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形势下充分发挥香港优势的思路与对策

新形势下充分发挥香港优势的思路与对策

新形势下充分发挥香港优势的思路与对策国务院研究室赴粤港澳调研组新形势下香港在珠三角地区发展中仍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

前不久,我们专程赴香港进行调查研究,与香港中央政策组、智经研究中心、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科技大学、中银集团发展规划部的专家学者及部分社会知名人士进行了座谈和讨论。

在与香港各界面对面的交流中,使我们对如何重新认识香港、再造香港独特的新优势,对进一步深化粤港澳合作,形成了一些新的认识和看法。

一、重新认识新形势下香港独特的功能和作用香港回归以来,经济社会繁荣稳定,特别是自2003年CEPA实施以来,香港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

据统计,香港2004年至2007年经济年均增长7.7%,失业率从2003年的8.6%回落到最近的4%左右。

在与世界经济日益加深联系的同时,内地仍然是香港最大的转口贸易来源地和目的地,仍然是香港最大的投资来源地和目的地,仍然是香港最大的高端劳动力和服务的输入地与输出地。

内地占香港货物贸易总量虽然从改革开放初期90%下降到50%左右,但仍排在第一位;内地企业目前占香港股市上市企业数的35%,占股市总市值的60%;目前香港有226万人的出生地在中国内地,占香港总人口的比重超过1/3,香港市民在内地就业和置业人数至少在40万人以上。

在广东,来自香港的投资累计占外商直接投资的61.88%,企业数占72%。

在深圳黄浦海关,每天出入境的两地居民高达四、五十万人,每天清晨,近万名中小学生等待过关去香港读书,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调研中的大量事实充分证明,“世界因素”与“内地因素”共同作用于这个保留着独立法律制度、关税区、金融货币制度与国民经济核算的特殊经济体,给了这个特殊城市独特的外部与内部推动力。

一个长期繁荣稳定的香港、一个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香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国际性大都市香港、一个具有独特功能和作用的香港,不仅对珠三角地区的繁荣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而且仍然是新形势下促进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笔宝贵财富。

第一,香港作为国际社会公认的世界城市,可以引领珠三角经济圈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群落,从而增强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控制力与话语权20世纪的最后20年,原本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大珠三角”地区,在香港的带动下逐渐发展为城镇连绵的城市区域。

历经百年沧桑的香港从一个渔村到现代城市、国际城市,在各个历史阶段,都曾对中国内地经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面对世界日益激烈的国家之间的较量与竞争,香港首先应发挥的是作为世界城市对形成区域世界级城市群的带动作用。

置身香港这座世界城市中,我们更深切地感到,在新的全球经济体系中,那些在全球经济肩负重要功能的世界城市,不仅扮演举足轻重的新角色,而且会获得更高的地位和更多的财富,成为一个国家获取全球控制力和话语权的重要筹码。

香港是中国真正意义上的国际性大城市,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和功能,目前中国任何一个其他城市都无法替代。

要形成中国的世界级城市群,必须有世界级中心城市的引领和带动。

目前,在珠三角地区已形成的深港、珠澳和广佛三个城市群或城市带,虽然具有一定影响力和竞争力,但是与世界上公认的纽约、伦敦、巴黎、东京等世界级城市群比较,还有非常大的差距。

只有整合这个地区的城市资源,在现有的布局上形成一个有世界级城市带动的、有若干具有广阔发展空间的、更紧密的、更具辐射力的城市群落,才能成为与纽约、伦敦、巴黎和东京相媲美的世界级城市群。

我国长三角经济圈城市群的龙头是上海,环渤海经济圈城市群的龙头是天津滨海新区,而珠三角经济圈城市群处于多中心状态,还没有形成大家公认的中心城市和龙头。

在调查中很多专家认为,当前最有条件成为世界级城市群的是珠三角经济圈,这个看法是很有道理的。

香港理应成为形成这个区域世界级城市群的带动力量。

只有从提升我国在全球竞争中地位和作用的战略高度,以更宽广的胸怀和视野看这个问题,才能推动珠三角经济圈加快形成以香港为引领的世界级城市群。

第二,香港作为具有高效率的现代流通中心,可以充分发挥现代流通的先导性作用,从而成为促进各类要素快速流通、提升我国经济整体竞争力的新引擎从调查情况看,香港与内地比较,现代流通成为引领经济发展的先导力量,是其经济运行最明显的特点。

香港是全球最有效率的现代流通中心,具有商流、物流、资本流和信息流快速流通和高效集散的极大优势。

香港作为国际航运中心。

是世界上物流效率最高的城市,集装箱集运量连续13年排在世界第一位,最近几年屈居新加坡之后,形成新、沪、港三足鼎立之势。

在珠三角地区11个港口、5个机场中,香港的物流效率最高、成本最低、服务最好。

从江西把货物运到厦门港口的成本,相当于从香港港口把同样的货物运到澳大利亚的悉尼。

香港作为国际贸易中心。

在全球贸易实体中排名为第8位,2007年香港进出口总额为55555亿港元,是2007年香港GDP总额的3.32倍。

香港离岸贸易十分发达,是亚洲最重要的商品贸易枢纽与集散地,转口贸易占香港国际贸易的比重大于直接出口,具有很强的交易过程所需融资、保险、理赔、仲裁等相关贸易及贸易支持服务能力。

据香港贸易发展局一项调查显示,82%的欧、美、日受访进口商表示,今后仍将通过香港采购内地产品,认为香港的主要优势是:运营成本优势(51.8%)、金融设施良好(45.2%)、商品展览中心(45.1%)、各种商品供应商聚集(42.2%)、法律保障完善(42.6%)、利用内地作为生产基地(42.4%)、低税率(40.6%)、自由港(40.1%)、从事国际贸易的专业水平(39.6%)、电信运输设施健全(37.7%)、英语能力良好(36.6%)。

香港作为全球著名的国际金融中心。

是全球特别是亚洲资本流通的集中地,是内地目前能够充分利用和发挥影响力的唯一的国际金融平台。

目前是世界第12大国际银行中心,第6大外汇市场,市值第6大股市,是亚洲第2大基金管理中心和第2大保险市场。

香港拥有具有国际水平、亚洲区内最先进的多币种支付、结算和托管系统,金融制度和金融设施的完善程度在世界名列前茅,全球百大银行中超过70家在港设立经营点。

香港作为信息流通中心。

信息作为新的要素禀赋进入香港的现代流通体系,对提高流通效率、降低流通成本、形成现代流通中心和更加便利的社会,起到了其他要素难以发挥的作用。

香港是全球电讯网络最先进、设施最完善的城市之一,资讯和通讯技术能力在全球排在第5位。

香港是全球第一个拥有全面数码化固定电话网络的城市,拥有亚洲最大的卫星地面收发站,互联网普及率为亚洲之冠。

在香港居民的日常生活中,信息化的好处也无处不在。

香港居民过境,凭居民身份证刷卡即时过关;香港居民坐车和购物,凭“八达通”刷卡即时交付;香港居民观看赛马,凭电话投注系统和信息发布系统即时告之。

香港作为人的流通中心。

是全球第七大最受欢迎的旅游目的地,去年内地旅客到香港旅客超过2811万人次。

我们认为,发挥香港的优势,首先要发挥香港作为现代流通中心枢纽和集散地的功能,充分发挥现代流通对经济运行的先导性作用,形成经济高效运行模式,促进各类要素快速流通、低成本流通,可以使我国经济运行方式发生革命性变化,形成以现代流通为引导力量的新经济圈和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第三,香港作为“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者,可以为顺利解决我国台湾问题提供经验和示范,为最终形成大中华经济圈、使整个中华民族昂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做出独特贡献香港“一国两制”的成功,不仅表现在经济上保持了繁荣,更重要的是实现了香港从主权回归到人心的回归,对顺利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最好的诠释和示范。

香港中央政策组顾问李明堃教授组织的多次民意调查表明,香港回归后,港民对祖国身份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人认为,香港的繁荣和巨大变化来自国家的快速发展与和平崛起,香港的未来和希望在祖国;香港各界对与内地开展合作的要求日益迫切,非常希望能将香港的发展纳入国家“十二五”规划。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组织召开了《国家“十一五”规划与香港发展经济高峰会》,围绕香港如何提升优势领域竞争力和配合国家发展这个问题,高峰会4个专题小组提出了50项政策建议和207项具体行动计划。

在香港特区政府组织和推动下,100个项目开始落实,特别是与内地对接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进入实质性进展阶段,如广深港高速铁路香港境内部分的规划设计、港珠澳大桥香港部分的项目财务研究、港深空港合作与港珠空港合作的具体工作落实等。

深化与内地紧密合作与融合,已成为港澳社会的主流民意。

正如香港学者所指出的,在“一国两制”框架下,通过多年的经济、社会、文化融合,港澳与内地不知不觉成了一家人。

事实充分证明,中国不论是解决港澳问题,还是最终解决台湾问题,最终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中华民族同根同族同源的厚重历史文化底蕴对人心归宿的影响。

而只有保持港澳地区长期繁荣稳定,只有内地因素与港澳因素融合形成新的资源优势和比较优势,解决台湾问题的难度才能递减,解决台湾问题的时间才能提前,才能最终构建一个包括台湾在内的大中华经济圈。

第四,香港作为具有广泛国际联系、市场化程度最高的区域,可以继续带动毗邻地区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和完善市场经济制度,为内地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创造新的经验香港是全球最开放的自由港,是世界贸易组织的创始成员,是亚太经合组织的重要成员,以独立的身份参与国际或区域合作组织的活动与会议。

随着香港与全球和内地相互依赖程度不断加深,在国际经济交往和贸易上的能动性也越来越强。

在经济意义上,香港既是一个离岸的经济体,又是中国经济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香港最具有世界唯一特性的优势。

有关数据显示,香港连续13年被评为全球最自由的经济体,在全球竞争力排位中居第2位,被认为是市场经济制度最有效率,全球联系最广泛和贸易投资最便利的地方,香港的国际金融、国际贸易、国际投资的国际竞争力分别排在世界第2位、第3位和第5位,分别高于内地的第51位、第6位和第27位。

目前,给予香港护照持有人免签证或落地签证的国家和地区达到136个。

改革开放初期,香港是世界进入中国、中国迈向世界的窗口、桥梁和通道,是中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和要素重组的转换带,在推动珠三角经济圈成为中国改革开放前沿和试验田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在中国经济从计划经济迈向市场经济、从封闭型经济迈向开放型经济、中国市场与世界市场全面接轨的新形势下,香港仍以自由度最高、开放度最高、国际化程度最高、市场化程度最高的优势,成为国家参与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参照系,成为内地完善市场经济制度的教室和课堂。

中国作为一个开放中、改革中、发展中和正在崛起中的大国,经济发展、区域发展和改革开放水平具有不平衡的特点,仍然迫切需要新的动力和引擎,仍然迫切需要试验田和转换器,仍然继续需要以港澳的独特地位作用带动毗邻地区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完善市场经济制度等方面继续走在全国的前列,这也是其他沿海区域无法比拟的独特价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