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应急救援作战安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7
一、火灾扑救中砸伤、埋压人员较多。
2015年1月2日,哈尔 滨市道外区一百货批发部 库房发生一起重大火灾事 故。在灭火过程中,5位消 防战士牺牲.
8
2013年10月11日凌 晨2时59分,位于北京石 景山的喜隆多商场发生 火灾,大火整整烧了八 个多小时,直到12日11 时才被扑灭。指挥中心 共计调派了15个消防中 队的63辆消防车、300余 名官兵进行灭火。扑救 过程中两名参与救火的 消防官兵不幸牺牲。
5
2008年7月17日12时20分许,位于上海奉贤区金汇镇的雷盛塑料包装(上海 )有限公司塑胶车间着火,在灭火过程中,3名消防官兵壮烈牺牲,1名消防战士 受伤入院救治,另有8名消防官兵受轻伤经治疗出院。
6
一、火灾扑救中砸伤、埋压人员较多。
2014年2月4日10时50分许,上海宝山区民科路一厂房发生火灾。2 名消防员被坍塌的房屋埋压,经抢救无效牺牲。
9
2006年10月17日,江西省宜春市靖安县远南竹 材有限公司发生火灾。这起火灾过火面积仅有200 平方米,火灾直接损失也只有7万余元。然而,在 灭火救援战斗行动中,确有3名官兵不慎掉入水温 约70-80℃的锅炉回水井中,经抢救无效英勇牺牲。
10
【案例6】2012年10月6日12时03分,湖南怀化市沅陵 县公安消防中队在接警处置常吉高速一辆液化气槽车 侧翻事故之中,在现场成功救出两名被困人员和疏散 50余名滞留群众之后,静置5个多小时都没有泄漏的 液化气槽车罐体突然撕裂呈井喷式泄漏并迅速爆炸, 导致3名消防员牺牲,2名消防员受伤。
一、建筑物坍塌存在的危险因素
1、规范穿戴和使用头盔、防护服、防护手套等; 2、谨慎接近和进入起火建筑,注意观察所处位置的上部,不在玻璃窗、玻璃幕墙、已经发生位移
的建筑构件或生产装置、屋面已经坍塌的高墙、受到火势作用钢质构件、已经起火燃烧的木制房 梁等有可能坠落物体的下部停留,必要时地面应设置警戒警醒标志;
下一层或接近着火层(具体要视情况,仅限于建筑类火灾)佩戴空呼器,熟
练掌握空呼器故障、停气等情况下的自救与互救; 3、正确行动,主要是保持低姿、沿承重墙或水带、导向绳行动,掌握“左进 右出”等基本方法;
18
二、遇浓烟迷失方向、中毒或窒息。
4、地下建筑实施内部行动时应选择从进风口进入; 5、闷顶火灾,比较有效的战术措施是在其下方留出提前量实施破拆后出水灭 火,通常不进入内部,尤其是不能深入。必须进入时,必须是在入口附近且 做好呼吸保护,可采取喷雾水驱烟降温。在屋面从上部破拆时,应选择距闷 顶底面不超过1-1.2米处为宜,以满足内攻人员直立时能迅速脱离浓烟环境 6、迷失方向要镇定,努力寻找自己行进途中 记下的建筑内部特征或特殊标志,逐步摆脱困 境;也可以借助已经铺设的水带线路逆向行进 达到室外;还向着墙体温度低、烟雾淡的方向 行动或进入危险小的室内,通过窗户呼救、电 台联系、灯光示警等方法向外部人员求援;
11
12
一、建筑物坍塌存在的危险因素 1.大跨度建筑物金 属构件多,在高温作用 下易发生坍塌。 大型建材市场、小 商品批发市场、农贸市 场及现代化大型企业厂 房,包括洁净房,生物 企业厂房等,还有大型 冷库、库房等,建筑高、 跨度大,多数承重结构 为金属构件,耐火等级 低,火灾中在高温作用 下很快丧失承重强度, 发生局部或整体的坍塌。
3
三、灭火救援行动中的危险和事故的主 要原因一是缘于火灾和灾害事故本身所固有 的;二是缘于人员对规程和危险征兆的违反 与漠视;三是缘于难以掌控的意外。其中大 部分是可以预见和规避的,前提是务实的安 全理念、正确的作战指挥、规范的作战程序、 有效的安全防护、谨慎的战术动作、果断的 意外应对等。
4
一、火灾扑救中砸伤、埋压人员较多。 二、火灾扑救中遇浓烟迷失方向、中毒或窒息。 三、跌绊跌落滑落摔伤。 四、爆燃、爆炸伤害。 五、触电伤害 六、中毒 七、水域救援 八、车辆事故
13
一、建筑物坍塌存在的危险因素
2.木结构楼层建 筑,火灾中其楼板易 发生筒式坍塌。保护 性木结构楼层建筑, 火灾荷载密度大,易 发生立体燃烧,当火 势发展到猛烈燃烧阶 段的中后期,其楼层 间的木质承重梁横截 面积被火蚀到极限, 丧失承重能力,易在 瞬间发生由上到下的 筒式塌落。
14
一、建筑物坍塌存在的危险因素
16
二、遇浓烟迷失方向、中毒或窒息。
常发生于建筑体量较大、内部布局复杂的高层建筑、地下建筑、大面积仓库、 厂房、商场等,一般建筑多发生于闷顶内部或相对密闭的空间。
17
二、遇浓烟迷失方向、中毒或窒息。 防范措施
1、严格遵守人员编组、同进同退实施内部战斗行动的规程(不少于3人);
2、规范地做好呼吸保护和照明,一般建筑在入口处、高层建筑通常在着火层
1
一、火灾和灾害事故中存在危险是 客观的,灭火救援行动中的冒险行为是 必然的,将灭火救援行动与安全完全对 立或单独强调某一方面是不适当的。
2
二、火灾和灾害救援现场存在的危 险具有不确定性,随时随处可能发生, 并非主观愿望和行政命令能够完全避免, 因此,我们探讨灭火救援行动安全的思 维理念和方法,不能完全等同于部队行 政管理中的安全。
3、必须实施内部进攻时,应当先使用水枪清障,具体做法是在起火建筑入口处以直流 水枪向上方及前上方、前下方扫射,以清除或击落可能坠落的物体,消除危险;
4、对于大跨度或钢结构建筑,要密切关注墙体、承重和固定构件、屋顶是否发生下陷、 倾斜、变形、牵拉等,一旦发生可能倒塌的征兆(局部开始下陷、墙体倾斜加快、固定 构件断裂等),必须立即撤离; 5、使用消防梯、举高车或通过窗户、阳台等实施外部进攻时,要正确操作和携带水枪、 水带、破拆照明等器材,防止掉落伤人;收拢清理器材装备,不准从高处抛投; 6、保持安全的距离。车辆和人员要尽可能与可能发生倒塌的高大物体保持安全的水平 距离;
3.建筑质量差。改 革初期建造的楼房,工程 质量标准低,特别在使用 中,为满足需要,对建筑 层间结构在无设计和现场 安全监督情况下,进行较 大幅度的改造,造成建筑 结构稳定性、结构的承重 能力和构件的耐火等级等 安全指标进一步下降,火 灾中经高温作用,建筑物 局部或整体随时可发生倒 (坍)塌事故。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