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社会公德最基本的要求是()。
A.文明礼貌B.助人为乐C.遵纪守法D.保护环境12.科学高尚的人生观的核心内容是()。
A.集体主义B.为人民服务C.以国家利益为重D.以社会利益为重13.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归根到底是()。
A.个人与他人的关系B.社会与社会整体责任的关系C.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D.人与自然的关系14.被称为大学生进入社会的“通行证”的是()。
A.团结B.友爱C.互助D.诚信15.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当遵守的最基本的道德规范是()。
A.团结友爱B.文明礼貌C.社会公德D.法律法规16.丁丁今年15岁,但从8岁开始就作为演员参加系列电视情景剧的拍摄,至今累计获得片酬20万元,衣食无忧。
依法,丁丁为()。
A.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B.无民事行为能力人C.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D.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17.《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原则中,主要目的在于明确环境污染和破坏者责任的是()。
A.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B.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C.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D.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18.在“网络世界”,若有人故意制造计算机病毒传播扩散,将会破坏许多单位或个人网络的正常运行,甚至造成电脑系统的崩溃等。
这说明的是当代社会公共生活中( )。
A.活动结果密切相关的特点B.交往关系极为简单的特点C.活动范围相对有限的特点D.公共秩序难以形成的特点19.从业人员,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应该干一行爱一行,精益求精,尽职尽责。
这是职业道德中()。
A.诚实守信B.奉献社会C.办事公道D.爱岗敬业20.“爱之酒,甜而苦。
两人喝是甘露,三人喝是酸醋,随便喝,要中毒。
”这表明了爱情的()。
A.专一排他性B.强烈持久性C.平等互爱性D.纯洁严肃性21.《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行人( )。
A.应当在人行道内行走,没有人行道的靠右边行走B.应当在人行道内行走,没有人行道的要快速行走C.应当在人行道内行走,没有人行道的靠左边行走D.应当在人行道内行走,没有人行道的靠路边行走22.举行集会、游行、示威,必须依照《集会游行示威法》的规定()。
A.向主管机关(公安机关)提出申请并获得许可B.向上级机关提出申请并获得许可C.向本单位提出申请并获得许可D.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请并获得许可23.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是指扰乱社会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公民人身权利,侵犯公私财产( ) 。
A.情节轻微尚不够行政处罚的行为B.情节轻微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行为C.情节轻微尚不够民事处罚的行为D.情节轻微尚不够经济处罚的行为24.法律运行的起始性和关键性环节( ) 。
A.法律制定B.法律适用C.法律执行D.法律遵守25.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是()。
A.政治协商制度B.人民民主专政制度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无产阶级专政制度26.证据只有与案件事实有实质性联系的,才能对案件事实具有证明作用。
这说明了证据的( ) 。
A.客观性B.关联性C.合法性D.合理性27.下列不属于行政行为的是( )。
A.吊销许可证B.征税C.制定规章D.发布天气预报28.下列犯罪行为中属于共同犯罪的是( ) 。
A.甲开车撞伤行人后逃逸,乙借机掳走受伤行人的钻戒一枚B.工人甲、乙在车间抽烟时不慎引发火灾,造成重大经济损失C.国家工作人员甲、乙利用职务之便,合谋侵吞了大量公共财物D.保管员甲监守自盗仓库摄像机的当晚,流窜犯乙盗走仓库手提电脑多台29.某日,甲正在入室行窃时,忽然听到警车鸣笛而过,甲因心中害怕而迅速放下财物,离开现场。
甲的这种行为是( ) 。
A.犯罪预备B.犯罪未遂C.犯罪中止D.犯罪既遂30.我国采取的是()的国家结构形式。
.单一制C.复合制D.邦联制二、多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的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意的,多选、少选、错选均不给分,每小题2分,共20分。
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涂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无效。
)1.当代大学生要树立新的学习理念为()。
A.自主学习的理念B.全面学习的理念C.创新学习的理念D.终身学习的理念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共同的理想信念。
确立和践行这一理想信念,需要()。
A.坚定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信仰B.坚定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信任C.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D.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3.以下表述错误的是()。
A.为维护国家主权,要坚决抵制经济全球化B.经济全球化是机遇,更是挑战C. 可以用一种政治制度、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来衡量世界D.政治一体化和文化一体化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是必要的4.中华民族精神在现当代历史中的新表现为:()A.大庆精神B.“两弹一星”精神C.忍辱负重精神D.雷锋精神5.为调整和规范人类社会生活三大领域,相应分别形成了()。
A.生活道德B.社会公德C.职业道德D.家庭美德6.建立和维护社会秩序的两种基本手段是:()。
A.风俗习惯B.道德C.纪律D.法律7.下列哪些行为有利于培养社会公德()。
A.参加志愿者服务B.做义工C.做家务D.参与防艾宣传活动8.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的基本义务。
下列各项公民的个人所得中,应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的有( )。
A.购买福利彩票抽奖所得B.车辆转让价款所得C.房屋出租租金所得D.发表文章稿酬所得9.新的国家安全观不仅包括传统的政治安全和国防安全,还应当包括()。
A.经济安全B.科技安全C.人身安全D.文化安全10.下列属于我国诉讼制度的有()。
B.民事诉讼C.刑事诉讼D.仲裁法三、判断(判断对与错,对的用“√”表示,错的用“×”表示。
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涂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无效。
每题1分,共10分)1.智是人才素质的灵魂。
()2.要学好“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必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知行统一。
()3.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
()4.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根本保证。
()5.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深刻表现为一场世界范围内的“创新力”的竞争。
一个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是制度创新。
()6.新时期我国爱国主义的主题是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7.当前,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依法治国。
()8.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政体。
()9.受教育既是公民权利又是义务。
()10.社会主义道德与社会主义法律都是由社会主义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 )四、材料分析(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20分)高某系江苏某理工学院的大三学生,其女友认为居住的新校区没有安全感,经常在其面前哭哭啼啼,高某就盟发了要编造骇人听闻的在该校新校区发生了女生遭强奸而无人问津的谣言,以引起学校及有关方面的重视的意图。
后经与两位同学商量,同学建议将强奸改成轮奸。
于是三人编造了该校新校区大四女生遭民工轮奸,而学校及公安机关无人问津的谣言并发布在西祠胡同网站某论坛上,引起了学生及学生家长的恐慌,给学校正常的工作、学习、生活秩序造成成了极大的破坏。
公安机关高度重视,经调查,将目标锁定为高某等三人,高某等人也对自己编造网络谣言的行为供认不讳。
(1)、高明等人的行为是否违法并应受到处罚?为什么?五、论述题(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20分)评价人生价值的标准和方法是什么?结合实际谈谈大学生如何在实践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河南农业大学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考试试卷(B卷)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A2.D3.B4.A5.D6.B7.B8.D9.C 10.B11.C 12.B 13.C 14.D 15.C 16.A 17.C 18.A 19.D 20.A21.D 22.A 23.B 24.A 25.C 26.B 27.D 28.C 29.C 30.B二、多项选择题1.ABCD2.BCD3.ACD4.ABD5.BCD6.BD7.ABD8.ABCD9.ABD 10.ABC三、判断题1.×2. √3.×4.√5. ×6. √7. √8. ×9.√10. ×四、材料分析题(20分)答案要点:1、是违法行为,因为其编造谣言利用网络进行传播,扰乱了公共秩序,对该校的名誉也造成了侵害,故其行为违反了全国人大《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律,应该受到相应的处罚。
(8分)2、大学生应做到:(1)正确使用网络工具;(2)健康进行网络交往;(3)自觉避免沉迷网络;(4)养成网络自律精神. (12分)五、论述题(20分)答案要点:1、标准:劳动以及通过劳动对社会和他人作出的贡献是评判一个人的人生价值的普遍标准。
方法:坚持能力有大小与贡献须尽力相统一。
坚持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相统一。
坚持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相统一。
坚持动机与效果相统一。
(10分)2、实现的方法:从客观条件出发,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一致,从个体自身条件出发,不断提高自身能力,增强实现人生价值的本领,立足现实坚守岗位作贡献,有自强不息的精神,走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道路,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道路。
(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