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建筑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与此同时,
人们越来越关注建筑的美感和安全性。
混凝土作为建筑的主体材料,其综合性能
优于大多数其他建筑材料。
在目前的土木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存在或多
或少的问题。
为保证建筑物的安全,对土木工程施工混凝土的施工技术进行了相
应的探讨,这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对土木工程与混凝土进行概述,并分析土木工
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影响因素,主要针对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提升提出几
点建议。
关键词:土木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施工技术
1、混凝土结构的定义及其特点
1.1 混凝土结构的定义
顾名思义,混凝土结构是一种以混凝土为主要材料,再辅以其他类型的材料
而制成的结构。
1.2 混凝土结构的特点
作为一种被大量运用于建筑工程以及土木工程的材料,它具有以下几种特点:第一,具有良好的可被运输的能力;第二,良好的耐久性,混凝土结构在一般环
境下不易被腐蚀和非人为的破坏;第三,混凝土结构具有良好的耐火性,因为混
凝土是热的不良导体;第四,可塑性好,尚未凝结的混凝土可以根据设计的要求
被模板塑造成各式各样的形状;第五,混凝土结构可以通过内部钢筋等材料从而
拥有良好的整体性,可用于抗震、抗爆等用途。
第六,组成混凝土结构的大部分
材料都为砂石,产地广泛,便于制作。
2、关于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
2.1混凝土的配制和搅拌
2.1.1配制
混凝土的制备就是把水泥、砂、石、矿物掺合料、水等原料按照比例进行搅拌。
该比例通常称为混合比。
为了满足技术指标和施工要求,混合比必须通过试验、改造和其他程序进行测试,不应单纯凭借经验制定混合比。
如果有实际含水
量与砂石混合比例之间的差异,应在混凝土搅拌前测量,以达到最佳混合比。
2.1.2搅拌
首先,要确定搅拌制度,对于一次性的投料量、搅拌时间以及投料顺序经过
事先的确定,方能制出均匀优质的混凝土。
同时,对于搅拌机的合理选择、一次
投料量不宜过多也是保障混凝土质量的必要前提。
另外,混凝土的搅拌最短时间
应该满足规定。
在进行第一次搅拌时,要充分考虑砂浆的流失,对于搅拌好的混
凝土要尽量卸载干净,在全部混凝土卸除之前不能再次投入拌料。
要严格掌握配
合比,确保混凝土的强度达到标准以及混凝土的均质性。
2.1.3控制温度应力
在混凝土裂缝问题中,温度应力是最重要的因素。
为了有效控制温度应力,
应适当控制混凝土的浇注温度和内部温度,以确保混凝土的温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首先,加强浇注温度的控制,采取有效措施。
这要求土木工程建筑中的混凝
土应在相对较低的温度下进行相应的浇筑工作,以避免高温作业。
同时,在混凝
土浇筑的情况下,如果在相对较高的温度下进行,应采用相应的冷却装置进行冷却,并应及时降低原料的温度。
如有必要,可对混凝土进行强制冷却。
这需要做
好适当的准备工作。
在进行混凝土的构造之前时,应当在混凝土内部先架设好相
应的水管,利用向水管中释放冷水的方法,降低混凝土内部的温度。
这种方法就
能够有效的控制混凝土的内部温度,避免混凝土裂缝问题的发生。
2.2提高混凝土结构的抗裂性能
混凝土抗裂性能的提高,主要是通过改变原材料的材质,实现原材料的最大
限度的融合。
这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但在实行的时候要非常的注重相应原材
料的搭配使用。
2.2.1添加相应的增强材料
这种材料在市场上的形式,主要是金属纤维材料和无机纤维材料。
在土木工
程施工中使用这种材料可以有效地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从而有效地提高混凝
土抗裂性。
其次,调整混凝土相关材料的比例,将比例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这
需要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在科学配套试验和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后,制定相应的比例
比例。
使用这种验证后的配比比例进行混凝土的制作,就能够达到工程设计中所
应有的强度。
同时,在进行相应的搅拌过程中,相关人员应当按照正确的规章程
序进行,确保搅拌工作不会出现材料分离的现象。
2.2.2掺加添加剂
降低混凝土收缩的程度。
这就要求相关的技术人员应当在科学规范的指导下,进行混凝土膨胀率实验,对膨胀率限制的额度进行有效的分析。
通过实验中对相
关添加剂的选择,寻找出最适合降低混凝土膨胀率的添加剂,从而提高混凝土的
抗裂性能。
2.2.3适当的添加配筋,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
在钢筋混凝土的形成过程中,在原材料的基础上添加相对直径较小和分部间
距也较小的配筋,可以显著的改善混凝土抗裂的效果。
这种方式的使用,主要是
由于土木工程建筑中钢筋混凝土结构本身就缺乏相应的配筋,其间的薄弱部分无
法得到有效的控制。
而在这个部分相应的添加一些温度筋,就能够有效的加强对
这一部分的管理,实现整体混凝土结构抗裂性的增强。
3、土木工程中提升混凝土结构质量的具体措施
3.1 注意控制混凝土的温度
在施工的过程中,混凝土搅拌后应当控制好入模时的温度。
施工单位可以避
开夏季温度较高的时段或者采取有效的降温措施。
在混凝土浇注的过程中应当尽
量减少混凝土浇注的厚度。
混凝土浇注厚度减少有利于浇注面的散热。
在混凝土
搅拌的过程中可以在其内部添加冷却循环水。
3.2 材料合适的选择
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使用粒径较大的石子可以减少水泥的使用量,降低施工
过程中的水化热,进而有效控制收缩和水分分泌。
同时施工单位在选择材料的过
程中可以选择低碱和无碱的材料。
选择这样材料有助于骨科反应裂缝的发生。
材
料的选择对混凝土结构施工裂缝的产生具有重要的影响。
混凝土结构施工裂缝产
生的也是施工单位在施工材料选择的过程中并没有进行相应的对比,使得使用的
材料不能保证施工质量。
另外,混凝土结构在选材的过程中还应当注意选择地热
水泥的品种。
搅拌水泥的水源必须清洁。
同时在此过程中骨科含泥量通常控制在1%以内。
海沙对建筑施工具有重要的影响。
容易给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产生提供
有利条件。
结语
在混凝土的建筑施工过程中,其结构是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这就需要建筑
施工人员对建筑混凝土结构进行控制,避免出现混凝土结构裂缝,防止因为裂缝问题导致建筑质量的降低。
参考文献:
[1]陈荣华,肖天祥,邓淇文,方萌,余方.装配式再生混凝土结构在实体项目中的施工效益分析[J].居舍,2018(34):26-27.
[2]武永.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J].居舍,2018(34):81.
[3]周亚东.试析土木工程建设中结构与地基加固技术应用[J].江西建材,2018(13):148-149.
[4]王军平.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要点的思考[J].居舍,2018(3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