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声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双河学校续云花
一、教材分析
《大自然的声音》选自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中的第一篇精读课文,本文的编排意图是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体会大自然声音的美妙。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拟声词,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不同声音所表示的不同事物。
2.过程与方法目标: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2~3自然段。
了解课文的描写方法及文章结构,想象课文中描述过的声音,抓住重点词句感受大自然的美。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了解拟声词的不同结构,积累拟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大自然的美。
背诵课文第2~3自然段。
教学难点:
1.知道大自然有哪些美妙的声音,并感受美妙的声音,想象文中描述的声音,感受大自然的美。
2.了解课文的描写方法,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游戏导入,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走进文本。
(二)初读声音,整体感知。
1.拟声词,描写声音的短语
2.找中心句,把握文章结构
(三)品读声音,感悟积累。
1.大胆想象,美读悟妙,感悟风的声音。
(1)风是如何演奏的
(2)想象体会“呢喃细语”
(3)对比感受微风、狂风
2.直观感知,美读悟趣,了解水的声音。
(1)感受水声的变化,拟声词的应用
(2)顶针的修辞手法
3.角色体验,美读悟乐,欣赏动物的声音。
(1)师生配合朗读,角色扮演
(2)模仿文中句式,调动生活体验,说一说
(四)内化声音,尝试运用
大自然中还有哪些美妙的声音?围绕一句话,议一议,写一写。
五、板书设计
风音乐家
大自然的声音水音乐家美妙
动物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