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理学期末复习资料(终考)

心理学期末复习资料(终考)

心理学期末复习资料(终考)判断题“情人眼里出西施”,是投射效应的一种表现。

×按照需要的起源来分,需要可分为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

×不随意运动是意志行为的基础。

×大脑两半球的功能具有对称性。

×第二信号系统是人和动物共同具有的条件反射系统。

×定势对问题解决只能起到妨碍作用。

×定势属于一种意识动机。

×动机过强或过弱都不利于问题解决。

√动物的行为和动作都是偶然的和自发的,不属于意志行动。

√对问题重新建构,从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启发法策略是顿悟。

√发现学习论的创始者是布鲁纳。

√感觉适应可以降低个体对外界不良刺激的敏锐度,是一种利弊兼具的心理现象。

√感觉相互作用的一般规律是:一种感觉的弱刺激能提高另一种感觉的感受性,强刺激则会使另一种感觉的感受性降低。

√感受性与感觉阈限成正比关系。

×感知觉水平越高,则观察力发展的可能性就越高。

√高创造力必须具备中等以上的智力水平。

√构造主义心理学派认为,心理学是研究人的间接经验的一门学科。

×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提出有两种需要因素: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两种因素都有明显的激励作用。

×幻想是完全脱离现实生活发展规律,并且毫无实现可能的想象。

×灰质和白质是实现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基础。

√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是人的能力得以形成与发展的关键。

√积极的心理暗示是克服自卑的良好手段。

√激情是在出乎意料的紧急情况下所产生的急速而紧张的情绪状态。

×嫉妒的情绪会干扰个人的正常的判断和思维。

√解决害羞的直接有效的办法就是积极地进行人际交往。

√晶体能力更多取决于个人的先天禀赋,与社会文化没有密切关系。

×具有学习动机的学习者更倾向于进行机械的学习。

×空间知觉是人脑对事物的顺序性和延续性的反映。

×灵感是创造想象形成的条件之一。

√鲁班因为茅草割破手而发明了锯子,牛顿从苹果落地而联想到地球引力,并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这些都是原型启发的典型例证。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认为,需要层次从低级向高级递升,在每一个时期,只存在一种需要。

×美国心理学家佛兰克·法利提出的T型性格是多元类型理论的代表。

面对同样的挫折情境,个体的认知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情绪和行为反应。

√男女两性在思维的方式和特征方面没有差异。

×皮亚杰认为,抵罪性惩罚是自律道德的表现,报应性惩罚是他律道德的表现。

×皮亚杰认为,儿童道德判断的发展阶段与智力发展阶段是平行的。

√气质不能决定一个人职业活动的社会价值和成就高低。

√气质对职业活动没有影响。

×气质对智力活动的特点和方式没有影响。

×气质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在生活条件和教育的作用下,易于发生改变。

×潜意识是精神分析学派的理论基石。

√情绪、情感的动机作用有正反两个方面,积极的情绪可以提高行为效率,消极的情绪则会干扰人的行动。

√情绪和情感总是伴随认识活动产生的。

√人本主义学习论强调人类学习过程中的一些非智力因素对学习的影响作用。

√人的气质是相当稳定的,不发生任何变化。

×人的长时记忆系统的容量巨大,是无限的。

×人在高度集中注意时,身体其他的运动不会停止,还会一直进行下去。

×人在某一瞬间,其心理活动有选择地朝向一定对象而离开其它对象,这反映出注意的直观性。

×任何刺激物都能引起人的感觉。

×任何附加刺激都会引起注意分散。

×任何信息都必须经过瞬时记忆和短时记忆才可能进入长时记忆。

√任何一种思维活动既需要分析,也需要综合。

√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是反射。

√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熟练地阅读课文、熟练地骑自行车等活动中的注意都是有意注意。

×所有遗忘都是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不能再认和回忆。

×条件反射形成的生理机制是强化的建立。

×韦克斯勒智力量表的智商是离差智商。

√问题解决的算法策略对所有的问题都有效。

×无条件反射是在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无意注意的产生和维持,仅仅取决于刺激物本身的性质,再无其它。

×想象的基础材料是表象。

√心理学家卡内曼提出了第一个注意的资源分配模型。

√心理学研究中的测验法所测的只是人的行为倾向,人的心理状况是无法直接测量到的。

(√)心理咨询和治疗中的领悟疗法是一种人本主义方法。

×新生儿还没有知觉的恒常性。

√性格具有强烈的社会性的特点。

√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平衡状态。

×研究表明,对词语喜好度的评定、作业任务类型等加工深度因素,对内隐记忆效果并不影响。

√研究表明,恐惧使合群倾向增加,忧虑使合群倾向减少。

√一般能力就是通常所说的智力。

√一般说来,在对陌生人的知觉中,首因效应比较明显;在对熟人或分别很久的人的认识中,近因效应更加明显。

√遗忘是一种不良的心理现象。

×引起个体动机的外部条件是需要。

×有意记忆是人获得系统的科学知识、完成特定任务和积累个体经验的主要记忆形式。

√阈限是一种反应与另一种反应之间的分界值,可以通过实验测量,它是个固定值。

×元认知能力就是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最本质的关系和规律的洞察理解能力。

×原则性动机冲突是指个人愿望与社会道德标准相矛盾的动机冲突。

√在实际进行的思维活动中,分析和综合常常是结合在一起的。

√在实际生活中,人们都以知觉的形式来反映事物。

√直观动作思维是人与高等动物共同具有的一种思维,两者没有本质的区别。

×注意是一个独立的心理过程。

×注意作为一种内部心理状态,它和外部行为表现之间总是一一对应的。

×单选题(巴甫洛夫)将反射活动分为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错觉)是指人在特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产生的歪曲的知觉。

(大脑皮质)是统一调节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的最高神经中枢。

(道德感)是人根据社会的行为准则,对自己和他人的言行进行评价时产生的情感体验。

(额叶)受损伤的病人只能根据直接感知到的事物的某些特点作出简单的推论,而不能发现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关系。

(强化)和神经系统的正常活动往往被视为建立条件反射的基本条件。

(无意识)是个体未曾觉察到的心理活动过程。

(需要和动机)是构成人的行为动力的两个最基本要素。

(分析与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

(积极心理学)主要对最理想的人类机能进行科学的研究,其目标是发现能使个体、团体和社会良好发展的因素,并运用这些因素来增进人类的健康、幸福,促进社会的繁荣。

(联想)是回忆的基础,也是回忆的主要形式。

(语言和思维)是意识活动中的核心因素。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刺激物的整体的反映。

(注意)是信息从瞬时记忆进入短时记忆的基本条件。

“冰雪—寒冷”、“阴天-下雨”,这种联想的规律是(因果律)。

“触景生情”表明了情绪情感的(不随意性)。

“江山易改,禀性难移”,指的是(气质)。

“每套量表包括言语量表和操作量表,设立了几个分测验”的是(韦克斯勒量表)。

“人是因为哭了才发愁,因为动手打了才生气,因为发抖才害怕。

”这种观点属于解释情绪的(生理反应理论)。

“人在森林里看到狗熊会产生恐惧,而在动物园里看到关在笼子里的狗熊却不产生恐惧。

”这种现象符合(情绪的评估—兴奋理论)。

“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这种现象是(感觉适应)。

“酸葡萄效应”、“甜柠檬效应”等在心理学上叫做(合理化)。

“心理旋转实验”说明了表象具有(可操作性)。

“学习是学习者通过原有的认知结构与从环境中接受的感觉信息相互作用来生成信息的意义的过程”,这是(建构学习观)的观点。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种现象属于(情绪记忆)。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表现出的动机冲突是(双趋式冲突)。

《红楼梦》里的林黛玉的气质类型属于(抑郁质)。

1990年,美国心理学家沙洛维和梅耶提出了(情绪智力)概念。

阿特金森的动机成就理论认为,动机水平依赖于三大因素,其中不包括(需要付出的努力程度)。

艾克森的人格三因素模型中不包括(开放性)因素。

艾克森人格问卷测量的三个维度是内外向、情绪性和(心理变态倾向)。

奥苏贝尔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将学习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

奥苏伯尔认为成就动机由三方面的内驱力构成,其中不包括(情感内驱力)。

把意识和无意识绝对对立起来,过分夸大无意识的作用的心理学学派是(精神分析)。

被称为情绪激发理论的是(麦克利兰的成就动机理论)。

采用一定的方法逐步缩小初始状态与目标状态的距离,以达到问题解决的一种方法是(爬山法)。

曾经感知过的事物在人脑中保留并再现出来的形象,称为(表象)。

成人的思维类型的特点是(以上三种思维互相作用,共同发挥作用)。

成语“爱屋及乌”体现的情绪情感功能是(迁移功能)。

出于提高自身文化素质需求,满足求知欲、兴趣与爱好等而努力学习,这种学习动机属于(内在动机)。

挫折的构成包括挫折情境、挫折认知和挫折反应,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挫折认知)。

大家正在上课,一个迟到的学生突然推门而入,大家就会不由自主地将目光投向他,这种注意就是(无意注意)。

当人的某些需要不能实际得到满足时,可以利用想象方式得到满足或实现,说明想象具有(代替作用)。

当学习遇到困难或环境中出现其他干扰因素时,会主动地通过意志努力克服困难,将注意维持在学习内容上,这种注意就是(有意注意)。

当一个人表现出自己的情绪时,其表情动作会被他人察觉,并引起他人产生相应的情绪反应。

这是情绪情感的(感染功能)。

动机的功能不包括(适应功能)。

动机强度与解决问题的效率之间的关系是呈(倒转的U型曲线)。

对人类记忆和遗忘进行系统实验研究的创始人是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

对所要学习或记忆的项目与一个特选的熟悉的地方或位置上的事物联系起来帮助记忆,这属于学习策略中的(精细策略)。

儿童从周围人的表情中能了解自己的哪些行为动作受鼓励、应该做,哪些行为动作受责备、不应该做,这是情绪情感的(信号功能)。

儿童生病既不想吃苦药,又不想打针,这种冲突是(双避式冲突)。

儿童在课堂上由于正确回答问题而得到表扬,多次以后变得爱在课堂上回答问题。

这种学习类型属于(刺激—反应学习)。

弗洛伊德在给精神病人施行催眠术时发现,许多人在催眠状态下能回忆起早年生活中的许多事情,而在平时又回忆不起来。

这种现象可以用遗忘的(压抑理论)来解释。

感觉记忆在客观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信息仍能保持(0.25~2 )秒。

感觉相互作用的一般规律是,一种感觉的(弱刺激)能提高另一种感觉的感受性。

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被称为(绝对感觉阈限)。

高级神经活动过程为强—不平衡—灵活的特点的气质类型是(胆汁质)。

相关主题