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第五章粉碎、筛析、混合中药药剂学

(完整版)第五章粉碎、筛析、混合中药药剂学


注意
• 振动 • 药粉应该干燥 • 药粉厚度要适中
离析器械
• 旋风式分离器 • 袋滤器
第三节 混合
混合的目的
• 两种以上固体粉末的相互均匀分散的过程与操作 • 多组分物质含量均匀一致
混合的机理
• 切变混合 • 对流混合 • 扩散混合
混合的方法
• 研磨混合法 • 搅拌混合法 • 过筛混合法
混合的器械
• 大于CRH的湿度,引起显著吸湿 • 37°C时的CRH:水溶性 混合物 • CRHAB = CRHA • CRHB • 乳糖 96.9%;蔗糖84.5% • 蔗糖和乳糖 84.5× 96.9 =82 • 水不溶性药物混合物 • CRHAB = CRHA +CRHB
微粉化技术
• 目的 • 加快药物溶解的速度
• (5)最细粉:指能全部通过六号筛,并含能通过七号筛 少于95%的粉末。
• (6)极细粉:指能全部通过八号筛,并含能通过九号筛 不少于95%的粉末。
过筛器械
• 手摇筛 • 振动筛 • 悬挂式偏重筛 • 电磁簸动筛粉机
手摇筛: 多为实验室或小批量生产时使用。适用于
少量药物粉末、毒性、刺激性或质地轻的药 物粉末的过筛,可以避免细粉飞扬。
• 1) 适用于常温下粉碎困难的物料,即软化点、熔点低的及 热可塑性物料,如树脂、树胶等;
• 2) 也适用于富含糖分粘性的药物; • 3) 可获更细的粉末; • 4) 能保留挥发性成分。
低温粉碎方法: • 1)物料先行冷却或在低气温条件下,迅速通过粉碎机粉碎 • 2) 机壳通入低温冷却水,在循环冷却下进行粉碎; • 3) 物料与干冰或液化氮气混合后进行粉碎; • 4) 组合应用上述冷却法进行粉碎。
粉碎的方法
超微粉碎
• 将粉料磨碎到粒径为微米级以下的操作 • 微米级(1μm) • 亚微米级(0.1~1μm) • 纳米级(1~100 nm)
• 作用:增加药物吸收率,提高药物生物利 用度,有利于提高药效,便于剂型改造。
粉碎原则
粉碎后应该保证药物的组成和药理作用不变; 根据应用目的和药物剂型控制适当的粉碎 程度; 粉碎的过程中应该及时过筛;
粒径测定方法
显微镜
筛分法
沉降法
小孔法
激光衍射法
粒子的形态
• 测定其长、宽、高等,并利用三者的关系表示。 • 如扁平度(宽/长)、延伸度(长/宽)表示。
微粉的比表面积
• 定义:单位重量或容量粉体所具有的总的表面积 • 测定方法
• 吸附法 • 透过法
密度 (测定体积不同分为)
• 真密度 • 粒密度 • 堆密度 (松密度)
• 组成:两个带钢齿圆盘, 环形筛板。
• 两个钢齿盘分别为定子 和转子,相互交错,高 速旋转时,药料在钢齿 间被粉碎。
• 应用时,先打开机器空 转,待高速转动再加入 药料,以免阻塞于钢齿 间而增加电动机起动时 的负荷。
图1a 机械式粉碎机
图1b 机械式粉碎机 (粉碎室)
万能磨粉机适用范围
• 如中草药的根、茎、皮及干浸膏等。 • 不宜用于腐蚀性药、毒剧药及贵重药。 • 由于在粉碎过程中发热,故也不宜于粉
3)非晶形:具有弹性,分子排列不规则。 • 如树脂、树胶等,粉碎时一部分机械能用于引起弹性变形,最后变
为热能,因而降低粉碎效率,可低温粉碎.(0℃)
4)植物药材:性质复杂。 • 含水分(约为9%—16%),具有韧性则难以粉碎。 • 所含水分越少,越有利于粉碎;
• (1)薄壁组织的药材,如花、叶易于粉碎; • (2)木质及角质结构的药材不易粉碎。 • (3)含粘性或油性药材都需适当处理(脱脂或混合粉碎)才能粉碎。
• 混合粉碎 • 串油 • 串料 • 蒸罐
粉碎的方法
湿法粉碎
• 系指在药物中加入适量水或其他液体一起 研磨粉碎的方法, 即加液研磨法:选用的 液体以药物遇湿不膨胀,两者不起变化, 不妨碍药效为原则。
• 目的:液体分子可降低物料分子间引力。 对刺激性或有毒药物可避免粉尘飞扬
粉碎的方法
低温粉碎
• 指利用低温时物料脆性增加,易于粉碎的特性进行的粉碎。 • 特点:
• 气流在粉碎室中膨胀产生冷却 效应,被粉碎物料的温度不升 高。
适用于抗生素、酶、低 熔点等热敏药物的粉碎 :粉碎同时进行了分级 ,可得均匀微粉
分级器 产品出口
加料斗
空气室 喷嘴
粉碎室
粉碎室
空气 喷嘴
椭圆形流能磨(动画)
分级涡 圆盘形流能磨
5. 振动磨
• 利用研磨介质在振动磨筒体内作高频振动 产生冲击、摩擦、剪切等作用,使物料粉 碎的一种设备。
可以增加药物的表面积,有利于药物的溶 解与吸收,进而提高疗效。
有利于药物的干燥与贮存
粉碎的基本原理
粉碎的 过程
物料性
质与粉
碎难易 的关系
• 药物的弹性 、水分 、晶
体药物 、非
晶体药物
提高粉碎
效率的方 法(自由粉
碎)
物料密度
对粉碎的 影响
(一)粉碎的过程
1)外界机械力破坏物料分子间内 聚力
2)表面积与表面能增大,机械能 转化为表面能
• 罐的转速过小:主要发生研磨作用。 • 球罐的转速适中:球的上升角随之增大。粉碎效果好。球磨机
的转速一般采用临界转速的75%。 • 球罐的转速过大:则离心力可能超过球的重力,球紧贴于罐壁
,不能粉碎物料
(2)圆球大小、重量
• 圆球直径:不小于65mm,大于物料4~9倍 • 足够的重量与硬度
(3)圆球数量:装填圆球的总体积占球罐全容积的 30—35%。
振动筛粉机
• 适用于黏性不强的各类药物粉末(包 括毒性、刺激性和易风化或易潮解的 药物粉末)
筛网 上部重锤
圆型振动筛粉机
弹簧 电机
下部重 锤
悬挂式偏重筛粉机
• 构造简单,效率高、 适用于矿物药、化学 药等无粘性药物
偏重轮 加粉口 筛子
接收器
电磁簸动筛粉机
• 具有较强的振荡性能,故适应筛粘性较强的药粉 如含糖或树脂的药粉等
(三)物料密度与粉碎
可利用粗细粉粒重差粉碎与分离:
水飞法:不溶于水的药物如珍珠在水中利 用粉粒的重量不同,细粒悬浮而粗粒下沉 分离,可得极细粉。
(四)提高粉碎效率的方法
缓冲粉碎
自由粉碎
• 若细粉始终保 留,在粗粒间
•为使机械能有效 地用于粉碎,将已 达到要求细度的粉
起缓冲作用, 消耗大量机械 能,影响粉碎 效率,并产生
粉体的概念
• 细小固体粒子的集合体 • “粉”(<100μm)流动性差 • “粒”(> 100μm )流动性较好
粉体学:
• 研究粉体的基本性质及其应用的科学
粉体的特性
粒子的大小
• 几何学的粒径 (定向径、定方向等分径、外接圆径) • 有效粒径 (球相当径、沉降法) • 比表面积径 (吸附法、透过法)
• 槽形混合机 • 混合筒(V形混合机)(三维运动混
合机 ) • 双螺旋锥形混合机
槽形混合机
混合筒(V形混合机)
三维运动混合机
双螺旋锥形混合机
混合的影响因素
• 组分药物比例量(等量递增法) • 组分药物的密度 • 组分药物的色泽(打底套色法) • 组分药物的粉体性质(粒径、形态、粘
附性)
第四节 粉体学理论在药剂中的应用
表面积增大一定程度,则不稳定, 粉末有重新结聚的倾向。
可采用部分药料混合粉碎,或湿 法粉碎,以阻止粉粒结聚。
(二)物料性质与粉碎难易关系
1)极性晶形:具脆性,沿晶体结合面碎裂。 • 较易粉碎, 如生石膏
2)非极性晶体:脆性差,粉碎时易变形。 •如樟脑、冰片。可加入少量挥发性液体,降低分子间内聚力,使晶 体易从裂隙处分开。
粉末的分等
• (1)最粗粉:指能全部通过一号筛,但混有能通过三号 筛不超过20%的粉末。
• (2)粗粉:指能全部通过二号筛,但混有能通过四号筛 不超过40%的粉末。
• (3)中粉:指能全部通过四号筛,但混有能通过五号筛 不超过60%的粉末。
• (4)细粉:指能全部通过五号筛,并含能通过六号筛不 少于95%的粉末。
末随时分离移去, 大量不需要的
使粗粒有充分机会 过细粉末,
接受机械能。
在粉碎过 程中必须 将细粉吹 出.使粉 碎能顺利 进行.
粉碎的方法 干法粉碎 湿法粉碎 低温粉碎 超微粉碎
粉碎的方法
干法粉碎
• 单独粉碎:将一味药料单独进行粉碎处理。 • 氧化性药物与还原性药物 • 质地坚硬或细小种子类 • 含有胶树脂药物 • 贵重、毒性、刺激性药物,
孔隙率
• 微粒中孔隙及微粒间的空隙所占的微 粉容积之比
微粉的流动性
• 休止角 • 流速
• 单位时间微粉由一定孔径的孔或管中流出的量
微粉的润湿性与测定方法( 接触角)
• 润湿性:是指固体界面由固-气界面变成固-液界面 的现象
• 接触角:
吸湿性
• 吸湿平衡时的相对湿度称为临界相对湿度(Critical Relative Humidity, CRH)
第五章 粉碎、筛析、混合
第一节 粉 碎
含义
•粉碎是借机械力将大块的固 体物料碎成规定细度的操作 过程。
•借助其他方法将固体药物碎 成一定粒度的粉体的操作。
粉碎的目的
便于中药中有效成分的浸出。粉碎的越细 有效成分越容易浸出。
便于各种剂型的制备。中药的原药材有些 体积太大,只有粉碎后才能使用。
便于调剂和使用。中药房中处方的调配需 要小粒度的药材,大的无法进行。

• 离析,是将粉碎后的药物粉末借助外力(通常为空气、 流动的水或离心力等)作用使药物的粗粉与细粉分离的 操作。
筛析的目的
• 将粉碎好的颗粒或粉末分成不同 等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