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民事诉讼的当事人

民事诉讼的当事人

民事诉讼中的当事人
民事诉讼当事人概述
一、民事诉讼当事人的概念:
⒈民事诉讼当事人,是指发生民事争议后,以自己的名义要求法院对该争议作出裁判的人及其相对人。

⑴利害关系当事人概念:当事人是指因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发生纠纷,以自己的名义进行诉讼,并受人民法院裁判约束的利害关系人。

⑵权利保护当事人概念:是指因民事权利义务发生纠纷,以自己的名义进行诉讼,旨在保护民事权益,并能引起民事诉讼程序发生、变更或消灭的人。

如:
①死者名誉权案件:死者近亲属可成为当事人;
②死者著作人身权案件:作者的继承人、受遗赠人或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
③失踪人财产纠纷案件:财产代管人;
④无主财产案件:无主财产的合法管理人或代管人;
⑤有关遗产的非继承性财产纠纷:遗嘱继承人或遗产管理人;
⑥对破产财产的诉讼:破产管理人;
⑦债权人代位行使债务人的权利的诉讼:债权人;
⑧股东派生诉讼:股东。

⑶程序当事人概念:基于诉状、法院诉讼文书的记载,接受法院为解决具体争执而行使民事审判的诉讼主体。

民事诉讼当事人主要是一个程序意义上的概念,当事人身份的成立不要求他必然与争议的民事权利或者民事法律关系有着直接的利害关系,而只需具备以下三个方面的条件:▲
①以自己的名义起诉或应诉、实施诉讼行为;(当事人的典型特征)
②向法院提出对其争议进行裁判、以确认某种民事权利的归属或者某种民事法律关系存
在与否的请求;
③接受法院裁判的拘束;
⒉广义与狭义的当事人:
①广义的当事人包括原告、被告、第三人、共同诉讼人以及诉讼代表人;(不包括诉讼
代理人与证人)(第三人包括有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和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
②狭义的当事人仅指原告和被告;
二、当事人诉讼权利能力→确定谁能够成为抽象意义上的民事诉讼当事人
⒈概念:当事人诉讼权利能力又称诉讼权利能力,是指成为一般意义上的民事诉讼当事人所必须具备的诉讼法上的能力和资格。

⒉民事诉讼权利能力与民事权利能力的一致与分离▲
①一致性:保证民事权利义务有其最终的归属;
②分离性:胎儿、死者、法人的限制、商业银行及保险公司的分支机构;
⒊民事行为能力与诉讼行为能力的对应关系:
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诉讼行为能力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无诉讼行为能力
无民事行为能力→无诉讼行为能力
三、当事人适格(正当当事人)→确定具体个案的民事诉讼当事人
⒈概念:当事人适格是指对于具体的诉讼作为当事人起诉或应诉的资格
⒉作用:①排除不适当的当事人,避免无意义的诉讼程序发生;
②扩大司法解决纠纷的范围;
⒊判断当事人适格的标准:①管理处分权
②诉的利益
四、民事诉讼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义务
㈠当事人的诉讼权利:
①起诉权和应诉权
②委托诉讼代理人的权利
③申请回避的权利
④收集和提供证据的权利
⑤陈述、质证和辩论权
⑥自主选择调解的权利
⑦自行和解的权利
⑧撤诉的权利
⑨查阅、复制本案有关材料和法律文书的权利
⑩申请财产保全和先于执行的权利
⑪提起上诉的权利
⑫申请执行的权利
⑬申请再审的权利
㈡当事人的诉讼义务:
①遵守诉讼秩序
②出庭诉讼
③依法行使诉讼权利
④履行法院生效判决
共同诉讼人
一、共同诉讼概述:
⒈概念:共同诉讼是指一方或者双方当事人的人数为两人或两人以上的诉讼。

共同诉讼是与一对一的单数诉讼形式相对应的复数诉讼形式当中的一种。

⒉共同诉讼的划分:
①积极的共同诉讼:原告两人以上;
②消极的共同诉讼:被告两人以上
③混合的共同诉讼:原被告均在两人以上;
⒊共同诉讼制度的意义:
⑴通过数个当事人同时收集诉讼资料并同时进行审理,可以节省法院与当事人的时间和劳动,由此达到诉讼经济的目的;
⑵通过对若干个相互有牵连关系的诉讼合并到一次诉讼程序中集中进行审理并作出裁判,可以避免出现分开审理时法院裁判彼此发生矛盾的情况;
⑶在民事诉讼法中设立共同诉讼制度能巩固促进诉讼法与实体法的协调,使得实体法当中规定的共有制度、连带责任制度能够通过相应的诉讼程序得到贯彻实施;
二、共同诉讼人的概念及其分类
⒈必要共同诉讼人:是指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为两人或者两人以上、诉讼标的共同的多数
人诉讼。

所谓诉讼标的共同。

是指各共同诉讼人与对方当事人争议的是共同的权利义务关系,亦即各共同诉讼人在争议当中存在共同的利害关系。

⒉必要共同诉讼的法定情形:
①个体工商户、个人合伙或者私营企业挂靠集体企业并以集体企业的名义从事生产经营
活动的,在诉讼中该个体工商户、个人合伙、私营企业与其挂靠的集体企业为必要共同诉讼人;
②个体工商户的营业执照上等级的夜竹与实际经营者不一致的,在诉讼中以业主和实际
经营者为必要共同诉讼人;
③个人合伙的全体合伙人在诉讼中为必要共同诉讼人,个人合伙有依法登记的字号的,
应在法律文书中注明登记字号,全体合伙人可以推选代表人,被推选的代表人应由全体合伙人出具推选书;
④企业法人分立的,因分立前的民事活动发生的纠纷,以分离后的企业为必要共同诉讼
人;
⑤借用业务介绍信、合同专用章、盖章的空白合同书或者银行账户的,出借单位和借用
人为必要共同诉讼人;
⑥在继承遗产的诉讼中,部分继承人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通知其他继承人作为共同原
告参加诉讼;
⑦被代理人和代理人承担连带责任的,为必要共同诉讼人;
⑧共有财产收到他人侵害,部分共有权人起诉的,其他共有权人应当通知其他继承人作
为共同原告参加诉讼;
⑨因连带责任保证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保证人和债务人是必要共同诉讼人;
⒊普通共同诉讼人:是指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为两人或者两人以上,其诉讼标的为同一种
类,人民法院认为可以合并审理,并且当事人同意合并审理的多数人诉讼。

⒋必要共同诉讼与普通共同诉讼的区别:
①必要共同诉讼只有一个诉,而普通共同诉讼有两个以上的诉构成;
②必要共同诉讼的诉讼标的是共同的,而普通共同诉讼的诉讼标的是同种类的;
③必要共同诉讼是不可分之诉,普通共同诉讼是可分之诉;
④必要共同诉讼人的诉讼行为必须保持一致,即必须一同起诉或者应诉;而各普通共同
诉讼人可以分别起诉;
⑤人民法院对于必要共同诉讼必须合一审理,合一判决;普通共同诉讼需要法院认为可
以合并审理,并且当事人同意,对于各个普通共同诉讼人,法院必须分别进行判决;
⑥必要共同诉讼人之间的牵连性大于独立性;而普通共同诉讼人之间的独立性大于牵连
性;
诉讼代表人
一、代表人诉讼概述
⒈代表人诉讼的概念:是指纠纷一方当事人人数众多,同时起诉或应诉比较困难或不可能时,由人数众多的一方推选出诉讼代表人进行诉讼的多数人诉讼形态。

所谓“人数众多”是指人数在10人以上,但是我国民诉法并没有硬性规定一方当事人人
数在10人以上就必须使用代表人诉讼制度,到底诉讼应采取何种形式进行,由人民法院视具体情况决定;
二、代表人诉讼的机理:
我国代表人诉讼是以共同诉讼制度为基础,吸收了诉讼代理制度的机能建立起来的;一方面,代表人诉讼可以视为共同诉讼在人数上的扩张,诉讼代表人所代表的一方当事人必须是共同诉讼人,即他们之间要么具有共同的法律上的利害关系,要么各自与对方当事人之间争议的诉讼标的具有同种类性;
另一方面,从诉讼代表人产生的机制来看,诉讼代表人经推选产生后,除了代表他本人进行诉讼之外,更重要的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