶前行、或依亭小憩、或乘筏漂流、或濯缨洗足,大自然
构成的生态幽境,无不带来安逸和松弛。

一路巨石矗立、溪水潺潺,两岸高山
对耸、绿树成荫、藤萝虬结,瀑布姿态各异,成因不同,落差也不一。

“情人瀑”分为三层,每一断层均有两条瀑布相吸相融,如同情人一般,潭水翡翠碧绿、清澈见底,山花野草倒映其中,甚为秀美。

还有“丫字瀑”、“龙凤瀑”,一个比一个精彩、一个比一个迷人。

几块巨大的岩石犹如宽阔的肩膀,让流水
轻盈地流过,汇聚成潭,流水在那粗糙的肌肤上形成了珍珠玛瑙,银链纷垂,
清风拂过,其景是我不可言尽的。

不得不说的是峡谷的尽头,我的天,我竟然顺着这么美丽的风光走进了绝境,三面高崖,形如壁立,直刺青天,行于下,不得不怀疑其欲倾即倒,心悸
胆寒,仰视苍宇,有一种强烈的压抑感,如坐井底。

回首来时的路,这峡谷不
就象一个口小肚子大的坛子吗?瓮谷之名实在贴切!好在这是和平年代,谷外
无有追兵,否则,那有什么突围的机会。

咳!我干嘛要想这些,纷扰自己的心绪,还是集中精力欣赏大自然的恩赐吧。

这里景观和别处的不同,瓮谷尽头,悬崖青苔高挂,仿佛一只骄傲美丽的
孔雀,泉眼离地面十几米高,形成两条瀑布,如龙似凤,又宛若丰韵的少妇舞
动着腰肢,听说还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叫“悬泉飞瀑”。

奇怪了,泉眼为何“长”在峭壁上呢?原来山崖的岩石组成上下有别,上半部分为寒武纪时代的透水灰岩,而下半部分为不透水的页岩,当流水透过灰岩下渗,遇到不透水的页岩,
就会溢出山崖,而灰岩和页岩的分界就在十几米高的峭壁上,于是大自然就给
了我们人类这一景色。

置身此处,我顿生“偶然临险地,不信在人间”的感叹。


关于旅游的描述有很多种,有累得象二小的,有象走过场的等等。

记得有
位作家的顺口溜最为精彩,“上车就睡觉,下车就尿尿,到了景点就拍照,一
问啥也不知道”。

云台山之行,不但没有那位老兄所说的感觉,而且收获颇为
丰厚。

除了天赐美景,云台山人的聪颖和智慧,也是很大的原因吧!
云台山各个景点的旅游线路都是固定的,根据各自的地形和特点,进入景区,沿着路牌的提示,你从入口到出口,你不会同一角度地重复地观赏同一风景,你大可不必担心拥挤和是否有时间照相,大家和你一样,是按照相同的顺
序游览,做相同方向的运动,没有了国内著名景点头疼的扎堆现象,电视上游
人如织的比喻在此处也是不适用的。

尽管游人很多,也不觉得拥挤,你可以从
容不迫地饱赏上天的恩赐,你可以怡然自得地选取你认为最佳的地势和角度,
按动快门。

沿路的标牌和路标依形而设,自然而然,一点也不显得突兀和做作,和旁
边的景致相得益彰,好象天生就应该在那儿一样,还不时妙笔生花,把提醒和
告戒以那么恰当和受用的方式送到你的眼前,仿佛是一位温柔的情人,娓娓地
提醒你距离下一景致的路程,规劝你在流连此处美景的同时,注意你的脚步,
所谓观景不走路,走路不观景,毕竟安全比景色更重要。


云台山的景色迷人,她简直就是上帝不小心从袖口里抖落的一件艺术品,
眩目地让人眼花,美得让人心颤,神秘得令人窒息。

面对丹霞地貌的红石峡、
驻足瓮谷尽头,任何语言的表达,只能是对她的深奥进行粗浅的解读,也只能
是刻鹤类骛,其中的感觉也只有你身临其景才会体会。

云台山的景色是美,据说还有落差达三百余米的瀑布,我们也欣然前去。

不知道是我们无福与其相约,还是水资源的紧缺,或者其他种种原因,很遗憾,她断流了!
大自然无处不充满智慧,云台山就是那智慧的火焰。

可是,面对这断流的瀑布,我沉默了。

欣欣然转瞬成遗憾,那种怅然的失落,那种愤慨的无奈,在那时简直不可名状,难道这儿也会走黄果树瀑布的命运吗?
记得有人这样说过:“在应该珍惜的年代里,不懂得珍惜,而在懂得珍惜的时候,却失去了珍惜的机会”。

我们全中国的人,乃至全世界的都应携起手来。

保护地球上的山山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